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寒假五龙山农民现实状况社会调查

文档格式:DOCX| 3 页|大小 16.42KB|积分 10|2022-08-14 发布|文档ID:135056777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寒假五龙山农民现实状况社会调查   在放寒假期间我在黑龙江省铁力市桃山镇五龙山村做了个社会调查,在调查期间让我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 在寒假期间我关键做了以下的工作  我在五龙山村村民委员会了解到五龙山村受教育情况 五龙山村有居民5500多人,村民中有30%受过初等教育、1%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有34个高中生现在儿童的上学年纪限制到6岁,但有50%的孩子7岁才开始上学  我还了解农民的生活情况,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肉制品全部自给,只买部分生活用具,所以大部分家庭每个月生活费在200元以下,村民关键以种植水稻、大豆和玉米等为生,也有部分劳动力在外打工  经过这几天时间和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域的大家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  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二分之一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很期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仍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在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她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劳,啥也不图,就期望她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 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 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域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农村来说,判定大家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她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即使农村地域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她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全部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周家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汉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你还会说她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指头数有多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地给老少边穷地域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一些歧视成份呢?  从开始调查到调查结束,我经过调查的很感慨,也感受到了农村对知识的渴求,对富裕的渴望我愿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五龙山村的父老乡亲们做出贡献不过对于有部分想法我只是想得到却无能为力帮助她们,然而现今我们只能在宣传五龙山村成功的经验的同时,提部分不够成熟的提议  以前五龙山村是连乡村公路全部没有通,现在,村民们的收入关键是靠种植水稻、大豆和玉米,公路以到了村公所,这么就为她们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机会,比如,她们能够种很多的水稻、大豆和玉米,还能够靠打工盈利 当然,这取得的一切成绩离不开村领导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广大村民的辛勤劳动  经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发觉该地农民的经商意识很微弱,或许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其时,逐步使她们转变观念对经济发展是有主要意义的。

      社会上的很多东西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所以我们必需走向社会,深入农村,农民的现实状况,了解她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增加我们的才能  还有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实践以充足证实,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经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经典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 ,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深入的强化,提升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枕上诗书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