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圆管涵主要施工方法

文档格式:DOCX| 3 页|大小 11.55KB|积分 20|2022-12-18 发布|文档ID:175089272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三、圆管涵主要施工方法一、圆管涵施工工艺1、测量放线工作首先确定出涵洞的初步位置,测出地面高程,以确定基坑开挖深度,然后利用人工配 合机械进行基坑开挖工作2、 开挖基坑及基础处理 开挖基坑时做好排水沟及集水坑,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深度及几何尺寸,超挖机械开挖底部应预留30cm作为人工清底,基础每侧加宽30cm〜50cm的工作宽度如发生超 挖严禁用原土回填,需采用砂砾回填,基坑回填时,要进行夯实,夯实密度不小于93%基础处理采用砂砾垫层分层回填压实处理,其处理宽度根据基础处理深度按 35° ~45°角放坡至基底标高处加宽3、 管基砼浇筑 浇筑管基混凝土分为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管基底下部分,待管涵安装完后,浇筑管底第二次上部混凝土,在浇筑管基底混凝土时要严格控制好标高,浇筑时预留管基厚度 及安放管节座浆 2—3cm4、 混凝土管安装及加固(1) 钢筋混凝土管圈管厂购置,并抽样检验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其各项技术指标必 须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2) 管基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然后浇筑管座混凝土 .第一次管 基浇筑前对准设计中线位置在砂石垫层上支撑组合钢摸板,将现浇C20混凝土流槽入模, 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浇筑时注意预留管壁厚度,混凝土初凝前拉毛养生,保证与管 座混凝土紧密结合,达到要求强度后,准备安装管节。

    接缝完成后进行护管混凝土的第 二次浇筑,方法同上3) 混凝土管采用 16T 吊车或者装载机、挖掘机卸管和起吊,人工配合安装,管节 安装位置准确无误后进行临时底部木楔支撑.(4) 管节接头处用浸过沥青的麻絮填塞 ,外面用满涂热沥青的油毛毡圈裹二道在 沉降缝位置处预留1—15cm缝宽,用沥青麻絮填塞,然后用(三油两布法)三层沥青两 层沥青浸渍的麻布沿接缝处缠绕管壁一周(麻布宽±15cm),并用铁丝将麻布扎紧.5、台背回填:混凝土和水泥砂浆达到70%以上强度后,采用砂性土分层对称回填夯实,分层松铺 厚度不得大于15cm,压实度必须达96%以上,管顶填土压实高度大于50cm时方可允许车 辆通过回填遵照两边对称原则,并做到在基本相同的标高上进行,防止不均匀回填造成 对构造物的损坏.圆管涵顶部回填土高度必须大于 50 厘米时方可放行车辆,车辆通过圆 管涵时要放慢和避免压坏圆管每层回填都要做压实度检验,压实度检测结果应符合技术 规范要求.二、圆管涵施工注意事项(一)管节在对头拼接时,堵塞缝隙的麻絮,上半圈应从外往里堵塞,下半圈应从里向 外堵塞;(二) 管节预制运输、存放时,应注意轻放,堆放的底面应平整,必要时铺设5~10cm的 砂垫层,使受力均匀,以免管节开裂;(三) 洞顶填土厚0。

    5〜10m时,管顶路基及管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应 用含灰量 9%的石灰土每 20cm 一层,分层夯实,压实度达到 96%,或使用天然级 配砂石料保持最佳含水量每 20cm 一层,分层夯实,相对密度达到 96%;(四) 涵洞应设上拱度,其数值视基底土的种类按下表确定.但入口流水槽的高程不应低 于中心管节流槽的高程.涵洞的上拱度基底名称上拱度碎石土、砾砂、粗砂、中砂、细砂H/80半干硬状态的、硬塑态的黏性土及老黄土H/50注:1、H为线路中线处自涵洞流水槽面至路面的高度;2、 基底土属软塑态的黏性土或新黄土时,上拱度可适当加大;3、 基底土为岩石、涵洞顶上填方厚度不足2m以及坡度较陡的涵洞,可不设上拱度五) 涵洞全长范围内,每 4〜6m 应设一道沉降缝;六) 施工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置及端墙位置的准确,对斜交管涵应首 先配置两端的斜管节,其余按 2m 标准管节配置,余下不足 2m 的管节以 0.5m 正管 节调整,当管节长度之和与实际涵长的微小差值时,应将差值平分于上下游两端 为避免放样时的误差,可将一端洞口端墙于管节安装完毕后,再行浇筑;七) 施工时,当管顶复土厚度小于 0.5m 时,应严禁重型车辆通过;(八)圆管涵一般采用“反开挖〃施工方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badaogu6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