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路基工程软基处理施工方案x

文档格式:DOCX| 40 页|大小 44.49KB|积分 20|2022-12-25 发布|文档ID:177509266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1路基工程本合同段路基为借土填筑路基,土方工程量很大,其中路基填方3 3 3586507m (借土填方461931 m),挖方32384m (含挖除非适用性材料 及改路、改 沟、改渠挖土)借方超运2665342ms .km,弃方超运149397ms.km路基借土取自业主指定的 11⑵T #、2#两个取土坑,平o均运距6.77 km o1.1 施工准备(1)施工测量1)根据业主提供的线路定位桩及水平桩位资料,进行导线点复 测、恢复线路中线、水准点复测及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对所有的测量进行记 录并整理出资料,编制复测成果书,报监理工程师审批2)依据线路中线,审批后的横断面图及设计图纸,测设岀路基 用地界桩和坡脚、护坡道、排水沟、取土坑等的具体位置桩,并用石灰撒出白线,使 路基施工作业范围一目了然,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2)场地清理及排水1)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 灌木等均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伐的树木、灌木均堆放在路基用地以外,并妥善处理2) 清除路基用地范围内所有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200mm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并且集中堆放,待路基填筑完毕后,拟用自卸用汽车弃至11(2)-2#取土坑。

    3)路基用地范围 内的树根全部 掘除,并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坑穴填平夯实4)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旧路面和其它障碍物等予以拆除,并将所有因拆除施工造成的坑穴回填并压实5)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淤泥要连续开挖,严禁在回填区中夹有未挖除的淤泥,淤泥挖除后随即进行回填开挖区的宽度不小于 3m,周边挖成40X40cm的台阶6) 路基填筑前在路基两侧用地界边缘开挖排水边沟,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作为 施工期间临时排水设施,以防止附近农田及其它设施受冲刷或造成淤积在取土坑的 四周挖排水沟,并在适当的位置挖集水井,以降低取土场的地下水位3 ) 土样试验##土坑的路堤填料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试验,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o51-93 )执行,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路基基底的 处理和路基填筑1.2路基挖方3段),余下均为挖除淤泥非适用性材料及改路、改河、改渠开挖土方采用挖掘机挖 装,路基挖土方全部利用,其余挖方均作弃方处理集中堆放,自卸汽车弃至11(2)-2 #取土坑1)施工要求1) 在路基挖方开工前至少28天,将开挖工程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批准2 )所有挖方作业均符合图纸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规范》(JTJO33-95 )的有关规定,并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施工。

    3) 挖方作业时保持边坡稳定, 避免对邻近的各结构物及设施产生损坏或干扰4) 施工期间,保证路基排水畅通5) 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变化时,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注意对图纸未示出的地下管道、缆线、文物古迹和其它结构物的保护7)挖方地段的路床顶标高,要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 由试验确定路床顶面以下 30OmnI 的压实度,或路床顶面以下换土超 过 30Omm 时,其压实度均不小于 95%o(2)非适用材料的处理1) 填方区挖除低于原地表面的非适用材料, 其挖除深度及范围由 监理工程师确定挖除前,测量必要的断面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2) 路基挖至规定断面后,如仍留有非适用材料,按监理工程师要 求的宽度和深 度继续挖除,并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材料回填和压实到 图纸规定或与其毗连路段相同 规定的密实度在回填前,测量必要的 断面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3) 凡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在路基挖方或填方区内挖除的非适用材 料,按弃方要 求处理3)弃方处理1)本内挖除的淤泥等非适用材料及改路、改沟、改渠挖方均作为 弃方,挖方及弃方的数量、调运方案、弃方位置及其堆放形式、坡脚 加固处理、排水 系统的布置以及有关的计划安排均报请监理工程师批 准。

    本合同段弃方拟弃至 11(2)-2#取土坑2) 弃土堆堆放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土堆周围的建筑物、 排水及其它 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1.3 路基填方(1)填筑材料1)不得使用非适用材料作为路基填料2) 对于膨胀土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在采取图纸要 求的技术措施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3) 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符合表 1-1 规定表 1-1 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填料取小强度填料最大粒径项目分类(路向底向以下深度)(CRR) ( %、(mm )路堤上路床(0 0・3m)8.050上路床(0 0.3m)5.0100上路床(0~0.3m)4.0150上路床(0~0.3m)3.0150-(2)试验1)填方材料的试验在路堤填筑前,填方材料每 5000m3 或在土质变化时取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规定的方法进行各种土样试验2)填方试验路段路基填筑施工前 28 天,拟选择 K144+800~K145+000 段 20Om 全幅路基作为填土试验路段进行试验段施工现场试验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

    试验时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 制的依据试验结束时,试验段若达到表 1-2 的质量检验标准,即可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否则,挖除重新进行试验3)施工要求1) 一般要求① 填方路基施工前,先对原地面进行清理及压实所有填方作业均严格按照图纸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施工当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0mnl)时,基底压实度不小于路床的压实标准② 路堤基底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将压后新测绘的填方工程断面图提交监理工程批准后方可填筑项序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表 1 -2路基检查项目及检验标准1压实度(%)零填及路堑上路床(m)0-0.3三95路堤(m)上路床0-0.3三95下路床0.3 〜0.8上路堤0.8 〜1.5三93下路堤>1.5三902弯沉值(0.01mm)不大于设计计算值3纵断面高程(mm)+ 10 , -154中线偏差(mm)505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6平整度(mm)W 157横坡(%)0.58边坡不陡于设计值③ 填方作业尽量避免对邻近的结构物和其它设施产生损坏及干扰④ 特殊路基施工前,按图纸要求提出处理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⑤ 施工过程中采取临时防护措施,设置简易急流槽,以防止雨水对路基边坡的冲刷2)零填挖路基零填挖路床顶面以下 800mm范围必须予以翻挖当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床高度800mm时,反挖至路床底面,压实度要求不小于 90%首先将800mm路底层面压实,压实度不小于 90%;再以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20Omm的石灰改善土进行分层填筑、压实,直到路床顶面,每层压实度不小于o3)填土路堤① 土方开挖、运输A根据设计及现场调查,本合同段路堤填土采用取土坑集中取土, 土质主要为高、低液限粘土,土的天然含水量为 21.3%〜40.2%,大多超过土的最佳含水量(12.5%〜15.8%) , 土质不可直接用于填筑路基, 必须进行翻 晒或掺灰后方可使用B 土方采用挖掘机挖装,以自卸汽车运输为主C因填料天然含水量大,为保证路堤填筑压实质量,充分利用旱 季施工,当雨季施工时,利用晴天施工,对取土坑采取必要的排水措 施,对含水量偏大填料进行晾晒② 摊铺平整A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 1:5时,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且不得小于 Im台阶顶作成2%〜4%的内倾斜坡砂类土上则不挖台阶,但要将原地面以下 200〜3OOmm的表土翻松。

    B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0mm (不包括路面厚度)时,对于原地表清 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将表面翻松深 30OnIm,然后整平压实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Onlm时,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其压实度达 到表 1-2要求C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填方作业分层平行摊铺每 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超出路堤设计宽度 500m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不同土质的填料分层填筑,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小于 50OmmO 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小于 Ioomm路基填筑过程中,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 200mm0路基填筑超宽部分进行坡面修整,超宽碾压部分左右等宽,使路基边坡线型平顺、美观D填筑区段完成一层填土后,使用推土机对填料进行初平,试验 人员跟踪检测填料的含水量,因本地区填料天然含水量较大,故填料 卸至路基粗平后,采用五锌犁进行翻晒,当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 ±2%范围内时,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然后进行碾压平整后的路基面做成向两侧4%的横 向排水坡,以利于排水E填土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 间填筑,则先填段按1:1坡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 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2moo③ 碾压夯实A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平整程度进行检验,确认符合设 计和规范要求才能进行碾压。

    B填土压实分为初压、复压及终压三步进行初压采用 12t压路机静压两遍,复压采用 CA25 ( 25t )振动碾压两遍,终压采用光轮压 路机碾压光平路基填筑到达压实度 95%区后,复压改用重36t的宝马压路机碾压并增加碾压遍数一遍碾压时,遵循先静压后振压,先压路基两边,后 压路基中间的原则;振动时,由弱振至强振,最快行 速控制在4km/h,两次碾压轮迹 横向接头重迭不小于0.4moC碾压完成规定作业遍数后,采用核子密度湿度仪法或环刀法测 定压实土的含水 量和压实度,检验合格,经驻地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否则要查明原 因,采取措施进行补压,直到重新检验合格4) 质量检验路基检查项目及检验标准见表 1 -2 o(5)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请参见:表5-12《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1.4路基石灰改善土本合同段填方路堤底基层下 80Omrn的路床必须用石灰土改善,0〜400mm、400〜800mnl范围由试验确定石灰剂量, CBR值分别达使 至U 8和5的要求石灰土的施工采用现场拌和(路拌) 路基石灰改善土的工程数量较大,共1127553,施工方法及各项 要求详见路面施 工中石灰稳定土底基层部分。

    1.5桥涵过渡段填筑(1)结构物处的回填,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回填时垢工强度的具 体要求及回填时间,按图纸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 范》(JTJ041-2000 )有关规定执 行2) 回填材料除图纸另有规定外,选用透水性材料如砂砾、碎 石、矿渣、碎石土等,或半刚性材料如石灰土,或监理工程师同意的 其它材料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mm3) 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3m;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3m;涵洞填土长度每侧不小于 2倍孔径长度台背回填开挖坡度开挖成 1:1的边坡,并修成与压实厚度等宽的台阶锥坡填土与台背回填同步进行4) 结构物处的填土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 150mm,结构物处的压实度要求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均为 95%oo(5) 回填压实施工中,对称回填压实并保持结构物完好无损 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使用小型机动夯具或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它方法压实1.6路基土石方调配方案根据设计,本合同段路堤填筑土方除合理利用少量挖方外,余下 均为借方填筑土源取自11(2)-1 #、11(2)-2#取土坑,平均运距6.77公里,详见 表1-3《土石方调配表》。

    表1-3 土石方调配表序里程填方利用方借方备注1K142+601.5~K143+00045489045489取自11(2)・1 #取土坑, 运距9.16km2K143+000-K144+0001079710107971取自11(2)・1#取土坑, 运距8.38km3K144+OO0-K145+0O08089438380511取自11(2)・1 #取土坑, 运距8.65km4K145+OO0-K146+0O01205280120528取自11(2)・2#取土坑, 运距4.39km5K146+000-K147+0001004610100461取自11(2)・2#取土坑, 运距5.35km6K147+OOO-K147+1OO658806588取自11 (2)-2#取土坑, 运距5.95km1・7软基处理施本合同段路基均须进行软基处理软基处理工程量很大,是本合同段路基施工的 重点工程之一根据设计图纸,采用搅拌桩、塑料排水板、土工织物、预压等加固处 理措施软基加固施工安排的原则: 针对本工程等级高、质量要求严、施工工期短,以及本合同段软 基加固处理工程量大,处理方式多样化,工序繁杂,施工与检测试验相互交叉等具体 情况,必须做到统一布署,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1.7.1 搅拌桩施工本合同段在桥坡段及涵洞(通道)地段的软基采用搅拌桩处理搅拌桩总长度为206098延米,桩径为500mm,采用正三角形布置桥 坡段桥台到路堤分三段处理,设计桩长不变,调整桩间距进行过渡处理,分为A、B、C三段,台前为D段,桩间距分别为sA、Sb、Sc、SD(1・1 > 1・2、1 . 3、 1 . 3米);涵洞(通道)地段分三段进行处理,设计桩长不变,调整桩间距,中间加密区 A段为1・Im ,两端过渡区B段为1・3米1)施工准备1)平整(修建)临时施工便道,确保施工机具、材料进场道路畅通2)架设施工电缆,确保工点施工用电正常3)清除施工范围内的地下及空中障碍物对地下管线进行拆迁或采取稳妥的保 护措施4)根据复测合格的线路中心桩放出搅拌桩处理路段的路堤坡脚 线(含护道);并在征地红线内侧挖设临时排水沟,疏导地表水,控干 基底表层并采用推土机推挖清除种植土,碾压整平5)机具根据设计,本合同段搅拌桩桩径为 o 5m ,施工采用6台PC-20改装型搅拌桩机6)材料及浆液配制 水泥加固料采用合格的 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各项指标 经过试验并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JTJo34-2ooo )有关规定。

    使用前,将每批拟用水泥样品送中心试验室或监理工程师指 定的试验室试验,并将检测报告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批准后方可使用浆液配制时严格控制水灰比(0・45 -0.5:1 ),采用砂浆拌和机拌和,每次搅拌不得 小于 3分钟,务必将水泥浆搅拌均匀7)水泥浆制作时掺入减水剂,以增加水泥浆的稠度,利于泵送, 减水剂可采用木质素磺酸钙,其掺入量以水泥用量的 0.2%为宜;另掺入水泥重量2%的生石膏粉作为塑化剂2)施工要求1)搅拌机施工操作工艺流程如下:① 搅拌机械就位, 并安装、调试计算机设备② 钻机预搅下沉钻至桩底标高③在确保浆液从喷浆口喷岀的情况下,喷浆0.5分钟后匀速搅拌提升,直至离地面50Cm处④ 重复搅拌下沉至桩底标高⑤ 重复搅拌提升,直至离地面 50Cm处,回填水泥土并压实⑥ 关闭搅拌机械、移位2) 输灰泵的输灰量,水泥浆经输灰管达到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以及钻机下沉速 度、喷浆搅拌提升速度、重复搅拌下沉、重复搅拌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要在施工前 作好标定搅拌桩一般工艺参数为:钻进速度、提升速度: V=0.5 ~1・Om/min浆液流量:根据每米喷浆量,采用流量泵控制浆液流量,使之与喷浆提升速度 相协调。

    搅拌速度:R=30~30转/min喷浆压力:P =0・4〜0.6MPa3) 搅拌施工前,进行成桩工艺试验(可利用工程桩) ,以掌握对该场地的成桩工艺及各项技术参数,成桩工艺试验达到以下要求:① 满足设计要求的每延米水泥掺入量和工艺要求的各种参数② 搅拌的均匀程度③ 掌握各种土质条件下钻进下沉和钻杆提升的困难程度及喷浆 情况,以确定合适的技术措施④ 成桩工艺试验桩数不宜少于 5根⑤ 桩7天后进行开挖检查,用目测法检查桩体成型情况,搅拌均匀程度检查0・5〜l・0m成桩28天后在监理工程师指定桩体的不同部位(桩头、桩身及桩底)钻芯取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取样数量每组 3 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按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执 行在确认原定施工工艺和水泥配合比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时,试桩完 毕否则还将再试,直至达到要求⑥ 及时将成桩工艺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并认可,以此指导 工程桩施工4)为保证搅拌桩垂直度,钻机平面调平以使钻杆导向对地面保持垂直,使其垂直度偏差V 1.5%5) 在搅拌桩施工时,认真做好施工记录,施工记录包括下列内容:① 施工桩号、施工日期、天气情况;② 喷浆深度、停浆面标高③ 砂浆泵压力、管道压力;④ 钻机转速;⑤ 钻进速度、提升速度;⑥ 浆液流量;⑦ 每罐浆液的水泥和水以及外掺剂的用量;⑧ 每米喷浆量;⑨ 储料罐内浆液加入量,剩余量;⑩ 复搅深度。

    6) 施工时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浆时间每根桩开钻后连续作 业,不得断喷 浆,以确保喷浆的连续性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 行钻杆提升作业当钻头提升到地面下不足 30CnI 时,砂浆泵停止输液,桩顶 50Cm 范围,并用人工采用水泥土回填压实领先浆罐内的储浆量不小一根桩的用浆量加 50Kg若储浆量小于o 上述重量时,不得进行下根桩的施工7) 施工中发现喷浆量不足,按监理工程师要求整桩复搅复喷复喷的喷浆量仍不小于设计用量如遇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喷浆 中断时,及时记录中断深度在12小时内采取补喷处理措施,并将补喷情况填报于 施工记录内补喷重量孔段大于 IOOcm,超过12小时采取补桩措施8) 钻杆钻进下沉时,不宜冲水下沉,当遇到较硬土层下沉困难时,需报请监理 工程师批准后,方可适量冲水凡经冲水下沉的桩体,考虑冲水成桩对桩力强度的影 响9) 随施工进展,随时复核桩位位置,以防由于人为、机械震动等因素造成桩位 发生偏移10)钻头直径的磨损量不得大于 ICmO搅拌桩施工机械配备可以控制桩身每米喷浆量的计算机控制设备,并能打印出每根桩每米的喷浆量记录,采用 省、市计量局鉴定合格的计量设备,以使桩身每米喷浆量在施工过程中得到保证。

    3)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标准见表1-4 o表1-4搅拌桩施工允许偏差表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1桩轴线偏移(纵横方向)50mm2桩身倾斜度不小于1.5%3 桩长 50mm不小于设计规定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4)施工工艺请参见:表 5-13《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框图》1.7.2 塑料排水板施工本合同段的一般路堤段采用塑料排水板进行软基处理塑料排水板总长为 1061363 米,板距 1.2~1 5m 不等,采用正三角形布置(1)施工准备1)平整(修建)临时施工便道,确保施工机具、材料进场道路 畅通2) 架设施工电缆,确保工点施工用电正常3) 清除施工范围内的地下及空中障碍物对地下管线进行拆迁或采取稳妥的保护措施4)根据复测合格的线路中心桩放出塑料排水板处理路段的路堤坡脚线(含护道);并在征地红线内侧挖设临时排水沟,疏导地表水, 控干基底表层用推土机结合平地机清除地表 20Cm 厚的草皮、耕植土 晾晒到一定含水量时进行压实,并用素土填筑到略高于原地面,做成 4%的人字横向排水坡,压实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以后,铺筑第一层 30Cm 砂砾垫层铺筑要均匀,标高控制正确,并用压路机进行压实 然后根据设 计间距及布孔形式,在砂砾垫层上标出塑料排水板的具体 位置,并标有明显标志。

    5) 机具根据设计,本合同段塑料排水板施工釆用 12 台插塑板机6) 材料要求 塑料排水板是由芯体和包围芯体的合成纤维透水膜构成的复合 体,要具有很好1-5的耐腐蚀性和足够的柔性,并符合《塑料排水板施工规程》(JTJ/T256-96 )规 定塑料排水板性能指标见表表1-5 塑料排水板指标性能表项目单位A型 B型 C型条件纵向通水量3mm/s三 15X 25 X三 40XIO3 IO3 IO3侧压力35OkPa滤膜渗透系数mm/sM 5X 10 -3试件在水中潯洵?.4h滤膜等效孔径Urn< 75以98计复合体抗拉强度(十 态)KN/100mm上1.0M 1.32 1.5延伸率10%滤膜抗 拉强度纵向干态N/mm上1.5上2.5M 3.0延伸率10%横向干态N/mm上1.0上2.02 2.5延伸率15% 时,试件在 水中浸泡 24h(2)施工要求1) 打设塑料排水板前先铺设 1/2厚度的砂垫层,并控制砂垫层的含泥量和最佳滤水级配并在平整操作场地的同时,为塑料排水板 提供排水初始通 道2) 塑料排水板的质量符合图纸和本规范规定的要求施工之前将塑料排水板堆 放在现场,加以覆盖,以防暴露在空气中老化。

    施工时严格按照图纸指出的位置、深 度和间距设置板的顶部要伸入砂垫层或砂砾垫层,外露长度不小于 200mm,使其与垫层贯通,保证排水良好3) 塑料排水板在插入地基的过程中保证板不扭曲、透水腊无破损和不被污染 板的底部要有可靠的锚固措施,以免在抽出保护套管时将其带出4) 塑料排水板插好后要及时将露在垫层的多余部分切断,并予以保护,以防因 排水板机移动、车辆的进出或下雨时受到损坏而降低排水效果5) 塑料排水板宜采用滤水膜内平搭接的方法连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o6) 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采取补救措施或更换排水板7) 排水板机施工按两侧坡脚处向路中心平行插打的顺序进行在打设机具上标 明进尺记号,以控制打设深度打设完排水板桩后,慢速上拔套管,防止套管带出的 淤泥掉在砂垫层上堵塞排水通道,打设形成的孔洞用砂回填8) 塑料排水板间距允许误差不大于 15cm,深度不小于设计,垂直度允许误差小于1 5% ,拨管跟带不大于50cmo9) 施工过程必须有相应的记录3)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请参见:表5-14《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框图》1.7.3 砂垫层施工(1) 材料要求 用作垫层的砂砾料,要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不含有机质、粘土块和其它有害物质。

    砂砾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53mm,含泥量不得大于5%,砂粒的干密度大于1・5t/m 3 ,渗透系数不小于IOSCm/s,并能起反滤作 用2) 施工工艺砂垫层施工工序:铺砂一洒水一压实一检测清基整平后,铺砂用推土机结合 平地机进行摊铺整平,分层压实厚度按设计要求进行,压实度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1.7.4 土工格栅施工 本合同段土工格栅为一般路堤浅层处理方法,分为单向土工格栅和双向土工格 栅,土工格栅采用一层或多层,沟塘处地段与其它路堤处理段相邻处纵向采用加铺二 层双向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设置一层时,布设 在排水垫层顶部;设两层时,布设在排水垫层的底部和顶部;设更多层时,布设在排 水垫层底顶部和路堤底部1)技术要求 首先在新路一侧将原地面开挖成向内倾斜 2%横坡的台阶;台阶宽度为l・Om,高度为0・4m,—直挖台阶至老路路面底面横向开挖台阶的边缘线落在 行车道边缘,否则开挖一个完整的行车道宽度每层台阶底部铺设一层土工格栅新老路基横向拼接段,采用单向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在边坡处返折 2・0m ,受力方向沿横断面方向;新老路基纵向 拼接段,采用单向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在新路段的端部从下至上满足1:1坡度过渡, 受力方向沿纵断面方向;新老路基纵、横向拼接段,采用双向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每 层间距为 0・5m,叠合长度不小于15cm2)施工要求1) 基床整平压实,表面局部高差不大于 10cm2) 将格栅主受力方向沿加固方向人工拉开、拉紧,保证平顺、 无褶皱3) 各幅格栅之间搭接长度不小于 15cm,每间隔l・5m采用U型钉固定于地面,锚固深度不小于 20cm,使其平顺并与地面密帖U型钉固定,4) 坡面端格栅回折长度为 2.0m,回折段包裹的填料高度不小于2/3层高,包裹段内的填料人工分层夯实,将回折段用 将折回端埋入土中,然后填土碾压5)回填时,车辆不得直接在铺好的格栅上行走6) 铺设格栅的土层表面用机械或人工找平, 局部高差不大于 5cm,表面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物,在距格栅层 IoCnl 以内的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大于 8cm7)填土顺序先填土工格栅两端,并形成纵向站台或交通道,然 后再依次扩大8)一切车辆、施工机械只允许沿格栅受力方向垂直行驶9)填土分层摊铺,分层碾压,碾压顺序先由两端向路基中心碾 压,严禁出现反向顺序1.7.5 土工格室施工土工格室用于涵洞(通道)基底换填处理1) 材料 要求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剪强度,并能适应地基的变形要求2) 施工工艺 土工格室大面积铺充时保证其整体性,接头釆用对接,片材端头采用特制的连接杆连接,片材侧向采用打包带包带加塑料扣连接。

    土 工格室端头采用特制的连接杆锚固,必须精心处理土工格室沿路横 断面方向铺设,铺设时尽量拉紧,不得有褶皱人工向土工格室内填 筑碎石并夯实,然后压路机碾压其施工工序:整平场地一铺幅放样一与前幅边缘对接并用连接杆连接 一端头 用连接杆锚固一填筑碎石一满铺 5cm 厚砂垫层一填土、碾压1.7.6 路基预压本合同段内所有软土路基均须进行超载预压处理超载预压土填筑施(1) 超载预压的填土高度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执行2) 填土方法及要求与同一般路基填筑方法,分层填筑并压实3) 预压路堤的顶部修整使其具有 3%的横坡,以保持预压期内良好 的排水条 件4) 预压路堤填土施工期间按设计要求埋设各种沉降观测板及观测桩5) 预压期内,按设计文件规定及监理要求进行沉降观测在预压期完成前 14 天,承包人将监测原始记录、沉降记录汇总表、沉降曲线图等资料以及完成预压期的分析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1.7.7 沉降及稳定观测在软土地基上修筑咼等级公路路堤,最突出的冋题是沉降和稳 定为掌握施工 期间路堤的变形动态,施工期间必须对路堤进行动态 观测目的一方面是为保 证路堤在施工中的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能 正确预测工后沉降,在预压堆载地 段确定卸载时间,使工后沉降控制 在设计的允许范围之内。

    1) 沉降观测1) 沉降板设置沉降观测采用埋设沉降板的方法进行观测沉降板设置断面桩号见表 1-6《沉降板、水平位移边桩布设断面设计表》 ,每个断面按路基中心线、左右两侧路肩内缘设置三块沉降板,具体布置见图 1-1《沉降板、水平位移边桩布设图》施工过程中对沉降板采取可靠的保护措 施,不使其变 形和损坏2) 观测方法为精确掌握填土沉降速度,确保路基填筑质量,控制工后沉降,项目经理部成立专业观测小组,设专人进行定期观测沉降观测采用Sl 型水准仪,以二级中等精度要求的几何水准测量高程,观测精度小于1mm施工期间,每填筑一层填料观测一次,如两次填筑时间间隔 较长,每3天观测一次,以控制填筑速率路基填筑完成开始预压后, 每 14 天进行一次定期观测,直至预压期完成,多余填料卸除为止每 次观测后及时整理、汇总测量结果并绘制时 间-沉降曲线,报监埋丄程 师当连续3个月沉降速率不大于U.8cm/月时,万可进 行卸载2) 侧向变位观测1) 观测桩设置侧向位移边桩设在路堤两侧趾部及边沟外缘具体布置见表 1-6 《沉降板、水平位移边桩布设断面设计表》 、图 1-1《沉降板、水平位移边桩布设图》2) 观测万法 侧向变们观测的万法釆用视准轴法,观测仪器采用光电测距 ,观测精度:土 5mm,频率及观测时间可与沉降观测同步进行。

    在施丄过程中,当观测沉降或水平位移骤增或超过控制标准时, 要加密观测次数,实行动态跟踪,分析原因,并及时向监理丄程师报告并根据监理丄程师的指示进行下一步的丄作观测后的记录及时整理汇总后报监理丄程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dajiefude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