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村级“两清两改两治理”经验做法:共建和美家园的生动实践

文档格式:DOCX| 5 页|大小 26.11KB|积分 9|2025-06-19 发布|文档ID:253612438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村级“两清两改两治理”经验做法:共建和美家园的生动实践清晨六点,薄雾还未散尽清水村的老支书王德发便扛着扫帚出了门,沿着村道慢悠悠地走着看着自家门前那片曾经堆满废弃农膜、枯枝烂叶的角落,如今已是月季初绽,他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笑意不远处,村民李有田正推着崭新的分类垃圾桶走向集中点,彼此点头招呼间,一种无声的默契在晨光里流淌这看似寻常的清晨景象,正是清水村扎实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的一个微缩影它并非宏大工程的喧嚣,而是点滴浸润的改变,是家园焕新的脉动,更是村民心底悄然升腾的归属感一、聚焦“两清”:清出村庄新面貌,理出发展新空间“清”陈年积弊,环境焕新颜:“过去,房前屋后‘三大堆’(柴草堆、粪堆、垃圾堆)是常态,尤其村东头那个废弃多年的老碾房,成了大家默认的垃圾场,夏天蚊蝇乱飞,味道刺鼻村妇联主任张春梅回忆道改变从“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周末清洁日”开始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率先清理自家房前屋后,并逐户动员起初有村民嘀咕:“多少年的老样子了,清它干啥?”村干部就带着扫帚、铁锹上门帮忙清理,边干边聊环境整洁的好处看着干部们汗流浃背,看着自家门口一天天敞亮起来,村民们的积极性被点燃了短短三个月,累计清理陈年垃圾约180吨,拆除私搭乱建21处,废弃的老碾房被改造成了小花园,“脏乱差”的标签被彻底撕下。

    如今,家家户户门前实行“三包”,村内保洁员定时清运,随手乱丢的现象几乎绝迹环境干净了,心里都亮堂,串门都觉得有面子!”村民赵大娘笑着说清”闲置资源,激活沉睡资产:村里曾有几处闲置多年的旧仓库和校舍,不仅破败影响观瞻,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村两委没有简单拆除,而是创新思路,盘活利用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将一座交通便利的旧仓库,以每年5000元的价格租赁给返乡青年张强开办电商服务站,既解决了他的创业场地难题,又为村集体带来稳定收益另一处位于村中心的旧校舍,则被精心改造成了集农家书屋、棋牌室、老人日间照料点于一体的“村民综合服务中心”,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以前这里破破烂烂看着糟心,现在成了大伙儿最爱去的‘家’,下棋、看书、聊家常,多好!”老党员刘大爷对此赞不绝口二、聚力“两改”:改出宜居新品质,绘就生活新画卷“改”危旧住房,筑起安全暖巢:村民王大妈家的老屋,墙体开裂,屋顶漏雨,一直是村干部心头的一块石头一到刮风下雨就提心吊胆,劝她搬出来住儿女家,老人又舍不得老屋和邻里村主任李建国介绍借助危房改造政策,村里积极为其申请补助,并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利用农闲时间帮工帮料真是没想到啊,这把年纪还能住上这么结实亮堂的新房子!”搬进修缮一新的房屋那天,王大妈拉着村干部的手,眼眶湿润。

    清水村采取“政策补贴+村民自筹+邻里互助”的模式,近两年累计完成12户危旧房改造,让村民住得安心、舒心改”卫生设施,提升生活质感:曾经的旱厕,是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和村民健康的“顽疾”村民孙有福坦言:“以前夏天那个味儿,苍蝇多,孩子放假回来都不愿意多待改厕工作启动后,村两委挨家挨户宣传卫生厕所的好处,同时充分考虑村民的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提供多种改厕方案(如三格化粪池、接入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等)供选择为解决技术难题,村里还组织了几次现场观摩会,请专业师傅示范讲解现在这水冲厕所,干净方便,跟城里一样!孩子们回来也住得惯了孙有福家成为首批改厕示范户后,带动了周边十几户村民主动申请全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从不足40%提升至95%以上,生活品质实现质的飞跃三、聚效“两治理”:治出乡村新气象,涵养文明新风尚“治理”污水顽疾,守护绿水长流:清水村虽名带“清水”,但村中几条溪流曾饱受生活污水直排之苦洗菜水、洗衣水都往沟里倒,时间长了水发黑发臭,鱼虾都没了村民小组长陈水生对此忧心忡忡治理污水成为当务之急在上级支持下,村里铺设了约3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网,因地制宜建设了2座小型生态污水处理站(采用人工湿地模式)同时,将厨房、洗衣等灰水收集用于房前屋后菜地浇灌,实现资源化利用。

    为保障长效运行,村里制定了《污水处理设施管护公约》,推选责任心强的老党员李有田为义务监督员,并设立了“微基金”,每户每年象征性缴纳20元用于日常维护你看现在这水,清亮多了!河边又能看见洗菜、钓鱼的人了陈水生指着潺潺流动的溪水,满是自豪治理”陈规陋习,滋养文明乡风:针对过去存在的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风气,清水村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的作用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党员、热心村民组成理事会,在广泛讨论、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制定了《清水村移风易俗公约》,对宴请规模、礼金标准等做出合理约定村支书王德发儿子结婚时,率先响应,只办了10桌便宴,不收高额礼金村民看在眼里,纷纷效仿以前办场酒席压力山大,现在按规矩来,既热闹又省心省力,人情味一点没少!”刚为儿子办完简朴婚礼的村民周建军深有感触村里还积极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美丽庭院”评比,设立“善行义举榜”,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村民崇德向善,文明新风日渐浓厚四、经验启示:务实与真情是基层治理的双翼清水村的实践,是无数中国乡村在“两清两改两治理”中探索的缩影其成功经验在于: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从方案制定到具体实施,充分尊重民意,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受益者”。

    党员带头、干部示范是关键的第一步立足村庄实际,注重分类施策:不搞“一刀切”盘活闲置资产、选择改厕模式、治理污水路径,都紧密结合本村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和村民习惯,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无论是环境卫生保洁、基础设施维护,还是村规民约执行,都建立了责任到人、经费保障、群众监督的制度体系,确保工作可持续融入真情实感,提升治理温度:将冰冷的治理任务,转化为解决村民“急难愁盼”的具体行动帮助孤寡老人修房、协调邻里纠纷、关心留守儿童…这些点滴关怀,让治理工作充满人情味,赢得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168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