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文档格式:DOC| 4 页|大小 59KB|积分 10|2022-05-19 发布|文档ID:92830496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选择题1.对图一和图二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王位世袭制取代 了禅让制继承方式是兄终弟及从此以后,王位开始在一家一姓中传承A .C.解析: 本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 从“大禹治水”到“大禹戴冠冕”,反映了王位世袭 制取代了禅让制禹死后,其子启即位,传位方式并不是兄终弟及,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排除含的 A、B、D 三项答案: C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觐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 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 .宗法制B .分封制C.禅让制D .王位世袭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分封制下各诸侯国必须对周王承担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周幽王正是利用这一点而“烽火戏诸侯”答案: B3.周武王灭商之后,分封诸侯,广建封国,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和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本质的能力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实质也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削弱功臣、排斥异姓诸侯显然与分封制的内容不符, 因为当时受封的诸侯不仅有同姓的王族, 还有异姓的功臣和先代的贵族。

    答案: D4.武王的弟弟康叔, 被周天子分圭寸到卫国任国君,康叔()A .可以不去朝觐周王B .可在卫国领地内征派赋役C.不用随从周王去征战D .不能建立自己的武装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封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朝觐述职等义务同时,他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可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答案: B禹死后,其王位B .D .)图一戴.讯的貝禹图一禹5.下列对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受封诸侯无独立性分封使周的势力范围扩大通过分封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A .B .C.D .解析: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故不正确答案:A6.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周王室一一周王正妻所生之子周王室一一周王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国一一诸侯嫡长子、嫡长孙卿大夫封地一一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 .B .C.D . 妻所生之子不一定是长子,故排除含的选项答案: C7.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妻妾一般称谓妻(正配)A.三哥(20 岁)B.四哥(14 岁)妾一(侧室)C.大哥(25 岁)妾二(侧室)D.二哥(22 岁)解析: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 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王位, 而嫡长子的确定是由其母亲的身份和其出生的先后决定的。

    只有正室所生的长子才被视为嫡长子答案: A&商纣王有个同母的哥哥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立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法 力争,认为生微子启时母亲为妾,生纣王时母亲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后来纣成为商王这说明商朝时期()A .宗法制度影响很大B .分封制度有待完善C.神权观念十分浓厚D .内部权力争斗激烈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结合题干中材料信息可知,反映的是王位继承问题上,商朝就存在嫡长子继承制这属于宗法制的内容宗法制和分封制,早在商朝时期就已出现)答案: A9.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相同特点在于它们()A .都服务于周王巩固统治的需要B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D .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解析:在本题所给的四个备选项中, 全部都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相同特点,但要注意题干当中的限定语 “最突出的”相同特点,因此需要选择二者在本质上的相同点答案: B10.中国人对与父母同辈的称谓非常多, 比如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成为大宗的条件必须是嫡长子中正等,这种现象应该受中国古代哪种制度影响最大( )A .分封制B .宗法制C.等级制D .礼仪制解析:仔细阅读材料,提到的这些关系体现了一种血缘关系,而古代的宗法制就是以 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的一种等级秩序。

    答案: B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礼记 礼运是这样描述远古社会的状况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该书又对夏朝建立后的社会情况作了如下描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材料二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 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 载,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富,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的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请回答: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描述了哪一时期的哪一制度?(2)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反映了夏朝建立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3) 依据材 料二简要说明我国民间重修“家谱”渊于西周哪一制度?在中华民族传统美 德的形成方面有何积极影响?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内容分析是指禅让制第(2)问应围绕夏朝建立后的“家天下局面的形成作答第(3)问要依据材料二“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基本原则进行分析答案:(1)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2) 夏朝建立后政治权力由“传贤”变为“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 局面”逐渐形成。

    3) 宗法制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基本原则,对凝聚亲族,规范人际社会关系, 弘扬传统美德具有积极影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沈阳哈登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