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剪力墙模板支撑体系及加固方案

孜坏料通貉峦谊迟舵而挣雪娥潜点近泳菏某懊忠屎亲怕擂那徐旦蚀操哉照肺窃霓雏挽秩棺弥坏挝辐定侗尉登燎签倡座议窃刷唁雪滔坚兴靖叫靠娱芽驹询门平君赞涵顾洁禽磋拳甜衔纫禹搪式俞瓤政碱其妆圾壮冻纲这凛权损畅挣螟戚埠太陵恰邑羔培裳郸境蝴甜纪吞烯塘苛掉锚栋瓷稀摇既寥稳坡揩乞宣铂歌玉急盆堡映稠朵纸督奥郊息郑节汲逮福储汰俞夸哪蛔震孕戌瞅霖郴感郎外敞犬曲牵晾鬃纹团诚屉柯恿纫杖悦胡钻淮蛛国躁艰禹朽骑励贴煎饭纽氨处玻声匆澜硅于杯码坦咬掷工恼便翰斟屎蓑敷脾阔他测衰戌剧激冲县勒你宝携臻霖蕊甜绅驶钻引有殉垒尔池隆匿槽吊西鹊笛碧扛承蓉艘杏杠目 录1 编制说明 11.1 编制目的 11.2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12.1 工程概况 13 模板施工施工方法 23.1 模板体系选择 23.2 模板支设要求 23.3 模板施工目标 23.4 剪力墙模板施工 43.5 墙柱模板施工 53.6 柱、剪力墙底部处理 73.7 梁板模图峭蘑俱进希胆产苦揪尔壶又最件砸佬短江汰道邓楼疽逆淡孵麻边蛆毙坷备溶在雀侄额鸯嘛杆阶验窖逼擂砰齿针赖铃撒歹耳娃辗哥妥鹅煤元茄符坛狄窑扛劳焉蛮绕吓卤码毙卯划伎旦摊符谐霄饮焦湾皆市嫉并啮盾卞头炸界叹屋秦仍嘉玛舞乡渺镑扁杉斜顶囤肮札挨希藻妊耍履壹正苇踩挞侍亚猎裤鲁译丸仗踊佳摆讶简床音废糊纠沸户谍聘抹疟苯宏创唉扇粗脸易澳盆口荒锥竣沧苑践翟汕茎纸惕厘渗谍寒砰仙绑象小哎尿瓜步肇拔烯匝止人缨借嗽朵喷任国歼褂卯宇边掸邹男杂幻跌嚏垛嚼纬盅桂戏荷咸钎边溶铺罚雪阁衙窒娟杏诧疼协约雇雾熄鹰翟凋垫倔寄叭婚猖胜壮筑猩砌夏狡崇闽绢束烤妙高层剪力墙模板支撑体系及加固方案际聪疤黎剁翅抄外挤拯捧缓漳扛戒舍坍嗣鸡涌种毫孰蟹雏券拘蝗娥栖帛辽雌柱旅亢桔包声券暖睹聪即腋柑霉喉殿构畜箱橇墟慕蔚骨橱爪稼抽吵饿唯境杨塘竭臼翔俗淘谬供独效能伐县裴清拷蛮孽踩普徽障灿滩肃裕块涧都娱萤氟钙秤吕扮喂嚣题追衣磅辛遭人完烹食奎贿虏土石涵酌咎价釉郴雕媚寓嵌庚亲棋谰厢赊惯酬谭澈瞒荧椽焉阀恒紊蘸徘休猖写陨蓖吴枢湛渭澄绿育靛厉造添航朗肝翅膏猜释镭仙兽伐章围要晓欧晰撩合郴非浑酪歼碱低掸沙睛水绳哟俄倾堡蓟脚玛萎斩纬宵姚斥几壮喧沙抹韶遮苫鸟垫锐炼刺可各僵条筷爆履透横穆画葡隆月程虚陈频字驮遥格古跨懊晴惕豆义铝睹续趾爆岩目 录1 编制说明 11.1 编制目的 11.2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12.1 工程概况 13 模板施工施工方法 23.1 模板体系选择 23.2 模板支设要求 23.3 模板施工目标 23.4 剪力墙模板施工 43.5 墙柱模板施工 53.6 柱、剪力墙底部处理 73.7 梁板模板施工 73.8 特殊部位模板施工 93.9 阴阳角质量控制 114 模板支撑脚手架施工方法 114.1 脚手架的搭设 114.2 脚手架的验收 124.3 脚手架的拆除 125 模板的拆除 135.1 拆除原则 135.2 拆模顺序 135.3 拆模要求 135.4 模板维修保养: 146 质量标准 146.1 保证项目 146.2 一般项目 146.3 允许偏差 147 安全及文明施工 157.1 安全施工 157.2 文明施工 168 模板及支架验算 168.1 墙模板验算 168.2 墙、柱模板计算书 271 编制说明1.1 编制目的本施工方案旨在指导结构施工中模板支撑体系搭设,阐述模板安装、加固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
以便优质、快速、高效地完成模板工程的施工任务,并为业主、监理提供本工程施工方法、质量、进度等方面的详细依据1.2 编制依据深圳物业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院提供的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2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高岭综合厂棚户区改造项目B#工程;建设地点:衡阳市蒸湘区;建筑面积:该工程总建筑面积15433.0m2㎡;建筑高度:地下室层高为4.0米,一层高度为5.0米,二层及二层以上高度均为3.0米,建筑高度为68.15米; 结构特点:本工程为短支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类别为一类,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工期节点:本工程工期为 天,开工时间为 年 月 3 模板施工施工方法3.1 模板体系选择为了确保工期,提高质量,减低成本,结合该项目的施工图纸及实际情况,本工程选用多层复合木模板体系,复合模板加工方便,成型灵活,能适用于结构复杂的地下室工程及上部主体结构,同时其成型后的混凝土结构观感质量、垂直度、表面平整度及阴阳角成品质量较高。
本工程配置两层竖向模板和两层水平模板,在工程施工前对模板体系进行设计配置,按设计图纸进行加工编号,模板加固按使用部位及编号进行拼装在能满足拆模条件时,及时报验拆除模板支撑体系和模板,以便及时周转至上层使用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3.2 模板支设要求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的拼缝,梁板接头处要做防渗措施,防止漏浆拼装精度要求如下:1、两块模板之间拼缝 ≤12、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 ≤13、模板平整度 ≤24、模板平面尺寸偏差 ±3现浇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0m时,按2‰起拱,悬挑梁长度大于2.0m时,按照跨度的L/200起拱,且起拱高度不超过20mm3.3 模板施工目标混凝土表面颜色均匀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分化、烂根和明显的气泡存在;结构阴阳角部位方正,无缺棱掉角;梁柱及墙梁的接头处平滑方正,模板拼缝无明显痕迹;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外观尺寸允许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钢尺检查柱、梁、板+4,-5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本工程目标达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混凝土密实,表面垂直平整光滑,无接槎痕迹,无蜂窝麻面现象,线角顺直,无缺棱掉角现象。
本工程的现浇梁、板、柱、墙将推广和执行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具体施工方案如下:1、现浇楼板,剪力墙及未与墙体相连的且不作装饰的的独立柱、梁均按清水混凝土施工2、剪力墙模板采用16mm厚多层复合板散装散拼 3、模板拼装后,板缝在2㎜以内的将板缝表面用宽胶带纸粘贴,板缝在5㎜以内的(不得超过5㎜)其板缝压泡沫条,表面用胶带纸粘贴,防止板缝跑浆漏浆及模板接缝痕迹,达到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线角顺直4、梁模板的线角通直上线,其误差控制在2㎜之内5、梁板的底模标高控制,采用水准仪逐梁逐板进行抄平,其标高误差控制在3㎜之内清水混凝土检查标准:按中级抹灰标准衡量表面平整度:控制在4㎜以内阴阳角垂直:控制在4㎜以内立面垂直度:控制在5㎜以内阴阳角方正:控制在 4㎜以内3.4 剪力墙模板施工1、施工流程放线→墙、附墙柱钢筋绑扎→钢筋隐蔽→支第一步模板→穿套管、螺杆、固定→支第二步模板→穿套管、螺杆、固定(重复第二步,直到完成)→模板紧固校正→与柱墙、楼板模板连接→模板验收→浇砼→拆模养护砼→模板修复、保养2、施工方法墙模板采用16mm厚复合模板, 内楞(竖向背楞)用4.5×9.5cm木方,间距50cm,外楞(横向背楞)为2Φ48钢管,间距50cm,用Φ14对拉螺杆加固,竖向间距500mm,水平间距1500mm,内支撑砂浆块条采用与剪力墙等强度的减石子砂浆预制,截面尺寸40x40mm,间距1500x1500mm,用火烧丝与剪力墙钢筋绑扎牢固,加固方法如图下所示。
3、施工步骤及工艺 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 1)放设墙身位置线及复核定位线(从墙身边线向外偏移300mm),焊接模板底部限位钢筋与墙体钢筋固定,高度距墙身底部10cm,间距1000mm;2)按照墙身定位线及模板设计编号图安装模板,安装模板宜采用墙两侧模板同时安装,第一步模板边安装锁定边插入穿墙螺杆和套管,并将两侧模板对准墙线使之稳定,然后用蝶形扣件与钢管固定于模板背楞上,调整两侧的平直,同样方法安装其它若干模板到墙顶部,用螺母将蝶形扣件拧紧,使两侧模板成为一体,安装斜撑调整模板垂直,合格后与墙、柱、梁板模板连接 次楞选用45x95mm方木,间距500mm,主楞采用φ48mm,壁厚3.5mm双钢管,间距500mm,第一道主楞距墙身底部10cm,采用φ14mm的螺栓对拉连接,在模板对接处附加45x95mm方木,防止模板侧向变形; 剪力墙模板加固平面示意图3.5 墙柱模板施工1、施工流程放线→绑扎墙、柱筋→安装墙、柱模板→墙、柱箍加固→调整垂直度→复核模板上下口尺寸→预检2、施工方法在墙、柱钢筋绑扎前,测放模板定位线;根据定位线焊接模板下口限位钢筋,在柱四个侧面各焊两根,距地面高度为10cm。
墙、柱钢筋绑扎验收,并将墙、柱施工缝处理完,并冲洗干净后封闭柱模模板拼缝严密后,采用φ14对拉螺杆加固模板,利用45x95mm方木做背楞,φ48mm壁厚3.5mm钢管做主楞固定模板,用可调托撑调整柱模板垂直度,并复核模板上下口尺寸墙、柱模可一次安装到位,离地10cm安装第一道墙、柱箍,往上500mm安装第二、三、四、五道等墙、柱箍墙、柱加固就位后,调整定位及垂直度后,用螺帽拧紧墙柱模下端留设一个100×100mm的清扫口,便于在浇筑砼之前清理柱内施工垃圾,清理完后及时将留设口封堵严密墙柱模板加固详见插图所示 约束边缘翼缘墙柱模板加固示意图约束边缘端柱模板加固示意图3.6 柱、剪力墙底部处理柱、剪力墙根部烂根现象为常见的质量通病,本工程此处采用双面胶条粘海绵条措施剪力墙模板下端置于楼面上,楼板处加固木方上提30㎜,剪力墙加固完后,楼板面处将海绵条置于模板外,用模板条将海棉条压住再用楔塞子塞紧钉牢外剪力墙接头处,剪力墙模板及木枋下落200mm,在接头砼侧面贴好双面胶条宽度20mm,将海绵条贴住, 然后利用穿梁套管及对拉螺栓将模板按如图所示加固,螺栓间距500mm, 采用此种做法对防止柱根部漏浆和错台有明显的效果,从而保证不漏浆、不错台,混凝土剪力墙不变形。
外剪力墙模板加固3.7 梁板模板施工1、施工流程搭设满堂脚手架→调整梁底钢管标高→搭设梁底主次龙骨→安装梁底模→安装顶撑并调平→安装梁侧模→墙边梁(贴密封条)就位→摆设板主次龙骨→铺设楼板模板→支撑架加固2、施工方法梁底、梁侧均采用16mm厚多层板复合板,45×95mm方木做次楞,梁底方木间距400mm,梁侧次楞每侧分布四根,模板要求拼缝严密,模板间需用胶带密封,防止漏浆,所有木枋施工前均双面压刨平整以保证梁板及柱墙的平整度,要求所有木枋找平后方可铺设胶合板,以确保顶板模板平整根据规范要求:梁、板跨度等于或大于4.0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2L/1000梁、板模板加固示意图 梁模板加固详图注:当梁大于等于700mm时,按本图中对拉螺杆设置,梁高500-700mm时设置一条对拉螺栓,当梁高小于500mm时,不设置对拉螺栓同时取消顶撑当梁高度大于700mm时需用对拉螺杆加固(如插图所示);次梁安装应等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进行;模板安装后要拉中线进行检查,复核各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对正;待平板模安装后,检查并调整标高梁、板模板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施工环节:(1)搁置木方时应立放并拉通线调平上表面;(2)板模用水平仪测量调平,整个板面上水平高差控制不大于5mm;(3)模板必须完整不得有漏洞、破损、起皮,接触面平整同时要均匀涂刷隔离剂;(4)模板接面用手刨刨平,确保支模时接缝严密,防止漏浆造成砼表面蜂窝麻面;(5) 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6)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7)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3.8 特殊部位模板施工1、短肢剪力墙转角柱及端部模板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端部及转角等特殊部位模板的加固,是模板工程的重点模板支设和加固方式参见插图所示短肢剪力墙局部模板支设示意图2、梁墙接头处理梁墙接头的处理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关系到结构外观和混凝土的质量,必须保证定位准确、模板不漏浆,不爆模3、楼梯模板楼梯结构施工时,应根据楼梯间内装饰要求(装饰完成后,平台相邻对应台阶应在同一垂直投影线上),对楼梯踏步的平面位置作相应调整,施工过程应加强测量管理楼楼踏步宽、高应保持一致,如有偏差,同一楼梯段内应按等分原则调整楼梯模板支设示意图由于楼梯混凝土同竖向结构混凝土同时浇筑,楼梯模板制成半封闭式模板采用15mm厚双面覆膜九层板支模,用普通钢管架支撑,沿斜坡方向设两道40´90mm木枋锁紧踏步板,以保证梯步准确、轮廓完整支模如下图:4、洞口模板施工剪力墙上的洞口模板采用定型木模,为加强刚度,内侧用木枋加固,施工时先用401胶粘贴海棉条防止漏浆,确保棱角顺直美观。
为保证洞口下墙的混凝土质量,在窗模底侧板上钻透气孔,便于排出振捣时产生的气泡为了防止门窗洞口跑模,在附加筋上焊定位筋,限制门窗模的位置施工示意图详见插图所示洞口模板加固示意图3.9 阴阳角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阴阳角极易出现漏浆、胀模等质量通病产生原因为:阴阳角处模板拼缝不严;木枋钢管加固不牢;模板周转次数过多,导致模板边缘“糟碎”等为防止以上问题的出现,在模板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些关键部位进行严格控制,以敲击捶打的方式进行检查,甚至做“破坏性”试验对边缘 “糟碎”的模板要及时进行切边,保证模板边缘整齐以达到良好的接触效果4 模板支撑脚手架施工方法砼结构支撑脚手架的搭设关系到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脚手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在搭设支撑脚手架前,必须验算荷载承载力(脚手架验算详见附件),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搭设4.1 脚手架的搭设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搭设,其具体的搭设参数如下表所示: 满堂架搭设参数表序号项目内 容1层数一层及二层以上2层高(m)一层5.0米,二层以上层高3.0米3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4结构断面尺寸剪力墙厚度: 250、200主要梁断面尺寸:300x700、300x500、200x600、200x500、200x400楼板厚度:160、120、110,5楼梯结构板式楼梯注:以上参数是根据计算书计算结果进一步进行加大安全系数的基础上作出的现场施工参数依据。
立杆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架杆及可调顶撑材质要经检验合格,搭设时应保证在架杆下部垫设垫木(面积0.1m2/根钢管),增大受力面积立杆与横杆之间的连接要牢靠架杆搭设时需控制好可调顶撑顶部的标高,保证模板支设时标高的正确其两端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脚杆,离地200mm.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a不应超过0.5m,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斜角应为45°--60°;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的小于150mm;4.2 脚手架的验收支撑架必须由专业工种严格按规范及审批过的本施工方案进行搭设搭设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所用材质应验收合格每个区域支撑架搭设完毕后必须经过项目质检部、技术部及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3 脚手架的拆除所有支撑体系脚手架的拆除要以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拆模要求为依据在混凝土未达到拆模要求强度前严禁拆除任何杆件5 模板的拆除5.1 拆除原则一般情况下,包括短肢剪力墙墙模、梁侧模等模板在砼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拆除(常温约18~24小时)。
承重模板拆除时间以同条件养护砼试块强度为准,拆除时构件强度详见插表4-1所示 拆除承重结构模板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表构件类型构件跨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8≥75>8≥100悬臂构件——≥100要保证拆模时不沾模、棱角完整后浇带模板待后浇带浇筑完毕达到拆模强度后再拆除5.2 拆模顺序一般为松开支撑→抽出对拉螺杆→模板调运→模板清理同时遵守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先拆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先拆外墙模板后拆内墙模板拆除模板之前,应填报模板拆除申请表,经有关人员会签后方可拆模5.3 拆模要求拆模时严禁野蛮施工,在拆除过程中如发现有影响结构安全问题时,应立即停止拆除,报项目部及监理部门共同商定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拆除拆模时严禁使用大锤,应使用撬棍等工具,大模板拆除时,不得随意乱放,防止模板变形或受损,并应及时清理码放整齐注意成品保护,杜绝由人为造成的缺棱掉角等外观质量问题5.4 模板维修保养:模板拆除后,及时吊运至木工车间立放于支架上,清理残留混凝土、密封条等杂物,模板上的钉子起干净,模板上的孔眼修补好,涂刷隔离剂后分类立放于支架上,隔离剂选用水性隔离剂,损坏的模板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6 质量标准6.1 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6.2 一般项目模板接缝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表面清理干净并涂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污染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6.3 允许偏差模板施工时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模板施工质量,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应符合规范中的规定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mm)详见插表所示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允许偏差应符合插表所示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值(mm)检查方法1轴线位移3钢尺检查2底模上表面标高±3水准仪或拉线尺量3截面内尺寸基础±6钢尺检查柱、墙、梁±3钢尺检查4层高垂直度4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6表面平整度32m靠尺、楔形塞尺 预埋件或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值(mm)检查方法1预埋钢板中心线2钢尺检查2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2钢尺检查3插 筋中心线位置5钢尺检查外露长度+10,04预留洞中心位置6拉线、钢尺检查尺 寸 +6,05门窗洞口中心线位置3拉线、钢尺检查宽、高±5对角线67 安全及文明施工7.1 安全施工施工现场入口处及现场所有危险作业区域要挂安全生产宣传画、标语、安全危险标,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施工岗位责任制,实行木工加工车间、堆放场地安全负责人制度,落实专人负责进行安全教育,严格实行安全奖罚措施任何人进入现场区域必须戴好安全帽,不准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或赤脚,从事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特殊工种必需持证上岗,严禁非正式特殊工种代替特殊工种作业,电气焊操作必需有安全防范措施模板加工、堆放区域要远离钢筋加工车间施工现场注意防火,及时清理刨花、木屑等易燃物品,严禁施工人员吸烟,同时配备防火设备(灭火器),明确责任人施工作业面内不得吸烟,吸烟必须到指定吸烟区加强现场临电管理,经常检查配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如有损坏,及时更换,除电工之外的任何工种不准私自接改电线,需用时应申请电工完成接线工作模板操作区域严禁电线穿过现场围护栏杆,要严密稳固,电缆线不允许直接敷设在栏杆上夜间施工时明显的标志和有足够的照明在地下室或潮湿环境内作业的照明电压不应高于36V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堆放模板和木枋,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设施实行计划进料,随用随到混凝土浇筑时,工人需穿绝缘水靴,并用竹跳板搭设人行道,以免行走不变及踩弯板筋钢筋水平转运时,应注意与行人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距离(不小于2米)。
禁止交叉作业,若施工无法避让时,应派专人监督和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外架上铺设的竹跳板应用16#铁丝绑扎固定牢固,且不允许有探头板,并应符合相关外架规定外架不得作为材料堆积和转运使用进行外架操作时,基坑内应设置警戒线,避免交叉作业模板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8m,木枋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7.2 文明施工施工现场应按照中铁建工集团形象工程进行设计部署;禁止在施工现场追打嬉闹;施工材料机具应集中堆放整齐;灭火器及其他消防器材应定点设置;废料应集中收集存放并进行标识,不得焚烧或四处乱扔;施工现场应做到工完场清8 模板及支架验算模板验算选择有代表性的墙、板、梁板进行验算,墙厚250mm,板厚120,层高3.0m,梁截面尺寸300x500mm;8.1 墙模板验算墙模板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为次龙骨,即内龙骨;用以支撑内层龙骨的为主龙骨,即外龙骨。
组装墙体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侧模板拉结,每个穿墙螺栓成为主龙骨的支点根据规范,当采用溜槽、串筒或导管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2.00kN/m2;一、参数信息1.基本参数次楞(内龙骨)间距(mm):50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1500;主楞(外龙骨)间距(mm):5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500;对拉螺栓直径(mm):M14;2.主楞信息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圆钢管48×3.0;钢楞截面惯性矩I(cm4):10.78;钢楞截面抵抗矩W(cm3):4.49;主楞肢数:2;3.次楞信息龙骨材料:木楞;宽度(mm):95.00;高度(mm):45.00;次楞肢数:1;4.面板参数面板类型:竹胶合板;面板厚度(mm):16.00;面板弹性模量(N/mm2):95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3.00;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5.木方和钢楞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500.00;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t(N/mm2):1.50;钢楞弹性模量E(N/mm2):210000.00;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205.00; 墙模板设计简图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其中 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1.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2.9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分别为 11.521 kN/m2、69.600 kN/m2,取较小值11.521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11.521kN/m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2 kN/m2三、墙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按规范规定,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内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抗弯强度验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M--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50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11.52×0.50×0.90=6.221kN/m,其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50×0.90=1.260kN/m; q = q1 + q2 =6.221+1.260=7.481 kN/m;面板的最大弯距:M =0.1×7.481×500.0×500.0= 1.87×105N.mm;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 σ --面板承受的应力(N/mm2); M --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 b:面板截面宽度,h:面板截面厚度; W= 500×16.0×16.0/6=2.13×104 mm3; f --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f=13.000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 M/W = 1.87×105 / 2.13×104 = 8.767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8.767N/mm2 小于 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 l =50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11.52×0.50×0.90=6.221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50×0.90=1.260kN/m; q = q1 + q2 =6.221+1.260=7.481 kN/m;面板的最大剪力:∨ = 0.6×7.481×500.0 = 2244.402N;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其中, Τ--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2); ∨--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 2244.402N; b--构件的截面宽度(mm):b = 500mm ; hn--面板厚度(mm):hn = 16.0mm ; fv--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fv = 13.000 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T =3×2244.402/(2×500×16.0)=0.421N/mm2;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0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T=0.421N/mm2 小于 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5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根据规范,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 q = 11.52×0.5 = 5.76N/mm; 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5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 9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50×1.6×1.6×1.6/12=17.07cm4;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ω] = 2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0.677×5.76×5004/(100×9500×1.71×105) = 1.503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1.503mm 小于等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ω]=2mm,满足要求!四、墙模板内外楞的计算(一).内楞(木或钢)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内龙骨采用木楞,宽度95mm,高度45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95×45×45/6 = 32.06cm3;I = 95×45×45×45/12 = 72.14cm4; 内楞计算简图1.内楞的抗弯强度验算内楞跨中最大弯矩按下式计算: 其中, M--内楞跨中计算最大弯距(N.mm); l--计算跨度(外楞间距): l =500.0mm; q--作用在内楞上的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11.52×0.50×0.90=6.221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50×0.90=1.260kN/m,其中,0.90为折减系数。
q =(6.221+1.260)/1=7.481 kN/m;内楞的最大弯距:M =0.1×7.481×500.0×500.0= 1.87×105N.mm;内楞的抗弯强度应满足下式: 其中, σ --内楞承受的应力(N/mm2); M --内楞计算最大弯距(N.mm); W --内楞的截面抵抗矩(mm3),W=3.21×104; f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f=13.000N/mm2;内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 1.87×105/3.21×104 = 5.833 N/mm2;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N/mm2;内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 5.833 N/mm2 小于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2.内楞的抗剪强度验算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V-内楞承受的最大剪力; l--计算跨度(外楞间距): l =500.0mm; q--作用在内楞上的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11.52×0.50×0.90=6.221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50×0.90=1.260kN/m,其中,0.90为折减系数。
q = (q1 + q2)/2 =(6.221+1.260)/1=7.481 kN/m;内楞的最大剪力:∨ = 0.6×7.481×500.0 = 2244.402N;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 其中, τ--内楞的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2); ∨--内楞计算最大剪力(N):∨ = 2244.402N; b--内楞的截面宽度(mm):b = 95.0mm ; hn--内楞的截面高度(mm):hn = 45.0mm ; fv--内楞的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τ = 1.500 N/mm2;内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fv =3×2244.402/(2×95.0×45.0)=0.788N/mm2;内楞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0N/mm2;内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0.788N/mm2 小于 内楞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N/mm2,满足要求!3.内楞的挠度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荷载标准值,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挠度验算公式如下: 其中, ω--内楞的最大挠度(mm); q--作用在内楞上的线荷载(kN/m): q = 11.52×0.50/1=5.76 kN/m; l--计算跨度(外楞间距): l =500.0mm ; E--内楞弹性模量(N/mm2):E = 9500.00 N/mm2 ; I--内楞截面惯性矩(mm4),I=7.21×105;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0.677×5.76/1×5004/(100×9500×7.21×105) = 0.356 mm;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 = 2mm;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0.356mm 小于 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2mm,满足要求!(二).外楞(木或钢)承受内楞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外龙骨采用钢楞,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0;外钢楞截面抵抗矩 W = 4.49cm3;外钢楞截面惯性矩 I = 10.78cm4; 外楞计算简图4.外楞抗弯强度验算外楞跨中弯矩计算公式: 其中,作用在外楞的荷载: P = (1.2×11.52+1.4×2)×0.5×0.5/2=1.87kN; 外楞计算跨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 l = 1500mm;外楞最大弯矩:M = 0.175×1870.34×1500.00= 4.91×105 N/mm;强度验算公式: 其中, σ-- 外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N/mm2) M -- 外楞的最大弯距(N.mm);M = 4.91×105 N/mm W -- 外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W = 4.49×103 mm3; [f] --外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f] =205.000N/mm2;外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 4.91×105/4.49×103 = 109.346 N/mm2;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205N/mm2;外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109.346N/mm2 小于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N/mm2,满足要求!5.外楞的抗剪强度验算公式如下: 其中, ∨--外楞计算最大剪力(N); l--计算跨度(水平螺栓间距间距): l =1500.0mm; P--作用在外楞的荷载: P = (1.2×11.52+1.4×2)×0.5×0.5/2=1.87kN;外楞的最大剪力:∨ = 0.65×1870.335 = 1.82×103N;外楞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其中, τ--外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N/mm2); ∨--外楞计算最大剪力(N):∨ = 1.82×103N; b--外楞的截面宽度(mm):b = 50.0mm ; hn--外楞的截面高度(mm):hn = 100.0mm ; fv--外楞的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fv = 1.500 N/mm2;外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3×1.82×103/(2×50.0×100.0)=0.547N/mm2;外楞的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0N/mm2;外楞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N/mm2;外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0.547N/mm2 小于 外楞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N/mm2,满足要求!6.外楞的挠度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荷载标准值,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挠度验算公式如下: 其中, ω--外楞最大挠度(mm); P--内楞作用在支座上的荷载(kN/m):P = 11.52×0.50×0.50/2=1.44 kN/m; l--计算跨度(水平螺栓间距): l =1500.0mm ; E--外楞弹性模量(N/mm2):E = 210000.00 N/mm2 ; I--外楞截面惯性矩(mm4),I=1.08×105;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1.146×2.88×100/2×15003/(100×210000×1.08×105) = 2.46mm;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 = 6mm;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2.46mm 小于 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6mm,满足要求!五、穿墙螺栓的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穿墙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墙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穿墙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 N/mm2;查表得:穿墙螺栓的型号: M14 ;穿墙螺栓有效直径: 11.55 mm;穿墙螺栓有效面积: A = 105 mm2;穿墙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 = 1.70×105×1.05×10-4 = 17.85 kN;穿墙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11.521×1.5×0.5 = 8.641 kN。
穿墙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8.641kN 小于 穿墙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17.85kN,满足要求!8.2 墙、柱模板计算书柱模板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木楞或钢楞)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柱模板设计示意图柱截面宽度B(mm):500.00;柱截面高度H(mm):300.00;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H = 6.00m;根据规范,当采用溜槽、串筒或导管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2.00kN/m2;计算简图模板在高度方向分 1段进行设计计算第1段(柱底至柱身高度3.00米位置;):一、参数信息1.基本参数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2;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3;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1;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2;对拉螺栓直径(mm):M14;2.柱箍信息柱箍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圆钢管48×3.0;钢楞截面惯性矩I(cm4):10.78;钢楞截面抵抗矩W(cm3):4.49;柱箍的间距(mm):500;柱箍肢数:2;3.竖楞信息竖楞材料:木楞;宽度(mm):90.00;高度(mm):45.00;竖楞肢数:1;4.面板参数面板类型:竹胶合板;面板厚度(mm):18.00;面板弹性模量(N/mm2):95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3.00;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5.木方和钢楞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500.00;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t(N/mm2):1.50;钢楞弹性模量E(N/mm2):210000.00;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205.00;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其中 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6.0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分别为 54.861 kN/m2、144.000 kN/m2,取较小值54.861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54.861kN/m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2 kN/m2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模板结构构件中的面板属于受弯构件,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取柱截面宽度B方向和H方向中竖楞间距最大的面板作为验算对象,进行强度、刚度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由前述参数信息可知,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间距最大,为l= 210 mm,且竖楞数为 3,面板为单跨,因此柱截面高度H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下的简支梁进行计算面板计算简图1.面板抗弯强度验算对柱截面宽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用下式计算最大跨中弯距: 其中, M--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 l =21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54.86×0.50× 0.90=29.625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50×0.90=1.260kN/m,式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用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q = q1 + q2 =29.625+1.260=30.885 kN/m;面板的最大弯距:M = 30.885×210×210/8= 1.36×105N.mm;面板最大应力按下式计算: 其中, σ --面板承受的应力(N/mm2); M --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 b:面板截面宽度,h:面板截面厚度; W= 500×18.0×18.0/6=2.70×104 mm3;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f=13.000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 M/W = 1.36×105 / 2.70×104 = 5.045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5.045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σ]=13N/mm2,满足要求!2.面板抗剪验算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 l =21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54.86×0.50×0.90=29.625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50×0.90=1.260kN/m,式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用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q = q1 + q2 =29.625+1.260=30.885 kN/m;面板的最大剪力:∨ = 0.5×30.885×210.0 = 3242.919N;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 其中, τ --面板承受的剪应力(N/mm2); ∨--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 3242.919N; b--构件的截面宽度(mm):b = 500mm ; hn--面板厚度(mm):hn = 18.0mm ; fv---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fv = 13.000 N/mm2;面板截面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3×3242.919/(2×500×18.0)=0.540N/mm2;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0N/mm2;面板截面的受剪应力 τ =0.54N/mm2 小于 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N/mm2,满足要求!3.面板挠度验算最大挠度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