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灌浆施工方案

第一章 编制依据……………………………………………2第二章 工程概况……………………………………………2第三章 总体施工部署………………………………………5第四章 溶洞处理施工方法…………………………………8第五章 现场施工组织架构…………………………………13第六章 钻探及灌浆加固施工技术要求……………………13第七章 施工质量管理措施…………………………………16第八章 文明施工及安全保证措施……………………… 17第九章 施工过程应急及抢险措施…………………………19第一章、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佛山市桩基质量验收规范2、 《XX市XXX工程桩基工程施工图》3、 《XX市XXX 工程桩基工程施工图详细勘察报告》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XX 市 XXX 工程桩基工程施工图桩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上筏板 基础《XX市XXX工程桩基工程施工图详细勘察报告》显示本场地溶洞较多 设计要求在土洞或溶洞发育位置进行桩基施工前,应根据土洞或溶洞的体 积,灌填C20细石混凝土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密实,进行桩侧加固,保证桩 体稳定根据地质资料显示,共有9 处土洞灌填处理,17 处溶洞灌填处理。
二、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岩土层按其地质年代和成因类型的不同自上而下划 分为第四系全新统、第四系上更新统、第四系残积土层、泥盘系上统泥质粉 砂岩、泥盘系上统炭质灰岩、泥盘系上统灰岩、土洞溶洞分别叙述如下:层 1-1、素填土:灰黄、黄褐色,全场地巨厚层分布,由粘性土为主组 成,含少量砂砾,局部碎石块,约十年前填积,基本完成自重固结,底部见 薄层耕土,土质湿,较松散,局部稍密状,层厚:.00〜7.00米,层面标高 16.30〜17.23 米层 2-1 粉质粘土:黄褐、桔黄色,主要见于场地南部钻孔,中部小部分 钻孔揭露,北部1〜10#钻孔未见位于填土之下,以粉粘粒为主,局部含较 多粉砂,韧性和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含水量湿,可塑状,层厚 0.5〜 9.90 米,层面埋深:3.00〜6.20 米层 2-2 花斑粘土:黄褐、棕红、红褐、黄白等色,分布于除12#、14#、 1 6#钻孔以外的其余45 个钻孔,厚状、巨状分布,主要成份为粘粒,较多粉 质,局部含砂砾,土质韧性强,切面光滑、干强度高,湿〜稍湿,可硬塑状 层厚:2.20〜20.90 米,层面埋深:3.00〜26.20 米层 2-3 淤泥质土:黑、灰黑、灰褐色,透镜体状分布于12#、16#、17#、21#~24#、32#、33#、44#、45#共11 个孔。
以粉粘粒为主,含较多有机质, 少量炭质,少许腐植物碎屑,局部含较多粉细砂土,图纸粘滑软弱,具腥味, 饱和,软塑状,层厚:0.80〜13.20米,层面埋深:10.30〜15.60米层2-4粉质黏土:灰白、灰黄色,层状和透镜体状分布于5#、7#、21〜 22#、34#〜35#、41#〜44#三分之二以上的34个孔,由粉粘粒组成,图纸粘 韧性和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很湿,可塑状,层厚:0.50〜19.80 米, 层面埋深:9.20〜24.80 米层 2-5 含砂质粘土:黄、灰黄、红褐色,层状分布于 1#〜5#、14#〜25#、 34#〜46#共 36 个钻孔中,以粉粘粒为主,不均匀含石英砾砂和粉砂,局部 石英砂砾增多含量大于 50%,变成夹薄层砂土和粉土,土质具塑性,韧性较 低,干强度低,可塑状,局部硬塑状,层厚:1.20〜47.10 米,层面埋深: 6.90〜37.50 米层 3-1 残积粉质粘土:褐红、紫红色,层状分布于 2〜4#、13〜15#、23〜 25#、27〜28#等约60%共29 个孔中,以粉粘粒为主,局部含分化岩块,土质 韧性和干强度较高,切面较光滑,由泥质粉砂岩风化而成,无摇振反应,较 易软化,湿,可塑状,层厚:0.50〜35.00米,层面埋深:12.30〜54.60米。
层 3-2 残积粉质粘土:灰、灰黑色,巨厚层状分布于南部 21#、25#、27#、 29〜32#、44#、46〜47#等10个炭质灰岩发育的钻孔,主要粉粘粒为主,含 较多炭质和泥质,局部含炭质岩碎块,图纸韧性和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 含水量湿,局部很湿〜饱和层厚:3.60〜12.30米,层面埋深:12.40〜55.10 米层 4-1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黄、褐红、灰黄、深灰色,层状分布于场地 中南部、南部的17〜20#、 22#〜26#、 32〜33#、 42〜43#共16 个钻孔中,以 粉粒为主,泥质胶结,层状构造,岩石硬度低,易被指甲刻划,裂隙发育, 破碎,见裂隙充填黑色铁锰质,岩石风化不均匀,局部见夹薄层中风化岩, 岩芯多层块状,易磨损,采芯率低,层厚: 2.20〜31.30米,厚度变化很大, 层面埋深:12.30〜61.70 米层 5-1 强风化炭质灰岩:黑、灰黑色,层状分布于 21#、 22#、 26#、 28〜33#、46#共 10 个钻孔中,由方解石和较多炭质、泥质组成,泥晶结构,层 状构造,裂隙十分发育,岩体较破碎,硬度较低,钻进易磨损,风化不均匀, 岩芯成碎块状,局部见块状和短柱状。
层厚1.50〜20.50米,层面埋深: 18.50〜54.20 米层 5-2 中风化炭质灰岩:层状分布于中南部和南部的 17#、21#、25〜28# 共 7 个钻孔中,岩石硬度增高,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柱状夹块状,钻孔孔 厚 2〜5 米层 6-1 强风化灰岩:深灰、灰白色,层状、透镜状分布于 13#、43〜45#、 47#共 5 个钻孔中,成份以方解石为主,见白色方解石脉,微晶质结构,块 状构造,岩石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硬度较低,钻进较易磨损,岩芯呈碎块 状,层厚0.20〜11.30米,层面埋深:21.20〜61.00米层 6-2 中风化石灰岩:深灰、灰白色,本次勘察有三分之一共33 个钻 孔揭露至此层,以微粒方解石为主,见不规则白色方解石脉分布,岩石微晶 结构,块状构造,岩体较完整,硬度较高,锤击声清脆,岩芯短柱状为主, 岩体质量等级为III级,层厚2〜5米,层面埋深:14.50〜66.10米土洞、溶洞层内土洞发育,在48个施工钻孔中有8个揭露该层(ZK1、ZK4、ZK5、 ZK8、ZK12、ZK13、JK20、ZK34),土洞见洞率为16.6%,—般发育在岩石面 上,土洞和岩石岩溶裂隙水具水力联系,局部为主溶洞和土洞伴生,土洞呈 半充填状态,钻进漏浆,稳定性差,在强烈活动地下水浸泡和淘蚀下,发展 较快,土洞对场地稳定性影响较大,需进行灌浆充填加固处理。
层 8-1 溶洞:在灰岩中见少量溶洞发育,溶洞见洞率为 5%,于 ZK7 和 ZK13 钻孔发现,钻孔埋深分别是19.20和 21.20米,溶洞顶板岩石为中风化 和强风化灰岩,洞内半充填流〜软塑粉质粘土,少量岩块,钻进漏浆,犹豫 溶洞埋深较浅,半充填状态,顶板岩石较薄,稳定性差,需要进行适当的充 填加固处理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溶洞处理施工在基础预应力管桩桩基施工后进行实施施工总体工艺:建议采用先勘探机每桩引孔进行高压注浆或高压水泥砂浆灌注,注浆从溶洞标 高最深处开始,溶洞标高最浅处结束土洞、溶洞分布状况及灌浆料使用一览表孔号孔口标(m)洞顶标高(m)洞顶埋深(m)洞咼(m)充填状况灌浆料ZK10.2716.501.30半充填流-软塑土①ZK41.8114.800.90半充填流-软塑土①ZK5-2.8219.400.90半充填流-软塑土①ZK8-7.3424.002.70半充填流-软塑土①ZK12-14.8931.508.20半充填流-软塑土①ZK13-3.6820.100.90半充填流-软塑土①JK20-43.3359.800.20半充填流-软塑土①ZK34-2.9719.600.50半充填流-软塑土①ZK4019.806.00上部无充填,底部有粉泥质 充填②ZK130.105.40串珠状溶洞,夹强风化岩薄 层,呈-软-硬互层①ZK820.904.90半充填流-软塑状粉粘粒①26.502.90半充填流-软塑状粉粘粒①ZK925.006.60粉泥质充填,夹薄层灰岩①ZK1022.101.80半充填流-软塑状粉粘粒,局 部夹有风化岩块①ZK1724.304.00串珠状充填粉质粘土,和较 多薄层强风化岩互层①ZK2023.401.70半充填流-软塑状粉粘粒,局 部夹有风化岩块①ZK2520.800.50粘性土充填①ZK2822.001.10半充填流-软塑状粉泥质①ZK2927.403.80/①ZK3526.501.30软-流塑粉泥质半充填①ZK3723.902.30上部无充填,底部泥石充填①ZK3922.401.80半充填①ZK4126.201.30/①ZK4625.300.93无充填①ZK5024.600.90砂泥半充填①ZK5124.802.50/①楼座土洞溶洞原ZK1321.203.20半充填流-软塑状粉粘粒,局 部夹有风化岩块①注:灌浆材料:①为水泥浆;②为水泥砂浆附图:1、XX市XXX工程桩基工程基础下溶洞灌浆平面布置图2、XX 市 XXX 工程桩基工程基础性溶洞灌浆施工起点流向图一、 溶洞加固处理的目的由于基底或桩端距溶洞洞顶距离近,基底或桩端附加应力对洞体影响不 太大,要求洞内充填物承载力不高,对溶洞内填充物桩侧摩阻力要求较高。
溶洞一般情况下短时间内其变化不明显,但当其受到附加应力影响时,空洞 顶板土体会产生崩塌扩展现象,最终会引致洞体顶板失稳陷落,危及建筑物 的安全因此,溶洞处理的目的旨在:1、 堵塞溶洞与外界的直接漏水通道,防止水土流失;2、 充填洞体内空隙,防止洞壁土体崩塌;3、 加固洞内原充填的欠固结的软弱土体,防止软弱土体在受附加应力及自重影响下产生较大的固结沉降变形,使洞内充填物与洞壁间产 生过大的空隙;并且一定程度提高洞内填充物承载力特征值和桩侧摩 阻力特征值二、 溶洞加固原理及原则(1)加固原理由于筏基或桩端是以相对稳定的硬土或岩层为基底持力层的,浅层溶洞 系位于相对较硬的持力层下部,当溶洞不断扩大时,基底持力层将也不断变 薄,随着洞体高度及宽度增大,当洞顶土体其支承及抗剪能力无法抗衡基底 应力时,将发生塌陷事故所以浅层溶洞的进行处理的目的在于防止地基基 础及地面产生塌陷,而浅层溶洞间具有连通性或水力联系,浅溶洞顶板往往 较薄,溶洞洞体内部分为空洞,部分多为呈流塑软弱土体充填,该软弱土体 为欠固结土体据此,我们利用钻探机钻孔,先根据洞底的充填情况,采用 针对性注浆法、直接压力灌浆充填法,即先在钻孔内把注浆管下放至孔底后, 用高压设备使纯浆液成为高压流从喷嘴中喷射出来,冲击(切)洞内充填水 体及土体,同时注浆管以一定速度旋转及渐渐向上提升至洞顶标高上大于 0.50m, —来起到清孔、排水作用,二来起到使浆液与洞内残留土粒强制搅 拌混合作用;然后将注浆管下放至需处理的溶洞洞底或预定位置,不提管直 接由下至上压力灌注水泥浆,当孔口冒出纯水泥浆浆体时,进行封蔽性静压 灌浆,如灌浆过程中单孔出现耗浆量大或灌浆压力无法提升时,可能出现了 漏浆现象,必须改用水泥化学浆灌浆堵封漏浆通道。
采用静压灌浆法在孔内 注入高浓度水泥化学浆,使水泥化学浆液在压应力的驱动下扩散、渗透到空 状的洞及软土中去,一来充填填土的孔隙及岩体裂隙,排挤出孔隙中存在的 自由水和气体,并产生胶结作用,形成新的整体;二来形成劈裂灌浆,使浆 液在洞内及周边软土中形成呈树根网络状水泥固体;三来通过水泥化学浆的 快速凝固作用,堵塞洞体与外围的透水通道,进一步迫使洞内空洞得到充分 的填充,待浆体凝固后,在溶洞中形成一个强度较高的固结体,从而起到既 置换、加固洞体软弱土体及充填空洞作用,又起到洞体上下板块的承接作用, 从而达到加固目的三、溶洞处理方法1、 对于内有填充物的溶洞,可通过高压注浆,桩基钻孔应钻穿溶洞至底部 完整基岩,采取高压注浆方法由底部向上对溶洞进行加固处理,使得填充物被 压溃、劈裂、挤压、置换等效果,达到封堵溶缝隔断水源,浆液沿基岩裂隙渗 入充填溶洞中,并将填充物转化为具有一定强度的结石体或硬塑状土2、 对于溶洞有少量或无填充物的情况下可采用灌注水泥砂浆将,浆液充填 溶洞中,使桩底洞隙封闭3、 对于厚度小于3m的溶洞,采取二孔施工;厚度大于m的溶洞,采取梅花式间距为1.5m布设注浆孔3、对于溶洞垂直多层分布(串球状),且底部溶洞埋藏较深,应对底部溶 洞进行高压灌浆处理,以便可以采用上部完整性较好基岩作为桩端持力层。
第四章、溶洞处理施工方法根据溶洞洞内无充填或呈半充填为可塑或软塑状土体充填状态,即使是 洞内无充填的溶洞,洞内液体多呈泥浆状,浆体比重较大,具较大的悬浮力, 直接填料法难施工因此,应根据钻探结果及结合设计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段及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进行灌浆加固处理成孔要求:为进一步查明溶洞的分布范围及洞体的范围和溶洞的平面 位置,对需进行灌浆处理的溶洞,钻孔灌浆成孔孔数按1.5mX1.5m网格或 梅花形分布布孔,钻孔灌浆点宜按网格状放射线布置,钻孔采用钻机成孔, 成孔深度进入基岩面以下不少于3.0m,且至需灌浆处理的溶洞洞底下约 300mm如下图所示:为查明溶洞的分布范围,以原钻孔点ZKA为例,在进行土、 溶洞施钻前,以原地勘报告所显示的钻孔点放坐标点,在以ZKA为中心,东 西南北方向间距 1.5m 呈放射状进行钻孔直至在某方向钻孔过程中未揭露 有土、溶洞止,钻孔过程中记录每个钻孔的成孔情况,作为溶洞施工处理的 依据b b b1b b o b 】2>b b t>1b一)、直接静压灌浆充填施工工艺对洞内充填可、软塑状态土体的溶洞,为防止洞内欠固结的软弱土体产 生过大的固结变形,使洞顶出现脱空现象,形成空洞,需对洞内土体进行压 力注浆充填处理。
1、高压侧向喷射洗孔注浆(水泥浆)钻机成孔(直接利用钻探钻孔)一下落高压注浆管一高压喷射浆(浆体水灰比1:0.5)-喷嘴旋转及提升一提管至第一层洞体顶板上大于0.50m时停止喷浆一拔管一洗管2、直接压力灌浆充填(水泥砂浆)在已洗孔的孔内及时将注浆管下放至需处理的溶洞洞底-不提管直接通过高压浆泵由下至上压力反灌水泥砂浆-反灌法注浆至钻孔孔口冒出纯浆 体一封孔压力注浆至灌浆压力达到约0.3〜0.5Pa或地面土体出现冒浆时可 停止灌浆灌浆过程采用主灌孔与观测孔结合,灌浆点按网格状放射线布置,灌浆 点间距约1.5m,采用钻机成孔,成孔深度至洞底;灌浆孔控制范围系在灌浆 孔灌浆时,边沿观测孔直接冒浆为主二)、静压灌注水泥浆+预埋管压力灌浆充填施工工艺本工程预应力管桩下钢管桩注浆采用钻孔灌注水泥砂浆(水泥浆)+预 埋管压力灌浆充填处理施工工艺顺序:成孔-预埋钢管-洗孔-预埋管压力注浆-开放式灌注 水泥砂浆充填-预埋管压力注浆1、预埋管压力注浆此工艺用于预应力管桩下钢管桩注浆的溶洞;施工工艺如下:A. 埋管:孔内埋设一根梅花型每0.5米开1孔直径为10mm的钢管;长度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深度进行下料,钢管连接处进行加强焊接。
B. 孔排渣: 将压浆管下至旋喷桩桩顶,自上而下,采用高压水冲洗钻孔内 沉积(沉渣)物进行排渣,直至反滤水变清为止C. 放式注浆: 洗孔完成后,进行孔底灌注纯水泥浆,直至孔口排出水泥浆 为止D. 拆管封孔:当灌浆压力大于0.5Pa(施工经验显示,当浆压力〉0.5Pa 时,地面开始出现上抬或开裂冒浆),而长时间(约 10 分钟)不进浆或进 浆量很少时,应停止注浆,稍后拆除注浆管并封孔E. 洗管:拆除注浆管后必须及时清洗注浆管及高压泵 质量控制:灌浆及注浆过程必须注意观测旁边钻孔孔口冒水、冒浆情况, 以此分析洞体的充填质量,当单孔水泥灌注量超过预计的量较大,但灌浆压力达不到 0.3Pa 时,暂停灌浆(为防止堵管,要进行适当的提管及 洗管处理),约3 小时后再重新开始灌浆,若为多孔灌浆,则跳孔进行, 灌浆压力无变化或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停止灌浆待分析研究处理2、 洞内静压灌注水泥砂浆充填 对于少量充填物或无充填物的溶洞可进行此灌浆工艺施工3、 预埋管压力注浆此阶段灌浆目的在于补灌、充填空隙作用,灌浆过程先进行完全开放式 注浆排水,后封蔽压力灌浆其目的是,待洞内浆体初凝及充填物沉积稳定 后,为防止洞体顶板底与注浆固结体顶面间出现脱空现象,进行补浆填缝处 理。
灌浆过程采用主灌孔与观测孔结合,灌浆点按网格状放射线布置,灌浆点间距约1.5m,采用钻机成孔,成孔深度至洞底;灌浆孔控制范围系在灌浆 孔灌浆时,边沿观测孔直接冒浆为主质量控制:灌浆及注浆过程必须注意观测旁边钻孔孔口冒水、冒浆情况, 以此分析洞体的充填质量,当灌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或灌浆压力未达到设 计要求但地面土体松动冒浆时,停止灌浆三) 、溶洞钻孔封孔处理因在基坑底下开孔施工,钻孔会产生冒水或涌水现象,要求对存在相对 深层土洞的钻孔或出现漏水现象的钻孔进行钻孔封孔处理,封孔深度至岩层 面;施工工艺如下:1、 将棉纱球放入钻孔内,用注浆钢水管压下至岩层面;2、 不提管,利用钢管为注浆管压入纯水泥浆,直至孔口冒出纯浆体为止3、 对基坑开挖后出现冒水现象的钻孔,须进行水泥化学浆灌浆封孔处理四) 、溶洞埋深浅且洞体较高时处理要点据勘察资料显示,局部钻孔位土、溶洞埋深较浅且洞体较高、顶板薄的 溶洞,且相邻钻孔土、溶洞之间具有连通性,为防止预应力管桩周边范围砂 土的流失,造成桩破坏,所以结合桩施工记录,对此范围内土、溶洞灌浆施 工制定以下施工要点:(1) 注浆钻孔施工:先采用地质钻机对管桩附近勘察资料揭示有溶洞点的范围进行放射性补钻孔,并将补钻孔间距调整为1.5m,钻孔深度控制在桩 基岩持力层3m左右,即可终孔。
钻孔孔径开孔为130mm ,终孔直径为130 mm , 钻孔垂直度保证< 1 %2) 埋设孔口注浆管: 进行注浆施工前,先对所有钻孔孔深由大到小的顺 序实施预埋管及灌浆3) 采用高压喷射清水进行冲洗:孔口注浆管埋设1天后,先采用高压方 式喷射清水对钻孔进行冲洗,将注浆管分段下入孔底,每段注浆管须连接紧 密并采用麻丝密封喷射清水采用从下而上的方式4) 采用静压注浆方式进行注浆: 按要求进行清水喷射洗孔后,再采用 高压注浆方式进行注浆将注浆管分段下入孔底后,从下而上进行注浆,注 浆采用单管注浆方式为保证水泥浆液在连通溶洞中具有较好的流动性,静 压注浆开始时采用较稀的浆液和较低的注浆压力,随后逐渐增加浆液浓度及 加大注浆压力,在注浆过程中要观察透气孔的返浆情况,可以此作为洞内灌 浆情况的参考值5) 封孔:静压注浆结束后,若注浆孔口冒浆,需对孔口进行封闭处理,防 止浆液流出;若注浆结束后孔内浆液有流失,需补灌浆液到注浆孔内浆液饱 满为止第五章、现场施工组织架构项目经理施工人员组成:组成现场工程项目部,由我司项目经理负责全面工作,配工程师1 名、 技术员 1 名、施工管理人员1 名共同负责技术方案实施、质量管理和解决工 程进展中的技术问题。
组成人员约需15 名第六章、钻探及灌浆加固施工技术要求(一)钻探施工设备及技术参数1、钻孔(1)、造孔工具及机械a、 XY-100型油压岩芯地质钻机b、 泥浆泵2)、技术指标a、 成孔直径①W 130mmb、 倾角9003)、成孔要求钻孔直径130mm,成孔时采用循环水钻进,减少孔内沉渣4)、成孔方法采用地质钻机直接钻入岩层达到设计及灌浆要求深度; (二)灌浆施工设备及技术参数2、灌浆(1)、灌浆要求采用 3~4 台 150 型高压泥泵及一套循环装置压力灌浆,灌浆压力0.3〜0.5Pa,,砂浆泵2台,最大水平输送距离80M,达到注浆饱满2) 、灌浆方法a、 钻探孔封孔灌浆:对于产生孔口有冒水现象的钻孔,采用预埋管灌 浆封孔,即先开放式灌浆法,即孔底反压灌浆,灌浆管端距孔底200mm左 右,待浆液溢出孔口后,再封孔压力灌浆,并进行稳压灌浆约 3min;b、 其余需压力灌浆的钻孔,要根据溶洞的充填情况,采用不同要求的灌浆施工工艺进行静压灌浆(详见各灌浆加固施工工艺)3) 、灌浆技术指标a、 配合比:M2.5b、 水灰比:1:0.5c、 灌浆压力:设计要求0.3~0.5Pa(4) 选材名称规格、型号或种类备注水泥32.5R复合硅酸水泥不宜使用高铝水泥砂中砂、粒径W2.50mm不含杂质、质地坚硬水洁净水、饮用水不含高浓度氯化物5)本项工程所需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岩芯钻探机XYT00型台3~4成孔2砂浆搅拌机JB-0.3台2制浆3挤压机UBJT.8台2注浆4高压泵BW-150台2注浆5泥浆泵BW200/40套2送浆6切割机台1预埋管加工7电焊机台1预埋管加工机械设备的动态管理:A、 根据工程数量和工期计算机械设备需用数量并留有余地。
B、 选用性能良好、效率高的机械设备C、 按动态管理要求组织机械设备进、退场D、 搞好设备的管、用、养、修,保证设备的完好状态E、 设备进场前必须全面检修,未经检修的设备不得进场F、 备足各项设备的易损件、易耗件,充分发挥设备效率G、 现场设小型修配场所,对出现损坏的机械及时修理H、 建立健全机械管理制度,落实操作司机责任制第七章、施工质量管理措施1、 依照设计方案和建设单位要求精心组织施工,各主要工序必须有工程 技术人员把关,每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违反设计 要求和规范要求的需停工、返工,查清原因确保无人为操作事故,以达到 设计要求1) 、施工前,详细阅读场区勘察文件,针对溶洞的发育及分布情况, 在平面图中进行详细标注,制订各工种设备施工运行线路,形成“作战”地 图2) 、依钻探孔坐标,进行测放定位3)、采用密布、细灌、依序施工原则施工,施工前技术交底要明确细 致4) 、灌浆成孔要采用浓浆或套管护孔,防止砂层塌孔,引发地面塌陷, 土洞范围施工可适当铺设长木跳板5) 、在灌浆处理过程中,所布置的灌浆孔密度很大,可以等效于是一 个加密勘察的过程,通过灌浆钻孔可以进一步摸清场地溶洞分布特征,对后 期的预应力管桩/混凝土灌注桩(CFG桩或冲孔桩)桩施工提出针对性的处理 措施,提高预应力管桩/混凝土灌注桩(CFG桩或冲孔桩)桩的施工质量。
6) 、施工过程必须有专人记录及测量桩孔及钻孔内的浆体充填高度及 量,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报项目技术负责人2、 进场材料由专人负责验收,并向业主和监理报验,同时按规定抽试, 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材料不准进场3、质检人员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各工序质检验收,严格掌握各种配 合比,认真做好记录4、进场作业人员严格遵守三项规程: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现场管理 规程由安全员检查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及执行情况5、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各负其责,保证安全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进度, 及时解决施工中的种种问题,做好现场管理和对外协调,做好各种工程表格 填写和记录6、注意节约用水用电二)安全措施:1、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作到 安全交底,确保工程全过程安全施工2、加强安全检查,设专职和不脱产安全员,对关键部位进行经常性检 查3、严格现场管理,加强机械维修,检查和保养,机电设备由专人操作, 认真遵守用电及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第八章、 文明施工及安全保证措施(一)、文明施工措施施工现场是企业的窗口,是直观显示施工企业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的标 志,根据勘察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措施:1、做到“工完场清”,保证场地整洁,材料、设备、工具分类堆放。
2、在道路路面、城区内及公共场所作业的工具、材料、人员应清洗干净,不污染场地,拖泥带水3、施工现场的醒目位置应设有相关的安全警示标志,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要带好安全帽,佩戴工作证4、保持宿舍清洁卫生,设专人打扫,安全帽、工具、日常生活用品要放 置整齐有序遵守有关施工规定,施工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不扰 民二)、安全措施1、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作到 安全交底,确保工程全过程安全施工2、加强安全检查,设专职和不脱产安全员,对机械操作及搬运过程的 安全关键部位进行经常性检查如发现隐患,应及时报警并及时采取相应措 施处理3、根据钻探或试验进展及施工环境等情况,在道路路面、城区内及公 共场所作业时,必须及时搞好钻孔周围的安全护栏4、严格现场管理,加强机械维修,检查和保养,机电设备由专人操作, 认真遵守用电安全操作规程和机械每天开工前,应有合理的安全防范措施, 防止造成不安全因素5、钻孔施钻完成后,及时用回填泥浆池及水泥砂浆封孔,防止地面缺 陷及渗漏6、在溶洞处理过程中,特别是在探明溶洞范围的过程中,要防止溶洞 原因引起人机塌陷,其预防措施可在溶洞分布范围先进行锤击埋管压力灌注 水泥浆后,待水泥浆体达到龄期后,采用槽钢或大直径长钢管铺模板后,放 置钻机,进行成孔。
7、钻机工人必须戴安全帽作业,并持证上岗第九章、施工过程应急及抢险措施1、发现施工场地周边变形开裂或地下水位变化较大时,工作人员应及 时撤离现场,并通知设计单位,业主单位,现场项目经理部2、此工程施工在坑内施工,若地面及边坡土体变形较大(视开挖深度 及开裂位置分析而定),若变形超出设计控制范围时,必须及时通知业主和 设计单位,查明情况,在排除地陷现象后,现场采用挖掘机进行挖土回填处 理,并分层用挖掘斗压实3、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基坑在意外情况下的抢险组织机构,从人员、 材料、制度上确定人、材(财)、物的准备做到土方开挖机械手即叫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