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力资源/企业管理 > 营销/企划/方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小学数学错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文档格式:DOCX| 5 页|大小 21.17KB|积分 12|2022-02-08 发布|文档ID:52440295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小学数学错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出现错题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在每天的学习中,总会有部分学生犯错,原因有很多,由于教师所用的策略、教学方法的不同,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同另外有学生的年龄决定的思维特点,也有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导致的后果,只要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地避免错误我们仔细分析了学生的作业,发现错误以计算、解决问题为主下面我们从两方面谈谈错误的症结以及解决措施:1 .计算方面错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1.1 计算审题不认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低中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学大纲中特别提出要使学生能"正确、迅速、灵活、合理"的进行计算学生在计算方面出错主要有这几类 1)抄错题目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比如:把96X5=误写成69X5还有时把"X"误写成"+" 2)乘法口诀犯迷糊,心里想的和写出来的不一致 3)书写错误有些学生书写不规范比如:把6出头太短写成和0差不多,再往下计算时自己也弄不清了就按照0计算了 4)竖式计算错误率高该进位的不进位,该添0的不添0,有的还会出现多添0比如:"208X2"学生算是二八十六不会进位,中间的0还会忘乘 5)概念不清比如:等边三角形是不是锐角三角形,这时能不清了会疑问等边的怎么又会是锐角三角形了。

    6)算理不清如去括号、加括号法则不能达到灵活应用,导致下一步的计算错误比如:148-(79-52)错做成:148-79-52( 7)思维定势消极的思维定势具有习惯性,成见性,会严重干扰和抑制学习的顺利进行如在"25+5,36+4,56+8”等题后夹一道"20+4”,很多学生往往错算成"20+4" 8)心里素质差这一类的学生心理脆弱,平时练习准确率很高,但一到正规考试心里发慌,遇到熟悉、简单的题目还能稳定的做当遇到数据较大、外形复杂或陌生的特征时,心里着急心慌不定引起心手不一慌乱出错1.2 探索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策略计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懂理,就是让孩子懂得计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熟练就是反复练习进行强化,使学生能够算的又对又快提高速度和准确率;灵活就是使学生遇到问题会具体分析和思考,合理的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够达到灵活地解决问题我想用以下几种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1)培养计算的兴趣计算枯燥乏味、单调,学生很容易厌倦这时需要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单一的练习模式例如:做游戏比赛、抢答、同学之间互出题互检查、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得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规范书写计算过程中的书写错误,随意书写和杂乱的笔迹,是学生出现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规范书写,才能保证他们看清运算的符号和数字,从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这样就避免了好多不认真导致的错误 3)培养认真的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今后的升学显得非常重要,很多错误是由于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要求学生要做到"三看",一要看清运算的数字,二要看清运算符号,三要手脑并用,眼看着、手写着、脑想着,做到旁骛所思,心无所想,三者合一具体的要养成认真审题、正确计算、自主检查、深入反思,更要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 4)在教学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对学生容易忽略的环节,做出必要的突出调,最大限度的减少错误生成的诱因并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加强对易错题的对比性练习,并做到更多灵活的变式练习让学生做到自查,互查,及时纠错,从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2 .解决问题方面的错题错因及解决的策略2.1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是有粗心、马虎引起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最大的问题是不够细心无论是审题、演算还是结论往往都很马虎,甚至出现数字抄写出错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小学生对于细节并不能够很好的重视,这些并不是小学的智力因素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平时不良习惯的积累所养成。

    要使用的解决策略:缺乏耐心,马虎这都是小学生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体现在平时数学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积极的监督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素质和答题习惯2.2 思维定势遵循机械的联系,按固定习惯思路,套用以前熟悉的方法以及所形成的运算定势,思维不能随题目性质的变化而灵活地转移例如:我们经常遇见这样的学生,只要问题中有"一共"就用加法,问题中有"剩余"就用减法,全不顾问题和条件的内在联系,以至于"每朵花"5元,买10朵一共要用多少钱?也用加法5+10=15(元)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加法、乘法的意义,加法是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运算,求"一共"用加法计算,只是加法应用题中的一种,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凡是把几个数合并起来就要用加法,而不能看见"一共"用加法2.3 信息遗漏经过一年的收集,我们了解了学生数学学习中易错的知识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集体研究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追求有效的课堂总之"善待错题"将"错题"作为一个载体,解剖它、研究它、转化它,让它成为学生学习前进中的拐杖,成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指明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灯火阑珊2019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