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四位一体”防突措施

煤矿!U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编 制 人: 机电矿长: 通风矿长: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总工程师: 矿 长:2012年2月一、区域综合防突措施1、区域防突措施(1) 、采掘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2012 年回采的采煤工作面有 162 采面、166 采面,掘 进工作面有 166 回风巷、166 运输巷、168 运输巷、168 回 风巷,均为 6#煤层采掘工作面,顶板岩性主要为粉砂质泥岩, 底板岩性为泥岩,,地质构造稳定,预计无较大构造影响区 域防突措施如下:A、 开采保护层各采掘工作面为 6#煤层开采,经鉴定,在现开采水平 无突出危险性,与下覆7#煤层的层间距为 10 米,上覆无煤 层可采,现作为下覆 7#煤层的保护层开采B、 抽放本煤层瓦斯采煤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须分别在回风巷、运输巷施工 顺层瓦斯抽放孔进行瓦斯预抽,沿走向每隔 1.5 米施工一个 钻孔,运回巷钻孔形成交叉布置,每个钻孔必须施工至运回 巷 10 米处;掘进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规定作 好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一旦相关突出指标超限,必须停止 掘进,停头施工瓦斯抽放孔,钻孔控制范围严格按照《防治 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有关条款执行,每个钻孔施工结束后, 必须及时封孔联管抽放,并确保抽放时间达到规定。
2、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采用直接测定煤层残余瓦斯 含量法或煤层瓦斯压力,必须严格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规定》的规定采掘工作面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五十一条 规定,采用测定残余瓦斯压力、残余瓦斯含量的方法进行区 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并严格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第四十二条、四十三条规定执行3、区域验证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第五十七条、七 十四条、七十五条,采用钻屑指标预测方法对采煤工作面无 突出危险区进行区域验证连续区域验证两次后,若验证结 果为无突出危险,则回采过程中每间隔 25m 区域验证一次, 区域验证设计如下:沿工作面在软分层中每隔 15m 布置一个预测钻孔;未 受保护范围及应力集中带、地质构造带、煤层松软带,沿工 作面在软分层中每隔10m布置一个预测钻孔孑L深均为8m 钻孔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1m 测定一次钻屑解吸指标 k1 值如果在开采保护层的保护有效 范围测得的k1max值小于0.50mL/g・min1/2和Smax小于 6kg/m,证明验证区域为无突出危险区;反之,验证区域为 突出危险区掘进工作面区域验证:用电煤钻在工作面迎头 施工3个直径为42mm ,孔深xxm〜xxm的钻孔(根据煤 层厚度与倾角确定孔深),2 号钻孔位于巷道掘进方向中部, 平行于掘进方向, 1 号、 3 号钻孔布置在距巷道两帮各 300mm 腰线位置,终孔点位于巷道断面轮廓线外 2〜4m 处,钻孔进入煤层后,每钻进 1m 测定该 1m 段的全部钻屑 量S,每钻进2m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直至钻 孔施工至设计位置。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 73 条 规 定 , 若 煤 样 为 干 煤 , 测 得 的 k1max 值 小 于 0.50mL/g・min1/2和Smax小于6Kg/m或若煤样为湿煤, 测得的klmax值小于0.40mL/g・min1/2和Smax小于 6Kg/m,则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反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在区域验证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的情况下,防突工按规 定填写好防突管理牌板,采取好防护措施后进行掘进作业, 工作面须留有不小于 2m 投影孔深的区域验证孔超前距,当 掘到位后再进行下一次区域验证;当区域验证为突出危险区 域的情况,效检工现场责令停止掘进,并按规定填写好防突 管理牌板,汇报矿调度室,并在该区域以后的掘进过程中采 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直至措施检验有效通风队根据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和区域验证情况及时编制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验证报告单报总工程师审批,审批后及时 下达到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必须根据报告单和现场地测管理 部测量的防突控制点控制掘进距离,严禁超采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1、局部防突措施局部防突措施采用抽(排)放钻孔,采煤工作面区域验 证达到或超过临界值的验证孔前后 10m 范围内,每隔 1m 用089mm的钻头施工一个浅孔排放钻孔,钻孔开孔于煤层 软分层中,与工作面推进方向平行,深度为11m,控制到工 作面前方 11m 范围,对控制范围的煤体瓦斯及应力进行排 放,只有经过充分排放并经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有效后,方可 恢复正常回采工作;掘进工作面为局部防突措施(抽(排) 放钻孔控制范围为:控制到巷道的两侧和上部轮廓线外至少 5米,下部至少3m )。
再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进行 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直至措施有效为止2、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检验(1 )、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孔布置规定与上述区域 验证孔布置规定相同2)、钻孔每钻进 1m 测定该 1m 段的全部钻屑量 S, 每钻进2m测定一次钻屑解吸指标匕值如果测得的k1max 值小于0・5mL/g・mini/2和Smax小于6kg/m且未发生异常 情况时,证明措施有效;反之,措施无效措施有效的情况 下,通风工区根据措施和检验情况及时编制防突措施效果检 验报告单报矿总工程师审批,审批后及时下达到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必须根据报告单和现场地测管理部测量的防突控制 点控制掘进距离,严禁超掘措施无效时,必须延长抽放时 间,再次进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直至有效3、安全防护措施(1)、建立压风自救系统 压风自救系统安设在压缩空气管路上,由机运工区安设, 压风自救系统必须完好且使用方便第一组压风自救系统距 工作面距离控制在25—40m范围内,往后每间隔100m安 设一组,压缩空气供给量每人不得小于0・1m3/min,安设的 压风自救系统必须能够满足同时撤到该地点的最多人员使 用2)、携带自救器 所有入井人员必须配带隔离式自救器,并熟知隔离式 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3)、建立防突正反向风门 在工作面回风出口与矿井进风系统的联络巷内构筑一组 两道正反向防突风门,风门间距不小于4m,风门墙垛厚度 必须大于800mm且嵌入巷道周边实体煤深度不少于0・5m, 风门板厚度不小于50mm,通过风门的水沟和溜子孔必须安 设防逆流隔断装置,防逆流隔断装置的挡板用厚不小于 50mm 的木板加工人员进入工作面时必须把反向风门打 开、顶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