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工巧匠 [世界屋脊上的能工巧匠们]

能工巧匠 [世界屋脊上的能工巧匠们] 拉萨市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企业聚集了一批民族建筑技术方面的著名大师,正是她们发明了古艺建筑企业的辉煌业绩 我和拉萨市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企业的首次接触,是几年前在阿里地域扎达县古格遗址考古维修工地上那时候,这支古艺建筑美术企业第三分队队长阿旺洛丹带着她的精兵强将正在对古格遗址区内现存的寺院、主要洞窟、山间小路、和被自然破坏的部分进行保护性维修当初三分队30多个工人住在和世隔绝、荒凉寂寞的古格遗址的山脚下,住的是山洞,喝的是河水,白天在烈日下劳动,晚上伴着满天的星辰进入梦乡在被烟熏的黑黝黝的山洞里阿旺洛丹向我断断续续地谈起她们的古建企业当初,我脑海里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拉萨市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企业聚集了一批民族建筑业方面的著名大师,她们中有好几位取得过“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正是她们发明了古艺建筑企业的辉煌业绩强烈的好奇心促进我再度专程采访了拉萨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企业 初创古建队 藏历铁龙年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踏进古建企业大门,走进总经理办公室没有想到现任企业总经理竟是我小时候的同学挚友次旺扎西,40多年后再次相遇,我们全部已经到了不惑之年,岁月在我们的额头上刻下了年轮的记号,尽管如此,那小时候童稚的脸庞,在我们各自的心目中清清楚楚,意外的相遇使我们万分快乐,我们谈话自然就从分别以后各自的经历说起…… 从次旺扎西的嘴里得悉,拉萨市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企业于1980年正式成立。
企业的前身是城关区面粉加工厂,厂长由铁崩岗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格龙担任一个面粉加工厂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古建筑维修队,这实在让人难以了解 原来面粉加工厂变成古建队,完全是一次历史机遇1980年党中央召开了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西藏改革开放的帷幕正式拉开从那以后,高原到处展现一派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兴旺景象当初拉萨市城关区面粉加工厂35名工人加工出来的面粉,能够供给城关区市民整年的需要,工厂的日子也还好过可是,当初拉萨市面粉加工能力过剩,要扭转这个局面,市政府采取了“丢卒保车”的方法,让城关区面粉加工厂停产转业,以确保拉萨市面粉加工厂的生产时逢西藏自治区第一次文物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决定维修一批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破坏的主要寺庙古迹自治区文管会计划组织一批古建技术力量来完成这项任务经和城关区政府协商,决定以城关区面粉加工厂工人为基础,召收一批民间工艺技术人才,组建了最初的城关区古艺建筑队,队长依然由格龙担任 维修扎什伦布寺强巴佛堂 1980年拉萨市城关区古艺建筑队成立了她们负担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维修扎什伦布寺强巴佛堂队长格龙组织一批最精锐的能工巧匠,亲自带队前往日喀则到工地后发觉维修强巴佛堂的工程量相当大。
佛堂木建部分几乎全部需要更换,土建部分除基础外,墙体也要全部重砌,墙体重砌就牵涉到寺内部分壁画,墙体内壁表面处理技术繁杂另外,建筑、楼顶装饰工程还包括到铜工技术从工程整体来考虑,强巴佛堂的维修工程几乎比重建还要困难这么一项艰巨的任务落到刚刚组建、还没有正式负担过一座古建维修的城关区古建队的肩上,不能不说是个严峻的挑战身为一队之长的格龙,深知眼前的担子有多重,可她更明白事到现在,没有任何退路了只有下定决心往前走,为古建队闯出一条生路才是唯一的选择 格龙队长精心组织技术力量,把技术水平最高,责任心最强的人放在工程的关键岗位上 维修强巴佛堂土木工程总责任人是乌钦德庆乌钦德庆是木匠出身,她精通藏族古建筑土木技术,曾取得乌钦技术职称画工钦莫・仁增班觉负责壁画修复;铜匠钦莫・扎西次仁和金属雕刻;钦莫・次仁平措负责铜质塑像、楼顶装饰金顶等修复;泥工技术员白玛卓嘎、仓决负责墙体内壁精加工技术处理工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维修强巴佛堂工程中,壁画修复的工作量大,技术性高著名的藏族画师贡朗、扎西次仁、多布杰、强巴格桑、赤列群培全部参与了这项维修工作,她们的心血凝成的艺术品永远留在了扎什伦布寺强巴佛堂的墙壁上。
现在这些大师全部前后过世了,可她们精湛手迹却留在人世间,供后人欣赏,历史永远会记住这些民间艺术大师光辉的名字 经过古建队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扎什伦布寺强巴佛堂维修工程历时两年半,于1983年底圆满完成工程经过严格检验,质量过关,受到自治区文物管理部门的肯定和赞扬,古艺建筑队也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拉萨市古艺建筑企业”成立 80年代中后期,拉萨市古艺建筑企业相继负担了萨迦寺、夏鲁寺、德庆颇章夏宫的维修,在维修工程中,处理了很多技术上的疑难问题,使得维修工程顺利完工到了1986年,在接收桑耶寺维修工程任务时,这支建筑队已拥有一批古建筑维修专业人才,而且在古建筑的维修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86年,拉萨市古艺建筑企业在城关区古艺建筑队的基础上成立了,企业总经理依然由格龙担任下设3个能够独立完成各项建筑工程的施工分队,各队队长任企业副经理除此之外,还重新组建了画工组、金属雕刻组短短6年的时间,城关区古艺建筑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职员由原来的35名增加到82名,搜罗了社会上全部的工艺人才,其中担任技术工作的专业人才达成90%左右,逐步成为西藏古建维修和民族工艺美术领域里的一支实力雄厚的队伍。
7位金奖,22位银奖,34位铜奖 1988年10月,国务院正式同意维修布达拉宫这一消息在媒体上公布以后,受到我国外的极大关注为了确保维修工程质量,中央相关部门责任人和西藏自治区组成了布达拉宫维修工程领导小组,由当初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委员李铁映和当初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多吉才旦任声誉组长和组长职务,负责工程重大问题的决议1989年布达拉宫维修工程正式开工,城关区古艺建筑企业光荣地接收了这一任务 在今后的5年多时间里,古建企业负担大部分施工任务,一批老技术人员和各方面专业人士、工人一起吃住在工地,日夜奋战,发挥了她们全部的聪慧才智,赢得了国家古建筑维修教授的赞誉著名金属雕刻家次仁平措老先生带着她的徒弟把布达拉宫灵塔殿楼顶的6座金顶全部翻新,修复后和原形完全一致 1994年布达拉宫维修工程完工,世界为之震惊在总结表彰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评价说,布达拉宫的维修工程堪称中国古建筑保护中的典范拉萨市古艺建筑企业的技术职员,充足发挥了藏族教授和艺人的作用,利用集体智慧,令人赞叹地处理了施工中的很多技术难题在长达5年多的时间里,维修工程循序开展,旅游朝圣依旧进行,馆藏文物万无一失,人身安全保障无虞。
对于如此浩大的工程来说,取得这么的成绩,难能可贵她还对参与布达拉宫维修工程工作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出众表现给高度赞扬 在表彰大会上,拉萨市城关区古艺建筑企业被评为“优秀集体”,国家文物局向拉萨市古艺建筑企业授予锦旗企业的7位教授取得金奖,22名技术人员取得银奖,34名职员取得铜奖参与布达拉宫维修工程的城关区古艺建筑企业关键工作人员在北京怀仁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对城关区古艺建筑企业来说,这是她们成功道路上的一座丰碑 为此,河北电视台国际部千里迢迢来到西藏,为年过七旬的金属雕刻大师次仁平措拍专题片以后,次仁平措老人被全国轻工业总局评为1996年度“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到了90年代中期,该企业已经成为拉萨市民族手工业骨干企业之一,自治区城镇建设环境保护厅给拉萨市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企业颁发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认定该企业为建筑施工三级、古建二级企业 维修阿里古格王宫遗址 继布达拉宫维修后,1995年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决定用3年时间对阿里扎达县境内的古格王宫和托林寺迦萨殿进行抢救维修这是继布达拉宫维修以后,西藏最大的一次文物维修工程 托林寺在扎达盆地中央,距离古格王宫遗址有20多公里,在西藏历史上占有主要地位,在文物考古上含有很高价值。
尤其是对阿里地域的历史文化、了解中亚佛教文化脉络,认识祖我国地和西藏边疆地域文化交流,和阿里南部地域古近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改变有着十分主要的意义 迦萨殿堂是整个托林古寺建筑中的明珠,在十年浩劫中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废墟中的残墙断垣如同土林里的那些土山,若没有四面的塔墙,极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座远近著名的古寺抢救维修工作实在是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文物教授们对托林寺进行全方面考古勘探,抢救了一批主要文物,而且对迦萨殿进行了盖项维修 城关区古艺建筑企业三分队的全体人员在艰苦的扎达盆地奋斗了3年,古格王宫遗址区域内那些快要坍塌的墙壁得到加固,那些被雨水冲刷的房屋得到保护,那些被自然损坏的道路得到整改,耸立在扎达盆地土林中的古格王宫遗址得到全方面保护,这座古老城堡的生命得到延续 “格桑园” 亮相昆明 1999年秋天,“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云南昆明市召开,这是20世纪末举行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全球性盛会,这次盛会的专题定为“人和自然――迈向二十一世纪”全球最优异的园艺作品和最具特色的庭院建筑荟萃在昆明世博园中展出藏族建筑“格桑园”入选,由古艺建筑企业承建这座别具特色的建筑在昆明世博园亮相时,让世界千万双眼睛目睹了藏族建筑的风采,博得无数观众的青睐。
“中国99昆明世博会”向古艺建筑企业颁发了荣誉证书她们又一次为西藏人民争得了荣誉拉萨市古艺建筑企业总经理次旺扎西谈到昆明世博会时说:“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西藏建筑格桑园入选,这是全区各族人民的光荣,对于我们企业来讲,也为马上过去的20世纪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面向市场,走向未来 20年过去了,拉萨市古艺建筑企业从风雨中走过,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路子,现在企业已经成为拥有1200万元资产的民族手工业骨干企业,企业组员怎能不为之振奋,为之喜悦在企业成立20周年大会上,总经理次旺扎西说:我们已经走过了20年,回首往事,最值得欣慰的是20年前,企业前任领导在历史机遇面前没有犹豫不定,而是果敢地做出决定,以继承和宏扬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为基点,来努力发展民族建筑事业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开拓新技术领域,吸收区内外一切优秀技术管理方法,寻求本身发展的路子20年来我们凭着这么一个精神,遵照这么一条标准,企业发展了,有了我们今天的结果 今天,二十一世纪的大门已经敞开,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西藏拉萨古艺建筑企业的广大职员不能埋头于琐碎的事务中,不能沉醉在过去的辉煌结果中,我们要学习、思索、行动,在新世纪里,发明我们古建企业新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