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流行病学概论与疾病分布课件

第一章第一章 流行病学概论流行病学概论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 1掌握流行病学定义、基本原理和掌握流行病学定义、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分类研究方法分类2 2了解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用途,了解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用途,及其发展简况及其发展简况内内 容容 第一节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的定义 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 第三节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用途流行病学的用途 第四节第四节 流行病学进展流行病学进展第一节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的定义一、流行病学概念的演变一、流行病学概念的演变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的英文来源于希腊字EPI(在之中、之上)和DEMO(人群);直译为“研究在人群 中发生(事情)的学问(学科,OLOGY)”由于不同时期影响疾病和健康的因素不同,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疾病和健康问题也不同;因此不同时期流行病学的概念或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英国 1931年:是关于传染病的科学它们的原因、传播蔓延以及预防的学科苏联1936年:是关于流行的科学,它研究流行发生的原因、规律及扑灭的条件,并研究与流行作斗争的措施苏德隆1964年:是医学中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疾病的分布、生态学及防治对策。
MacMahon 1970年:是研究人类疾病的分布及决定疾病频率的决定因素的科学Lilienfeld 1980年: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之表现形式(表型)及影响这些表型的因素Last 1983年:是研究人群中与健康有关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及决定因素,以及应用这些研究以维持和促进健康的学问二、流行病学的定义二、流行病学的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流行病学定义的解释流行病学定义的解释 1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群2关注的事件包括疾病与健康状况3主要研究内容是:某些事件在人群中是怎样分布的,即揭示现象揭示现象;什么因素导致某些事件在人群中呈现如此分布,即找出原因找出原因;用什么策略和措施可以改变这种分布,即提供措施提供措施;评价策略和措施的效果,即评价效果评价效果4研究和实践的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一、流行病学基本原理一、流行病学基本原理1.1.分布论:分布论:即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不是随机的,描述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主要有:人群特征:如男性、女性,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等;时间特征:如不同季节,不同年份等;地区特征:如沿海与内陆,山区与平原等。
分布论是流行病学最基本的理论一、流行病学基本原理一、流行病学基本原理2.2.病因论:病因论:所有能引起某疾病发生概率增高的因素都可以称为是该病的病因或危险因素按病因的自然社会属性大致可以分为:u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可以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等因素,如空气、水、土壤等;u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如交通运输、人员流动、医疗卫生条件、医疗制度等;u饮食行为因素:饮食行为因素: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等;u机体因素:机体因素:如机体易感状态、营养状况、心理因素等一、流行病学基本原理一、流行病学基本原理3.3.健康健康-疾病连续带的理论疾病连续带的理论 即机体由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机体疾病或健康标志发生,见图1-1基于健康-疾病连续带理论,流行病学揭示了疾病的“冰山现象”,见图1-2一、流行病学基本原理一、流行病学基本原理4.4.预防控制理论预防控制理论 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规律,疾病预防控制可以采取三级预防理论:u第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即防止疾病的发生;第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即防止疾病的发生;u第二级预防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慢性第二级预防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慢性非传染病的三早)或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非传染病的三早)或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传染病的五早)早隔离、早治疗(传染病的五早)u第三级预防是合理治疗疾病并防止伤残、延长第三级预防是合理治疗疾病并防止伤残、延长生命。
生命一、流行病学基本原理一、流行病学基本原理5.5.数理模型数理模型 即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发生、发展及分布变化,受到环境、社会和机体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函数关系,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的变化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预测它们未来的变化趋势一、流行病学基本原理一、流行病学基本原理6.流行病学的几个基本原则流行病学的几个基本原则(1)(1)群体原则群体原则(2)(2)现场原则现场原则(3)(3)对比原则对比原则(4)(4)代表性原则代表性原则二、流行病学常用研究方法二、流行病学常用研究方法n流行病学既是一门医学应用学科,也是流行病学既是一门医学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医学方法学一门医学方法学n按照设计类型归纳起来有三大类:按照设计类型归纳起来有三大类:观测法观测法实验法实验法数理法数理法 具体方法见图具体方法见图1-31-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观观察察法法实实验验法法数数理理法法描述流行病学描述流行病学 分析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 横断面调查横断面调查疾病监测疾病监测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项目社区干预项目理论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 产生假设产生假设 检验假设检验假设 验证假设验证假设 第三节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用途流行病学的用途一、描述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一、描述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二、探讨疾病的病因二、探讨疾病的病因三、研究疾病自然史,提高临床诊断、三、研究疾病自然史,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和预后评估治疗水平和预后评估四、疾病的预防控制及其效果评价四、疾病的预防控制及其效果评价流行病学的分支流行病学的分支 按原理和方法:按原理和方法:描述、分析、实验、理论、分子等描述、分析、实验、理论、分子等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按疾病与健康问题:按疾病与健康问题:传染病、心血管、肿瘤、出生传染病、心血管、肿瘤、出生缺陷、生殖、伤害等流行病学;缺陷、生殖、伤害等流行病学;按影响因素:按影响因素:环境、职业、营养、遗传、基因组、环境、职业、营养、遗传、基因组、行为、社会、药物、代谢等流行病学;行为、社会、药物、代谢等流行病学;按关注人群:按关注人群:老年、妇幼、军队等流行病学;老年、妇幼、军队等流行病学;按应用领域:按应用领域:公共卫生、临床、管理等流行病学。
公共卫生、临床、管理等流行病学第四节第四节 流行病学的进展流行病学的进展一、流行病学发展简史一、流行病学发展简史二、流行病学展望二、流行病学展望一、简史一、简史p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皇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描述传染病的流行p 公元前公元前460460375375年:年:希腊医生Hippocrates的空气、水和地点:“无论何人欲想正确研究医学,首先应当考虑气候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风、热和冷这些在所有国家都有的环境,在局部地区有可能大不相同”p 隋朝:隋朝:开设“疠人坊”以隔离麻风病人p 宋朝:宋朝:创立人痘预防天花等1.1.流行病学的萌芽期流行病学的萌芽期一、简史一、简史p 1818世纪末世纪末-20-20世纪世纪4040年代:年代:这一时期是西方开始工业革这一时期是西方开始工业革命,城市化发展迅速,人们大量聚集,因而各种疾病尤命,城市化发展迅速,人们大量聚集,因而各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广泛袭击使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受到极大威其是传染病的广泛袭击使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受到极大威胁此时期有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和应用的典范:胁此时期有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和应用的典范:2.2.流行病学的学科形成期流行病学的学科形成期1796年英国Jenner:接种牛痘预防天花;1846年丹麦Panum:对麻疹大流行进行调查;1848-1854年英国Snow:对霍乱流行的调查等。
1850年国际上首次在伦敦成立了流行病学学会一、简史一、简史p 2020世纪世纪4040年代至今:年代至今:被称为现代流行病学被称为现代流行病学(modern(modern epidmiology)epidmiology)时期时期3.3.流行病学的科学发展期流行病学的科学发展期其主要特点是:其主要特点是:研究内容由传染病扩展到一切疾研究内容由传染病扩展到一切疾病、伤害和健康状态,研究方法由简单的描述和分病、伤害和健康状态,研究方法由简单的描述和分析扩展到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方法,学科的分支层出析扩展到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方法,学科的分支层出不穷、应用范围空前广泛不穷、应用范围空前广泛二、展望二、展望1.1.从黑箱到白箱,再到工具箱从黑箱到白箱,再到工具箱2 2从疾病到健康,再到卫生从疾病到健康,再到卫生3 3从群体到社区,再到社会从群体到社区,再到社会二、展望二、展望1.1.从黑箱到白箱,再到工具箱从黑箱到白箱,再到工具箱黑箱理论:黑箱理论:流行病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因或危险因流行病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因或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与疾病发生或流行的关系素以及防治措施与疾病发生或流行的关系黑箱黑箱”变成变成“灰箱灰箱“,甚至,甚至“白箱白箱”和和“工具箱工具箱”分子流行病学通过研究疾病从暴露到疾病发生发分子流行病学通过研究疾病从暴露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生物标志的识展过程中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生物标志的识别、测量及其相互关系。
别、测量及其相互关系二、展望二、展望1.1.从黑箱到白箱,再到工具箱从黑箱到白箱,再到工具箱一、展望一、展望2 2从疾病到健康,再到卫生从疾病到健康,再到卫生研究重点是疾病研究重点是疾病:如疾病的三间分布,疾病预防控制等如疾病的三间分布,疾病预防控制等研究重点是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研究重点是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也把健康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也把健康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研究重点是医疗卫生的各个领域研究重点是医疗卫生的各个领域扩展到其他卫生相关事扩展到其他卫生相关事件,如卫生事业管理、灾害预防控制等件,如卫生事业管理、灾害预防控制等二、展望二、展望3 3从群体到社区,再到社会从群体到社区,再到社会u从不同人群入手预病:如男性、女性,儿童、从不同人群入手预病:如男性、女性,儿童、青年、老年等青年、老年等u从环境和社会因素入手预病:如医疗卫生保健从环境和社会因素入手预病:如医疗卫生保健体制、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与环境卫生、工作压体制、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与环境卫生、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等力与心理健康等u创造良好的社区生态环境、甚至全社会生态环创造良好的社区生态环境、甚至全社会生态环境,来预防疾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境,来预防疾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第二章第二章 疾病分布疾病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 1掌握疾病分布的概念、描述疾病掌握疾病分布的概念、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疾病分布的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疾病分布的形式、疾病的流行强度及其影响因形式、疾病的流行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素。
2 2熟悉疾病的地区、时间、人群分熟悉疾病的地区、时间、人群分布的综合描述布的综合描述内内 容容第一节第一节 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第二节第二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疾病分布的形式第三节第三节 疾病流行强度疾病流行强度第一节第一节 疾病分布的测量指标疾病分布的测量指标发病率发病率罹率罹率罹病率罹病率续发率续发率感染率感染率病残率病残率死率死率病率病率存存率存存率 定义: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出现的频率一)发病率一)发病率k同时期暴露人口数某病新病例数一定期间内的某人群中发病率K=100%,1000/千,或 10000/万 应用应用 v 用作描述疾病分布用作描述疾病分布 v反映疾病发生比率反映疾病发生比率v它的变化意味着病因因素的变化它的变化意味着病因因素的变化 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v适用适用 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v优点优点 根据暴露程度精确测量发病几率根据暴露程度精确测量发病几率(二)罹患率(二)罹患率(attack rate)(三)患病率(三)患病率(prevalence rateprevalence rate)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所占比例k人数)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罹某病的新旧病例数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时点罹病率k观察人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现罹某病的新旧病例数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期间罹病率一般用于描述慢性病的罹病频率一般用于描述慢性病的罹病频率罹病率罹病率(P)主要取决于:主要取决于:v 发病率发病率(I)v 病病 程程(D)上述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上述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病程发病率罹病率DIP(四)感染率(四)感染率(infection rate)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K=100%v 感染率的性质与罹病率相似感染率的性质与罹病率相似v 多用于隐性感染、病原携带及轻型和不典型多用于隐性感染、病原携带及轻型和不典型病例的调查病例的调查k受检人数受检者中阳性人数感染率(五)续发率(五)续发率 (secondary attack rate(secondary attack rate,SAR)SAR)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续发病例)占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续发病例)占家庭或某集体成员中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家庭或某集体成员中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称续发率。
百分率称续发率100易感接触者总人数者中发病人数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续发率应将原发病例从分子及分母中去除应将原发病例从分子及分母中去除(六)病殘率(六)病殘率(disability rate)在某个在一定的期间内,某人群中实际存在在某个在一定的期间内,某人群中实际存在病殘人数的比例病殘人数的比例v 表示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表示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k调查人数病殘人数病殘率(七)死亡率(七)死亡率(motality rate)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于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于某病(或于所有原因)的频率某病(或于所有原因)的频率测量人群死危险最常用的指标测量人群死危险最常用的指标k同期平均人口数总数某期间内某人群中死死率v死粗率死粗率=总死率总死率v死专率死专率 死率可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死率可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婚姻状况及病因等分别计算族、种族、婚姻状况及病因等分别计算八)病死率(八)病死率(fatality rate)k同期罹某病的病人数数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人病率p应用应用 (1 1)表示确诊疾病的死概率,某病的严重程度;)表示确诊疾病的死概率,某病的严重程度;(2 2)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3 3)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p定义定义: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年),罹某病: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年),罹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者的比例。
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者的比例九)生存率(九)生存率 (survival rate)%100年的病例数随访满年尚存存的病例数随访满生存率nnp是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罹某病的人中,是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罹某病的人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 1、3 3、5 5 年)后,尚年)后,尚存存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存存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可反映了疾病的危害程度,远期疗效;一般适合于可反映了疾病的危害程度,远期疗效;一般适合于慢性病、传染病等慢性病、传染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