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指导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指导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考纲考点初中1至6册中的文言文,重点是讲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能准确的划分这些句子的朗读节奏,文言文的朗读停顿在中考中,往往是主观试题较多,难度大,得分低,考试形式大多是选择题和划分朗读节奏分值为2分二)、知能图谱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1、 主谓之间要停顿2、 谓宾之间要停顿3、 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4、 “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5、 关联词后面要停顿6、 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三)、中考题例例1、下列语句中,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B.而|乡邻|之生日蹙 C.今其|室十无一焉 D.非死|则徙尔(05年中考题) 分析: A句中,“自”是一个介词,明显不能独立,后面必须跟上宾语,才能表示一个确切的意思。
自吾氏三世”才是一个意义单位所以A句的划分是错的再看B句,“而”是一个转折连词,属虚词范畴无实义,因此它也不能独立再说“乡邻之生”是一个偏正词组,应看作一个整体,不能拆开C句的“今其室”也是一个偏正词组,表示一个相对独立的意义,中间不能拆开正确的答案只能是按意义划分的D 例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004年中考题) 分析:A句中的“不在”是一个否定合成谓语,应看作一个意义单位,因此不能分开故A是错的B的前后两句划分的标准不一,不能形成对偶,所以也是错的C句中的“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是两个用法相同的主谓词组,分别作 两个“无”的宾语而主谓词组在作句子成分的时候应看作一个整体,不能拆开,故C是错的只有D是意义上的对偶,所以是正确的 例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04年中考题) 分析:这两个句子不是诗句,所以不存在对偶的问题,因此只能作意义上的划分。
正确划法如下(当然还可以划得更细一些):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 由此可见,划分诗文的节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如果是相连的诗句,还要考虑到上下句中词语的对仗,上下两句的节奏应该保持一致如果是较长的一句话,则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划好之后再仔细地读一读,看是否顺口、顺畅四)、经典题例 1、句首语气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夫”、“若夫”、“盖”、“故”、“惟”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 2、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 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②可/以一战 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永之人/争/奔走焉 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
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5、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分原貌如: ①望晚/日照/城郭(句中“望晚”是“向晚”意,即接近黄昏之时,原句是主谓结构,如读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读出了另一种理解 ②瞻余马首/可也 6、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如: ①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8、“也” “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 ①余闻之也/久矣 ②洋洋乎/与灏气俱9、转折连词之后应有停顿洋洋乎/与灏气俱/而不知其所穷总之,相对完整的意义结构都需要相应的停顿五)、技巧突破一• 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 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如: (1) 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 )故 / 天将降大任于是 / 人也 ( B )所以 /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 不能 ( C )人恒 / 过,然后 / 能改 ( D )出 /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 恒亡 ( 2004 年盐城卷)(2) 划分下边句子朗读的节奏,每个分句只划一处(用“ / ”表示)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2004 年苏州卷)(3) 予 / 尝求 / 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4) 率 / 妻子 / 邑人 / 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二• 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 ),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 (5) 盖 / 一岁之犯死者 / 二焉 (《捕蛇者说》) (6) 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 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 (7) 医之 / 好治不病 / 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 四• 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
如: (8) 若 /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 (9) 而 /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10) 然则 / 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11) 故 / 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五• 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其一 / 犬坐于前 对下面这个类型句子的节奏划分也要遵循逻辑意义:然 / 得而腊之 / 以为饵 (《捕蛇者说》)其实,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远不止这五种方法,而这五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附:例( 1 )的答案选 D ;例( 2 )的朗读节奏正确划分为:故 / 君子有不战,战 / 必胜矣六)、达标检测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衔远山,吞长江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然得而腊之以为饵6、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7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捕蛇者说》) 8 而乡邻之生日蹙 (《捕蛇者说》) 9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10 学而不思则罔 (《 < 论语 > 六则》) 11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岳阳楼记》) 1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13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七)、拓展演练一、选择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环而攻之∕而不胜B、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C、 行拂∕乱其∕所为D、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B、 永之人∕争奔∕走焉C、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D、前人之述备矣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 因坐∕法华西亭D、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B、 醉则∕更相枕以卧C、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B、 苟全∕性命∕于乱世C、 日与∕其徒∕上高山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一鼓∕作气,再∕而率,三∕而竭B、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C、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D、且∕壮士不死即已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永州之∕野产∕异蛇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D、彼竭∕我盈,故∕克之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公∕与之乘B、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D、而∕乡邻之∕生日∕蹙9、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B、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C、 意∕有所及,梦亦∕同趣D、贤者∕能勿丧耳10、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是∕进亦忧,退∕亦忧B、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C、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入则∕无法家拂士1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同舍生皆∕被绮绣B、 其一∕犬坐于前C、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D、生,亦我∕所欲也1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C、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D、俄而∕百千人大呼1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往来∕而不绝者B、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D、上使∕外将兵1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B、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C、 属予作文∕以记之D、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1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B、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 珠∕可历历数也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二、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1、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2、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攻3、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4、 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5、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6、 乃重修岳阳楼7、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8、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9、 亲朋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10、 会挽雕弓如满月11、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12、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13、 羲之之书晚乃善14、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15、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六、教学反思拓展演练附:答案一、1、B2、C3、D4、A5、C6、B7、A8、D9C10、D11、A12、B13、D14、B15、A二、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16、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17、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攻18、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19、 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20、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21、 乃∕重修∕岳阳楼22、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2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24、 亲朋∕知其如此,或∕酒而招之25、 会挽∕雕弓∕如满月26、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7、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8、 羲之之书∕晚乃善29、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30、而∕计其长∕曾不盈寸随堂检测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衔∕远山,吞∕长江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然∕得而腊之∕以为饵6、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7岂若 / 吾乡邻之 / 旦旦有是哉 (《捕蛇者说》) 8而 / 乡邻之生 / 日蹙 (《捕蛇者说》) 9 中 / 峨冠而多髯者 / 为东坡 (《核舟记》) 10 学而不思 / 则罔 (《 < 论语 > 六则》) 11 刻 / 唐贤今人诗赋 / 于其上 (《岳阳楼记》) 12予 / 独爱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13 是以 / 先帝简拔 / 以遗陛下 (《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