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七步洗手法步骤

七步洗手法步骤第一步: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一、外科刷手术所谓外科刷手术是指手术人员通过机械刷洗和化学药物作用以祛除并杀灭手部皮肤表面的油垢和附着的细菌,而达到消毒手的目的它包括手的机械刷洗和化学药物作用两个过程二)外科刷手法外科刷手方法分 3 个步骤:机械刷洗、擦拭水迹、手的消毒 (图 2-1)1. 机械刷洗与消毒(1)刷手方法: ○1取消毒毛刷 ○2用毛刷取诗洁 3~ 5ml ,刷洗手及上臂 顺序为:指尖 指蹼 甲沟 指缝 手心 手背 腕 前臂 肘部 上臂刷手时稍用力,速度稍快,范围包括:双手、前臂、肘关节上 10cm(上臂下 1/2 )处的皮肤,时间约 3min 。
○3刷手毕,用流动水冲去泡沫冲洗时,双手抬高,让水由手、臂至肘部方向淋下,手不要放在最低位,避免臂部的水流向手部,造成污染2)擦拭手臂:用消毒毛巾或一次性纸巾依次擦干手、臂、肘擦拭时,先擦双手,然后将三角形搭在一侧手背上,对侧手持住三角巾的两个角, 由手向肘顺势移动,擦去水迹,不得回擦;擦对侧时,将毛三角巾翻转,方法相同3)消毒手臂: 取诗洁 1~ 2ml ,搓揉双手至肘部, 待药液自行挥发至干燥, 达到消毒目的图2-1外科刷手法:A:洗手 ??B:擦手2. 注意事项(1)刷洗后的手、臂、肘部不可触及他物,如误触他物,视为污染,必须重新刷洗消毒后的双手应置于胸前,肘部抬高外展,远离身体,迅速进人手术间,避免受污染三)连台手术的洗手原则当进行无菌手术后的连台手术,若脱去手术衣、手套后手未沾染血迹、未被污染, 直接用消毒液涂抹 1 次即可(或重新刷手1 遍, 3min ,)当进行感染手术后的连台手术,脱去手术衣、手套,更换口罩、帽子后,按前述“刷手法 ”重新刷手和消毒二、穿手术衣常用的手术衣有两种式样:一种是对开式手术衣, 另一种是折叠式手术衣它们的穿法不同,无菌范围也不相同。
1 .穿对开式手术衣法(图2-2)( l ) 洗手后,取手术衣,将衣领提起轻轻抖开 2 )将手术衣轻掷向上的同时,顺势将双手和前臂伸人衣袖内,并向前平行伸展 3 )巡回护士在其身后协助向后拉衣、系带,然后在手术衣的下摆稍用力拉平,轻推穿衣者的腰背部提示穿衣完毕 4 )手术衣无菌区域为:颈以下,腰以上的胸前、双手、前臂,腋中线的侧胸图 2-2 穿对开式手术衣法2 .穿折叠式手术衣法(图 2-3)??A??B??C图 2-3 穿折叠式手术衣法( l ) 第( l)、( 2)步同 “穿对开式手术衣法 ” 2) 巡回护士在其身后系背部系带 3) 戴无菌手套 4) 将前襟的腰带递给已戴好手套的手术医生, 或由巡回护士用无菌持物钳夹持腰带绕穿衣者一周后交穿衣者自行系于腰间 5 )无菌区域为:颈以下,腰以上的胸前、双手、前臂、侧胸及手术衣后背3 .注意事项( 1)穿手术衣必须在手术间进行,四周有足够的空间,穿衣者面向无菌区 2)穿衣时不要让手术衣触及地面或周围的人或物,若不慎接触,应立即更换巡回护士向后拉衣领、衣袖时,双手均不可触及手术衣外面 3)穿折叠式手术衣时,穿衣人员必须戴好手套,方可接取腰带。
4)穿好手术衣、戴好手套,在等待手术开始前,应将双手放在手术衣胸前的夹层或双手互握置于胸前双手不可高举过肩、垂于腰下或双手交叉放于腋下4. 连台手术衣的更换方法进行连台手术时, 手术人员应洗净手套上的血迹, 然后由巡回护士松解背部系带, 先后脱去手术衣和手套脱手术衣时注意保持双手不被污染,否则必须重新刷手消毒脱手术衣的方法有两种:(1)他人帮助脱衣法:自己双手向前微屈肘,巡回护士面对脱衣者,握住衣领将手术衣向肘部、手的方向顺势翻转、扯脱此时手套的腕部正好翻于手上(图 2-4)2)个人脱衣法:脱衣者左手抓住右肩手术衣外面,自上拉下,使衣袖由里外翻,同样方法拉下左肩,然后脱下手术衣,并使衣里外翻,保护手臂及洗手衣裤不被手术衣外面所污染,将手术衣扔于污物袋内(图 2-5 )图 2-4 他人帮助脱衣法 图 2-5 个人脱衣法三、戴手套由于手的刷洗消毒仅能祛除、杀灭皮肤表面的暂居菌,对深部常驻菌无效在手术过程中,皮肤深部的细菌会随术者汗液带到手的表面因此参加手术的人员必须戴手套一)戴手套的方法 戴手套有 3 种方法:1、 戴干手套法(图 2-6)( 1)先穿手术衣,后戴手套 2)打开手套包布,显露无粉手套。
3)右手持手套反折部(手套的内面) ,移向手套包布中央后取出,避免污染图 2-6 戴干手套法( 4)戴左手,右手持住手套反折部,对准手套五指,插入左手 5)戴右手,左手指插入右手套的反折部内面(手套的外面)托住手套,插入右手 6)将反折部分翻向上,盖住手术衣袖口2. 戴湿手套法(图 2-7)(1)先戴手套,后穿手术衣2)右手持手套,盛无菌盐水于手套内3)左手对准插人后,稍抬高左手,让积水从腕部流出4)戴右手,左手指插人右手套的反折部内面,插人右手,排出积水5)穿好手术衣后,将手套反折翻转压住袖口图 2-7 戴湿手套法3 .协助术者戴手套法(图 2-8 )图 2-8 协助术者戴手套法( 1 )器械护士双手手指(拇指除外)插入手套反折口内面的两侧,四指用力稍向外拉开(手套掌面对向术者,拇指朝外上,小指朝内下,呈外八字型) ,扩大手套入口,有利术者穿戴 2 )术者左手伸开对准手套,五指向下,护士向上提,同法戴右手 3 )术者自行将手套反折翻转压住手术衣袖口4.无触及戴无菌手套法( 1 )取无菌手术衣,穿好手术衣,双手伸入袖口处(衣袖内) 2 ) 打开手套内袋,取出右手手套将手套的反折部放在手掌心,手套的手指方向与手的手指方向相反, 同时手套的拇指对准右手的拇指, 其余 4 指捏住手套的反折部, 左手提拉右手套反折部,顺势对准五指迅速伸入手套内戴好手套。
3 )同法戴好左手的手套 4 ) 双手调整好手套位置即可二)注意事项1、持手套时,手稍向前伸,不要紧贴手术衣2、戴手套时,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戴第一只手套时应特别注意3、戴好手套后,应将翻边的手套口翻转过来压住袖口,不可将腕部裸露;翻转时,戴手套的手指不可触及皮肤4、若戴手套时使用了滑石粉,应在参加手术前用无菌盐水冲净手套上的滑石粉5、协助术者戴手套时,器械护士应戴好手套,并避免触及术者皮肤6、戴好手套后,双手不可触及非无菌区,手的活动范围上至肩平,左右侧至腋前线,下至脐平(三)连台手术的脱手套法首先脱去手术衣, 将戴手套的右手插人左手手套外面脱去手套, 注意手套不可触及左手皮肤,然后左手拇指伸人右手鱼际肌之间, 向下脱去右手套 此时注意右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 以确保手不被手套外的细菌污染(图 2-9)脱去手套后,双手需重新消毒或刷洗消毒后方可参加下一台手术具体要求同 “连台手术的洗手原则 ”图 2-9 连台手术脱手套法器械护士基本技术操作器械护士的基本技术操作是手术配合的基础, 是质量与效率的基本保证 器械护士常用的基本技术操作有穿针引线、器械传递、敷料传递、无菌器械台的准备等。
一、安、取刀片法刀片安装宜采用持针器夹持,避免割伤手指. 安装时,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前端背侧,将刀片与刀柄槽对合,向下嵌人,取下时,再以持针器夹持刀片尾端背侧,稍稍提起刀片,向上顺势推下(图 2-10 )图 2-10 手术刀片安、取法二、穿针引线法术中对血管破裂出血或预防性止血常常需要进行组织结扎或缝扎, 按不同部位的血管大小可采用不同的缝针、缝线,但穿针引线的技巧却是相同的.准确、快速地穿针引线,既方便术者操作,又缩短手术配合时间因此,护士必须加强练习.常用的穿针引线法包括 3 种:穿针带线法、血管钳带线法、徒手递线法一) 穿针带线法(图 2-11)1. 标准 穿针带线过程中要求做到 3 个 1/3,即缝线的返回占总线长的 1/3;缝针被夹持在针尾的后 1/3 处,并稍向外上;持针器开口前端的 1/3 夹持缝针这样,术者在缝扎时有利进针、不易掉线传递时,用无名指、小指将缝线夹住或将缝线绕到手背,使术者接钳时不致抓住缝线影响操作常用于血管组织结扎2.方法(1)右手拿持针器,用持针器开口端的前 1/3 夹住缝针的后 1/3 处;(2)左手接过持针器,握住中部,右手拇指、示指或中指捏住缝线前端穿人针孔,图 2-11 穿针带线法A :穿针带线标准. B :穿针引线; C :弹线法(3)线头穿过针孔后,右手拇指顶住针尾孔,示指顺势将线头拉出针孔;(4)拉线过针孔 1/3 后,右拇指、食指将线反折,合并缝线后卡入持针器头部;(5)若为线轴,右手拇指、示指捏住线尾,中指向下用力弹断线尾。
二)血管钳带线法1 .标准血管钳尖端夹持缝线要紧,以结扎时不滑脱、不移位为准一般钳尖端夹持缝线2mm 为宜,过多较易造成钳端的线移位,缝线挂不住组织而失去带线作用传递方法同穿针带线,常用于深部组织的结扎.2 .方法( 1 )右手握 18cm 血管钳,左手拇指、示指持缝线一端;( 2 )张开钳端,夹住线头约 2mm (图 2-12 )图2-12血管钳带线法??图2-13徙手递线法(三)徒手递线法1 .标准术者接线的手持缝线的中后1/3交界处,轻甩线尾后恰好留出线的前端给对侧手握持尽量避免术者在线的中前部位接线,否则结扎时前端的缝线不够长,术者需倒手一次,增加操作步骤2 ,方法( 1)拉出缝线,护士右手握住线的前1/3 处、左手持线中后1/3 处,( 2)术者的手在中后 1/3 交界处接线(图 2-13 ) ,( 3)当术者接线时,双手稍用力绷线,以增加术者的手感三、器械传递法(一)器械传递的原则1、速度快、方法准、器械对,术者接过后无需调整方向即可使用2、力度适当,达到提醒术者的注意力为度3、根据手术部位,及时调整手术器械一般而言,切皮前、缝合皮下时递海绵钳夹持酒精纱球消毒皮肤,切开、提夹皮肤,切除瘫痕、粘连组织时递有齿镊,其他情况均递无齿镊;提夹血管壁、神经递无损伤摄,手术部位浅递短器械、徒手递结扎线,反之递长器械、血管钳带线结扎,夹持牵引线递蚊氏钳。
4、及时收回切口周围的器械,避免堆积,防止掉地5、把持器械时,有弧度的弯侧向上,有手柄的朝向术者;单面器械垂直递,锐利器械的刃口向下水平递6、切开或切除腔道组织前,递长镊、湿纱垫数块保护周围组织,切口下方铺治疗巾一块放置污染器械,切除后,递 0. 02 %碘仿纱球消毒创面,接触创缘的器械视为污染,放人指定盛器,残端缝合完毕,递长镊撤除切口周围保护纱垫,不宜徒手拿取,否则应更换手套;处理阑尾、窦道创缘时,应依次递石碳酸、酒精、盐水棉签消毒二)传递方法1 .手术刀传递法 注意勿伤及自己或术者,递刀方法有两种图 2-14 手术刀传递法A :同侧; B :对侧( l )手持刀背,刀刃面向下、尖端向后呈水平传递.( 2 )同侧、对侧传递法(图 2-14)2 .弯剪刀、血管钳传递法 传递器械常用拇指和四指的合力来实现,若为小器械,也可以过拇指、中指和示指的合力来传递传递过程应灵活应用,以快、准为前提常用的传递法有 3 种(图 2-15)图 2-15 血管钳传递法A :对侧; B:同侧; C:交叉( 1 )对侧传递法:右手拇指握凸侧上 1/3 处,四指握凹侧中部,通过腕部的适力运动,将器械柄环部拍打在术者掌心上。
2 )同侧传递法:右手拇指、无名指握凹侧,示指、中指握凸侧上 1/3 处,通过腕下传递左手则相反3 .镊子传递法( l )手握镊尖端、闭合开口,直立式传递(图 2-16) 2 )术中紧急时,可用拇指、食指、中指握镊尾部,以三指的合力关闭镊端,让术者持住镊的中部4 .持针柑传递法 传递时要避免术者同时将持针钳和缝线握住缝针的尖端朝向手心、针弧朝背、缝线搭在手背或用手夹持(图 2-17)图 2-16 摄子传递法 ??图 1-17 持针钳传递法5.拉钩传递 递拉钩前应用盐水浸湿握住拉钩前端,将柄端平行传递(图2-18 )图 2-18 拉钩传递法6 .咬骨钳传递法 枪状咬骨钳握轴部传递,手接柄;双关节咬骨钳传递,握头端,手接柄(图 2-19)图 2-19 咬骨钳传递法A :枪状咬骨钳; ??B :双关节咬骨钳7 .锤、凿传递法 左手握凿端, 柄递给术者左手; 右手握锤,手柄水平递术者右手 (图 2-20 )图 2-20 锤、凿传递法A: 锤传递 B: 凿传递四、敷料传递法(一)敷料传递的原则1 . 速度快、方法准、物品对,不带碎屑、杂物2 . 及时更换切口效料,避免堆积3 .纱布类敷料应打开、浸湿、成角传递,固定带或纱布应留有一端在切口外,不可全部塞人体腔,以免遗留在组织中。
二)敷料传递法1 .纱布传递打开纱布, 成角传递 由于纱布被血迹浸湿后体积小而不易发现,不主张在切口深、视野窄、体腔或深部手术时拭血必须使用时,应特别注意进出的数目,做到心中有数目前使用致密纱编织的显影纱布,可透过X 线,增加了体腔手术敷料使用的安全性2 .纱垫传递成角传递.纱垫要求缝有20cm 长的布带,使用时,将其留在切口外,防止误人体腔有条件也可使用显影纱垫3 .其他敷料的传递法 用前必须浸湿 1)带子传递:传递同 “血管钳带线法 ”常用于结扎残端组织或对组织进行悬吊、牵引 2)引流管传递:常用于组织保护性牵引,多用SF 导尿管 18cm 弯血管钳夹住头端递给术者,反折引流管后,用12 .5cm 蚊式钳固定 3)橡皮筋传递:手指撑开胶圈,套在术者右手上(图2-21)多用于固定血管钳图 2-21橡皮筋传递法 ??图 2-22 KD粒传递法(4)KD粒( “花生米 ”)传递:常用于深部组织的钝性分离用18~ 22cm 弯血管钳夹持递给术者(图 2-22) 5) 脑棉片传递: 多用于开颅手术时,将棉片贴放于组织表面进行保护性吸引脑棉片一端要求带有黑色丝线,以免遗留稍用力拉,检查脑棉片质量。
浸湿后示指依托、术者用枪状镊夹持棉片的一端 (图 2-23)图 2-23 脑棉片传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