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脑卒中可防可治

文档格式:DOCX| 5 页|大小 11.82KB|积分 20|2022-12-24 发布|文档ID:176827273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脑卒中可防可治,高危人群须及早做脑健康检查 脑卒中已成为导致中国居民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的疾病,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 每年新发脑卒中的人数超过 250 万,每年死于脑卒中的人数超过 150 万 据估计,全国40岁以上人群中将近有1200 万人曾经患过脑卒中,直接医疗费用 高达 375 亿元人民币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呈现出高发 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 虽然那卒中病势凶险,但却是可防可控的专家指出,如果患者与家属能抓住脑 卒中防病前的蛛丝马迹,就可以为患者挽回宝贵的急救时间 至于如何预防脑卒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定期接受脑健康检查,此外,对危 险因素进行重点干预与管理也非常重要卒中预防需要双管齐下:即生活方式管 理和药物管理警惕先兆症状 什么是脑卒中?浦南医院脑科主任、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宋冬雷教授在会上这样引 述: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发生意外的破裂出血或急性的闭塞对脑造成严重的损害, 其结果可能是死亡、昏迷、偏瘫、失语等,有着高致死率和致残率,是中国人口 死亡原因第一位卒中有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大类,其中出血性卒中占10%~15%,缺血性 卒中占75%~90%。

    出血性卒中:主要是全身性疾病在脑血管的损害,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脑血 管硬化破裂出血;脑血管自身存在缺陷,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烟雾病、动静 脉瘘等破裂出血;脑肿瘤出血,如脑胶质瘤出血、垂体瘤出血等,俗称所谓“瘤 卒中”缺血性卒中:主要是以脑动脉硬化狭窄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身 体其他部位栓子脱落造成脑血管堵塞;烟雾病导致多发脑梗塞等那么脑卒中可控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毫不关心,对于身 体发出的各种预兆毫不重视,那么卒中就是不可控的,如果患者与家属能抓住脑 卒中防病前的蛛丝马迹,就可以为患者挽回宝贵的急救时间其实任何卒中都有过程,都是慢性过程急性发作的结果,这些慢性过程会发出一 些异常信号,比如突发一侧肢体感觉减退、麻木、无力、感觉异常、面部麻痹、 单眼黑朦,或者失语,癫痫样发作,无法解释的头痛、头晕、易疲劳等出现征 兆后如果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后做及时的检查与治疗,就有可能避免未来的灾难 性后果以上这些先兆症状,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出现,但只要有先兆症状出现,就是脑 卒中的信号,一定要提高警惕宋冬雷教授特别指出,在等待 120 急救车到来前,应注意不要搬动患者,在其倒 下的地方就地抢救,如遇患者抽搐,应迅速清除周围危险的东西。

    对于意识模糊 的患者应维持其仰卧体位,保持气道畅通;一旦出现呕吐,应换侧卧位,让其吐 出,以防堵塞气道,佩戴假牙者应立即取出何为脑健康检查 脑卒中虽凶险但也是可防治的,如何预防脑卒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定期接 受脑健康检查浦南医院院长、神经外科专家刘卫东博士介绍,脑健康检查是采用核磁共振成像 等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早期发现和预防脑及脑血管 疾病与一般体检有所不同的是,它针对可能发生的脑部疾病,对于脑部的检查 比一般体检更加细致,目的在于早期发现尚无症状的病灶和脑血管病的危险因子, 从而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早期治疗刘卫东介绍:“我们通过脑健康检查可以及时了解潜在的疾病或危险因素,如是 否存在无症状性脑病变,包括脑内微小病变、脑梗死、脑白质病变、脑出血等; 是否存在无症状性颈部、脑的主干动脉狭窄、闭塞;是否存在无症状性未破裂脑 动脉瘤;是否存在无症状性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是否存在无症 状性脑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这些潜在疾病可能可以解释某些患者一般体检无法明 确原因的头痛、头晕、一过性黑矇、健忘、肢体无力、麻木等症状 脑健康检查,具体查哪些项目?刘卫东介绍,包括体重、血压、眼底等多个基本 项目。

    除了常规健康体检项目以外,脑体检还会额外做一些对于脑的检查主要有 颅神经的检查和躯体神经的检查刘卫东介绍,颅神经检查一般包括眼、耳两部分眼是大脑的窗口,眼球的运动 是否异常,眼底的血管是否正常,眼底是否有水肿,都可以提示颅内神经和血管 有无损伤,脑血管有无硬化、狭窄,颅内压力有无增高听力检查主要是有无耳鸣,听力下降等躯体神经的检查主要是躯体的运动和感 觉有无异常,比如:有无四肢无力,走路不稳,身体的发麻,疼痛、冷热感觉的 减退等主要的检查方法有:内分泌激素的检测;头颅Ct ;磁共振成像检查(MRI) 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刘卫东建议以下人群应及早进行脑健康检查 :年龄40岁以上者;感觉处于“亚 健康”状态者;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房颤、糖尿 病、高脂血症、肥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中风)以及长期吸烟、饮酒者等; 有肢体无力或麻木(即使时间短暂)者 ,头痛、头晕及耳鸣者 ,情绪不佳、睡 眠不良者;记忆力下降或一过性健忘者;一过性黑矇者;有颈椎病者;有脑血管 病家族史者以及关注自己脑健康者危险因素重点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个人生活方式有关,包括膳食结构 不合理、缺乏锻炼、吸烟和过量酒精摄入等。

    对此,神经内科专家王宇卉博士指 出,由于多数国人缺乏对慢性病的科学认识,面对脑卒中,公众尤其要认识高血 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 史这八大危险因素,当存在其中三项或三项以上就属于高危人群,既往有脑卒中 病史或有短暂脑缺血发作病史的则是高危中的高危脑卒中危险因素非常复杂,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类除了脑卒中家族史外, 其他的高危险因素均为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通过生活方式及药物方面有针对性的 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重点干预与管理,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王宇卉博士指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法 改变的危险因素,如增龄、性别、民族、卒中家族史等;另一类是可以改变的危 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等心脏病、吸烟、缺乏运动、 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等这些因素最终主要引起动脉粥样硬 化,导致脑卒中等血管事件的发生早在 1500多年前,药圣孙思邈就提出:“上 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卒中的预防也如此健康 人群要避免出现危险因素而成为高危人群;有了危险因素要预防首次卒中的发生 (一级预防);卒中患者要预防复发(二级预防)。

    可通过以下8项进行简单评估,筛查卒中高危人群:血压^L40/90mmHg,或正 在服用降压药;房颤或明显心律不齐;血脂异常或未知;糖尿病;吸烟;明显超 重或肥胖BMI>26 kg/m2 ;很少进行体育运动(体育锻炼标准:每周》3次,每 次>30分钟/,持续1年以上;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可视为体育活动)淬中家族史 每项1分,超过3分或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即为卒中高危人群 卒中预防需双管齐下 卒中预防需要双管齐下:即生活方式管理和药物管理生活方式干预是脑卒中预防的基础,要合理饮食(管住嘴)、适当运动(迈开腿)、 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放宽心)强调清淡饮食,但要有营养,减少钠盐摄入, 每人每日食盐量逐步降至6g以下,控制总热量,减少膳食脂肪,多吃新鲜蔬菜 和水果坚持有恒、有序、有度的运动,每天30分钟以上、每周5次以上的运 动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可以改变的卒中危险因素及特异性药物药物预防的基石是ASA方案:即抗血小板药物(A,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 他汀类药物(S )以及降血压药(A )其他药物包括降糖药、治疗高同型半胱氨 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等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若无禁忌, 大多需要终生服用。

    对于已有脑卒中或有血管病变的高危人群,及早筛查出病因及病变程度,并给予 适当的干预,是一项重要的防控措施要对颅内外血管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存在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性质、是否存在血管狭窄及其程度,进而实施更加针对的 防控策略,对狭窄不甚严重的患者及早给予行为指导及药物干预,延缓其狭窄进 展;对狭窄严重者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去除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病源,减少脑 卒中的发生及致残抢救黄金 3 小时卒中虽然危害巨大,但可防能治,需要正视要牢记:救命4 步骤,黄金3小时,切记2件事,发现1 异常(嘴歪、手脚无力、言语障碍),快打120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功能!最终能够降低卒中的危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suijia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