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反思 - 中学语文优秀教案教学反思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反思 - 中学语文优秀教案教学反思 紫藤萝瀑布 李艳平 1.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心意思 (2)揣摩重点语句,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理解本文写景的手法 (3)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能应用托物寄意法写作 2.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教师准备录音带、录音机,用多媒体展示教学流程及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 (课件展示,让学生欣赏一组花卉图片,包括紫藤萝) 大干世界,万紫千红,各种美丽的花卉,让人赏心悦目,也曾引起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遐思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紫藤萝瀑布?,板书题目有同学能解释一下题目吗? (“紫藤萝盛开得像瀑布一样美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含有表扬的色彩) 过渡:有一句话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节课就让我们看看作者曾有过怎样的际遇?面对紫藤萝花,作者有些什么感悟?而我们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先听一遍课文朗读—— 感知内容: 播放课文配乐朗读,课件出示问题组: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2)作者在赏花的过程中感情有什么变化?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找出能表达中心的关键句。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答复也可以听答复后相互评论、补充,形式不拘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感知、理解 明确:(1)简单地说就是“赏花忆花,感悟生命〞 (2)感情变化从焦虑、悲哀——宁静、喜悦——振奋; 感悟:人和花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教师小结:作者用细膩的笔触,描写了一树盛开藤萝花的生机勃勃、辉煌灿烂的景象,抒发自己由焦急、悲愤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来籐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教师板书 过度:有一句话说:“会读书的人能把薄书读厚,又能把厚书读薄〞这篇文章里作者在紫藤萝花上寄寓丁很深的情感,研读好这些片段,是对文章內涵的具体把握也是思想感情的探究 研读赏析 课件展示: (1)请同学们按课文顺序划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者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共同合作划出句子,并提示从内容上、从写作特点上去理解、品味、鉴赏、把握 (2)读、品、评—— 交流品读时,强化个别读,再齐读品味,老师要给予朗读指导:长句的停顿要得当;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注意句子的重读;读准字音,注意感情等,老师要积极参与其中。
句子如: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紫藤萝花的繁密和茂盛 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局部,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像迸溅的水花〞,比喻,承“瀑布〞而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紫藤萝花生命的活力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拟人,写出了顽皮、活泼、可爱的形象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拟人,虽无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但它们并不寂寞!而是快乐地单独生长,放出自己生命的异彩!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拟人,把生的快乐和欣喜,形象地表现出来 ⑤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比喻,不仅让人看到了紫藤萝花生命的活力,而且看到了她生的喜悦 ⑥“这里除了光荣,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成梦幻? ——香气,诉诸嗅觉;色彩,诉诸视觉;梦幻,是大脑幻觉人的各种感觉是可以沟通的,修辞上称之为通感 ⑦倒数第二段 A.运用比喻的修辞,告诉我们,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决的信念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B.表达这样一个哲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发奋有为,国家才能兴旺兴旺 教师小结: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树犹如此,何况人呢?作者彻悟了,于是“在这浅紫色的光芒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从脚步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新的精神状态 从对上面这些句子的赏析中,我们还发现优美的句子总是饱含了深情的,作者将自己的深情用一系列的修辞手法表现在紫藤萝上,寄情于景,令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不由怦然心动,深受感染,可见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去表情达意是很关键的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题,但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然不仅仅是描写紫藤萝,而是借此抚今追昔,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方法在语文上称之为“托物寄意〞或者“借景抒情〞,在写作时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教师板书 过渡:学了本文之后,对课文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说出来看看老师的解答能不能使你满意 体验反思 1.质疑交流,比方 (1)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呢? (2)怎么会出现“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关系〞这种谬论? (3)“生死谜,手足情〞指什么? 明确:(1)宗璞生活在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就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她和弟弟从小就在清华园中长大,本以为扎根在这片沃土里的种子应该顺利地发芽开花,谁知道生命的风雨来了,正当他们风华茂盛的时候,却失去了报效祖国的时机好不容易熬过了生命的苦难,几经雪欺霜冻,终于迎来了生命的春天可是有准想到,弟弟这个才华橫溢的科技工作者,正当要施展抱负,绽放自己生命的花朵的时候,却发现身患绝症,已经无法医治,死亡之神随时可能夺去他的生命 (2)现在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就是这样他们非常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认为赏花不是劳动者的爱好,而是资产阶级情调,甚至认为爱花就会腐化堕落 (3)手足,比喻兄弟这里说的是作者的弟弟,小他三岁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做姐姐的焦虑,现在面对紫藤萝,才开始慢慢释怀。
教师总结:曾经看到一句话说:这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自然万物,不仅孕育了我们的生命,而且给予我们许许多的人生启示,学过本文之后,希望大家更能做生活的有心人,更让我们都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积极上进的人,大有作为的人 拓展延伸,课件展示 1.作者由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你有过看到某物而触动你某种情思的经历吗?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学生思考、讲述、交流,老师展示学生作文 2.模仿本文,将以上内容或者选择其他景物抒写一篇日记要求运用想象,并能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宗璞) 托物寄意 紫藤萝瀑布感悟:生命永恒3.教学反思 “外行看热闹,內行看门道〞,这句话本很正常,但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弊病,使人们对这句句话里所说的“门道〞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迷惘到底什么是语文,怎样才称得上是语文教学“门道〞,一直困扰着语文老师们有些老师就公然说明心迹,“如果说以前(应试教育时期)我还知道该给学生讲什么的话,一轮一轮的教改是越改越让我摸门不着了!〞这似乎道出了许多语文教师的心声我也处在教改的洪流中,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教学无论怎么改,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翻开词典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解释:“语文,语言和文字〞也就是说,语文就是要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撇开这些,什么都是枉谈,都是与语文教学开设的初衷是相悖的此外,我也研究学生,我渐渐认识到,教师的本色使命除了课堂的组织者外,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尤其是参与者,教师应该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意识,更多的时候起到一种典范示范的作用,如果像过去那样,游离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外是不行的于是在教学中,我屡次进行此方面的尝试,都取得了实效,因而也受到学生的好评教学?紫藤萝瀑布?也是基于这种认识假设能引起共鸣,那是我最大的期望专家点评 朱芒芒 李艳平老师的这个教学案例,呈现出以下特点: 教学目标定位适当,重点突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揣摩,可操作性较强教学目标的设计表达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努力改良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的要求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意表达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相统一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对课文解读的过程中,既有整体性阅读的活动,又有对课文重点语句进行品味欣赏的具体要求;既能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又有学生的独立品读,强调个性化的阅读理解。
同时,教师注意通过课文中感人的情境和意象,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 在教学结构上,李老师设置了“整体感悟〞“研读赏析〞“体验反思〞“拓展延伸〞等四个板快,整个教学流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课内到课外,循序渐进,流畅自然,符合由感性到理性的一般认知规律,而且打破了课堂结构的封闭形态,呈现出开放的态势 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如在“整体感悟〞这一教学环节中,先用课件展示一组包括紫藤萝在内的花卉图片,让学生欣赏,然后导入课文接着让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读把文字内容配以形象的画面和动人的乐曲,使之更为形象地诉诸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形塑之于外,情动之于中正是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易于领悟课文的精髓,产生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