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探讨芜湖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

文档格式:DOCX| 9 页|大小 20.46KB|积分 20|2022-11-23 发布|文档ID:170859522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探讨芜湖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段天文02 秋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摘要: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 的快速发展,开展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日显重要,新的时代迫切需要推广、普 及普通话就芜湖方言而言,探讨芜湖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失为了 解芜湖方言,全面推广普通话的有效手段芜湖方言在“肥芜方言区”内,属官话大区(北方方言)的江淮官话区(江 淮次方言)芜湖方言与普通话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不同之处也有许多本文着 重从汉语言的声母、韵母、声调、音变等方面作具体的“对应”辨析就声母而言,芜湖方言与普通话相比,“n”与“I”、“z”与“zh”、“c”与 “ch”、“s”与“sh”不分,这是比较突出的地方此外,还有一些有代表性的 方言读音,如:零声母“y”、“w”的读音等在芜湖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中,韵 母部分相对比较复杂,具体有:前鼻音韵母与后鼻音韵母的区别、鼻化韵母与鼻 音韵母之比较、一些单韵母和复韵母的对应比较、关于“u”介音的音变等芜 湖方言的声调同绝大部分肥芜方言一样,调值都有一种“扁缩”的现象,且还有 一个“入声”存在芜湖方言中无“儿化”音,但也存在语流音变的现象。

    这些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地道的芜湖方言在芜湖也有了一些 变化,与普通话的距离开始缩小目前,芜湖市的相关部门正扎实工作,力争使 芜湖市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再上新台阶关键词:普通话、 芜湖方言、 声母、 韵母、 声调、音变关于芜湖方言,一直流传着一则非常经典的笑话一妙龄女郎在上海逗留, 某日乘公共汽车出行,岂料上车乘客太多,该女子奋力向车门挤去,好不容易挤 到门前,忽听她大声呼叫:“哎哟,我的'hai'子挤掉了众人闻之,莫不惊 骇,以为挤着了小孩,细看,原是鞋子从脚上挤掉了在芜湖方言里,鞋子被说 成“hai”子,这便是一则因说芜湖方言而闹出的笑话语言是文化的重要截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程 度更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社会政治、经济 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 的时代迫切需要推广、普及普通话近年来,芜湖市的语委办及教育界的相关人士一直在致力于整理芜湖方言, 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成绩斐然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电视工作积累的新闻播 音员,我以为,探讨芜湖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对应规律,不失为了解芜湖方言、 全面推广普通话的有效方法。

    根据1958 年安徽方言普查工作普查材料《安徽省方言分区图》的划分芜 湖与合肥、巢湖、宣城、滁州、六安、池州等地市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安庆市的 桐城、枞阳两县同被划分为“肥芜方言区”芜湖方言属官话大区(北方方言) 的江淮官话区(江淮次方言)芜湖虽属官话大区,与普通话有不少相似之处, 但不同之处也很多,且有些差别相当明显从一种分化而来的方言或亲属语言, 虽然由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使各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语言呈献出种种差异,但 语言的发展有严整的规律性,这使得差异之中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注释一) 这里我所提出的对应规律,就是找出普通话语音系统与方言语音系统的对应关 系,也就是“对应规律”,下面,我将从汉语言的声母、韵母、声调、音变等方 面作具体的“对应”辨析需要说明的是:芜湖市区和市郊及三县的语音也有一 些差异,这里只就市区方言进行主要的对应分析一)声母我们都知道,普通话有 21 个辅音声母,还有一个零声母,辅音声母是以辅 音充当的,零声母不以辅音充当,而不同的辅音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 方法决定的,根据辅音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可将声母分为双唇音(b、p、m)、唇齿 音(f)、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Y)、舌面音(j、q、x)、舌根音(g、k、h)。

    而在芜湖方言中,只有17个声母,另有一个零声母,其中双唇音( b、 p、m)、唇齿音(f)、舌面音(j、q、x)、舌根音(g、k、h)与普通话相应的声母 读音基本相同,而“n”与“l”、“z”与“zh”、“c”与“ch”、“s”与“sh”在 芜湖话中属同一音位,经常混淆r”在芜湖话中一段则被读为平舌音[z],在 芜湖话中这两个音也是同一音位例如:高梁(liang)被读成高梁(niang)知道(zhi dao)被读成知道(zi dao)迟到(chi dao)被读成迟到(ci dao)事情(shi qing)被读成事情(si qing) “好日子”则被读成“好[ ]子”在“c”与“ch”的对应中,还有一个字的读音非常特别,这就是“吃”字, 芜湖人将“吃”字通常念成[],具有方言的典型性同时,把一些应念成“j、 q、x”声母的字念成了 “g、k、h”声母例如:“街”被读成[ ] “家”被读成[ ]“咸”被读成[ ] “铅”被读成[ ]“敲”被读成[ ] 但这种现象也不是全部,有些此类字的读音也并非如此,例如:“鲜”被读 成[ ],“翘”读[ ]等等,其复韵母念得不太到位,有关复韵母的发音问题 在后面将作详细分析。

    此外,在芜湖方言中,声母“ y”、“w”的读音也有些特别,在普通话里,“y”、“w”是圆唇的,而在芜湖话里却是扁唇,不圆唇的 w”母音有时被读 成[v]音,如“大雾”被读成大[v], “服务”则被读成[][U]y”零声母也有 变化,普通话中念“y”为[i],芜湖方言中,“y”经常会被读成[j],例如:“大 衣”会被读成大[j ], “意义”会读成[j ][j ]二)韵母在芜湖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中,韵母部分是相应比较复杂的一部分 我们都知道,普通话有39个韵母,其中23个由元音(单元音或复合元音)充当,16个由元音附带鼻辅音韵尾部分按韵母的结构可分成单韵母、复韵母、 鼻韵母三类而按韵母开头元音的发音口形可分为“四呼”,即:开口呼、齐齿 呼、合口呼、撮口呼芜湖方言在韵母的发音上与普通话之间的区别较大,具体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对应”辨析1、前鼻音韵母与后鼻音韵母 在普通话中,前鼻音韵母与后鼻音韵母分得十分清楚,而在芜湖方言中,这 两者都难以分清芜湖人似乎在发后鼻音“ng”时比较困难,因此,芜湖方言里, 前后鼻音韵母不分,相互混淆,也就是芜湖人常说的“琴、情”不分、“陈、程” 不分、“詹、张”不分,即:“in”与“ing”、“en”与 “eng”、“on”与“ong” 不分。

    eng”与“ong”这两个复韵母在普通话中,与声母“b、p、m、f”组合, 读音区别是比较明显的,而在芜湖话中,则又出现了变异在芜湖方言中,只要 与声母“b、p、m、f”组合,复韵母“eng”与“ong”的读音一律变成了[], 复韵母的“ e”和“o”音被省略例如:“东、铜、农、弄”这些字在芜湖话里 被读成了[]、[]、[]、[],且“l”与“n”不分2、 鼻化韵母与鼻音韵母普通话语言中的音素,都是纯粹的口音与鼻音口音发音,气流从口腔流出; 鼻音发音,气流从鼻腔流出;元音加辅音的鼻韵母,则先发口音,而后经短暂的 鼻化过渡到纯粹的鼻音普通话无鼻化韵母,而芜湖方言在念“an、ang、ian、 uan.uan ”等鼻韵母时,都发出了鼻腔和口腔同时出气的“鼻化音”例如:芜 湖方言的“an”被发成了[a]音,“ang”被发成了[o]音,“Uan”则被发成了[yi] 音由此可见,芜湖话与普通话在这方面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还有一种现象 也非常特别,便是“ian、uan”这样复韵母在芜湖话中有时会被读成[i]和[ui], 例如:“钱”被读成[],“元”被读成[Ui], “uan”在某些地方则被读成[o], “完”被读成[uo], “搬”被读成[po]等。

    3、 关于复韵母的比较在普通话语音的音节中,复韵母充当韵母的和以复韵母独立自成音节的占有 很大的比重因此,发准复韵母对于说好普通话十分重要,在芜湖方言中,基本 上没有“ai、ao”,象这样的二合复韵母,例如:“开、排、晒”等都念成了[E] 韵母音,而“刀、烧、好”都被念成[]韵母音,“ei、ou”也都被读成了单韵 母,相应地,“wBi、iou、uei、iou”韵母也都念成了二合韵母,而象“iu、ue、 ui”这样的复韵母发音也都明显出现了“二合”不到位的现象一些开口的韵母 也有开口不到位的现象例如单韵母“a”在芜湖方言中就明显出现开口不到位 的现象因此,“二合复韵母单韵母化”和“三合复韵母二合化”是芜湖方言的 一个很大的特点4、 辨别e、0、uo的发音在普通话里e、o、uo三个韵母分得比较清楚,而在芜湖方言里,则没有“e 和uo”,只有一个[o]音,且这个[o]比普通话里的“o”开口度要小,舌位稍高 例如:“哥”字在芜湖话中则被念成了[ko]音,“我”则被念成[wo]音,“说”被 念成了[ ]音芜湖方言中,单韵母“U”有时会被念成[]音,例如:“不”字,在芜湖 话中,便被念成[ ],“陆”字念成[ ],“秃”字念成[ ],“哭”字念成[ ],“服”字念成[ ],但也有一些此类字其读音不是这样的现象,例如:“路、户、 度、裤、兔”等,其方言读音和普通话比较相近,只是声调有些不同。

    关于这类 字的变化规律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论述,有待于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5、 U介音的音变我们都知道,“uei”和“ uen”这样的韵母实际上在汉语拼音中的表注为“ui” 和“un”,而在芜湖话中,他们与d、t、z、c、s等声母组合时,所读出的字、 词往往都丢失了 “u”介音,象“堆、退、催、岁、吨、吞、孙、论”这样的字 实际在芜湖话中都少了 “u”介音此外,声母“d、t、n、l”与韵母“uan”组 合后,“uan”的读音则变成[]音,这在芜湖话中也非常典型6、 少数韵母发音的特殊现象 在芜湖方言中,某些韵母的发言与普通话相对应而言,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律例如:卷舌韵母“er”在普通话中读音很明确,而这一韵母在芜湖方言中却没有, 所有的“ er ”都被读成了 “a”,没有卷舌动作,象“儿、耳、二”这样的字都 被念成[a]音此外,在芜湖方言中,没有“ie”这个韵母,由此导致在普通话 中象“jie、xie、qie”这类音节的字,在芜湖话一部分被读成塞尾韵母的入声 字,另一部分则读成“i”韵母,出现了“姐”和“乙”、“谢”和“细”、“夜” 和“意”、“爷”和“姨”不分的现象还有一些现象,如芜湖方言中把声母“1、 t、n、1、z、c、s”等与“ ou”韵母相组合的字,其韵母“ ou”常被读成[ou](入声字),声母“r”与“i”组合则又读成[],^如“日”。

    当然,这是属于 一些特殊现象总之,就芜湖方言中韵母发音的情况,以上所总结的也只是一个大致的现象, 就芜湖市区而言,城南片、城北片和老城区片,其方言发音依然有不同之处,芜 湖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商贸城市,近几十年来,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多, 市区面积不断扩大,芜湖方言更难以准确、具体辨析因此,在此也只能做一个 大致性的整理三)声调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是字音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声调的实际发音 即为调值,指声调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大凡从事语言工作的人 都知道一种较为直观、简易的调值标记方法,即五度标记法普通话里共分四个 调值,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用“五度标记法”标记便是:4、35、214、 51见下图: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注:也有人认为阴平为4—5度)将芜湖话与普通话语音的声调进行对比,其声调差异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芜湖话与普通话语音声调的调类数不同,普通话只有以上所说的4个声调, 芜湖话则保留了一个古入声二是芜湖话与普通话相对应的4个调类,其具体调 值又有一些差异,下面将进行具体的对应辨别芜湖市区方言的阴平声发音起点相应较低,如果我们将普通话的调值定为5 度的话,芜湖话的调值则只有近似3度,且发音的音程也较短,语言滑动也不像 普通话那样平直,而是下滑至1度上,且呈降调形。

    芜湖方言的阳平与普通话大致相同,但声调上升的幅度不够,其发音起点与 普通话的阳平起点基本相同,但上扬的幅度未达到普通话的5 度,一般只接近5 度,同时音程与普通话相比也略显短促就上声而言,与普通话相比,芜湖方言中的上声的整个音长要短一些,其起 点与普通话上声起点基本相同,均为 2 度,下滑至 1度后略微上扬后便收音,而 普通话则要上扬至 4 度才收音芜湖话的去声问题则主要体现在发音不到位上,发音的起点与普通话去声起 点大致相同,均5 度,芜湖方言为4 度,所不同的是语言下滑幅度不够,普通话 是由5 度至1 度,而芜湖方言一般下滑至 3 度就收音,且去声的力度与普通话相 比也稍弱一些在芜湖方言中,入声字母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字普通话中念成阴 平、阳平、去声的,在芜湖话中都有可能读成入声,具体举例见下面的对照表: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调值3135213535例字诗、天、高门、时、牛纸、短、米去、岸、稻桌、白、客巴、汤、花齐、糖、同老、古浪、大学、叶总之,与普通话相比,芜湖方言的调值给人一种“扁缩”的印象,这与江淮 间的方言发音大径相同普通话中还有一种变调现象芜湖话中也有与普通话相比,主要存在以 下一些差异,芜湖话中的上声音节在阴平音节前会变成阳平,且调值接近 35, 例如:“指标、水乡”这样的词。

    而芜湖话里的上声音节在入声音节前,则会变 成半上,调值近似为 211例如:“铁路、土地、吃饭”等还有两个常用字需要特别说明,这便是“一”和“不”字,这两个字在芜 湖话里都被念成入声,不存在象在普通话里与后一个字不同组合而改变声调的现 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流音变四)音变关于变调的问题,上面已作叙述,这里不再赘述在普通话里具有儿化现象,这也是北方话的特点之一,芜湖方言中没有这种 现象不过有些词缀也有这方面的作用例如:“子、头”等,像:“小孩子、小 猫子、狗子、小辫子”等,与普通话儿化韵的作用有某些对应关系,与儿化音的 意义也有相近的地方同时,这些词缀有区别词性的作用,例如:“盖”为动词,加上“子”以后, 变为“盖子”则成为名词,而一些名词加上“子”后,如:“小狗子、小猫子” 则在情感上有了一些变化,有喜欢的色彩,这时所有“子”的读音都为轻声,“子” 受它前面字音声调的制约阳平、去声字后的轻声约2度,上声字后的轻声稍高, 约4度,阴平字后的轻声最低,约1度象“狗子、猫子、筷子、桃子”在芜湖 话中的读音就属于这类情况在芜湖话中,还有一个特定的入声发音[t Z[]音,它经常在短问句和陈述句中出现。

    例如:你还吃[ ]之[ ]啊?我吃[ ]过之[ ]此外,芜湖方言中有一个用在句尾的语气助词“啊”,经常会因句中的前一 个音素的不同而变化读音,包括声调例如:招呼别人一起走时,便会说:,一 起走啊[ ]!赞叹物体的庞大时,便会说:好大啊[ ]!芜湖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发展史的商贸古城,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文化悠 久,在芜湖方言中,南京话、合肥话、安庆话似乎都与芜湖话有着某些相似之处 方言发音的演化历史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日益 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运用普通话的能力大大增强因此, 传统地道的芜湖方言在芜湖这座日益发展的城市里不知不觉有了一些变化,与普 通话的距离开始缩小,走在大街上,地地道道的芜湖“大白话”已不再是主流众所周知,全面推广普通话对于消除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社会交往,提 高公民素质,提升地域品位,维护国家统一,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 要的作用近年来,芜湖市的推广普通话工作正扎实有效地开展市语言文字工 作委员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以继续深入 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语言文字 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促进推广普及普通话和语言工作规范化向纵深发展为 指导思想。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 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 范化的进程2004年,芜湖市正式启动了规范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实施方案, 并已着力对全市的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业人员的普通话进行培训和测试,以实现 在国家规划的时限内达到普通话初步普及的目标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芜湖市作 为一个现代化的商贸旅游城市,一定会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喜迎八方宾朋,芜湖人也一定能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注释一:摘自晚清吴沃尧的白话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第三十四回参考文献:《普通话语音操练》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印《芜湖市志》地方语音篇《现代汉语》黄伯荣 廖序东 合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叶蜚声 徐通镪 合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语言规范手册》语文出版社主编点评:本文从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较为全面叙述了芜湖话的语音特 征,并与普通话语音作了比较该项研究对了解芜湖话的语音特点, 芜湖地区推广普通话及普通话教学很有参考价值文章描写很细致, 分析很深入芜湖话的有些语音现象被首次揭示出来如普通话中 “路”和“陆”同音,芜湖话中不同音又如“一”的发音,再如芜 湖话中语气词的发音,等等。

    这些现象的发现,有一定的独创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dlmus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