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1

文档格式:DOC| 5 页|大小 33.50KB|积分 10|2022-10-09 发布|文档ID:159404563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柏社中心小学 钟卫英【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实施科学有效的提问,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也是实现新课改倡导的三维目标的必要手段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一些策略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优化策略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提问这一教学手段可用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新课的导入、新知识的讲授、课堂练习、小结归纳等活动中都可用到提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提问,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学提问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孔子的“启发式”提问和苏格拉底的“产婆式”提问,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层层分析、步步引领来逐渐引导学生的思维和认识所以说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自身学科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做到善提问,巧提问,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作为如此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已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满堂问”这种憋病,“满堂问”实际上只是“满堂灌”的一种形式罢了有的老师一节课提问多达50多次,学生处于疲惫地应付问题的状态,看似课堂气氛热闹,实际上课堂教学效果是非常低下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提出教育的认知类目标包括六种具体目标: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提问中经常局限于记忆性、重复性、再现性的问题,而对分析、综合、评价等创造性问题却很少涉及;也有一些教师专注于深奥性提问,让学生无从思考这些无效性、低效性的课堂提问必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调查发现,教师的低效性提问可归因于课堂的把握不到位,往往害怕一些太深的问题会难倒学生、冷却课堂气氛、不利于教学的进行;或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功底深厚,并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二、课堂提问的改进策略为了克服这些弊端,我们必须重视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改善现有的课堂结构,要把提问与读、思、议、练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提问的激励、启发、疏导、引领等功能,以达到调动与调节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目的为此,笔者认为对于课堂提问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提问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的提问是课堂有效提问的前提这种问题的设计需要教师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透彻钻研教材并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进而准确地确定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的问题并以预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提问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思考如果脱离这一点,往往会导致“问无实质,问多无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想想为什么要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问,为什么要在此处提这样的问题等二)把握好恰当的提问时机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却非常重要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若能在恰当的时机和火候提问,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它能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思维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等1.导入时提问在导入时教师用巧妙的语言设置悬念,能迅速造成求知若渴的心理状态,使教学活动的刻意铺垫转化为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过程,为后续学习打下情、知交融的心理基础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五册《金色的草地》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师: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生:草地是绿色的生:春天、夏天时草地是绿色的,秋天时草地是黄色的。

    生:冬天下雪时,草地被白雪覆盖,看去一片白色师:是呀,季节不同,草地的颜色就不同,可是,有一片草地,一天当中它的颜色都要发生好几次变化,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色的草地》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也都围绕着这个问题来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2.结课时提问根据课文特点,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拓展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二年级《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一课可运用拓展式结束:在讲完课文的结尾部分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要画什么?有的说要画好多好玩的玩具,因为爸爸妈妈经常不同意买玩具;有的说要画好多漂亮又高大的房子给灾区的人住;有的说要画一艘宇宙飞船到太空中游玩……虽然学生的说法有的为自已,有的为他人,但学生的畅想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3.关键处提问关键处即是一节课中的重点、难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一般是围绕课文的重点而制定抓住课文的重点处提问,不仅让学生们很好地理解了课文的主要意思,也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难点既包括新出现的知识难点,也包括虽已学过却又似懂非懂的知识点这些难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就此提出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产生认知的兴趣。

    如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在读了课题之后,我就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经过整理得出三个问题:谁做了一次成功的实验?实验的过程怎样?实验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在理解课文时,我先引导学生解决了前两个问题,因为第三个问题既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就紧紧抓住第三个问题去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当大部分学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孩”时,我推波助澜地问“有不同的意见吗?”有的说:“另外两个男孩听从小女孩的指挥,也有功劳有的说:“三个人都有功劳这引起了学生的观点争鸣,让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出火花接着,我引导启发:“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此时学生的激情被点燃,学生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在努力地寻找依据,不断地思考,深入文本,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最后得出正确结论与此同时,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争论”,也有利地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入再如教学《女娲补天》时,我根据学生的提问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二是女娲怎样补天?三是女娲补天辛苦不辛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抓住课文的主要部分,以三个问题来组织阅读教学解决第二个问题时,让学生划出女娲补天时的动词,并在学生不断地朗读体会中,完成了课文重点内容的学习。

    三)提问力求新意和趣味性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新奇的提问,对学生的大脑皮层会产生重锤敲击般的刺激,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一年级《小熊住山洞》,在第三课时我把课文内容编成课本剧请一位学生当熊爸爸,我自己则打扮成一只善问的小熊,另外请一些学生当其它动物表演开始了:春天来了,熊爸爸东看看,西看看,舍不得砍树,我就问:“爸爸,我们为什么不砍树造房子呀?”熊爸爸说:“树木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多美呀,砍掉很可惜的!”其它三个季节我也问同样的问题,在结束时又问森林里的动物为什么要送鲜花给我们一家啊?原本枯燥的学习检查,经我们师生风趣的一演一问,学生兴趣高涨,不仅加深了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也增加了语言交际、表达的训练力度,可谓一举多得这样看来,对学习检测时的提问也应讲究艺术总之,课堂提问应力求新意和趣味性另外,课堂提问还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思维,要有助于学生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应当不断满足学生新的需求,面向全体学生四)提问要倡导师生平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关爱、理解和欣赏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畅所欲言,无拘无束,思维变得活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认为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师提问时态度要和蔼,语气要轻柔,言语应有礼貌,使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并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其中。

    2.提问时要留下思考时间,低难度的问题要留3~4秒,高难度的问题则需停留15秒,在学生回答后也应留一定(2秒左右)的时间让他补充完善回答3.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始终以微笑面对学生,耐心倾听孩子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孩子们的回答孩子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物,论之有据,都应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若有离题倾向,教师可暗示引导,让学生尽量围绕问题去回答,而不应是责骂与取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主动钻研,相互探讨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让学生学会提出一个问题,大胆质疑,是改变他们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逐渐变得积极主动的最佳途径之一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设问题是确保教学任务得以完成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设计出一个个合理性的问题,而提问也永远是一门古老而年轻、丰富与深刻的科学与艺术参考文献】1.《小学语文:名师魅力课堂激趣艺术》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陶行知 《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年 06月3.任志刚著 《有效的设计 有效的课堂》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1-79页4、《小学教学设计》杂志社 2013年9月上旬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精品教学资料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