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在功率中心说

视在功率中心说“视在功率中心说”不论人们怎样否认它,电工实践中是离不开它的,接任 何负载都测量总阻抗,测量电流和电压值,也就是欧姆定律和计算公式是不可缺 少的,有功功率大小不用测量我们单位的电工都没有有功功率表因此说实践中应用的视在功率视在功率 中心说”,书中没有这个提法,我是为了与“有功功率中心说”相区别起的名 “有功功率中心说”,书中也没有这个提法,我是为了说明问题,起的名字 提出“ 视在功率中心说”的最大用处:能反映出电路谐振产生能量问题 , 对 推动利用电容器节电具有重大意义 在电工书中承认电路谐振时产生“ 内电动 势 ”,输出了视在功率,从理论上看是补偿了无功功率,输出了无功功率电流, 但在实际上对负载做功来说,有功功率也增加,其原因是电流和电压增加,有功 功率因数不变在电路谐振理论和计算方面书中有重大失误:第一个是,否认电路谐产生能量 这就好比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对利用电路谐振现象设下了巨大障碍,节电器节电 效果达 20-50%都没有人重视,都没有人研究节电的原因是什么?在电力系统中公认为: 安装电容器提高有功功率因数,减少总电路中的有 功功率损耗,提高效率和设备的利用率, 不知道对电感负载做功的影响。
因此 人们公认为安装电容器对用电单位来说不能节约电能,也不少交电费正如大 学教授说的: 安装电容器的好处在供电、发电!不再用户!!!尊敬的老师: 你说一个大学教授有这种观点,也就代表当代权威的共同观点,对推广利用电容器节电会有什么影响呢?真是误国误民第二个失误:电费测量有失误,电能表安装在并联电容器附近,测量出的是 谐振后的能量,包括从电容支路输出的电能第三个是计算中的失误:1、有功功率因数提高,是一种表面现象,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所以利用有功功率计算不出节电的真正效果2、 理论不符合实际:(1)安装电容器后,从电源输出的电流减小,不能 保持原来的大小2)从计算式中看,书中认为在电感负载中有功功率因数提 高,由250A减少到200A,实际电感负载中电流没有减小,有功功率因数也没有 提高3)从计算中看,安装电容器后,认为电感负载的电压和电流不会增大 实际已经增大4)书中认为负载做功大小不变,实际做功增大3、 对于例题的计算,经过反复研究,我的计算方法如下,请你看一看是否 正确?利用品质因数计算:1、并联电容器前: 当功率因数为0.8时, 计算结果和方法与书中相同略2、 并联电容器后: 当功率因数为 1. 0时, 计算方法与书中不相同 。
1) 并联电容器前品质因数值:总阻抗为:220 -1000=0.22(欧姆);纯电阻:R=0.22X0.8=0.176(欧姆);感抗:X=V0.22 2 -0.176 2 =0.132 (欧姆);品质因数:Q=X/R; Q= 0.132 5176= 0.75 ; Q为感抗与阻抗的比值2) 并联电容器后品质因数值:有功功率电流I R =1000 x0・8=800A;总阻抗Z=220三800=0.275(欧姆);因为电路谐振时电感负载中的纯电阻值是不变的,总阻抗增加是因为电感增大X=〈0.275 2 -0.176 2 =0.2113031;品质因数值:Q=X/R; Q= 0.2113031 士0・176= 1.2005858;(3) 电感负载中的电流值:根据电感负载电流三角形公式:IL =〈I r2+(Q I R )IL =〈800 2 +(1.2005858 x800) 2 =〈640000+922500=^15625 00= 1250 (A)(4) 当有功功率值为 1 时,能供几个工厂用电?① 按负载中的电流计算:一个工厂用电需要的电流为250A, 12504250=5(个);② 按有功功率计算:负载中的总电压为:1250X0.275=343.75(伏);电阻压 降:0.275x800= 220(伏);电感压降:U L =〈343.75 2-2202 =〈118164-48400= 264(伏);电容支路中的电流:264 v 0.275= 960(A);验算:I L =〈800 2 +960 2 = 〈640000+921600+= 1250(A); (与用电流计算公式计算结果相同)电感负载中的有功功率为:1250 x220x0・8 = 220,000(W)从电源输入的有功功率为:800 X 220 X 1. 0=176000 (W);有功功率增加值:(220,000- 176000) v220,000 X 100%= 20%;如果加上总电路中的有功功率损 耗, 节约电能会在 30%以上。
供给工厂数: 220,000v44,000= 5(个) ;例题2 :某变电所输出电压为220v额定视在功率为220KVA给相电压为220v,功率因数为0. 6,额定功率为33 KW工厂供电,问能供给几个工 厂? 如果用户把功率因数提高到 1,又能供给几个工厂?一、 按书中观点计算:这个计算是很简单的:额定输出电流电流为:I额=220000 - 220=1000A1、 当功率因数为0. 6时,33 KW的工厂耗损电流为:I= 33 000 m 220 m0. 6 = 250A,1000 m 250= 4 (个)该变电所可以供给4个工厂的用电2、 当功率因数为 1时,工厂需要电流 I= 33 000 m 220 m 1. 0= 150 A, 1000A m 150= 6.6 ( 个 ) 该变电所可以供给 6.6 个工厂的用电二、 利用品质因数计算:1、 并联电容器前:当功率因数为0. 6 时, 计算结果和方法与书中相同略2、 并联电容器后: 当功率因数为 1. 0时, 计算方法与书中不相同 1)并联电容器前品质因数值:总阻抗为:220 ml000=0.22(欧姆);纯电阻:R=0.22X0.6=0.132(欧姆);感抗:X=V0.22 2 -0.1322 = 0. 176 (欧姆);品质因数:Q=X/R; Q= 0.176丸・132= 1.33 ; Q为感抗与阻抗的比值。
2) 并联电容器后品质因数值:有功功率电流I R =1000 x0・6=600A;总阻抗Z=220三600=0.366(欧姆);因为电路谐振时电感负载中的纯电阻值是不变的,总阻抗增加是因为电感增大X L =〈0.366 2 -0.132 2 =0.341;品质因数值:Q=X/R; Q= 0.341 v0.132= 2.58;(3) 电感负载中的电流值: 根据电感负载电流三角形公式: IL=〈IR2+ (Q IR)I L =〈600 2 +(2.58 x600) 2 =〈360000+2396304= 1660 (A)(4) 当有功功率值为 1 时,能供几个工厂用电?① 按负载中的电流计算:一个工厂用电需要的电流为250A, 1660 4250=6.64(个) ; ② 按有功功率计算 : 电感负载中的有功功率为 :1660x220x0.6=219120 ;从电源输入的有功功率为:6 00 X 220 X 1. 0=132000(W);有功功率增加值:( 219,120 -132,000) 4220,000 X 100%= 39.6%; 如果加上总电路中的有功 功率损耗,节约电能会在 40%以上。
供给工厂数: 219,120 433,000 =6.64 (个);注: 在实际中因为有功功率因数达不到一,此计算的是节电最大值,在设计中 应用;在实践中也可以利用此方法计算,但数值会有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