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口诀求商(一)》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口诀求商〔一〕?教材分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五单元?口诀求商〔一〕?教材分析文章内容收集, 请记住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第五单元?口诀求商〔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教材只编排一道例题,着重教学用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方法、形成技能,“想想做做〞把口诀求商的教学分成两段编排,第1~5题,被除数为12以内数的除法;第6~9题,被除数是比12大的数的除法练习五是全单元的综合练习,以除法口算为主,适当穿插乘法内容,起组织新的认知结构的作用教材还编排了许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引导学生及时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 1. 被除数在12以内的除法例题的图画是10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的场景,计算分成几组的算式是10÷2学生知道这是一个平均分的实际问题,会很自然地想到操作学具分圆片不仅得出了答案,还从中看到5个2人是10人〔即二五一十〕,从而感觉除法计算可能和乘法口诀有关在此根底上,教材及时告诉学生:“可以直接用乘法口诀算〞,这使口诀求商的教学成为有意义地接受用口诀求商应该怎样想?例题教学的方法是: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用补充口诀的形式获得除法的商。
正如例题示范的“二〔五〕一十,商是5〞根据除法算式想乘法口诀,有些学生能直接找到那句口诀,而且想得很快也有些学生暂时达不到这样的程度,需要依次背口诀才能找到适宜的口诀指导学生背口诀可以从“一几得几〞开始,按先“横〞后“竖〞中间“拐弯〞的次序进行试一试〞里计算8÷4,只要横着背4的乘法口诀: 一四、二四计算12÷3要拐弯背3的乘法口诀: 一三、二三、三三、三四想想做做〞第2题里每组的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用的是同一句口诀,让学生体会乘法口诀既能口算乘法,也能口算除法,从而理解口诀求商的方法,还渗透了乘、除法间的关系第3题分别用2、3、4的口诀求商,按被除数从小到大依次计算各题,就是从口诀“一几得几〞逐句计算除法,有助于比较熟练地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第5题根据乘法口诀找规律填数,本单元教学时可经常进行这样的专项练习2. 被除数比12大的除法口算被除数大于12的除法没有编排例题,通过“想想做做〞第6题教学在列出算式20÷5和20÷4以后,由“白菜〞卡通提出“用哪句口诀算〞,把被除数是12以内数的口算经验迁移过来让学生知道,虽然被除数和除数都变大了,但仍然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再通过第7、8题的练习,学会选准适宜的那句口诀,较快地算出商,逐渐改变从“一几得几〞依次背口诀的状况。
所以,这一段内容的教学要着眼于根本技能的形成第9题是首次进行除法口算测试,主要检查学生是否学会了口诀求商以及计算的正确率可以给学生2分钟时间,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随时矫正其中6÷1这样的题在前面没有见过,如果发生错误,要引导学生想口诀“一〔〕得六〞3. 看乘法口诀说除法算式口算除法是根据算式寻找适宜的乘法口诀,练习五第1题那么是根据乘法口诀说出除法算式,引导学生换个角度进一步体验表内除法与乘法口诀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掌握口诀求商的技能教学这道题要对照着第21页的乘法口诀表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是看一句口诀说两道除法算式,像教材的场景图那样,同桌一个人说“四六二十四〞,另一个人说“24÷4=6〞和“24÷6=4〞第二步找哪些口诀只能说出一道除法算式,这项学习任务较具挑战性联系以前哪些口诀只能说出一道乘法算式的经验,想到这些口诀也只能说出一道除法算式第三步是根据一句口诀既说乘法算式,又说除法算式,把新旧知识融合起来,能体验乘、除法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4. 解决实际问题练习五第9~13题是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有三个特点: 一是与解题有关的信息分别在图、文字或对话中,如第8题里的“我们〞是指图画里的4个小朋友,第9题是栽小车里的30棵树。
信息呈现方式的多元会给解题造成困难,要通过“在题目里知道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收集信息,经过有序整理保存有用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条件和问题,扫除解题障碍二是通过估计培养推理能力,渗透函数思想第11题先答复“茄子〞卡通的问题“哪两人抬的次数少〞,要根据南瓜总个数相同,每次抬的个数少〔多〕,抬的次数多〔少〕,结合推理进行估计再分别计算女同学、男同学抬的次数,验证估计第10题把15盆花分别平均排成3行或者5行,计算每行的盆数,为第11题的估计作了有益的铺垫第13题把12个圆排成不同的行数,给教学留出了估计和推理的空间,使学生又一次受到函数思想的熏陶三是在综合情境里解决问题第12题围绕购置五种食品,已经提出了三个问题,还要继续提出其他问题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条件,根据问题的需要准确地选用条件,能感受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体验常用的数量关系,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