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计算公式
1. 体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dyneXsec) /cm5=80X(MAP — RAP) /.MAP二平均动脉压RAP=右心房压.二心输出量正常值=900 — 1300 (dyne X sec) / cm52•平均动脉压(MAP):MAP(平均动脉压)二舒张压+[1/3 (收缩压一舒张压)]3. 心输出量:心输出量(L/min)二BSA二体表面积(M2)Hb二血红蛋白(g/100ml)SaO2 & SvO2=动脉血氧饱和度一静脉血氧饱和度心脏指数是心输出量以个体为单位计算的心脏指数二心输出量/体表面积(L/min/M2)4. 总外周血管阻力:SVR二(平均动脉压一中心静脉压)十心排出量X80 正常值为L5. 杜克平板测验分数:杜克平板测验分数=未出现心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X最大ST段下降(mm)持续心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X最大ST段下降(mm)—X 1 测试因心绞痛中止:测试持续时间(min)—X最大ST段下降(mm)—X2 风险级别:高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5高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106•校正的QT间期:校正的QT间期二测量的QT间期(sec)—sqrt (R-R间期)正常值:校正的QT间期不应该超过:(婴儿<6 个月)(儿童)(青少年和成人7•氧供应(D02):D02=X[Sa02 (动脉血氧饱和度)XHb (血红蛋白)]XC0X108•氧消耗(VO2):VO2= X [ (CaO2 (动脉血氧含量)XCvO2 (静脉血氧含量))XC0X10CaO2=XSaO2XHbCvO2=XSvO2XHb9•氧耗量(给定心输出量):氧耗量(ml/min)二心输出量(.)X(13XHgb)X(SaO2—SvO2)Sa02二动脉血氧饱和度SvO2=静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值=110 — 160ml/min/M2若平均体表面积为1.73M2,则正常值=190—275ml/min10.动脉血 CO2 分压:PaC02=XVC02/VAVC02 为 C02 排出量(ml/min)Va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L/min)为使气体容量(ml)变为Kpa (mmHg)的转换因子11•动脉血氧分压(PaO2):坐位:PaO2=—X 年龄仰卧位:PaO2=—X 年龄12. 动脉血氧含量:CaO2=XPaO2+XSaO2XHb13.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Sa02二Hb02F(Hb02+Hb)X100%HbO2 是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14. 急性肺损伤比率:急性肺损伤的氧合指数二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分数氧合指数<300,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氧合指数<200,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15.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P(A-aa)O2):(1) 吸入气氧分压PI02二(大气压一PH20)X吸入氧浓度%(2) 肺泡气 PO2 (PAO2)二PI02—PC02X(3)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 (A-a) O2)二PA02—Pa02将 (2)的结果代入(3)中即可得P (A-a) 0216. 肺泡气公式:肺泡氧分压(Pa02) (mmHg)二[FI02 (%)X(大气压一PH20)]—(PaC02X)]FI02二吸入气浓度(%)PH20二气道水蒸气压力,通常为,即47mmHgPaC0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17. 肺顺应性:肺顺应性(Cdyn)二潮气量十(最大气道压一呼气末正压)18•尿HC03—排泄率:尿 HC03-排泄率二[尿 HC03—(mmol/L)X 血肌酐(umol/L)]F[血浆 HC03—(mmol/L)X 尿肌酐(umol/L)]X10019•有效血浆流量(ERPF):ERPF=(尿液PAH浓度X尿量)十血浆PAH浓度(mi/min)20. 渗透溶质清除率(Cosm):Cosm 二(UosmXV)FPosm (ml/min) 其中V为每分钟尿量Uosm为尿渗透压,正常成人尿渗透压600T000 mOsm/,平均为800 mOsm/21. 肌酐清除率:Cockcroft 公式Ccr=(140-年龄)X体重(kg)/72XScr(mg/dl)(男性)Ccr=(140-年龄)X体重(kg)/85XScr(mg/dl)(女性)Durate公式该公式与实测Ccr相关性较好,且不需测体重,更适合于危重病人。
Ccr=Scr(mg/dl)(男)Ccr=Scr(mg/dl) + (女)新生儿肌酐清除率的计算新生儿肌酐清除率二KX身高(cm) /血肌酐(umol/L)K值一般按计算,用患儿体表面积矫正,即得出矫正的肌酐清除率(1.73m) 其结果和留24小时尿测定的肌酐清除率的结果数值一致足月儿出生1周时,Ccr平均为1.73m,为成人值的1/422. 肾全血流量(RBF)RBF二ERPFF(1—血细胞比容)(ml/min)正常参考值:ERPF 为 600-800ml/min; RBF 为 1200-1400ml/min23. 肾小球滤过率:1. 肾小球滤过率-Cockcroft-Gaul t计算法男性肾小球滤过率(GFR)二女性肾小球滤过率(GFR)二GFR (男性)X用理想体重:男性:50kg+2.3kg/身高超过5英尺女性:45.5kg+2.3kg/身高超过5英尺肾功能损害程度评定:正常值:>100ml/min轻度损害:40-60ml/min中度损害:10-40ml/min重度损害:<10ml/min2. 肾小球滤过率-Jelliffe计算法男性肾小球滤过率(GFR)二女性肾小球滤过率(GFR)二GFR (男性)X 用理想体重:男性:50kg+2.3kg/身高超过5英尺女性:45.5kg+2.3kg/身高超过5英尺肾功能损害程度评定:正常值:>100ml/min轻度损害:40-60ml/min中度损害:10-40ml/min重度损害:<10ml/min24. 肾衰竭指数:肾衰指数:尿钠十(尿Cr—/血Cr)25. 自由水清除率(CH20):CH20二V (尿量 ml/min)—Cosm (mi/min26. 菊粉清除率:菊粉清除率二尿菊粉浓度X单位时间尿量/血浆菊粉浓度27. 血液净化疗法:1. 血液透析(1)尿素清除指数(KT/V)KT/V=—Ln(R—)+(4—)XUF/W其中为Ln自然对数,R为透析后与透析前血清尿素氮浓度的比值;T为每次透析时间,UF为超率量,单位为升,W为透析后病人的体重,单位为kg。
2. 腹膜透析(1)尿素清除指数(KT/V)残肾KT/V二(尿尿素X每日尿量X7)—[血清尿素X体重X(女性)]腹透KT/V二(腹透出液尿素X每日腹透出液量X每周腹透天数)十[血清尿素X体重X(女性)]⑵肌酐清除率(Ccr)残肾Ccr=[(尿肌酐/血肌酐+尿尿素氮/血尿素氮)/2]X每日尿量X每周透析天数腹透Ccr二(腹透出液肌酐/血肌酐)X每日腹透出液量X每周透析天数总Ccr二(残肾Ccr+腹透Ccr)X实际体表面积28. 钠排泄分数:钠排泄分数(FENa) (%)二[尿 Na/血 Na]X100F[尿 Cr/血 Cr]肌酐(Cr)单位:mg/dl29. 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即红细胞的平均体积)通常用电子仪器来测得MCV (飞升,fl)二红细胞比积(%)X10十红细胞计数(百万个/mm3)成人正常值:90±7fl常用于贫血的分类30.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二S tand Dev of MCVX100FMCVRDW反映周围血红蛋白体积异质性参数RDW增宽见于:大小不均一的红细胞存在时,网织红细胞增多,缺铁性贫血,新生儿RDW正常见于:轻型地中海贫血正常值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g/dl)即100毫升血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克数。
MCHC增高见于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性贫血MCHC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MCHC(g/dl)=成人正常值:34±2g/dl32•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皮克(pg))即每个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的平均值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皮克)二Hb (g/100ml)X10十红细胞计数(百万个/mm3)成人正常值:29±2pg33. 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细胞计数/mm3)=[(中性粒细胞(%) +中性带状核粒细胞(%)) X白细胞总数]-100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 <500mm3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常与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有关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 <500mm3说明患者伴有多种病菌所致的感染34. 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mOsm/L) =2〔Na+〕mEq/L +葡萄糖(mg/dL) +血尿素氮(mg/dL)脊髓损伤分级:分级描述A运动、感觉功能完全丧失B不完全-仅保留感觉C不完全-仅保留运动(无功能)D不完全-保留运动(有功能)E所有运动、感觉功能完全恢复,但可能有异常反射表现评分:评分等级描述100正常无不适,无疾病表现90能正常生活轻度症状80经努力正常生活有一些症状70能自我照料不能进行正常生活60偶尔需照料能自己达到大部分需要50需要照料需要经常帮助和照料40残疾需要特别照料和帮助30严重残疾需要住院,但不致于死亡20病重需要积极支持和护理10垂死即将死亡0死亡室管膜下出血分级:分级描述1仅有室管膜下出血II有脑室内出血,但没有脑室扩大III有脑室内出血,有脑室扩大IV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血肿动静脉畸形(AVM)分级:体积邻近脑组织是否重要功能 区静脉回流类型小(<3cm)1否0仅有脑表面静脉0中(3-6cm)2是1有深部静脉1大(>6cm)3* 评分=上述分数之和,范围 1-5;另外有独立的第6 级,指无法手术的病变(切除不可避免地造成残疾性损害或死亡)* 体积指在未放大的血管造影片上病变的最大直径。
和影响 AVM 切除难度的因素相关,如:供血动脉、盗血程度等39. 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委员会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评分描述0动脉瘤未破裂1无症状,或轻度头痛,轻度颈项强直1a无急性脑膜/脑反应,但有固定的神经功能缺失2中等至重度头痛,颈项强直,或颅神经瘫痪(如1 ii,iv)3嗜睡或混乱,轻度定向障碍4昏迷,中等至重度偏瘫5深昏迷,去脑强直,垂死表现对于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例如HTN、糖尿病、严重动脉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或血管造影发现严重血管痉挛者,评分加1分40.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睁眼语言运动4-自发睁眼5-正常交谈6-按吩咐动作3-语言吩咐睁眼4-言语错乱5-对疼痛刺激定位反应2-疼痛刺激睁眼3-言语含糊4-对疼痛刺激屈曲反应1-无睁眼2-只能发音3-异常屈曲(去皮层状态)1-无发音2-异常伸展(去脑状态)1-无反应将三类得分相加,即得到GCS评分最低3分,最高15分)选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注意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41. 儿童(<4岁)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睁眼(同上)语言运动(同上)4-自发睁眼5-微笑,声音定位,注视物体,互动6-按吩咐动作3-语言吩咐睁眼4-对安慰异常反应,呻吟5-对疼痛刺激定位反应2-疼痛刺激睁眼3-言语含糊4-对疼痛刺激屈曲反应1-无睁眼2无法女慰3-异常屈曲(去皮层状态)1-无语言反应2-异常伸展(去脑状态)1-无反应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分等级描述5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4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3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2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1死亡死亡43. 肌力分级:分级描述5力量正常4+在强负荷下力量轻度下降4能够对抗中等负荷4-能够对抗轻度负荷3能对抗重力完成运动2不能对抗重力1仅有肌肉收缩,可能只能被触及0无任何运动44. 脑灌流压:脑灌流压(CPP)二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或脑灌流压(CPP)二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45. 脑血流量:脑血流量(CBF)二(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 /脑血管阻力(CVR)MAP (平均动脉压)二舒张压+[1/3 (收缩压一舒张压)]ICP=颅内压CVR二脑血管阻力体循环平均动脉压在正常范围内时,通过调节脑血管阻力(CVR),可使舒张压(CBF)维持在稳定水平。
46.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HUNT-HESS分级:评分描述0动脉瘤未破裂1无症状,或轻度头痛,轻度颈项强直1a无急性脑膜/脑反应,但有固定的神经功能缺失2中等至重度头痛,颈项强直,或颅神经瘫痪(如1 ii,iv)3嗜睡或混乱,轻度定向障碍4昏迷,中等至重度偏瘫5深昏迷,去脑强直,垂死表现对于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例如HTN、糖尿病、严重动脉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或血管造影发现严重血管痉挛者,评分加 1 分47. 小儿各年龄需水量:年龄 平均体重(kg) 需水量ml/dml/(kg • d)3日250~30080~10010日400~500125~1503月750~850140~1606月950~1100130~1559月1100~1250125~1451岁1150~1300120~1352岁1350~1500115~1254岁1600~1800100~1106岁1800~200090~10010岁2000~250070~8514岁2200~270048. 小儿失水量的计算法失水量(ml)二体重(kg)X脱水程度(%)根据体重的减少判断脱水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婴儿5%10%15%儿童3-4%6-8%10-12%病情稳定、非高钠血症者:最初8小时给予1/2总液体量,余1/2 量在16小时补完。
继续丢失量则需补充额外的液体49. 小儿尿量计算方法:小儿尿量即为小儿每小时内产生的尿液量成人的尿量通常用毫升/小时表示,小儿尿量按体重计算较成人多)尿量(cc/kg/hr)二(总尿量/体重(kg)) /时间(hr)正常尿量:成人:cc/kg/hr小儿:cc/kg/hr50. 小儿气管内插管的管道规格选择:儿童气管内插管的管道规格(ETT规格)ETT=4+ [年龄(岁)/4]ETT<6采用非袖口式管道ETT>6采用袖口式管道51. 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1. 按体表面积计算小儿用药剂量=成人剂量/(m2) X小儿体表面积(m2)附: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方法:⑴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X +⑵小儿体表面积(m2) = X身高(cm)+X体重(kg)(3)也可用下述简便方法计算:1〜5kg: m2=X体重(kg) +6〜10kg: m2=X体重(kg) +11kg〜20kg: m2=X 体重(kg) +21kg〜30kg: m2=X体重(kg) +⑷体表面积(m2) = (4X体重+7) / (体重+90)=X [体重(g)X 身长(cm) ]1/2⑸体重30kg以下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X+(m2)体重30kg以上小儿体表面积计算: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2. 按体重计算小儿用药剂量=成人剂量X小儿体重(kg) /50〜60 在称患儿体重有困难时,可用以下方法计算:1〜6个月:体重(kg)=3 (kg) +月龄X7〜12个月:体重(kg)=3 (kg) +月龄X1岁以上:体重(kg)=8 (kg) +年龄X2此法简便易行,但年幼者求得剂量偏低,年长者偏高,应根据临床工作经验作适当的增减3. 按年龄计算初生-1个月成人剂量的1/18-1/141个月-6个月成人剂量的1/14-1/76个月-1岁成人剂量的1/7-1/51岁-成人剂量的1/5-1/42岁-成人剂量的1/4-1/34岁-成人剂量的1/3-2/56岁-成人剂量的2/5-1/29岁-成人剂量的1/2-2/314岁-成人剂量的2/3-至全量18岁-全量至成人剂量的3/460岁以上成人剂量的3/452. 小儿维持量的计算方法:根据体重计算小儿维持量的方法:第一个 10kg 的维持量:100ml/kg/24hr第二个10kg的维持量:50ml/kg/24hr超过20kg,体重每增加1kg的维持量:20 ml/kg/24hr53. 新生儿Apgar评分法:体征评分标准出生后1出生后 5012分钟分钟皮肤颜色青紫或苍白身体红、四肢青紫全身红心率(次/分)无小于100次/分大于100次弹足底或导管插鼻反应无反应有些动作如皱眉哭、喷嚏肌张力松弛四肢略屈曲四肢能活动呼吸无慢、不规则正常、哭声响Apgar评分结果8-10分无窒息、4-7分轻度窒息、0-3分 重度窒息。
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时进行评分如果婴儿危重则在1 0分钟和20分钟时重复评分55. 各月份胎儿平均身长与体重计算式:妊娠5个月前:身长二妊娠月数的平方(cm)体重二妊娠月数的立方X2 (g)妊娠5个月后:身长二妊娠月数X5 (cm)体重二妊娠月数的立方X3 (g)56. 生物物理相评分: 生物物理相评分是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健康的一种方法每项指标(共5项)得2分为正常0分的为异常结果分析:8-10:勿需即刻分娩4-6 :慎重,若胎儿肺成熟,需考虑分娩0-2 :即刻分娩57. 用胎儿身长计算妊娠月份公式:妊娠月份二(头臀长度一2)X2/558. 预产期的计算:月份=末次月经的月份+9(-3)日=末次月经的天数+759. 平衡盐溶液公式:公式为目前应用较广泛公式之一伤后第1个24h补液量=乳酸钠林格液,4mlX体重(kg)XII、lll度烧伤面积(%)伤后第1个8h内补充总估计量的半量,第2和第3个8h各补给总液体量1/4量由于该溶液含钠离子130mmol/L,相当于每1 000m l 平衡盐液带入1 00m l 水分,故不需要再补充基础水分伤后第2个24h补液量包括血浆〜X体重(kg)X烧伤面积(%)和(或)白蛋白1g/体重(kg),其余为5%葡萄糖液,不补充电解质溶液。
改良公式伤后第1个24h补液量:补给乳酸钠林格液3mlX体重(kg)XII、lll度烧伤面积(%),其他同Parkland公式平衡盐溶液补液公式虽然可以恢复血容量和使循环功能稳定,但因大量补充钠离子,易导致钠负荷加重组织水肿因此,对烧伤面积超过 80%的病人和肾脏排泌钠离子功能差的婴幼儿,仍以胶晶混合公式补液为宜水分蒸发量每小时蒸发量(ml) = (25+lI、lll度烧伤面积%)X体表面积(m2)每天蒸发量(ml) =(〜)X烧伤体表面积(cm2)60. 胶-晶混合公式: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补液公式(即胶-晶混合公式)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补液公式公式伤后第1个24h补液量为胶体液(ml) +乳酸钠林格液(ml) +5%葡萄糖液2000ml (基础水分)胶体液(ml) =II、III度烧伤面积(%)X体重(kg)X乳酸钠林格液(ml)二11、111度烧伤面积(%)X体重(kg)X计算所得总补液量的半数在烧伤第1 个 8h 内补给,第 2 个和第 3 个 8h 各补充其总量的 1/4伤后第 2 个 24h 补液量:除基础水分量不变外,胶体液和乳酸钠林格液按第1 个 24h 实际补充量的半量补给。
2. 国内常用的公式伤后第1个24h补液量(ml)=ll、lll度烧伤面积佻)X体重(kg)X(胶体液和电解质液)+2000〜3000ml (基 础水分)胶体液和电解质液一般按1: 2比例分配;如果II度烧伤面积超过70%或III度烧伤面积超过50%者,可按1: 1的比 例补给估算补液总量的半量应在伤后6〜8h内补给,伤后第2和第3个8h各补给总量的1/4量第2个24h补液量:胶体液和电解质液量按第1个24h实际补液量的半量补充,基础水分不变61. 高张溶液补液公式:高张溶液是指含钠浓度为250或200mmol/L的复方乳酸钠溶液或醋酸钠溶液伤后第1个48h补液量(ml): 3 (ml)X体重(kg)XII、lll度烧伤面积%)在第1个24h给予总补液量的2/3, 第2个24h给其1/3量在伤后第1个8h给含钠浓度250mmol/L溶液,以后补给含钠浓度200、150mmol/L递减的溶 液本法有利于减轻心肺负担,适用于吸入性损伤和老年病人但对婴幼儿和特大面积烧伤病人,应避免使用高张溶 液恢复血容量待血容量恢复后,若红细胞压积少于30%时,应输用浓集红细胞或新鲜全血,视当时恢复情况而定。
所输之血量以 达到红细胞压积为35%为宜62. 从白蛋白水平推算血清钙浓度的矫正值:血清钙浓度矫正值(mg/dl)二钙测定值(mg/dl)+[X(4 —白蛋白(g/dl))]63. 从葡萄糖推算血清钠浓度的矫正值:血清钠浓度矫正值(mEq/L)二钠测定值(mg/dl)+[X ((葡萄糖(mEq/L)—150) /100)]64. 代谢性酸中毒时的补碱量:1. 公式一HC03 —需要量(mmol) =[ HC03 —正常值(mmol)—HC03—测得值(mmol) ]X体重(kg)X2. 公式二A、 〔正常CO2结合力(50%)—测得之CO2结合力〕XX体重(kg) =mL (5%碳酸氢钠)B、 〔正常CO2结合力(50%)—测得之CO2结合力〕XX体重(kg) =mL (%乳酸钠)C、〔正常C02结合力(50%)—测得之C02结合力〕XX体重(kg) =mM (THAM)注:THAM系三羧甲基氨基甲烷,%溶液,含THAM1mmol64. 低渗及等渗性脱水的补液量计算:1. 按体重减轻估计补液量:生理盐水补液量(L)二正常血钠浓度(142mmol/L)X体重减轻量(kg)/每升生理盐水NaCL含量(154mmol)2. 按血细胞压积估计补液量:补液量(L) = [实际红细胞压积一正常红细胞压积X体重(kg)X]/正常红细胞压积。
正常红细胞压积男性为48%,女性42%细胞外液量为体重X3. 按血清钠估计补液量:补液量(L)二体重(kg)XO.2X(正常血钠浓度一实际血钠浓度)/每升生理盐水NaCL含量(154mmol)4. 依据血钠浓度计算低渗性失水的补钠量:补钠量二[血钠正常值(mmol /L)—实际血钠浓度(mmol /L)]XX体重(kg)(女性为) 失水量(按血细胞比容计算)失水量(ml)二(目前血细胞比容一原来血细胞比容)十原来血细胞比容X体重(kg)XX1000 原来血细胞比容如不知道,可用正常值代替,男性和女性分别为和,式中20%为细胞外液占体重的比例65. 急性低钠血症Na+需要量:Na+需要量(mmol)二(目标血清Na+浓度一实际血清Na+浓度)X体重X66. 急性呼吸性碱中毒预期代偿:预期HCO3=24— [PCO2参考值一患者的PC02]/5]注意:PCO2参考值规定为40解释:若患者的HC03比预期的高,则同时存在代谢性碱中毒若比预期的低,则同时存在代谢性酸中毒代偿的限值为12-20所以低于20的应慎重判断67.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预期代偿: 预期HC03=24+ [患者的PC02-PC02参考值]/10]注意:PCO2参考值规定为40解释:若患者的HC03比预期的高,则同时存在代谢性碱中毒。
若比预期的低,则同时存在代谢性酸中毒代偿的限值为32所以高于32的任何预期PCO2均更改为3268. 慢性呼吸性碱中毒预期代偿:预期HCO3=24- [PCO2参考值一患者的PCO2]/2注意:PCO2参考值规定为40解释:若患者的HC03比预期的高,则同时存在代谢性碱中毒 若比预期的低,则同时存在代谢性酸中毒代偿的限值为12-20所以低于20的应慎重判断69.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预期代偿:预期HCO3=24+ [患者的PCO2- PCO2参考值]/注意:PCO2参考值规定为40解释:若患者的HC03比预期的高,则同时存在代谢性碱中毒 若比预期的低,则同时存在代谢性酸中毒代偿的限值为45所以高于32的任何预期PCO2均更改为4570. 慢性高钠血症水的丢失量:水丢失量二(实际血Na+浓度一140)F140X实际体重X(女性)高钠血症伴容量不足时,男性和女性体液占体重的比例分别按50%和40%计算71•正常动脉血PH正常动脉血 PH=+logHC03—/H2C03=+logHC03—/72. 氢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H+] (mmol/L)二[H + ]=24X(PC02/HC03)PC02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HCO3浓度单位:mEq/L73. 碱中毒代偿:预期PaC02二PaCO2参考值+[ (HCO3测定值一24)X]PaCO2参考值规定为40解释:若患者的PaCO2低于预期值,提示同时有呼吸性碱中毒。
若PaCO2高于预期值,提示同时有呼吸性酸中毒代偿的限值为55高于55的任何预期PaCO2均更改为5574. 碳酸氢盐的丢失量:HCO3丢失量二X体重(kg)X(24+实际血浆HC03浓度)75. 碳酸氢盐的替代量:HCO3替代量二X体重(kg)X碱剩余76. 脂肪吸收率:脂肪吸收率:(摄入脂肪量一粪脂量)十摄入脂肪量X100连续进食标准试餐3天,同时测定其粪脂量3天,取其平均值如粪脂定量>6g/d,或脂肪吸收率<95%,均可认为有脂肪吸收不良77. 酸中毒代偿:代谢性酸中毒代偿:Winter' s 公式PaCO2= [XHC03+8]±2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对代谢性酸中毒代偿性的评定: 如果PaC02计算值二实际PaC02值,那么为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如果PaCO2计算值〉实际PaCO2值,那么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如果PaCO2计算值<实际PaC02,那么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78. 阴离子间隙(AG):AG二Na+浓度一(CL —浓度+HC03 —浓度)正常值:10—12mmol/L通过间接地非常规地测定血清阴离子有助于酸中毒的鉴别诊断高阴离子间隙酸中毒见于:水杨酸中毒、肾衰、甲醇、副醛中毒、乳酸酸中毒、乙烯二醇中毒、酮症酸中毒。
正常阴离子间隙酸中毒见于:碳酸酐酶抑制剂、肾小管酸中毒、输尿管转流、腹泻/胃肠道HC03丢失79. 高渗透性脱水时的补液量计算:1•高渗透性脱水时的补水量(ml)二[血钠测得值(mmol/L) 一血钠正常值(mmol/L) ] X体重(kg)X4此外,补液量还包括每天正常需要量2000ml2•每日补水量(ml)二体重(kg)XKX[实测血清钠(mmol/L)—142]+1500K 系数男性为 4,女性为 3,婴儿为 5142是正常血清钠浓度(mmol/L)1500是每日生理代谢需水量(ml)3•每日补水量(ml)二{体重(kg)XaX[实测血清钠(mmol/L)—142]/142+} +1000a 值男性为,女性为,142是正常血清钠浓度(mmol/L)是每日生理代谢需水量(L)4. 每日补水量(ml)二{脱水前体重(kg)XaX[实测血清钠(mmol/L) —142]/实测血清钠(mmol/L ) + } +1000 a 值男性为,女性为,142是正常血清钠浓度(mmol/L)是每日生理代谢需水量(L)一般第一日补给半量,余量在以后2〜3日内补给,并根据心肺肾功能酌情调节80. 基础代谢率测算公式:1. 公式一(1) BMR%二(脉压 + 脉压差)一111 (Gale)(2) BMR%=X(脉压 + 脉压差X)—72 (Read)(3) BMR%=X(脉压 + 脉压差)一72 (Löhle)(4) BMR%=X(脉压 + 脉压差)一116 (Kosa)注:可选用其中一式计算,若以四式结果的平均值,更为准确。
2. 公式二男性基础代谢率(kcal/day) =66+(X体重)+ (5X体重)一(X年龄) 女性基础代谢率(kcal/day) =655+(X体重)+ (X体重)一(X年龄) 用于计算一个人安静状态时的每日能量需要量81. 基础能量消耗:男性 BEE (kcal)=+XW+XH—XA女性 BEE (kcal)=+XW+XH—XAW为体重(kg) H为身高(cm) A为年龄(年)82. 估算胰岛素用量:1•日胰岛素用量(|1)二[空腹血糖(mg/dl) -100]X10X体重(公斤)X1000 — 21 00为血糖正常值;X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X是全身体液量为60%;十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十2是2克血糖使用1 胰岛素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胰岛素3. 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病情轻,;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u/kg4. 按 4 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需4|!胰岛素5. 综合估算 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 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83•淀粉酶、肌酐清除率比值(Cam/Ccr):Cam/Ccr二(尿淀粉酶浓度十血淀粉酶浓度)X(血肌酐浓度十尿肌酐浓度)X100%84. 肾衰时地高辛的剂量:肾衰时地高辛的用量(mg/day) =14+(X肌酐清除率)X体重(kg)X^10085. 胃曲张静脉壁压力:曲张静脉壁压力(T)二(P1—P2)XRFWP1为曲张静脉内压,P2为食管腔压力,P1—P2是门静脉血流施加于食管静脉壁上的透壁压,R为曲张静脉的 半径,W为静脉壁的厚度86. 药物剂量:87.千克-英磅的换算:88.厘米-英寸的换算:每次用药剂量(毫克)=1 磅=千克1 千克=1 英寸=厘米1 厘米=1/英寸1 英尺=12 英寸89.摄氏度-华氏度的换算:摄氏度换算成华氏度的公式:F二(CX9/5)+32华氏度换算成摄氏度的公式:C=5/9X(F-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