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文档格式:DOC| 5 页|大小 28KB|积分 10|2022-01-20 发布|文档ID:50481545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采取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大课堂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贯彻教育部开展“体育艺术2 + 1项目”实验工作的精神,积极实施“快乐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实现“体育与艺术、科技与创新、趣味与竞技”的完美统一从小养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二、活动目标1、开展大课间活动,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2、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落在实处3、在大课间活动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4、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5、通过大课间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三、活动原则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2、全员参与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3、安全第一原则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行政值周、班主任、副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小,在校学生多,人均占地面积不足的特点,采取以年级为单位,室内、室外分组活动的形式室外以学校快乐体育训练为主,群体竞赛为辅;室内以班级特色创建为主,室内游戏、室内体育活动为辅5、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艺术、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6、创新型原则我校场地小,学生多,大课间活动适宜开展有利于健康的游戏,跳皮筋,踢毽子,跳绳,摇呼啦圈,拍球,丢沙包之类的活动四、健全机制(一)安全工作:1.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2.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4.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二)班主任职责: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4.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6.及时做好活动记录,随时接受各级督查 马莲乡中心小学二00九年九月 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大课间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大课间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我校体育特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大课间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全面性原则大课间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

    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尽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指导,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操作、自主锻炼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以校内活动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活动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实施方法与目标 1、学校根据教育部以实施“阳光体育活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要求,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满足全体学生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2、学校制定好本校学生大课间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立各年级特色,努力形成品牌,更上一个台阶每日上午一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指导教师“五落实”。

    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3、制定班级大课间活动制度,坚持每学期年举办一次全校体育运动会,不定期组织各类单项活动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要覆盖全体学生,全校学生体育达标抽测合格率达98%以上,优秀率达30%以上4、学校大力改善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提高全体教师的活动组织和指导水平,并落实相应的经费,确保学校文体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积极整合和充分挖掘本地校外体育活动资源,定期开展活动,推动各校大课间活动形成规模、提高水平四、组织机制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领导和管理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学生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充分认识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五、学校大课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赵甲科 副组长:马志军组 员:张晓曦 连耀刚 苏静 马听义 马忠林 苏晓琴 赵甲珍 郝永胜 苏玉荣 张存良 王立福 铁宝东 武怀俊 张作礼 六、活动要求 1、班主任为班级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是负责班级学生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与安全教育责任者,其他科任教师为班级学生课外活动的协助者。

    2、每位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各种活动的规则要求,听从指挥和安排,并按时参加活动3、活动场地及器材管理,由体育组统一安排4、每个班级应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安全责任事故为零活动前组织学生对活动的规则学习了解,要认真进行安排并认真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5、有生理缺陷的学生不能参加相应的活动,教师应做好劝导工作6、活动制定好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活动中师生生命安全马莲乡中心小学二0一0年九月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文才世界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