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应急应会

重症哮喘应知应会一、定义:重症哮喘是指哮喘严重急性发作,经常规治疗症状不改 善,继续恶化或伴严重并发症者重症哮喘曾被命名为哮喘持续状态、 潜在致死性哮喘、难治性急性重症哮喘、突发致死性哮喘、突发窒息 性哮喘二、病因:1.遗传因素;2.哮喘触发因素持续存在;3. 激素使用不当;4. 处理不当;5. 呼吸道感染;6.精神因素;7.酸中毒;8. 脱水;9.对病情缺少适当的评估与监护 10.其他;三、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是气道综合性病理生理变化的结果 包括炎症基础和气流阻塞两方面,气道炎症是由多种炎症和结构细 胞、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参与并相互作用形成,累及大、小气道和肺 组织,并引起气道高反应性;气流受阻主要是由气道平滑肌功能失调 异常收缩、支气管黏膜水肿、黏膜下炎症细胞侵润、腺体分泌亢进引 起分泌物堵塞,以及逐渐加重的气道重塑等多种原因引起哮喘危重 发作者气道阻塞等相应病理变化更为严重,并随病情进展而愈益严 重;四、临床表现: 症状:哮喘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呼吸困难 的程度来评价其严重性患者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或卧床;说话受限,只能说字,不能成句常有烦躁、焦虑、紫绀、 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则提示重度病情;若患者不能讲话,嗜睡或意识 模糊,呼吸浅快则提示病情危重。
体征:1.呼吸系统体征:1)哮喘音: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典型体征为 两肺闻及广泛的哮鸣音,临床上常习惯于根据哮鸣音的多少来估计病 情的轻重,分析病情的变化但是单凭哮鸣音的强弱判断哮喘的严重 程度是不可靠的,因为哮鸣音的强度主要决定于呼吸动力、肺泡通气 量和气流流速,流速很快时,即使气道阻塞很轻,也可产生较强的哮 鸣音;但是,危重型哮喘由于气道平滑肌痉挛,粘膜充血、水肿,粘 液堵塞造成气道明显狭窄,特别是由于呼吸肌疲劳,呼吸动力减弱时, 呼吸音以及哮鸣音可明显降低甚至消失,即所谓的“静息胸”2)呼 吸次数:重症哮喘时,呼吸动力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呼吸次数>30 次/分,提示病情严重3)辅助呼吸肌的参预:正常情况下吸气是主 动的,而呼气是被动的,哮喘严重发作时,呼气流速受限,呼气也转 成主动,辅助呼吸肌活动增强,胸锁乳突肌过度收缩2. 循环系统体征:1 )心动过速:引起的因素有机体对缺氧的代偿性 反应、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胸腔内压波幅增大、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及 低氧本身对心肌的损害等,治疗药物如B受体激动剂、茶碱等也可使 心率加快,除外发热及药物因素,如心率>120 次/分是哮喘严重发作 的指标之一,一般需24小时治疗,心率可从120次/分下降到 105 次 /分。
但是严重的低氧血症也可损害心肌,反使心率减慢,因此严重 哮喘患者如出现心率缓慢则预后不良2)血压:哮喘严重发作时血 压常升高,这与缺氧及应激状态有关,但当静脉回心血量明显减少, 心肌收缩力减低时血压反会下降,因而血压降低是病情严重的指标 3)奇脉:在呼吸周期中,最大和最小收缩压之差,正常 4—10mmHg. 在严重气道阻塞时,可髙于15mmHg,它反映了胸内压的巨大波动, 在用力呼气时,胸内巨大正压减少了血流回到右心室,在对抗阻塞气 道用力吸气时,则使进入胸内血流增大,在吸气相早期右心室充盈, 使心室间隔移向左室,而使左室功能障碍和充盈不全,胸内负压增大 也直接通过增加后负荷,影响左室排空检查时全身一般状态的观察非常重要,不能平卧、出汗、感觉迟 钝;不能讲话和辅助呼吸肌的参与均提示疾病处于严重状态五、诊断标准:1.休息时亦感气短口 2.体位:端坐呼吸□ 3.语 言:以单音节方式说话,危重者则不能说话口4•精神状态:焦虑、 烦躁,当有二氧化碳潴留时有意识模糊,嗜睡,严重者昏迷 5.出 汗:大汗淋漓□ 6•呼吸频率>30次/分□ 7•哮鸣音:多响亮、弥漫 当有广泛的气道粘液栓塞或呼吸肌衰竭,或气胸时,哮鸣音则减低或 消失,称“沉默胸” □ 8•三凹征,胸腹矛盾运动:一旦出现,提示 病情已十分严重。
□ 9•心率:多>120次/分,如心率变慢,心动徐 缓为病情加重,将出现心搏停止的先兆口 10 •动脉血气分析: PaO2〈60mmHg,PaC02>45mmHg,SaO2〈90%,PH〈7.35六、鉴别诊断:1•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时也可以出现喘 憋症状老年人多见,多有基础心脏病病史临床表现为夜间阵发性 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嗽频繁,伴有血性泡沫痰胸片可见心脏扩 大、肺水肿等改变,心电图可提示既往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广泛 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等信息2•自发性气胸:病程长的哮喘由于并发肺气肿、肺大泡,偶尔哮喘发作时可以并发气胸,使呼吸困难症状加重,临床平喘治疗无效,胸片可以诊断3. 肺栓塞:临床症状也多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显示 I 型呼衰,但是肺部哮鸣音少见,平喘药物治疗无效,CT肺血管重建以 及肺核素通气灌注扫描等检查可以确诊七、 并发症:支气管哮喘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呼吸衰竭、气胸和纵隔气肿、粘液栓形 成和肺不张、心律失常等一旦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影响哮 喘的疗效和预后,故应引起重视八、 治疗:重症哮喘病情变化较快,易发生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因此一旦确诊,需要立即收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和规范治疗。
一)一般治疗1. 初步评估病情:简单体检, PEF、 FEV1 测定,监测生命体征及氧 饱和度;急查动脉血气分析2. 氧疗:立即吸氧,保证血氧饱和度>90%, PaO2>60mmHg,儿童血氧饱和度>95%;应注意气道湿化;如果吸氧不能保证氧饱和度并且伴有 二氧化碳储留,则需要机械通气治疗3. 补液: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水电解质平衡二)药物治疗1. 支气管扩张剂:1) B2受体激动剂:急性重症患者推荐雾化、静脉应用短效B 2受体激动剂,常用的药物有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2) 茶碱:常用氨茶碱,成人剂量:每次0.25-0.5g,以5%T0%的葡 萄糖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时间>20-30 分钟,适用于哮喘急性发作 且近 24 小时内未用过茶碱类药物的病人3) 抗胆碱能药物:常用异丙托溴胺喷雾剂;4 )白三烯调节剂:常用口服药物:孟鲁斯特1 0mg ,每日1 次;扎鲁 司特20mg,米日2次2•糖皮质激素:此类药物有助于恢复支气管平滑肌B2受体,使 患者保持对B 2受体激动剂有良好反应常用甲泼尼龙和氢化可的松, 成人量:静脉注射甲泼尼龙10-40mg或氢化可的松150mg, 2/日;(三)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四) 抗生素:首选大环内酯类--其有调控变态反应、抗气道炎症、 节约类固醇等作用;后据痰培养结果使用抗生素;(五) 机械通气:重症或危重哮喘发作时,经氧疗,应用糖皮质激素、B2激动剂等药物治疗后,病情继续恶化者,应及时给予辅助机械通 气治疗,可先试用鼻面罩等非创伤性通气方式,若无效,应及早插管 机械通气,并加用适当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防止呼吸肌疲劳, 减轻氧耗,消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通气和动脉血气以挽救生命。
六)镇静剂及肌肉松弛剂的使用作用: 减轻痛苦,减轻气道高反 应、减少呼吸做功,保持人机协调;常用药物:地西泮、咪达唑仑、 丙泊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