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纸牌接龙

文档格式:DOCX| 6 页|大小 17.70KB|积分 10|2022-08-28 发布|文档ID:144980649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纸牌接龙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经认识了很多模式,如ABABAB模式、AABAABAAB模式、ABCABCABC模式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大班幼儿能够识别组成模式的基础单元,而且利用不一样的方法来表现和发明模式据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  我们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纸牌(扑克牌)作为活动材料因为纸牌含有颜色、数字、花色等多个特征,所以幼儿能够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适应的方法来表现和发明模式比如,能力弱的幼儿可能会根据颜色“红黑红黑红黑”来排序,而能力强的幼儿可能会根据花色“草花红桃草花黑桃草花红桃草花黑桃”来排序这也能够增加活动中幼儿相互猜测各自排列的模式的可能性和趣味性  活动的第一个步骤是老师和幼儿一起回想已经有的玩纸牌的经验在该步骤中,老师要关注幼儿对纸牌的花色及数字的表述方法是否一致,方便为以后游戏的开展降低障碍第二个步骤中,老师让幼儿抽取纸牌中不一样花色的A,而且出示模式“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对于这个模式,我们既能够根据颜色将它描述为“一张红一张黑一张红一张黑”两个一组间隔排列的模式,也能够根据花色将它描述为“一张红桃一张黑桃一张红桃一张草花”四个一组间隔排列的模式。

    这么的安排也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步骤能够认同同一个纸牌的摆放方法能够有不一样的模式表述第三个步骤是活动的关键幼儿被分成4组,每组摆放一个模式,其它组轮番猜测在这过程中,幼儿需要观察老师提供的材料,思索怎样排才能成功,而且将纸牌用完猜测时,幼儿需要观察其它组摆放的模式,寻求组成模式的基础单元,发觉模式的规律从这个过程中老师能够了解到幼儿对于模式排序的真实经验  表面上看,此次活动所包括的数学关键经验是“模式”,但实际上也蕴含着集合和分类的数学元素,因为依据物体不一样的属性进行分类和依据物体不一样的属性进行模式的识别和发明,在本质上全部是促进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趋于条理化、清楚化,这也就是集合和模式相通的地方  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不一样模式组成的基础单元  2.体验参加竞赛游戏的乐趣  准备:  1.纸牌(数字1~10)若干,用KT板自制插纸牌用的有一定长度的三棱柱台卡(正反两面全部可用,外面覆盖透明插袋)  2.宜进行分组教学  过程:  一、认识纸牌  1.老师抽出几张纸牌让幼儿识别:这是什么?有哪些花色?  2.老师归纳:在这些纸牌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红桃、黑桃、方块、草花四种花色,每张纸牌上全部有数字。

      3.老师告诉幼儿游戏的名称:今天我们用纸牌来玩一个接龙的游戏  二、开展“接龙”游戏  1.老师交代玩法:先看清楚纸牌的排列规律,然后一张一张出牌“接龙”,直到每个人手中的纸牌全部用完假如不符合的规律,就表示失败  2.老师提供若干四种花色的纸牌A(以14人参与活动为例,可提供7张红桃、3张黑桃、4张草花),让幼儿抽牌,人手一张  3.老师在三棱柱台卡上依次翻开6张牌: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红桃A、黑桃A,并提问:这些纸牌是按什么规律接龙的?  4.老师引导幼儿思索是按什么规律进行的,看瞳后自己接着把纸牌插放到三棱柱台卡上  5.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纸牌是几张一组,是怎么排列的?  6.老师归纳:按花色来说,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是四张一组间隔排列的;根据颜色来说,有1张红、1张黑、1张红、1张黑,是两张一组间隔排列的假如从颜色、数字、花色不一样的方面来说,同一条“龙”有不一样的排列规律  三、开展分组“接龙”竞赛游戏  1.老师可提供以下难度递增的四组材料:  (1)12张纸牌的数字相同,花色不一样,分别为3张红桃、3张草花、3张黑桃、3张方块。

      (2)12张纸牌中含两个不一样数字,花色分两种,分别为6张红桃、6张草花  (3)12张纸牌中含两个不一样的数字,花色分三种,分别为4张红桃、4张黑桃、4张草花  (4)12张纸牌中含三个不一样的数字,花色分两种,分别为6张黑桃、6张方块  2.老师交代玩法:幼儿分4组比赛每组依据拿到的纸牌先“接龙”,然后让其它组幼儿猜一猜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猜对得1分,猜不出或猜错不得分  3.老师强调规则:  (1)每组必需先商议按什么规律排列纸牌  (2)采取轮番猜的方法相互说说纸牌排列的规律,即第一组猜第二组的,第二组猜第三组的,第三组猜第四组的,第四组猜第一组的没有轮到的小组要耐心地听,判定其它组说得正确是否  (3)猜对得1分,猜错不得分假如轮到的小组没有猜对,其它小组能够抢答得分  4.老师预估幼儿游戏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回应方法  (1)当幼儿无法根据一定的模式排列纸牌时,老师可引导幼儿将纸牌分类,将相同的纸牌放在一起,看看每种纸牌有几张,方便根据规律排列  (2)当幼儿无法表述“多个一组”时,老师能够按规律将纸牌一组一组分开,让幼儿分辨“是否每组全部是一样的”,从而让幼儿了解模式的基础单元。

      (3)当幼儿猜测的结果和设计者的想法不一致时,老师可引导幼儿观察猜测结果是否成立,发觉同一个接龙方法能够有几个不一样的模式表示  5.老师用部分简单的符号统计每次接龙包括的纸牌属性,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6.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得分情况,公布获胜队,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1.活动结束后,老师可将活动材料作为部分化学习材料放到活动区中,让幼儿两人一组,先各自设计、摆放模式,再相互猜测模式  2.在日常活动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表述模式  评析:  1.活动材料简便易得  扑克牌对于老师来说简便易得;玩扑克牌对于幼儿来说又是十分熟悉和喜爱的活动,大多数幼儿全部含有一定的经验  2.活动设计寓教于乐  在活动中,老师将数学教学目标隐藏在游戏中,既能为幼儿所接收,也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另外,该游戏的规则和竞争性符合大班幼儿的年纪特点,分组和轮番游戏的设计也增加了幼儿的参加性  3.活动过程层层递进 活动难度逐步提升:一是活动中幼儿的学习难度表现出了梯度如第二个步骤的集体“接龙”游戏指向的是模式的识别和扩展,第三个步骤的分组“接龙”竞赛游戏指向的是模式的发明和识别二是老师引导幼儿对物体属性的认知从一维发展到多维。

    如第一个步骤的熟悉纸牌是为了引发和梳理幼儿有关扑克牌的已经有经验,为以后的接龙游戏做好准备第二步骤的集体接龙游戏中,老师出示的模式的基础单元为“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排除了数字这个维度,引导幼儿前后从颜色和花色两个维度总结模式,以帮助幼儿完成从一维到两维的认知跨越第三步骤的分组接龙竞赛游戏中,第一、二组纸牌的差异属性有两维,第三、四组纸牌的差异属性有三维,纸牌的差异属性维度逐步增加,难度逐步增大 摘自:《幼儿教育》2021.0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卷上珠帘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