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挑战为机遇.docx

化挑战为机遇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从解决“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 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 题,适应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要求,需紧紧围绕人民美 好生活需要,牢牢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 实现经济社会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发展,使全体 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当前,实现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发展需直面以 下几个挑战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区域 差距有待进一步缩小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 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区 域发展协调性逐渐增强但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以及 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经济开放程度、人力资本等方面 的差异,东中西部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目前,我国经济 发展面临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压力一方面,个别区域 发展动能不足,加之经济结构不够完善,转型升级难度 较大;另一方面,一些地区人口增长相对缓慢,再加上 劳动力流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区发展差距二是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明显,相对贫困治理 长效机制建设任重道远近年来,我国坚持统筹城乡区 域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 2020年底如期消除绝对贫困,但现阶段城乡发展不均衡 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建设任重道 远。
我国城乡之间特别是收入、消费、社会保障、公共 资源配置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农民工难以 市民化,如户籍制度、农民工权利保障制度等不够完善, 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实现市民化的成本较高; 另一方面,城乡居民享有社会权利不对等,公共服务资 源分配不够均衡,特别是社会保障(如医疗和养老)、教 育等领域三是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收入分配制度有待进 一步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采取 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 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分配机制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国 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基尼系数总体 上呈下降趋势,通过一系列宏观调控和收入分配制度改 革措施,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但是,分区域来看,由于我国各区域自身经济基础、产 业结构等存在差异,造成区域间收入水平不均衡同时, 居民收入来源结构存在一定问题,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 入占比较低,2020年仅为2.4%因此,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高质 量发展一是坚持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调发 展新格局,发挥先富带动后富效应结合各地区的区位 特征,精准施策,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同时,努力补上 发展短板,构建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 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粤 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地区, 在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 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作出 更大贡献;加大力度扶持欠发达地区和老少边地区,在 资金投入和政策上适当向其倾斜,提升后富区域的发展 能力;打破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壁垒,鼓励各地区加强 产业合作、资源互补、人才交流,促进区域发展的协同 和联动。
二是有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我国城乡融合发 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 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推动脱贫攻坚与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易 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等,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有效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制度统一,增 加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服务供给同时,应 着力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建立 良好的农村就业环境,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 更好地吸引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应创新金融支农模 式,缓解农民工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资金向农村市 场流动三是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健全收入分配制 度,发挥初次分配、再分配以及第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 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减少间接税的比重, 提高直接税的比重,同时需要引入调节收入分配的税种, 如财产税等;继续提高对相对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 进一步提高低保水平,做到应保尽保,将低保制度与缓 解相对贫困的战略相衔接,使其在缩小收入差距上发挥 更大作用;发挥第三次分配在相对贫困治理过程中的作 用,侧重以慈善方式做好再分配的有益补充。
由于目前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并不完善,慈善机构的作用并未发挥 预期效果,需加大力度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健全工作体 系,以有效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