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峪生态园可行研究报告

萧县沈峪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概 述萧县润森荒山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充足运用对既有的山体天然次生林、古洞群、荒坡、水库综合开发,以立体经营的模式进行综合开发建设,通过对公司已经实行的杏园和水库项目建设,将整个生态园区划分为山野生态区、天然次生林区、游乐农场、古洞群、综合游乐区、无公害水果观光采摘区、接待区等,并进行有关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本期项目总投资9021万元通过本项目建设,将使该治理区域的自然景观得到全面开发和完善,并推动该区域及其周边城区、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萧县沈峪生态园建设项目2、建设地址:萧县管桥镇西南部沈峪3、承办单位:萧县润森荒山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4、项目负责人:黄正田 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具有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的产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它是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风光景观的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延伸交叉形成的新型农业开发模式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举措,也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惠及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建设新农村,正在成为各级党政工作的主旋律旅游业区别于其她行业的一种重要特点在于:旅游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依托性和包容性,旅游业发展的每一种阶段,都与党政中心工作紧密相连,相得益彰国家旅游局环绕主旋律,抓住新机遇,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将全国旅游主题拟定为"中国乡村游",顺应大势,及时提出:旅游业向农村挺进这是国内旅游业进入战略提高期采用的重大举措乡村旅游热"的兴起,对于推动农村致富奔小康,增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地方整体形象、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二、项目建设属生态环保产业,符合时代发展1、中国全面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建设生态县带来了机遇党的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一项基本战略,国务院先后批准琼、吉、黑、陕四省进行生态省试点,国内某些地区在建设生态区域、发展绿色产业上积极摸索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正在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加强基本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也对我们建设生态县起到了增进作用2、安徽省生态省建设的全面推动,为我们提供了政策保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建设生态省、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战略决策,并将在规划、政策、投入等方面采用一系列扶持性措施。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1、生态旅游是人们正日渐追求的潮流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其最后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将两者融于一体、富含科技含量的高科技生态旅游农业则成为热点,大有发展前程2、项目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国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局限性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筹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对的解决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运用的资源和环境基本,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的坚持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互相协调,兼顾现代人和子孙后裔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将来应切实肩负起的责任国内既有多种生态农业示范点,覆盖面积达600万公顷其中的绝大多数,年度粮食总产增产10—15%,农民人均收入高于本地平均水平10—12%,示范区内的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由此可见,建立和发展生态农业,是国内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3、增进资源的合理运用,发展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的重大战略选择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运用资源,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省并举。
我们必须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省并举,把节省放在首位,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都必须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粮,千方百计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依托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大幅度提高能源、原材料的运用率;建立资源核算体系,完善资源管理体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备和持续运用我们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党中央明确地把合理运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作为发展农业、进行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三大前提1994年,国内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成为此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纲性文献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是对古今中外农业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结识上一次新的奔腾,即由把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奴隶”而加以无情地“掠夺”和“索取”,进入人与环境、资源之间协调相处,荣损与共,相依为命,共同发展的新时期,有人称之为生态时代5、环保的需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迈进的永恒主题它已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环保是国内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内的基本国情表白,在人均资源有限,人口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状况下,我们决不能再延续过去那种过度索取资源,高消耗、高排放,先污染后治理的老式发展模式,应努力谋求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互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项目建设提出的根据 萧县沈峪生态园是由萧县润森荒山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规划建设,天然次生林、无公害蔬菜栽培、餐饮、观光、休闲于一体的,规模化、多功能的生态观光农业园区 作为萧县沈峪生态园前身的萧县润森荒山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黄正田于承包荒山荒坡4600亩土地的基本上逐渐发展壮大而成,现已拥有资产1500余万元自以来,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劈山开石,修筑梯田,一句“先易后难,先低后高”的原则,栽植了杏1560亩,石榴200亩,樱桃200亩,中华寿桃800亩,李子200亩,雪枣200亩成立了萧县润森荒山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与永堌镇王山窝行政村签订了1500亩金太阳杏改造合同,建立基地,公司荒山开发总面积达8600亩该公司经果林种植区于被认定为“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为更好地示范、带动更多的山区农民走上致富路,黄正田长期为本地村民免费提供金太阳杏等苗木,并在技术、管理、果品销售等方面免费提供支持该公司成立萧县干杂果产销一体化服务中心,会员超过200人该公司的发展、壮大,为我县东南山区荒山、荒坡的综合开发建设,起到了不可估计的示范效应初,公司经理黄正田同志多次到县林业局找有关领导阐明要高原则建立农业生态园区的设想,几位领导对黄正田的大胆设想都表达了极大的赞同,并决定给与大力支持与协助。
于11月由武汉园林设计院完毕规划建设任务至此,沈峪生态园项目建设工作正式启动第二章 市场分析一、项目建设将推动项目区可持续和谐发展1、纵观乡村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具有相称的规模和水平在国内,"春赏花、夏耕耘、秋摘果、冬随俗",向来为文人墨客所向往和钟情近年来,以乡村人居、民俗风情、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本的旅游活动在广大农村普遍开展,深受游客青睐,众多的回头客对乡村游乐此不疲"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随农家俗、交农家友",正在成为旅游新潮流"全球绿色文明蓬勃兴起,对发展生态经济提出了规定进入21世纪,全球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绿色消费成为人们普遍的追求,生态区域已被国内外众多地区拟定为战略目的随着中国加入WTO,关税壁垒被打破,绿色壁垒开始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刚性制约,这将促使中国必须注重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并加快与国际惯例、国际原则接轨,绿色文明将渗入到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条件项目区属于淮北平原,处在上海经济区、中原经济区与陇海经济交汇地带,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土壤肥沃,生态系统多样,是南北物种汇集地和重要基因库,环境质量和物种的多样性保持良好。
3、长期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本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省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注重,基本实现“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安徽”的奋斗目的近年来,萧县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构造逐渐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二、项目前景分析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贯彻《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全面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随着全球性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人类正在开始摸索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球的共同行动,国内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该项目通过对荒山、荒坡、水库的综合开发运用,综合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和谐发展,加快发展先进生产力,增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转变,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并为后裔人发展提供良好基本和可持续运用资源与环境的主线之举项目最后将建设成为集造林、无公害农林果、观光、休闲、康乐于一体的规模化、多功能化的生态观光体系,是项目实行单位——润森公司构筑发展新平台,树立发展新形象的最佳选择经济全球化和生态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性,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制约越来越大,“绿色壁垒”正在形成并日趋强化,成为国际贸易的刚性制约因素。
项目建设是增进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增进自然环境更秀美、人民更幸福的凝聚民心、造福子孙后裔的德政工程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没有人民生活质量的主线改善,也就没有广大人民的全面小康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一、项目区人文资源1、萧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萧县春秋时期为萧国,秦置萧县自古有“文献之邦”之美誉,风骚人物荟翠,春秋三贤(闵子骞、颛孙子张、颜子柳)皆孔门高足;今为文化部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县擅长丹青者2万余人,其中刘开渠、朱德群、王肇民、萧龙士、卓然、吴燃等为国内外出名的艺术大师,多种风格的书画作品犹如繁星璀璨,县城书画艺术一条街集书画创作、装裱、展览、交易、鉴赏于一体,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国内外书画爱好者纷至沓来,投资近亿元的书画艺术博览城已完毕规划设计突出的人文优势同步孕育了美食的醇厚和芳香,萧县饮食文化闻名大江南北,“萧县羊肉汤”、“皇藏峪蘑菇鸡”、“圣泉寺烧全羊”等多种风味小吃成了黄淮地区城乡人们的美味佳肴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独具萧县古迹遍及,千年古刹天门寺、天一角地下溶洞、永堌水库、汉墓群、宋朝的古窖群遗迹、闵之骞鞭打芦花处、三让徐州的贤人陶谦墓、南朝宋国开国皇帝刘裕故里、苏轼发现煤炭处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交相辉映;皇藏峪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审定为国家级森林生态园,被国家文物保护委员会授予“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称号,是皖北地区正在崛起的旅游热点,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万余人次。
景区内有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落叶阔叶林带,动植物种类繁多,总面积20平方公里,山、水、泉、涧等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小气候明显,素有“幽谷圣地”、“淮海佳境”之称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有汉高祖刘邦称帝前为规避秦追兵藏身的皇藏洞,以及美人洞、果老洞、仙人床、拔剑泉、苏轼祈雪处、闵子祠等,山中瑞云寺于1998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拟定为佛教重点寺院;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遗迹蔡洼、“萧泗铜灵”抗日战争纪念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萧县沈峪生态观光园山体多为上部陡峭,中下部平缓,山坡土层肤浅,山麓深厚肥沃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森林植被种类以华北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同步混生有亚热带树种成分南北物种在此交汇过渡现象异常明显独特的森林环境,开阔的水体,稳定的生态环境,秀美的青山绿水,吸引着众多游人3、公路、铁路交通极为以便与萧县开发区相去仅2公里,向东3公里至京沪线,可转陇海线、京九线通往全国各地公路有310国道、311国道,从本区附近通过特别是连霍高速公路、徐合高速公路在本区西北部5公里交汇,外部交通极为以便、快捷4、风景旅游成网络萧县沈峪生态观光园建成后,可同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永堌水库、蔡洼淮海战役前敌指挥部等县内旅游景点连为一体,被黄山、庐山、西湖、太湖、泰山五大生态园区环抱,和周边淮北的相山庙、宿县的雪枫生态园、毫州的花戏楼、曹操运兵古迹、老子家乡、徐州的汉墓群、云龙山,连云港的花果山,山东的微山湖等生态园区构成网络。
二、现状资源优势1、自然资源天然旅游资源丰富,有古洞群、晒书场、回音壁、恨夫洞、华佗庙、玄风岩等天然景观一有:松柏参天,成群连片,盘根错结,绿荫如盖,百果飘香的形态美;二有:春天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中秋叶红果熟,腊冬银装素裹的季相色调美;三有:风吹林海如涛,林中鸟语花香,山涧清泉四出,晨有薄雾,暮有流云的动态美;四有:水平如镜,青山倒映,山歌悠扬的意境美三、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地理区位环境优越: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萧县紧靠徐州都市经济圈中心都市徐州市,县城距京航运河30公里、徐州观音机场35公里、连云港出海口260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门”之称东临京沪铁路,陇海、徐阜铁路纵横穿过,连霍、合徐两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萧县县城的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东,规划用地位于都市对外交通的“门户”地带,对外交通联系便捷2、建设用地条件良好本园区规划用地8600亩位于刘林行政村与沈峪行政村之间的山坳里,东起刘林山水库,西至晒书场,北到竹林寺,南抵沈峪水库整个园区呈花生状,南北宽1700米,东西长3400米用地范畴内比较规整,不受周边环境影响,地势起伏变换较为突出,建设用地条件良好,适合生态园的建设和管理。
3、都市森林生态园体系中占有优势萧县沈峪生态观光园同皇藏峪国家森林生态园一体,被黄山、庐山、西湖、太湖、泰山五大生态园区环抱,和周边淮北的相山庙、宿县的雪枫生态园、毫州的花戏楼、曹操运兵古迹、老子家乡、徐州的汉墓群、云龙山,连云港的花果山,山东的微山湖等生态园区构成网络4、市场开发机遇近年来国内的各类生态园向多元化迅速发展,其中以生态型、经营型、福利型相结合的最为常用旅游业发展格局正由欣赏型向参与型转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逐渐增多,旅游消费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热点世纪之交的知识化、人本化和生态化等的发展趋势,预示着本世纪将是健康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旅游产业等闲暇产业和闲暇消费大发展的世纪由于各级政府的注重,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将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机遇 四、项目选址项目选址在安徽省萧县县城东南15公里处,选址范畴:位于刘林行政村与沈峪行政村之间的山坳里,东起刘林山水库,西至晒书场,北到竹林寺,南抵沈峪水库整个园区呈花生状,南北宽1700米,东西长3400米规划用地8600亩该区域雨量适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下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既具有发展生态农业、林业的气候、土壤条件,又具有明显的旅游资源优势。
它处在全国三大旅游热点(北京、苏杭宁、西安)和三大旅游发展轴(即京沪、亚欧、徐连旅游发展轴)的交汇点,是国家旅游局在旅游局在“十一五”规划发展的七个重点旅游圈之一,属于发展潜力的地区该规划建设园区自然景观丰富,文化积淀深厚,具有较高的资源品位及开发价值,被萧县县委、县政府规划为生态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并由武汉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完毕了建设方案规划,通过近几年基本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将推出一批文化旅游、山村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为特色的旅游精品,运用紧邻县城、内置淮海圈这个平台,综合自身优势,“做美、做优、做强”沈峪生态园区五、现状存在的问题1、公共空间资源共享性缺失生态园尚不能真正能发挥公共空间功能,目前只有规划区东部和中部较好的用地其他地段,特别是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更多地扮演了一种荒山的角色,缺少可驻留场合,缺少休闲交往及观景空间基地其她地段严格意义上成了目前还不能形成公共空间资源的共享 2、公共服务设施局限性:目前新区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生态园周边,以散落村落居民用地为主,极度缺少配套的商业、娱乐、文化休闲等设施,人的活动除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外,其他都市活动需求仍需异地解决,导致生态园及边沿区活力局限性,功能单一。
在现状调查中,多数市民体现了对公共活动空间的愿望,表白了目前规划区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缺少的现实问题)3、社会活动类型单一在都市设计范畴内,如果不加以考虑作为私有领域居住用地内的个人活动,则生态园作为公共空间,作为多种社会活动的载体,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人们到生态园来更多地是“坐一坐,看一看”,缺少多样性,令人愉悦的其他社会活动及娱乐活动比较缺少4、交通可达性仍较差生态园区的交通可达性局限性目前生态园腹地的尚无干道,给规划生态园的游览路线带来潜力,通过道路建设可大大提高生态园的交通可达性,从而体高公众的某些公共活动需求,进一步提高了生态园潜在的社会效益 6、水质仍需改善规划区水源仅是靠山体汇集的雨水,现状尚缺少蓄水调节水流的作用尽管水面水质优良,满足灌溉和养鱼较为粗浅的经济活动,但是水质仍未达到亲水性的规定,与湖水自身的自净能力及缺少活水循环系统有关水质问题限制了有关的某些水上活动第四章 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指引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引思想按照县政府建设省级生态旅游区的总体规定,以构建省级生态旅游区为目的,充足运用既有旅游资源,不断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兴建特色的水体、漫滩、丘陵为一体的台地景观,坚持旅游开发与环保并重的指引方针,努力形成环境优美、景色迷人、吸引力强,生态平衡、经济、社会、生态、景观四大效益两号的旅游观光区。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环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的,认真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充足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规定,坚持“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的方针,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构造调节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为中心,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为支撑,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发展规律,强化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提高生态环境对生态经济的承载能力和生态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加强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和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二)基本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适应国际旅游发展趋势,倡导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充足运用周边都市客源、市场资源结合周边旅游资源,开拓出丰富多采的事项参与性旅游产品,并不断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形成新的旅游目的地,延长停时间,提高生态园的综合效益2、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是追求四大效益的协调一致,即在经济上引导产业机构的良性调节,环境开发与保护并重,塑造景观优美的休闲生活环境,在社会进步上开发与再就业工程相结合,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3、可操作性原则在理论上以高起点的战略研究懂得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以保持实行的持续一致性,在实行过程中,通过三个方面来贯彻:功能分区:以主题内涵加以区别,连片开发,保证建设的可操作性政策上:将规划体现于政府的政策和管理体制中,以保证管理的可操作性时间上:采用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的序列安排,保证开发的可操作性4、系统开发性原则系统研究开发、保护、经营和管理及各环节工作,统筹考虑生态园景观项目、服务设施、基本设施和保护工程建设,从点到线到面系统完善综合开发协调发展5、游客参与性原则景观及各旅游项目要尽量吸引游客亲自参与,调动游客游戏、娱乐的主观积极性,令其产生快感,使其流连忘返6、生态保护原则充足保护既有的自然资源,良好的自然环境,开发项目必须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上,并明确环境指标加以控制7、承载力控制性原则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生态规律,控制生态环境承载力,应把旅游活动强度和游客进入量控制在资源及环境生态承载力可也许的范畴内二、规划根据1、《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种五年规划纲要》2、《国家“十一五”生态建设和环保重点专向规划》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8、《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9、国家环保总局有关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告知(环发[]91号)10、国家环保总局有关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征求意见稿)11、《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筹划和远景目的》12、《萧县城乡建设总体规划》13、《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筹划和远景目的纲要》14、《安徽省旅游资源》15、《建设项目评价措施与参数(第二版)》1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7、《宿州市记录年鉴》、《萧县记录年鉴》;18、项目单位提供的背景资料、技术参数等。
三、旅游定位1、性质定位以自然台地及天然次生林为特色,依托古洞群,以发展生态旅游为方向,据有游览、运动、健身、休闲、度假、果蔬采摘六大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型生态园区2、目的定位生态园总体规划期限8年,建设起分两期:近期-,远期-近期目的至基本完毕外接内连的道路交通,整个规划区内封山育林,绿化面积达80%,原有经管及规划经管基本形成;远期目的至,建成梦之海水域,完毕水体相通工程,将沈峪生态园发展成为以水景、台地景观、林景观为特色的区域内具有广泛影响的旅游区3、功能定位根据旅游资源基本、目的市场预期、技术资金实力、经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拟定功能的定位,沈峪生态园将成为区域自然、休闲游览、林景观光采摘的文化生态旅游区4、形象定位通过空间外观、环境氛围、服务展示、公民活动及在游客心目中拟定一种明确的综合形象感知,沈峪生态园将于古洞文化为龙头,林果观光采摘为主题,休闲度假为特色,形成以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水上娱乐、民俗风情、会议商贸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旅游区四、功能区总体布局要突出山地景观特性,各功能区内景点要与旅游活动相慕不拘穿插;突出旅游要素的优化配备,形成系统话的旅游活动;突出特色,在功能区上充足体现地方生态文化;分区规划要结合旅游区资源条件,合理运用既有的各类设施;从旅游区供应与市场需求平衡出发,设计旅游路线,并使沿线旅游主题突出、景观丰富、旅游空间居然有序;增进区域人民生产、生活与旅游业协调发展。
1、功能分区根据沈峪生态区旅游类型、特性、分布及生态旅游规划发展目的,将旅游辨别为十大功能,即山野生态区、林果观光区、天然次生林区、娱乐农场区、苗林花卉基地、绿色蔬菜科技示范园、古洞群综合游乐区、野营活动区、无公害金太阳杏观光采摘区、接待区、预留区沈峪生态园功能分区序号功能分区名称位置内容功能1山野生态园本生态园西南部到晒书场此区山地变化大,原有天然次生林,开展等山探幽等游览项目,规划晒书场、观景台、鸟鸣苑等功能区提供系列生态、游览项目,建立动植物辨认,保护生态环境教育基地2天然次生林本生态园南部筛子泉华佗庙以南地形富有变化,有两片天然次生林,植物品种丰富3娱乐农场区高吊泉东南原有大片农田,规划出田园风光生态科普园提供系列参与型农牧项目、农产品交易、建立阡陌纵横的农田样地形田园风光4苗木花卉基地清池以西展示园林新科技提供园林新品种5绿色蔬菜科技示范园苗木花卉基地南高吊泉下方展示绿色蔬菜生产过程体验自采、自食的乐趣6古洞群综合游乐区在古洞群以北山沟到清池、沈峪水库区内原有古洞群回音壁、恨夫洞、玄风崖、挂灯撅,规划清池、民俗文化街百乐园、水上项目等提供综合性游乐项目是本原的中心游区7野营活动区华佗庙高吊泉之间以野营活动为主,规划建设野营餐厅、药膳房,若干个野营餐位提供野餐活动场地设立野营拉力活动项目8无公害金太阳杏观光采摘区刘林山窝以金太阳杏种植为主体工系列参与型项目、林果交易、建立林果科普知识的博览园地9接待区本生态园入口处规划古洞会馆、沈峪山庄、星光广场提供度假、休闲、疗养、健身项目,提供团队和会议活动10预留地接待区以东五、工程规划保护景观本题及其环境,保持典型的永续运用,充足挖掘与合理运用典型景观的特色价值,图出特色。
妥善解决典型景观与其他景观的关系每个功能区既要反映生态园的典型景观,又要体现自己的特色,使游客感受不同的情趣景观的开发建设要因地制宜,因景制客,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发明运用标志性景观,实现游客对生态园的认知性,满足游客的需求,激发游客对生态园的旅游情趣标志性中通过林果观光采摘来反映生态园的主体意向,通过古洞群突出生态园的景观个性轴线展示景观空间,生态园规划形成两轴、三带景观空间1、两轴:运用轴线建立生态园空间秩序,使生态园交通规则顺序井然,构图鲜明特色一号轴线:从无公害金太阳杏观光采摘园——接待中心——古洞群——林果观光——山野生态区(观景台);二号轴线:沈峪山庄——清池——娱乐农场——野营活动区——天然次生林区(晒书场)2、三带山脊景观带:沿生态园北、西、南、山脊线规划景观林带,充足展示天际线的韵律美;坡地景观带:坡度15-20度的山腰,以混交用材林为主,平坡地以杏树桃树为主,结合其她山杂果,形成经济与欣赏相接合的经济风景林构成该园区的主调山沟观景带:在百垄谷规划成林果飘香、古洞迷宫、水曲龙盘的山地景观带,体现曲线美在风情谷及金盆谷规划成阡陌纵横、林幽鸟鸣、春华秋实、渔歌唱晚的谷地景观带,体现意境美。
景观规划一览表功能区文化内涵内容山野生态区生态文化听松亭、观景台、鸟鸣苑、如意林天然次生林区山水文化晒书场、芳林常青、筛子泉、高吊泉娱乐农场农耕文化欢乐阡陌、生态农庄、科普园、连心桥古洞群、综合游乐区休闲文化古洞迷宫、回音壁、恨夫洞、玄风岩、挂灯撅、百垄葡园、开心岛、清池、桃花坡野营活动区华佗庙、野餐亭、药膳房无公害金太阳杏观光采摘区林果知识休闲文化杏花村、春晖轩接待区休闲文化星光广场、民俗文化村、沈峪山庄、百金园、观澜亭、邀月桥、石矶观鱼、水上乐园第五章 环保、劳动安全卫生一、环境影响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重要来自于园区工作人员、游客排泄的粪便、生活垃圾等,具体分析如下:1、病原菌及寄生虫的污染粪尿中具有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如不作合适解决则成为传染病、寄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可对园区环境导致不良影响,影响园区居民的健康2、氮和磷的污染粪尿中仍有大量的氮、磷化合物在自然状态下,污染了的地下水需经很长时间方可净化,未经解决的高浓度污水若混入灌溉水中或水塘中,对农作物导致危害,导致减产;也会使鱼塘水中氧溶解度减少,危害渔业生产;如直接排入沟河,则严重影响沿岸的生态环境二、环保与治理措施1、设计根据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原则》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原则》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原则》2、环保原则污水 PH 6-9BOD<60毫克/升COD<100毫克/升悬浮物<500毫克/升3、治理措施(1)污染防治过程中实行综合运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
公共厕所排放的污染物通过解决后,达标排放4)本项目重要污染物为园区工作人员、游客排泄粪便以及生产生活垃圾等,但通过运用沼气工程,对粪便等进行无害化解决,又能做到废物运用,改善生态环境三、劳动卫生与安全1、设计根据劳字(1984)48号《有关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工卫生监察暂行规定》;GBJ87-85《工业公司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58-83《爆炸和火灾危险场电力装置设计规范》2、安全措施(1)在总平面及单项工程的布置上均根据工艺流程,做到科学分区、合理布局,使各区互不干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保证生产的安全2)园区应交通流畅,在道路布局上考虑防火规定,在总图布置中考虑建筑物的安全距离、防火规范以及采光、通风等,均能保证安全生产3)多种电器设备均设立有保护安顿、有接地和避雷装置4)重要建筑物的防火级别为三级5)认真贯彻国家劳动部、卫生部、公安部有关安全生产卫生、消防规定,加强安全管理,定期检查防护措施和劳动安全措施,保证职工健康和安全生产第六章 公司组织、劳动定员及培训 一、 公司组织 本项目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以现代公司制度的经营方式理顺法人治理机构,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公司内下设项目办公室、生产与技术部、财务部和市场营销部。
1、总经理负责全面生产经营和建设管理;2、生产与技术部负责执行生产筹划、协调各部门工作,推广实用技术、病虫害防治和技术培训等工作;3、财务部负责编制和执行财务筹划,执行国家财务制度;4、办公室负责项目存续期间的内部联系、人事管理、对外公共关系联系、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等;5、市场营销部负责产品对外销售、元曲形象宣传、客源引进等; 二、 劳动定员根据生产需要,本项目共需生产及管理人员71人,其中一线生产与园区管理人员42人,行政管理人员10人,专业技术人员12人 三、 人员培训本项目规定对全员实行培训一方面组织不少于职工总数5%的技术、管理骨干,到国内培训机构进行约1~3个月的培训学习,同步请专家到公司对全体职工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即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培养骨干、带动整体的培训措施,另一方面在引进人才的同步,引进技术和管理措施、并组织骨干对管理新技术、新措施进行消化吸取第七章 项目管理与实行进度一、项目管理项目施工建设期间,成立建设办公室,抽调精干人员挂牌办公选派一名专业会计和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全面具体的负责项目建设工作重要完毕项目实行准备、配套资金筹集、技术获得、勘察设计、物资采购、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
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环节,有些是同步开展和互相交叉进行将项目实行时期各个工作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以便对项目实行进度做出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安排,达到保证工期、顺利投入使用同步对职工的调集、招聘和必要的培训做出合适的时间安排,使其和经营需要相衔接二、项目实行进度为了保证项目的实行,应逐项编制项目实行网络筹划,监控项目实行进度,做到技术准备、土建施工、物资采购、安装调试等各项工作协调一致,按筹划进行环保治理与项目改造同步进行与此同步加强新调入职工和高精新设备、先进园艺栽培与管理操作工的专业技术和操作培训,使她们尽快掌握园区生产的各项有关操作技术8月-9月完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论证、评估;10-11月进行工程设计;12月-12月为工程实行阶段;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1、估算根据本项目建设投资根据建筑设计方案,有关图纸,及安徽省建筑工程预算有关定额及取费原则进行估算2、估算条件(1)相似工程合同造价资料及宿州市大众材料价格;(2)假定由中国国内的单位承当设计、施工及项目管理3、估算范畴本估算涉及正常的设计、施工周期内,为完毕该项目所需投入工程建筑安装费用,但不涉及如下各项:(1)经营期内发生的各项费用;(2)建设期银行借款利率也许发生的变动而增长的费用;4、总体规划估算内容及成果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规定,将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的估算分为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她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分别估算。
工程费用又分为建筑工程费、材料购买费和安装工程费三部分本工程为便于进行财务估算,把工程建设的其她部分分为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投资估算如下:建设内容投资额沈峪水库综合治理1330万元听松亭、观景台85万元鸟鸣苑45万元如意林38万元晒书场38万元芳林常青56万元筛子泉58万元高吊泉55万元欢乐阡陌320万元科普园35万元生态农庄158万元连心桥32万元古洞迷宫38万元回音壁42万元恨夫洞35万元玄风岩38万元挂灯撅52万元百垄葡园125万元开心岛28万元清池50万元桃花坡50万元华佗庙25万元野餐亭25万元药膳房65万元杏花村、春晖轩88万元星光广场150万元观澜亭20万元邀月桥、石矶观鱼、水上乐园180万元疗养服务区 350万元山门:2处50万元民俗文化村150万元沈峪山庄250万元百金园80万元停车场40万元旅游道路2500万元土方工程420万元石方工程880万元绿化工程320万元供电通讯150万元给排水300万元植保150万元管理费、勘察设计费及培训费等120万元总计:9021万元5、本期规划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为了让萧县沈峪生态园建设尽快付诸实行,早日发挥园区建设效益,公司经理、法人代表黄正田调度了一切可调动的资金与资源,按照“经济实用、先急后缓、前多后少、启动带滚动”的建设原则及规划分期投资方案,于8月始,先后投入资金近1550万元,对规划设计的园区建设重点基本工程项目进行了分期建设。
本期工程规划投资9021万元第九章 效益分析一、成本分析1、工资及福利:本项目需新增员工510人,月工资案1500元计算,员工福利按工资的14%计提,年需费用为1046.52万元2、固定资产折旧和摊销:房屋及构筑物按折旧;设备及其他按折旧;无形资产按摊销;递延资产按5年摊销;注:本项目固定资产折旧措施采用直线法3、修理费按设备折旧费的40%提取;4、原辅材料和燃料动力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5、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按销售收入的5%提取,则年需费用43万元6、土地租赁及其他费用:重要涉及山地、水库租赁、运送费用等,年需费用34万元二、销售收入1、种植收入优质果树苗木、果品、花卉、防护林蓄积木材等,年可实现收入1200万元,其中:全园区既有经济林面积2760亩,每亩按20棵果树计算,多种果树平均产量按100斤计算:果品按1元/斤计算每年果品收入:2760×20×100×1=552万元2、生态旅游、餐饮收入以水库为中心的园区各功能区建成后,可充足搞活园区区域经济,进步带动整体生态开发工程建设,年可实现观光、餐饮、鲜果采择等收入3720万元三、 财务分析1、后财务净现值:11855万元;2、财务内部收益率:17.85%;3、投资利润率:19.8%;4、投资回收期:4.;四、 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48.15%可见公司只要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48.15 %就可以保本,阐明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
五、社会效益1、美化荒山萧县沈峪生态园的开发建设不仅给萧县城乡居民带来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也形成萧县绿色长廊,通过林相调节,封山育林,绿化覆盖率大大提高,美化了环境2、陶冶情操萧县沈峪生态园建成后,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游园活动,不仅是进行保护生态宣传、科普文化教育的场合,人们还可以自由选择有益于自己身心健康的活动项目,使紧张工作的人们来到这里得到放松和享有大自然的美景园中可常常开展群众性的活动,使人们在集体活动中加强接触,增进友谊,减少老年人的孤单感可使成年人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培养青少年的保护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有益健康成长;老年人则可享有阳光,延年益寿因此对提高人们的素质,增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增进作用3、防灾避难自然降雨时,将有15—40%水量被树冠截留或蒸发,有5—10%的水量被地表蒸发,地表径流量仅占0—1%,大部分的雨水即50—80%的水量被林地上一层厚而松的枯枝落叶吸取,逐渐渗入土中,成为地下径流因此它能紧固土壤,固定沙土石砾,避免水土流失,避免山塌泥石流,保护自然景观它能过滤、吸取和阻隔放射性物质,减低光辐射的传播和冲击杀伤六、生态效益1、都市的氧吧一般状况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为0.03%左右,氧气含量为21%。
随着都市人口的集中,工业生产所放出的废气、燃烧烟;尘和噪音也越来越多,相应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它不仅影响了环境质量,并且直接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如果有足够的园林植物进行光合伙用,吸取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大量氧气了就会改善环境,增进都市生态良性循环不仅可以维持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并且还会使多方面得到改善据记录,地球上60%的氧是由森林绿地供应每公顷园林绿地每天能吸取近9001B的二氧化碳,生产600kg的氧:据实验,只要25㎡草地,或10㎡树木,就能把一种人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所有吸取由于都市中的新鲜空气来自园林绿地,因此萧县沈峪生态园可称为“都市的氧吧”2、调节湿度据测定,人们感觉舒服的相对湿度为30%一60%,林地的湿度比其她绿化少的地区高27%冬季,由于绿地中的风速少,气流互换较弱,土壤和树木蒸发水分不易扩散,因此其相对湿度也高10—20%由于空气湿度的增长,大大改善了都市小气候,使人们在生理上具有舒服感尚有净化空气,吸附土壤粉尘、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都市的重要污染物质而二氧化硫数量多,分布广,危害最大据研究,许多园林植物的叶子具有吸取二氧化硫的能力松林每天可从1立方米的空气中吸取20mg的二氧化硫;每公顷柳杉林每天能吸取60kg二氧化硫。
诸多树叶中含量可达0.4—3%(占叶片干重比)植物的根系能吸取土中有害物质,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提高了土壤肥力七、间接经济效益沈峪生态园的间接经济效益比直接效益大得多:印度学者记录,一株正常生长的树木,按照它提供的各方面的效益折算其经济价值如下:放出氧气价值3.12万美元,防大气污染价值6.25万美元,避免土壤侵蚀,增长土壤肥力3.12万美元,修养水源,增进水分再循环效益价值3.75万美元,为鸟及昆虫捉供栖息环境3.12万美元等根据美国资料中记载,绿化间接的经济价值是它自身直接经济价值的18—20倍一般树木的价值是根据CⅡA公式计算的绿化植物的价值为基本价值X地经面积X种植物生长状况X所在位置基本价值指每平方英寸(约合6.45c㎡)地经面积的价值,1983年定为22美元,为法定价值波兰环保中规定:树木的价值是按这棵树50年中产生的氧气量,以工业制氧的价格计算原联邦德国如果要砍伐树木,则按照树木一天生产多少氧气,如造氧厂需要多少投资,这样来推算补偿价格沈峪生态园是一种完整的绿色生命系统,是光、气、水、热、土等自然环境系统与其之间呈良性循环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在生态平衡上是正效益不消耗自然资源,不破坏生态平衡,再现自然的人工生态环境。
可与时间、空间俱增,不受负效益抵消,没有明显的临界点发挥不受人为设立的界线所限制,不受行政区域,城乡界线的束缚,可以说是全人类的财富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一、研究结论该项目建设在充足运用政府调控职能的同步,对的解决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对的解决了丘陵山区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该基地项目建设充足合理地运用了多种资源优势,在山区开发中,不导致新的水土流失,保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丘陵山区开发的健康、持续发展,达到了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本地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的多重目的二是对的解决了资源保护和开发运用的关系该基地项目建设,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运用山、水资源,把山区、水库的开发与示范和农业旅游观光、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在一起三是对的解决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该基地项目建设中,山区开发投资大,任务重,直接奉献份额较为缓慢,但项目建设成功后所发挥的社会、生态效益是难以估计的沈峪生态园区是以生态农业及观光农业为主体的兼有生态养生及生态休闲特色的度假旅游区能充足呈现安徽乃至华东地区农业先进设施装备、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应用和生产能力等现代农业总体水平和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科技化示范的窗口与样板,吸引众多的都市居民到园区观光旅游。
其发展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二、建议该园区建设项目立项科学、合理,资金配比合适,技术、管护措施得当,产出效益高,建设风险小项目切实可行,建议尽快批准实行本项目工程建设中应充足依托科研院所等技术研发单位,多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有关论证、设计、施工要紧密配合,对于建设过程中浮现的问题应用科学的措施进行分析、比较、论证在设计和施工中,吸取国内外农业生态园区的建设经验,采用合理、可行、有效的技术手段,保证工程万无一失由于本项目施工质量规定较高,投资大,建议建设方采用招标方式择优选用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施工,在严把质量关、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科学地控制建设成本,减少工程造价,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项目实行,协助搞好项目建设工作,促使项目早日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