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讲评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讲评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讲评 教学目标: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中的实验过程段落,能够做到按顺序、用词准、有思考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佳作、修改作品总结此次作文的修改方向教学难点:学生实验过程描写简单,通过启发、追问等形式把实验过程描写具体、生动教学准备:批阅全班学生的作文,整体了解作文情况根据作文预定目标及学生此次作文实际,确定讲评的目标及重点筛选具有代表性的佳作以及具有针对性需要修改的作品教学过程:( 欣赏--挑刺--训练--修改--展示 )一、“推敲”典故导入 讲述“推敲”一词的来历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契机向学生渗透写作要反复琢磨,不断修改的意识二、佳作欣赏1、 出示学生作品,让学生点评总结出他们的优点:按顺序、用词准2、出示《蜜蜂》一文中句子,学生齐读,引导学生总结出在做实验时除了仔细观察,还需要仔细思考,提出问题3、出示学生作品中带有独特思考、体验的句子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习作自信是三年级的习作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此我选择学生作品让本人诵读,同伴欣赏让对学生对写作充满喜爱,另外好作品是身边人的也为一些同学树立了学习榜样。
这也是渗透方法的环节三、作品修改 1、出示需要修改的作品2、启发学生进行修改片段 1:缺少量词片段 2 用词不准确)3、丰富简短的实验过程 (1)、出示学生作品,说出学生困惑:实验过程很简单,写不出要求的字数2)、学生集思广益、头脑风暴修改作品3)、结合老师给的提示,将简短的片段描写具体、生动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挑刺环节,是对方法的领悟另外三年级的孩子写作时惧怕字数是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此环节重在解决这个问题,将动作细化、具体化,将句子生动化、详细化是解决的方法,这些策略学生自己思考总结并实践于作品的修改四、修改自己习作中实验过程的段落 (设计意图:通过前两个环节的渗透,学生已经掌握了本次习作修改的方法,通过修改自己的作品,运用方法五、同桌互评 按照三个要求,给予星星奖励设计意图:相互评价也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是对方法的再一次实践六、成品展示 个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哪里做出来修改,为什么这样修改设计意图:展示修改作品,看课堂目标是否达成,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验,教师给予鼓励,并提出建议七、课堂小结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古今写作大师都很重视文章的修改,北宋文学集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时“绿”字反复推敲,反复修改,从“到、吹、过、来、驻......”一直改到绿才满意,于是有了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
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改动 160 多处......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希望同学们养成反复修改作文的好习惯!课下继续修改本次习作设计意图:以名人反复修改文章的事例结束,希望学生以此为榜样,不断修改自己的作文,精益求精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