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中小学中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

关于在中小学中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在中小学中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__]8号)深入落实__市文明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__市教育局决定从20__年起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深刻认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道德伦理观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中小学生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契合二是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国学经典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利用中小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国学经典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对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有效补充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1--6年级应学会2500个生字认识3000个生字把国学经典中的精华部分移植到学校诵读中为完成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目标开辟了一条捷径如《三字经》(1128字)、《百家姓》(568字)、《千字文》(1000字)、《弟子规》(1080字)等四个篇目其文字总量达到3776字其中不重复的字近2500字如此凝炼是现行其它教材所不及的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一举多得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统筹安排诵读进度统一学生诵读篇目 为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一些必要的诵读篇目全市统一诵读进度与篇目如下: (一)小学一年级 第一学期: 学期开学1—8周诵读《三字经》;9—16周诵读《弟子规》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第二学期: 学期开学1—8周诵读《千字文》;9—12周《百家姓》;13--16周诵读《治家格言》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二)小学二年级 第一学期: 学期开学1—8周诵读《笠翁对韵》上;9—16周诵读《笠翁对韵》下。
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第二学期: 学期开学1—8周诵读《幼学琼林》;9—16周诵读《增广贤文》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三)小学三年级 第一学期: 学期开学1—8周诵读《大学》;9—16周诵读《中庸》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第二学期: 学期开学1—8周诵读《论语》;9—16周诵读《孟子》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四)小学四年级 第一学期: 学期开学1—10周诵读《诗经》部分篇目;11—16周诵读《易经》部分内容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第二学期: 学期开学1—8周诵读《礼记》;9—16周诵读《孝经》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五)小学五年级 第一学期: 学期开学1—16周诵读《老子》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第二学期: 学期开学1—16周诵读《孙子》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六)小学六年级 第一学期: 学期开学1—16周诵读《荀子》。
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第二学期: 学期开学1—16周诵读《墨子》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七)初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 学期开学1—11周诵读《中庸》;12—20周诵读《荀子》本学期其他时间用于复习本学期所诵读的全部内容 第二学期: 学期开学1—11周诵读《大学》;12—20周诵读《论语》本学期其他时间用于复习本学期所诵读的全部内容 (二)初中二年级 第一学期: 学期开学1—11周诵读《老子》;12—20周诵读《孙子》本学期其他时间用于复习本学期所诵读的全部内容 第二学期: 学期开学1—11周诵读《孟子》;12—20周诵读《墨子》本学期其他时间用于复习本学期所诵读的全部内容 (三)初中三年级 第一学期: 学期开学1—11周诵读《诗经》;12—20周诵读《礼记》本学期其他时间用于复习本学期所诵读的全部内容 第二学期: 本学期复习初中阶段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 以上要求按照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顺序依次安排诵读已先行组织过诵读的学校篇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诵读但必须保证两个月左右更换一次诵读篇目 三、规范诵读标准和要求确保诵读时间 中华经典诵读关键在于对“诵读”的理解和把握。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通过长期诵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切勿片面认为“诵读”就是全篇背过进而出现死记硬背、单句背、单节背、先学拼音再背、先释义后背等现象成为制约经典诵读进度的瓶颈问题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保证诵读时间按照统一的诵读进度和篇目每天固定上下午第一节课前20分钟左右时间诵读天天坚持各班级要建立诵读记录簿每次由指导教师签名记录诵读时最好通篇反复诵读快速诵读一气呵成在规定诵读时间内学生能自然张口成诵最好不要求学生会背不过细讲解坚决贯彻“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原则 (二)加快诵读进度要严格执行统一的诵读进度每篇目大约反复诵读30遍即可定期更换篇目不要执著于让学生全部背过更不要强求学生背诵程度上的步调一致要进度不要程度 (三)保护诵读兴趣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大声朗读自然成诵不主张布置诵读任务和诵读指标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要经常在小组中、班级中、学校中开展演讲赛、接龙赛以及擂台赛等形式的诵读比赛充分调动学生诵读积极性 (四)积极创新诵读形式要积极将诵读活动科学地融入广播操、游戏、节目表演、书法、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活动之中使诵读活动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天天诵读持之以恒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确保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落实到每一所中小学校每一个班集体让每一名中小学生切实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浓厚的育人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〇__年三月四日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