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风雨砺初心 危难显担当——在抗洪抗疫实践中感悟与弘扬大别山精神

文档格式:DOCX| 8 页|大小 371.88KB|积分 9|2025-06-19 发布|文档ID:253612436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风雨砺初心危难显担当——在抗洪抗疫实践中感悟与弘扬大别山精神同志们:今天,我们聚在这熟悉的村部会议室,窗外是咱们辛勤耕耘的土地,屋后是连绵起伏、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大别山余脉作为一名土生土长、又在咱村支书岗位上干了快十年的“村里人”,我想和大家唠唠心里话,就结合这些年咱们亲身经历的风风雨雨,特别是前几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抗洪阻击战和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战,谈谈我对咱大别山精神的理解,以及在咱们这小小村落里,这精神是如何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咱们一起淌过的水、爬过的坡、熬过的夜、共同守护的家园一、临危不惧、坚韧不拔:洪水滔天,压不垮“挺直”的脊梁大家一定还记得,那是2020年的夏天老天爷像是被捅破了个窟窿,暴雨连着下了七天七夜,河水眼见着就涨过了警戒线,逼近历史最高水位咱村地势低洼,又有几处老旧的土坯房,还有百十亩正在灌浆的水稻、几十亩即将上市的蔬菜大棚那几天,我的心就一直悬在嗓子眼,雨点子砸在村部铁皮屋顶上,噼啪作响,像催命的鼓点不能等,不能靠!”这是当时在我心里反复敲打的声音咱大别山的先辈们,当年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坚持斗争,靠的不就是这份“压不垮、打不烂”的硬骨头吗?我们立即启动预案。

    数据是支撑决策的基石:我们连夜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和村民组长,分成三个小组,在暴雨中徒步排查了全村327户,精准锁定了17户危房户、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圩堤最薄弱处特别是村西头的李老栓家,那老房子墙根都泡软了,眼看就要倒!我们几个村干部蹚着齐腰深的水,硬是把他和他瘫痪的老伴背了出来,安置到村小学那水,冰凉刺骨,水流又急,好几次差点摔倒,可看着老人惊恐的眼神,谁都没松手干部先上,党员顶上!”这不是口号,是那几天挂在嘴边、刻在心里的行动令党员王铁柱,自家鱼塘眼看就要漫堤,他二话没说,把沙袋全扛到了更危险的村口大堤上他说:“鱼跑了明年还能养,村口堤要是垮了,全村都遭殃!”这一句朴实的话,就是最生动的党性教育最危急的时刻,水位涨到了29.75米,超过了保证水位0.25米圩堤一处出现管涌!浑浊的水柱往外喷涌快!打桩!填沙袋!”我嘶喊着带头跳了下去党员突击队、民兵、青壮年劳力,几十号人像打仗一样,在泥水里摸爬滚打手磨破了,肩膀压肿了,雨水汗水混在一起,分不清谁是谁有个小伙子累得直不起腰,我拍着他肩膀说:“想想当年红军在这山里打游击,缺衣少食,那才叫苦!咱这点累算啥?”那一刻,我看到了大家眼中重新燃起的韧劲。

    我们连续奋战6个小时,终于堵住了管涌当水位开始缓慢回落,天边露出一丝鱼肚白,大家瘫坐在泥地里,没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喘息,但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扛住了”的踏实这,就是危难时刻,大别山精神赋予我们最直接的勇气与坚韧它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就体现在咱们党员冲在前面的背影里,体现在乡亲们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臂膀里,体现在面对滔天洪水时,那一声声“人在堤在”的呐喊里二、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疫魔突袭,隔不断“抱团”的暖流洪水刚退,疫病又起记得2021年初那个异常寒冷的冬天,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小山村的宁静消息传来,人心惶惶外出打工回来的谁家孩子?邻村发现了疑似?小道消息满天飞,比冬天的风还刺骨乱不得,慌不得!”我深知,恐慌比病毒更可怕咱们大别山老区,革命年代靠的就是军民鱼水、团结一心现在,这份团结就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我们迅速响应上级部署,但绝不是生搬硬套精准”是核心:我们第一时间封控了可能的传播链条,但绝不是一封了之我们组织党员、村医、志愿者,成立了“跑腿小分队”、“心理安抚组”、“物资保障组”信息摸排是基础:那几天,村部的灯彻夜长明我们通过电话、微信、挨家挨户上门(保持距离),在三天三夜内,对全村常住xx户、xx人,特别是xx位返乡人员,进行了三轮地毯式摸排,建立了详实的健康档案。

    老党员张大爷,七十多岁了,主动请缨守村口卡点大冬天的,裹着军大衣,拿着测温枪,一丝不苟我劝他回去歇歇,他眼一瞪:“当年支前我也没落下!现在国家有难,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寒风中的坚守,就是无声的誓言隔离不隔爱:从外地回来的小刘两口子需要居家隔离,家里米面快见底了,孩子又闹着要吃水果他一个电话打到村里,负责保障的党员吴大姐,二话不说,骑上她那辆旧电动车,顶着寒风,跑了几里地到镇上采购把东西放门口,隔着门喊:“小刘,东西放门口了,垃圾放袋子里,我晚点来收!缺啥尽管说!”这隔着门的喊话,比什么都暖人心咱们组织村里的“巧厨娘”们,轮流给卡点值守人员送热乎饭菜;村医老赵,背着药箱,一天走十几里山路,给独居老人量体温、送药,风雨无阻你帮我守平安,我为你送温暖这种朴素的情感,在特殊时期汇聚成强大的力量没有惊天动地,只有点点滴滴的关怀当全村平安度过风险期,解封那天,许多村民自发在门口挂起了红灯笼,不是为了庆祝节日,是表达一种“我们在一起,我们挺过来了”的信念这,就是大别山精神中“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生动写照它流淌在邻里相帮的一袋米、一篮菜里,闪烁在寒夜中卡点那盏不灭的孤灯里,融化在彼此信任、共克时艰的眼神里。

    三、信念如磐、甘于奉献:平凡坚守,铸就“不倒”的根基回顾这两场硬仗,哪一次胜利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得来的?没有支撑我们一次次咬牙挺过来的,是什么?是信念,是那份对脚下土地的热爱、对父老乡亲的责任!这就是大别山精神最核心的内核——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抗洪时,连续多少天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抗疫时,顶着误解和压力落实防控措施,谁没受过委屈?村主任老陈,自家大棚受灾损失了好几万,可他整个汛期都钉在大堤上;年轻党员小芳,孩子才三岁,为了疫情排查登记,经常深夜才回家,孩子都哭哑了嗓子……“图个啥?”有人问过是啊,图啥?图那点微薄的补贴?图几句表扬?都不是!图的是胸前这枚党徽的分量,图的是入党时举起拳头喊出的那句誓言,图的是“咱是村支书”、“咱是党员”这个身份背后沉甸甸的信任!这信念,让咱们在洪峰浪尖时,能喊出“跟我上”;在病毒肆虐时,能说出“让我来”这奉献,体现在每一次舍小家为大家的抉择里,体现在每一次默默无闻的值守和奔波中它不需要豪言壮语,它就扎根在咱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村子操劳的皱纹里,沉淀在咱们为乡亲们解决一件件“鸡毛蒜皮”小事时的耐心里咱们村的刘会计,快退休的人了,电脑操作不太灵光,为了精准统计防疫物资、发放补贴,戴着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地敲,熬了多少夜,眼睛都熬红了,可账目一笔笔清清楚楚。

    他说:“党把这摊事交给我,就不能在我手里出一点岔子!”这份执着,就是信念最朴素的表达同志们,大别山精神从来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也不是尘封的历史它就在咱们身边,在咱们每一次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的挺身而出里,在咱们党员干部日复一日为乡亲们排忧解难的琐碎里,在咱们全村老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里它就像咱们村后那座巍巍青山,历经风雨,依然苍翠;它又像村前那条奔流不息的河水,滋养着两岸的生灵,代代相传融精神于血脉,践初心于日常今天这堂党课,不是要大家去背诵多少理论,而是希望咱们一起,从咱们亲身经历的、实实在在的奋斗中,去触摸、去感悟、去传承这份属于我们大别山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大别山精神,在咱们村,就是要:把“坚韧不拔”用在振兴乡村的硬骨头上无论是修路架桥、发展产业,还是整治环境、移风易俗,没有哪件事是容易的遇到困难就退缩?那不是咱的风格!要拿出抗洪时堵管涌的狠劲,一锤接着一锤敲,久久为功面对发展特色农业的瓶颈,要像抗疫时排查信息那样精准发力,找到适合咱们村的路子把“众志成城”融入乡村治理的细微处村子的发展,靠的是大家要继续发挥好党员的作用,密切联系群众,有事多商量,遇事多沟通就像抗疫时形成的互助机制,要把这种团结协作的好风气,延伸到产业发展、矛盾调解、乡风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真正实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把“信念奉献”刻在党员干部的心尖上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为民服务要甘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像咱们村那些老党员、老模范一样,把对党的忠诚、对乡亲的热爱,化作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要守住底线,清清白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同志们,大别山精神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它曾支撑着革命先辈们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浴血奋战,它也必将继续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作为村里的“领头雁”,我深感责任重大我愿和大家一道,把这融在血脉里的精神传承好、发扬好,让它在我们每一个党员的行动中闪光,在我们村发展的每一步脚印里印证让我们勠力同心,把咱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富裕、更加美丽、更加和谐!就像那场大风雨过后,咱们田里的秧苗,虽然经历过冲刷,但扎下的根更深了,挺起的腰杆更直了,孕育的希望也更足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168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