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脑脊液常规检查课件

文档格式:PPTX| 35 页|大小 2.42MB|积分 20|2024-09-19 发布|文档ID:243235123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3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脑脊液常规检查,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友 情 提 示,手机调成静音,感谢您不吸烟,欢迎随时提问,脑脊液概述,分布于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比重为,1.005,~,1.009,无色透明细胞外液,成人总量为,110~200ml(,平均,130ml) _,平均日生成量约,520ml,主要由血液循环经脑脉络膜丛和脑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滤过而生成的,血浆超滤液,(95,%在侧脑室形成,),与血浆相比,其蛋白、脂质与钙含量较低,而氯化物、叶酸与镁的含量较高,血、脑脊液之间,_,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2024/9/19,脑脊液的作用,缓冲外力对脑、脊髓、神经根等的影响,调节颅内压力和平衡脑血流量,充当清除中枢神经系统某些新陈代谢产物与毒素的媒介,营养脑神经,脑脊液检查在临床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4,2024/9/19,5,标本采集,采集时机,留取方法,注意事项,,,,腰椎穿刺,脑脊液的采集时机,,脑脊液穿刺的时机与疾病有关,1.,化脓性脑膜炎于发病后,1-2,天。

    2.,病毒性脑膜炎于发病后,3-5,天3.,结核性脑膜炎于发病后,1-3,周4.,疱疹性脑膜炎与流行性感冒前驱症状期开始后,5-7,天穿刺采集标本,,,,,标本采集:,,标本种类:脑脊液,由临床医师进行腰椎穿刺采集,必要时可从小脑延脑池或侧脑室穿刺获得收集方法: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试管中,第一管作细菌培养,第二管作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每管收集1-2毫升遇高蛋白标本时可采用EDTA K2抗凝采集过后立即送检,,2024/9/19,8,,脑脊液采集检查为何顺序一定是第一管做细菌学,,,第二管做生化检验,,,第三管是细胞分类呢????,,主要是在穿刺操作中穿刺针通过组织时有组织损伤,损伤的组织和组织液污染穿刺针和附近脑脊液,可能对生化及细胞学检查有影响,而对细菌学检查影响较小,第一管抽取脑积液过程也就冲刷了穿刺针以减少对生化及细胞学检查的影响实验室检查影响因素很多,我们应该注意每一个的环节,尽可能的减少误差,提高结果的准确度,以免干扰临床思维2024/9/19,10,◆,易被污染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细胞破坏、变形、消失,纤维蛋白凝结,影响细胞计数及细胞学检查,◆,糖因细胞、微生物等的消耗降解而降低,◆,致病菌如隐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可溶解死亡,,腰穿后脑脊液应立即送检,放置过久,,2024/9/19,11,11,,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细菌学检查,检验项目,2024/9/19,12,12,1.,颜色 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红色 常见于穿刺损伤、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黄色 常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椎管梗阻、脑膜炎和重症黄疸等;当CSF中蛋白含量>50mg/dl时,其外观亦呈淡黄色,一般性状检查,2024/9/19,13,13,,白色:化脓性脑膜炎为米汤样,结核,性脑膜炎或真菌性脑膜炎为毛玻璃样外观,微绿色 常见于绿脓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褐色或黑色 见于脑膜黑色素瘤2.,透明度,,,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当,脑膜,有病理性改变时,脑脊液会因,细菌,或,细胞,的存在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混浊,其混浊程度则因疾病的种类及,轻重,不同而异如,化脓性脑膜炎,时,,白细胞,大量增加,可呈脓样乳白混浊;,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内的白细胞中度增多,可呈轻度毛,玻璃,样混浊正常脑脊液也可由穿刺时,红细胞,进入脑脊液引起轻度浑浊1,)微混:,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溃)2,)米汤样(脓性):化脓性脑膜炎3,)毛玻璃状: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静置,24h,,液面上有白絮状薄膜形成、取出涂片,,干燥,固定后,抗酸染色,,可发现抗酸,杆菌,)。

    4,)凝块:,麻痹,性痴性,痴呆,、脑脊髓灰质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5,)黄色凝块:,脊髓肿瘤,晚期6,)凝固:,蛛网膜,下腔阻塞(,肿瘤,、,椎骨,脓肿,、,炎症,性粘连)2024/9/19,16,3.,凝固性 脑脊液的凝固状况表现薄,膜形成、凝块或沉淀物形成在炎症,情况下,脑脊液中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含量和细胞数增加,可使脑脊,液形成凝块和薄膜2024/9/19,17,17,1.,蛋白质,(Protein),测定,蛋白质定性试验(Pandy法),蛋白质定量试验,参考值,腰椎,0.20,~,0.45g/L,小脑延髓池,0.10,~,0.25g/L,,脑室,0.05,~,0.15g/L,,化学检查,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Pandy法,),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石炭酸)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取潘氏试剂,2-3ml,于小试管内,用毛细滴管滴入脑脊液,1-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结果结果判断,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极弱阳性(,±,):微呈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弱阳性(,+,):灰白色云雾状,阳性,(,2,+,):白色云雾状,强阳性,(,3 +,):白色浓絮状沉淀,最强阳性(,4+,):白色凝块,蛋白定量,,1、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蛋白质含量为3-6.5g/L;结核性脑膜炎刺激症状期蛋白质含量为0.3-2.0g/L,压迫症状期为1.9-7g/L,麻痹期为0.5-6.5g/L;脑炎蛋白质含量为0.5-3.0g/L。

    2、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疾病,如脊髓蛛网膜炎与脊髓肿瘤等,其蛋白质含量可在1.0g/L以上;,3、脑软化、肿瘤、退行性病变等,脑脊液蛋白可增至0.25-0.8g/L4、多发性神经根炎、浆液性脑膜炎、脑脊髓梅毒、麻痹性痴呆、脑溢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流行性脑炎、脊髓灰质炎等脑脊液蛋白亦增加5当脑脊液中蛋白质在10g/L以上时,流出后呈黄色胶冻状凝固,而且还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临床上称为脑脊液凝固综合征,是蛛网膜下腔梗阻性脑脊液的特征2024/9/19,20,2.,葡萄糖,(Glucose),检查,参考值,2.5,~,4.5mmol/L,(正常情况下是人血糖水平的,2/3,),正常脑脊液中葡萄糖与血液中葡萄糖呈恒定的比值,过去认为是由于血脑屏障可以通透葡萄糖所致;后来认识到这种通透并不是简单的弥散,而是膜转运,称为携带运转或携带弥散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①血液葡萄糖的浓度;,②血脑屏障的通透性;,③脑脊液中葡萄糖的酵解程度;,④携带运转系统的功能脑脊液糖定性实验,取一耐热大试管,加班氏液2ml,于酒精灯上加热煮沸,如不变色,再加脑脊液0.2ml(脑脊液与班氏液,1,:,10,),混合加热煮沸1~2min冷却后观察结果。

    -:阴性,无颜色改变±:微量,冷却后呈绿色,葡萄糖量<5mmol/L+:黄绿色混浊,管底有少量黄色沉淀,葡萄糖量5.5~27.8mmol/L2+:煮沸1min呈黄绿色浑浊反应,葡萄糖量27.8~55.0mmol/L3+:煮沸15s呈土黄色沉淀,葡萄糖量55.0~111mmol/L4+:煮沸时立即出现大量砖红色浑浊块状沉淀,葡萄糖量>111mmol/L,脑脊液葡萄糖增高:,①脑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血液进入脑脊液,损害丘脑下部,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②丘脑下部损害:急性颅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缺氧性脑病、感染中毒性脑病、脑炎、脑出血(尤其是脑室出血)、弥漫性脑软化等③急性颅脑外伤和中毒等影响脑干④糖尿病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精神分裂症等⑤早产儿和新生儿脑脊液的葡萄糖减低:,①脑部细菌性或霉菌性感染: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②脑寄生虫病:脑囊虫病、锥虫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等③脑膜肿瘤:弥散性脑膜肿瘤浸润时减低,甚至消失淋巴瘤、神经胶质瘤、白血病、黑色素瘤,胃、肺、乳腺和胰腺癌转移至脑膜时也可使脑脊液葡萄糖减低④低血糖:低血糖性昏迷、胰岛素过量⑤神经梅毒:梅毒性脑膜炎和麻痹性痴性痴呆。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葡萄糖早期减低最为明显,甚至测不出来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中葡萄糖降低多发生在中、晚期,且葡萄糖含量越低预后越差病毒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葡萄糖多为正常注意事项,(1)送检标本要新鲜,时间过久细菌繁殖而分解致结果偏低2)试剂与标本的比例10∶1先加试剂煮沸后无颜色改变再加标本,以免试剂质量影响实验结果,确保实验质量2024/9/19,25,3.,氯化物,(Chloride),检查,参考值,120,~,130mmol/L,临床意义,减低:结核性脑膜炎明显减低, 化脓性脑膜炎轻、中度减低正常: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增高:肾脏疾病、呼吸性碱中毒等血液,脑脊液,2024/9/19,26,4.,酶学检查,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工酶测定,参考值,LDH 3,~,40U/L,临床意义,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LDH,明显增高,脑血管疾病脑脊液,LDH,明显增高,脑肿瘤进展期脑脊液,LDH,活性增高,2024/9/19,27,1.,白细胞计数,方法,:,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报告方式:**,×10,6,/L,白细胞计数的校正,参考值,成人(,0- 8,),×10,6,/L,,儿童(,0-15,),×10,6,/L,,,显微镜检查,牛鲍氏计数板的结构,,直接计数,[1]:,小试管内放入冰醋酸,1,~,2,滴,,,转动试管,,,使内壁沾有冰醋酸后倾去,,,然后滴加混匀的脑脊液,3,~,4,滴,,,数分钟后,,,混匀充入计数池,,,按白细胞计数法计数,.,计数两个计数池内四角大格和中央大格共,10,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n,即为,1 μl,脑脊液中白细胞总数,.,脑脊液白细胞总数的计算公式,N=n,×10,6,/L,,【,注意事项,】,1,.保证计数板和盖玻片清洁;改良牛鲍计数板在启用后每隔,1,年都要鉴定,1,次,以防不合格或磨损而影响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

    2,.一次完成充池,如充池过少、过多、有气泡或出现任何碎片,应拭净计数板及盖玻片后重新操作2024/9/19,这样做正确么???,30,2024/9/19,31,2.,白细胞分类,直接分类,和染色分类,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分多核细胞和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2024/9/19,32,实验室常测指标:外观、蛋白质定性或定量、葡萄糖测定、氯化物测定、细胞计数及分类、细菌的检查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脑肿瘤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常见脑、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2024/9/19,33,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应用,2024/9/19,34,,出血性脑病,缺血性脑病,3.,协助脑部肿瘤的诊断,脑膜白血病,脑部肿瘤,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疗效观察,谢 谢 聆 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wzcfjmp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