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昆石昆石与类昆石的差异及其它
2023年昆石昆石与类昆石的差异及其它 昆石,产于江苏省昆山市的玉峰山,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石之一,它有着千年的开挖历史由于名气大,而资源又极少,所以,为爱护昆石仅有的资源和该山的生态环境,产石区早已被当地政府管制可以说,目前昆石资源已接近枯竭然而,可喜的是,近年来在浙江、福建等省相继发觉了与昆石相类似的石头,因其结构、质地、色泽有所相同,人们称之为“类昆石”类昆石”的出现,满意了一些藏友的需求,从而缓解了昆石资源极度匮乏的现象,可谓是一桩好事但是,值得提示的是,昆石和“类昆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昆石与类昆石历史、文化的不同 1、昆石的历史、文化 昆石采挖的年头,据说始于唐代的中后期查阅目前现存的资料发觉,真正有文字记载的是宋代成书大约于公元1118年至1133年的《云林石谱》,全书14000字,涉及名石共116种,其中昆山的昆石名列第八,内容如下:“平江府昆山县石产土中多为赤土积渍既出土,倍费挑剔洗涤其质磊�,�岩透空,无耸拔峰峦势扣之无声土人唯爱其色雪白,或栽植小木,或种溪荪于奇巧处,或立置器中,相互珍贵以求售 据不完全统计,从宋至清的四个朝代中,约有30位诗人的31首诗歌谈到了昆石。
闻名诗人陆游,赞美昆石的诗《菖蒲》是这样说的:“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值 元代诗人张雨得到友人赠送的一块昆石,心中异样兴奋,作诗《得昆石》以答:“昆丘尺壁惊人眼,眼底都无蒿华苍 明朝的诗人,赞美昆山玉峰山和昆石的无论是从人数还是诗篇的数量都赛过前朝依据资料记载,明朝有八位诗人共写了十首诗歌来歌颂昆石和昆石的产地,它也是历史上文人墨客以诗歌的形式颂扬昆山最多的一个朝代其中当数杨备的七绝诗《失题》最具特色,他写道:“云里山光翠欲流,当时片玉转难求卞和死后无人识,石腹包藏不采收 由此可见,昆石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气息异样浓郁在封建社会,虽因战乱或饥荒一度中断采挖,间隔的时间虽然长短不一,但是几乎中间没有隔代,一旦社会稳定经济好转,采挖马上盛行 历史证明,昆石是中国古代名石中持续时间最长、采挖年头最久,最具连续性和文化品位的奇石之一 2、浙江石的历史、文化 浙江石在《云林石谱》上虽然也有记载,不过没有独立成篇,只是在介绍昆石之后附上一句话,全文只有19个字:“至道初,杭州皋亭山后出石,与昆石无分毫之别而“至道”,是宋太宗的最终一个年号,995年至997年。
2023年前后,浙江石方才进入昆山市场,两地虽仅有3小时的车程,而两地昆石的相聚却是如此的漫长从宋太宗的“至道”至2023年,已有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尤其是在近20年的时间里,没有发觉任何有关该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由此可以推断,浙江石没有被大规模地采挖过这“千年”,可以说是浙江石被中断的千年、被封闭的千年、被人遗忘的千年 2023年之前,昆山几乎没有人知道浙江也产昆石,可是,时隔6年之后,该石已得到昆山石友的普遍认可 3、福建石的历史、文化 福建石面世的时间,在《云林石谱》上没有记载我们只能依据当地石友在网上发表的文字和图片来推算,它面世的时间可能在2023年至2023年前后,比昆石、浙江石的面世晚了千年之久 目前,该石只在个别石友手中,普及面不广 二、昆石与类昆石色泽、品种的不同 1、昆石的色泽和品种 产在昆山玉峰山的昆石,因山的部位不同,所以也有白色、青白色、青灰白色之分山的西部所产的多为白色,而东部的则为青白色或青灰白色,山的中部几种色均有 白色昆石光滑而明快,滋润柔软,如同琼花洁而不艳,高雅中蕴涵着名贵,确具素雅之美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薄鸡骨峰。
青白色昆石,温润养眼,稳重大方,有着青玉的品性,且雅趣横生,令人久看不厌 昆石有鸡骨峰、雪花峰、海蜇峰、胡桃峰、杨梅峰、层叠峰、蚂蚁穴峰、荔枝峰、鸟屎峰、李子峰、蜿螺峰等十几个品种,常见的也有六七种 鸡骨峰,有薄鸡骨和厚鸡骨之分薄鸡骨峰石质雪白细腻,是众多薄如鸡骨的半透亮片组成,它色泽如玉,片片如板,纵横交叉,排列自然厚鸡骨片呈现青白色 雪花峰,也有大雪花和小雪花之分雪花峰石质雪白如雪墩,像朵朵雪花层层叠叠地积累在石上,纤细、灵活而精致,似有一掐即碎之感两者比较,而尤以小雪花为佳,其花小、晶莹雪白,雪花部位玲珑、剔透;大雪花的组成颗粒比小雪花大些,雪花部位松散而稀疏 海蜇峰石质坚硬,自中略带浅青色石表纹理遍布,层层叠叠,形如海蜇,非常形象 胡桃峰,因其石体上的结块犹如胡桃而得名,其石质与海蜇峰相同,祧心空灵,是其主要特征石表皱纹遍布,块块突兀聚集,晶莹圆润,如同众多的玉质胡桃附着在石体上,加上多变的纹理,造就了硕果累累的奇异景观 杨梅峰,石峰的表面上长有诸多的小型圆球石体,圆球上遍布晶莹的芒刺,犹如杨梅,故名杨梅峰杨梅峰与胡桃峰的形体和质地极其相像,只不过,胡桃峰的桃是空心略显通透,而杨梅峰的梅小而心实,显得敦厚。
层叠峰,质地雪白,是以层的表现形式相互叠加而成,形态如阁如楼其层或宽或窄,凹处多有不规则的水晶晶簇出现而向外突出的层叠截面雪白如冰,如同冰川横挂由于层叠宽窄不同,也会自然形成大小不一的洞窟 蚂蚁穴峰,是指石峰上布满了如绿豆般大小的晶莹突起物,犹如蚂蚁穴一般,密密麻麻依偎而立,煞是壮丽其石青灰白色,不光滑,空隙处多有水晶晶簇出现 其它的如荔枝峰、鸟屎峰、李子峰、蜿螺峰等,皆因其石面上的石英结构如同荔枝、鸟屎、李子或蜿螺的形态而得名,其石质大体相像,只是因其出自玉峰山的部位不同而略有青、白上的差异 两个品种的组合相对多见,如:鸡骨雪花峰、海蜇杨梅峰;而三个品种及以上的组合则极其罕见,如:海蜇胡桃杨梅峰 此外,很多的昆石中,尤其在昆石的洞窟和夹层处,经常可以望见水晶的晶簇分布其间 2、浙江石的色泽和品种 浙江石基本为白色,与昆石相差不大,而只有海蜇峰呈现青白色,比昆石海蜇蜂色略重 目前发觉的品种,仅有海蜇峰、鸡骨峰、雪花峰、胡桃峰四种,而其中海蜇峰的量最大,雪花、鸡骨、胡桃峰则极少鸡骨峰的“骨片”上没有鸡爪纹(也叫荷叶纹) 此外,已发觉共生的只有海蜇胡桃峰和海蜇杨梅峰。
在单生或共生的石头里,也发觉有颗粒密集的水晶晶体,但是较少 3、福建石的色泽和品种 福建石基本上也为白色,大约有三种一种为漂白色,干涩,刺眼发亮,似玻璃光泽,有折射光,温润感差一种为青白色,颜色与昆石相像第三种 为石膏白色,白中呈淡黄色,像被整体浸染过;清洗掉淡黄色的“石膏白”石色白如膏,不自然,无生命感,有刺目的感觉前两种石极少,后一种量较多 当地石友也依据该石结构的不同,将其分为鸡骨峰、雪花峰,胡桃峰等品种而所谓的胡桃峰的胡桃(图9),只是小半截空壳,底平,直径约有5cm上下,有边沿,犹如一只口朝外不规则的小碟子,它没有昆石胡桃峰中饱满而又粒粒圆润的胡桃形体 三、昆石与类昆石结构和质地的不同 1、昆石的结构和质地 昆石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即石英,由于地壳运动,形成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网络石英骨架,所以,最终造就了昆石雪白、透亮、玲珑的奇妙形体 由于昆石是石英晶簇结构,故内在结构改变极其困难,其一,石英的形态多种多样,除了人们常见的片、板之外,还有粒、球的形态而在这相同的形态中,还有体积的大小、厚薄、空实以及色的灰白之别其二,品种有单一或组合之分。
鸡骨峰,尤其是薄鸡骨则具有一种特别的玻璃光泽和玉质感,不仅美而且显得非常高雅尤其逆光欣赏,更有一种通透感 昆石的空灵,最能体现古代“瘦、皱、漏、透”的赏石理念昆石古时俗称“玲珑石”,它外形精致细致,而内部却空洞林立且洞洞贯穿,窍孔遍布,尽显通灵剔透、皱褶波动之态 此外,昆石的表面布满了短小的芒刺,锋如利刃石面也间或可见细细的裂缝,但裂隙窄且短 昆石的海蜇峰相对浙江海蜇峰而言则比较密实,石面虽有洞但洞少而浅 昆石的颗粒细小,其硬度可达摩氏6~7但其韧性过差,特殊简单折断和损伤 昆山的玉蜂山整座山都产昆石,没有其它的石种 2、浙江石的结构和质地 浙江石中的海蜇峰结构特殊空灵,其洞不仅多而且相连,洞内结构改变也大,形成了洞中有洞、上下贯穿的玲珑透体,其空灵度远远赛过昆石的海蜇峰 而浙江石鸡骨峰,片厚,透光性差,与昆石鸡骨峰相比要逊色得多 浙江石石面出现裂缝的较多,裂缝延一条石脉贯穿整个石体,有的裂缝宽处约有2mm左右,极易造成断裂而断裂多是从今缝开裂,断后的石面,相对平整出现裂缝的石头比例较多,约占石头数量的百分之七十 浙江石,进入昆山已有六个年头,但始终没有对其进行摩氏硬度测试。
据清洗和保藏该石的石友介绍,浙江石中的海蜇峰,质地致密,硬度较高,与昆石相差无几,但其它品种明显不如昆石 多数浙江石组成颗粒粗大,其韧性也很差,比较而言,更简单折断和损伤昆石的断裂面有闪闪发光的晶体,而浙江石则没有,这说明两者的成分还是有所不同 浙江石产在山上,面主动少,为条带状;山头比较低矮,山上有大量的黑灰色石头 3、福建石的结构和质地 福建石中的漂白、青白石种,硬度与昆石相当,截面也可以望见较大的颗粒,但无光泽,没有玉质感,表面偶见小颗粒晶体漂白色石种,极其空灵,可与昆石媲美,但缺憾的是,空灵的洞内空旷无物,没有改变,不似昆石洞内结构困难、改变多端石膏白石种,结构疏松,硬度极低,一掐即碎,与同体积的漂白、青白石种相比体量较轻石面上的穴窟,密集度高,呈蜂巢状,通透的极其少见;石面没有裂缝,所含二氧化硅低于昆石 福建石,与萤石伴生,量不大之前,被开挖者作为废弃物 四、其它 综上所述,昆石与浙江石最为接近,但也不尽相同,与福建石则相差较大假如将昆石和类昆石拟人化,那么,昆石和浙江石可谓是同族兄弟;相形之下,福建石与昆石隔代就太多,血缘关系则较远 比较昆石和类昆石的差异,既不是为了论名次,也不是为了排斥异己,只是辨别其不同。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指鹿为马的销售者在真相面前原形毕露 相对而言,类昆石的出现,尤其是浙江石的出现,除了可以满意不同层次保藏者的须要,还可以间接遏止昆石的被盗挖,最终从根本上爱护昆山市昆石产地的自然生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