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健康行业研究报告

睡眠健康行业研究报告―、国人睡眠严重不足,社会现代化催生失眠人群(―)国人饱受睡眠问题影响,相关需求市场广阔中国睡眠障碍人群基数大,睡眠问题形势严峻卫生部调查显示, 2018年我国各类睡眠障碍患者约占总人口的38%,高于世界27%的比 例2020上半年疫情导致的长时间居家,更加剧了这一状况,调查显 示,虽然大部分人睡眠时间多了,但人们的睡眠时间整体延迟了2到 3小时,对睡眠问题的搜索量也增长了 43%睡眠需求缺口巨大,相关保健品快速增长近年来“小红书”等带 货平台也屡屡关注睡眠产品不过和中国睡眠障碍的庞大人群相比, 现存的睡眠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更多更新的助眠产品或服务 仍在不断地孵化当中二)现代生活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催生睡眠问题国人睡眠问题主要是睡眠不足睡眠问题既包括睡眠不足也包括 嗜睡,具体到国人睡眠问题主要表现为睡眠不足中国国民睡眠问题 主要表现为入睡难、失眠、睡眠质量差和易醒等,均属于睡眠不足的 范畴,受上述睡眠问题影响人群占比均超过40%,而嗜睡问题仅占 7.62%对于较为困扰中国国民的入睡难,数据显示,仅有15.56%的中 国国民能够倒头就睡,过半国民需要10-30分钟才能入睡。
因此,中 国人睡眠问题产生的需求中,助眠需求相对旺盛,醒神需求相对较少影响睡眠因素众多,影响程度因人而异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主 要分为:生理因素(如心血管疾病、肝火旺、气血不足)、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抑郁或过于兴奋),环境因素(如睡眠空间、亮度、 噪音、在不熟悉的环境入睡)、生活习惯(如引用浓茶或咖啡、熬夜、 睡眠注视电子屏幕)等另外,不同人群受不同因素影响睡眠质量的 程度不一样,例如有的人在很喧闹的环境中也能呼呼大睡,而有的人 睡觉时不能容忍一丝声响睡眠受不同因素影响程度因人而异也意味 着治疗失眠需求多样化,催生不同的产品或服务需求压力大和不良生活习惯为影响现代人睡眠质量主因艾媒咨询针 对网民的调查显示,从失眠原因调查结果来看,53.6%网民因为工作压 力大而失眠,紧接着影响因素依次是环境问题、娱乐后精神亢奋、饮 食问题等除了外因,不良生活习惯也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艾媒咨 询调查的数据显示,2021年80.88%的中国居民在近半年有熬过夜, 其中43.09%表示熬夜是主动选择,77.05%表示熬夜频率在每周1-4次 由于生活与工作压力、手机和过量信息干扰等各种因素,一边养生一 边熬夜这种矛盾现象成为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睡眠问题已成为现 代化生活难以回避的一部分。
三)大城市人口集聚扩大失眠基本盘大城市快速发展扩大失眠基本盘根据艾媒咨询按城市分类的统 计数据,中国失眠人口主要来自一二线城市大城市人群更容易失眠 应该是由于更大的生活压力和更丰富的城市夜生活我国城市化正在 逐步建立起一批大城市,人口向大城市集聚会导致整体更高的失眠比 例四)中青年受失眠影响最严重,睡眠问题逐步年轻化中年人没出现失眠人数比例最小,青少年受失眠影响次之根据 艾媒咨询对不同年龄段的网民调查,没有出现失眠问题占比最少的群 体为31-40岁年龄段,该比例仅为5.0%中年人最受失眠困扰,应该 主要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的影响18岁年龄段以下群体失 眠问题也比较严峻,应该主要是受学习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双重影 响如果仅看经常性失眠人群占比,则呈现两极分化趋势,18岁及以 下和51岁及以上均饱受经常性失眠影响考虑到老年人本身需要睡 眠时间较少,应更重视经常性失眠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睡眠问题呈年轻化趋势根据艾媒咨询调查,失眠人群中占比最 多的是31-40岁中年人,占比第二的是22-30岁的年轻人对于工 作的青年人而言,日益紧张的工作节奏导致“缺觉”已经成了生活常态 年轻人长时间的熬夜加班,导致睡眠问题逐渐恶化,从最开始的入睡 困难逐步发展到整晚睡不着的重度失眠。
还有部分年轻人更是主动熬 夜,理由是工作时间已经很长,不熬夜就更没有闲暇时间对于还在 上学的青少年,学习压力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睡眠不足问题五)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睡眠问题将更加流行睡眠问题是“现代病”,伴随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将愈演愈烈睡眠 问题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伴随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睡眠问题将影响 更多的人群首先,现代社会节奏快,时间紧张,本身就导致不规律 的作息;其次,现代社会处处攀比,人们精神更加焦虑,这种压力会 导致更多的精神疾病;最后,年轻人纷纷涌向大城市,大城市生活压 力和夜生活等诱因导致睡眠问题更加年轻化,睡眠障碍群体不断迎来 增量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睡眠障碍群体将 更为庞大,睡眠产品市场是巨大的蓝海市场二、睡眠经济市场广阔,药物保健产品潜力巨大(―)睡眠经济以家居硬件为主,药物保健产品渗透率较低睡眠经济产品主要分为家居硬件、药物保健和助眠APP三类产 品或服务模式家居硬件除了传统的床上用品和家具外,比较流行的 还有智能手环等“黑科技”硬件产品,主要通过面料、材质或黑科技改 善消费者睡眠环境舒适度药物保健消费主要分为药物和保健品,直 接通过生理作用调节用户睡眠状态,例如现在比较火热的褪黑素相关 产品。
助眠APP是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产物,本质上是互联网平台服 务,通过播放声音、记录睡眠数据或帮助消费者形成良好睡眠习惯以 促进入睡,主要包括声音助眠类、作息习惯类和监测记录类APP目 前,睡眠经济仍以家居硬件消费为主,药物保健渗透率较低,未来仍 有提升空间从消费者购买的具体产品来看,目前消费者仍主要采用物理助眠 方法,渗透率较高的主要是眼罩、眼贴、枕头和耳塞等家居用品据 艾媒咨询调查,2021年购买助眠工具的中国网民中,43.5%网民购买 眼罩或眼贴;30.1%网民购买决明子枕头或乳胶枕头;25.8%网民选择 购买隔音耳塞上述产品是科技含量较低的消费品,且各品牌同质化 严重,市场竞争激烈,不利于诞生大品牌消费者选择上述家居用品 可能是因为其使用便捷,且使用周期较长,不像药物或保健品那样需 要持续购买但这种消费习惯也说明了中国消费者连续消费意愿不强, 助眠产品开发和消费较为缺乏科技加持若要进一步开拓睡眠经济市 场,挖掘消费者的持续消费潜力,仍需培育中国消费者在睡眠领域重 科技、重疗效、持续消费的习惯三大助眠领域优缺点各不相同传统家居硬件消费属性更强,更 易遭到同质化竞争;电子智能硬件虽然黑科技属性较强,但是要投入 更多的研发成本。
药物保健类产品只要经过实验认证,其疗效一般比 其他手段更好,但是研发投入大且国家监管严格,新药上市也需要较 高的推广成本助眠APP虽然推广成本比家居硬件和药品保健产品 更低,但是尚未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且APP功能大多同质化,开发 和复制比较简单,容易面临大型互联网平台的竞争,发展前景最为不 稳定从发展前景看,目前家居硬件中的电子智能硬件和药物保健类 产品成长较快,渗透率有望提升二)睡眠经济市场广阔,药物保健类产品成长可期睡眠经济规模庞大,且总量稳步增长2016-2020年间,中国睡 眠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已从2616.3亿元增长至3778.6亿元,复合年化 增长率约9.6%,市场总量常年稳步增长分类来看,家居硬件中的床 上用品等消费产品竞争激烈已是红海市场,只有近年来新兴的智能电 子设备等科技属性较强的产品成长前景较好;药物保健类产品虽然渗 透率较低,但其年平均增长率可达15%,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助 眠APP虽然渗透率更低,但是由于其尚未探索出合适的盈利模式,且 容易面临互联网大平台等头部玩家的竞争,目前成长前景仍然不稳定 综上所述,睡眠经济中药品保健类产品属于成长前景较为确定的蓝海 市场,有望更多受益于国人日益庞大的睡眠需求。
三)消费者更愿接受平民价格,国产保健品有价格优势消费者普遍更愿接受平民价格的睡眠保健品据艾媒咨询调查显 示,2021年中国44.5%网民接受的助眠保健品价格低于100元;32.1% 网民接受的价格为100-300元;而15.7%网民能接受的价格在300- 500元对比之下,能接受500元以上助眠保健品的网民相对较少, 仅为7.7%整体而言,消费者更倾向于平民价格区间的睡眠保健品 这种价格接受程度表明更便宜的国货和进口保健品竞争仍有一战之 力相对于其它保健品,睡眠保健品价格通常较低国产大多睡眠保 健品单瓶零售价格低于100元以淘宝上销售的褪黑素类产品为例, 截至2019年12月,淘宝平台销量排名前五的褪黑素睡眠保健品零 售价格均不超过100元,畅销单品分别为汤臣倍健褪黑素安瓶、黄金 搭档褪黑素维生素B安瓶、活力达褪黑素安瓶、美国Vitafusion褪黑 素安瓶、禾博士褪黑素维生素B6片,对应销量为1.7万、1.7万、1.2 万、9991、8375 瓶单瓶零售价格在100元以上且不超过300元的褪黑素睡眠保健 产品销量较低,畅销单品有自然之宝褪黑素软糖安瓶、Vitafusion褪 黑素咀嚼软糖、康麦斯牌美康宁褪黑素片、美国康一生红宝石睡眠糖, 上述单品销量均不超过8000瓶。
至于300元以上的褪黑素产品,淘 宝销量甚至低于2000瓶上述数据表明对于主要成分相同的保健品, 消费者更看重价格而非品牌,因此国产品牌睡眠保健品可以依靠价格 优势抢占更多市场睡眠保健品消费主体决定了国人购买睡眠保健品必定重视价格 中年人是睡眠保健品消费主力,消费者整体男性多于女性按年龄划 分,睡眠保健品消费者主要集中于中年人,其中31-40岁年龄段消费 者占比约65%, 41-60岁消费者占比约20%中年人消费较多,一方 面是因为中年人压力大,睡眠问题最为严重;另一方面是中年人需要 保持健康体魄以支持工作,相比于其他年龄段更重视调理睡眠按照 性别划分,睡眠保健品消费者男性较多,占比约六成,可能是因为男 性工作压力更大导致失眠问题更为严重中年男性上有老下有小,普 遍还有房贷等刚性支出,虽然有一定收入但经济压力也大,作为睡眠 保健品的消费主力必定会偏好更加平民的价格三、睡眠领域相关药品和保健品增长长期向好(一)医学上治疗失眠主要方式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失眠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针对顽固性失眠必须进行治疗单纯 受压力、情绪、事件等暂时性因素影响的偶发性失眠,通过调节心情、 改善作息规律或者营造良好环境等手段便可缓解,一般不用通过药物 治疗;但是顽固性失眠往往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必须进行药物治疗。
—方面,失眠可能是其他精神疾病的症状,针对这类失眠涉及其他精 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另一方面,长期失眠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中 枢神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其他疾病,如果不在失眠阶段就进行药 物治疗,以后就可能要对其他疾病进行药物治疗失眠的干预方式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中医 治疗心理治疗主要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和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CBT-I)应强调睡眠卫生教育的重要性,即在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 的基础上,开展其他治疗手段CBT-I能够有效纠正失眠患者错误的 睡眠认知与不恰当的行为因素,有利于消除心理生理性高觉醒,增强 入睡驱动力,重建正确的睡眠觉醒认知模式,持续改善失眠患者的临 床症状,且没有不良反应药物治疗失眠的短期疗效已经被临床试验 所证实,但是长期应用仍需承担药物不良反应、成瘾性等潜在风险 物理治疗如光照疗法、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经颅微电流刺激 疗法等,以及饮食疗法、芳香疗法、按摩、顺势疗法等,均缺乏令人 信服的大样本对照研究,只能作为可选择的补充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失眠的历史悠久,但囿于特殊的个体化医学模式,难以用现代循证医 学模式进行评估短期失眠患者应该积极寻找并消除可能的诱发因素,同时积极处 置失眠症状。
相当一部分的短期失眠患者首选自我调适,但是由于睡 眠认知错误或者应对的行为方式不当,可能导致短期失眠转化成慢性 失眠短期失眠患者在无法完成CBT-I时应早期应用药物治疗药物 治疗能发挥良好的催眠效能,快速消除失眠症状,避免病程迁延慢 性失眠患者在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的基础上,应当首选CBT-I药 物治疗慢性失眠缺乏符合标准的长程临床对照研究已经接受药物治 疗的慢性失眠患者,除无法依从者之外,应当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即 使是那些已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失眠患者亦是如此二)除少数不良反应较大者,失眠相关药物大都较快增长临床实践中所应用的具有催眠作用的药物种类繁多需要注意, 部分药物说明书中的主要适应证并不适用于失眠的治疗,比如某些抗 抑郁剂和镇静类抗精神病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具备治疗失眠的临床证 据,可以参照推荐意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 主要包括苯二氮草受体激动剂(BZRA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 体拮抗剂和具有催眠效应的抗抑郁药物处方药加巴喷丁、喹硫平、 奥氮平治疗失眠的临床证据薄弱,不推荐作为失眠治疗的常规用药 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普通褪黑素以及缬草提取物等非处方药虽 然具有催眠作用,但是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不宜作为治疗普通 成人失眠的常规用药。
酒精(乙醇)不能用于治疗失眠若采用药物治疗失眠,则治疗方案选择依次是 ①首选non-BZDs, 如唑毗坦、右佐匹克隆;②如首选药物无效或无法依从,更换为另一 种短-中效的BZRA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③添 加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如多塞平、曲唑酮、米氮平或帕罗 西汀等),尤其适用于伴随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治疗失眠的药 物大多属于催眠镇定剂范畴,该类药品常年保持较快增长,从2013 年至2020年销售额年化复合增速高达20.08%1 . BZRAs :分为苯二氮草类药物(BZDs)和非苯二氮草类药物(non-BZDs) BZDs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可非选择性激动y-氨基丁酸受体 A上不同的y亚基,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的 药理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唑毗坦(zolpidem)和右佐匹克隆(eszopiclone)为代表的non-BZDs先后应用于失眠的临床治疗,它们 对Y氨基丁酸受体A上的al亚基选择性激动,主要发挥催眠作用, 不良反应较BZDs轻,已经逐步成为治疗失眠的临床常用药物1) non-BZDs 坦、右佐匹克隆和佐匹克隆属于快速起效的催眠药物,能够诱导睡眠始发,治疗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
扎来 普隆的半衰期较短,仅适用于治疗入睡困难虽然non-BZDs具有与 BZDs类似的催眠疗效,但是由于non-BZDs半衰期相对较短,次日 残余效应被最大限度地降低,一般不产生日间困倦,产生药物依赖的 风险较传统BZDs低 治疗失眠安全、有效,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近年来不同剂型的non-BZDs,如唑毗坦控释剂、含化剂和喷雾剂, 为临床需要提供更多的选择需要注意,non-BZDs有可能会在突然 停药后发生一过性的失眠反弹2) BZDs :美国FDA批准了 5种BZDs(艾司唑仑、氟西泮、夸西 泮、替马西泮和三唑仑)用于治疗失眠,其中三唑仑属于唯一的短半衰 期催眠药物,但是由于其成瘾性和逆行性遗忘发生率高,已被我国列 为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国内常用于治疗失眠的BZDs还包括阿普唑仑、 劳拉西泮和地西泮BZDs药物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入睡困难,增加 总睡眠时间,不良反应包括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低、跌倒、认 知功能减退等持续使用BZDs后,在停药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和 反跳性失眠对于有物质滥用史的失眠患者需要考虑到潜在的药物滥 用风险肝肾功能损害、重症肌无力、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 合征(OSA)以及重度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禁用BZDs。
非苯二氮草类药物增长前景良好整体来看non-BZDs销量和销 售额均保持较快增长2013至2020年,酒石酸唑毗坦片、右匹克隆 片和匹克隆片销量年化复合增速分别为18.71%. 28.66%和17.86% '•销 售额年化复合增速分别为17.21%. 22.77%和18.13%从2020年四季 度起,右匹克隆片的销售额相比销售量严重缩水,主要是受最近的集 采影响常用苯二氮草类药物销售额不断增长除了三唑仑因不良反应即 将被淘汰,其他几种常见的BZDs药物销售额均不断增长,但是其销 售量大都增长乏力除了劳拉西泮销售量增长不错,其他几种BZDs 药物销售额的增长基本靠涨价驱动2. 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参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可以改善时差变化所致睡眠觉醒 障碍、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等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但使 用普通褪黑素治疗失眠尚无一致性结论,故不推荐将普通褪黑素作为 催眠药物使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替胺(ramelteon)属于褪黑素 MT1和MT2受体激动剂,能够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增 加总睡眠时间,可用于治疗以入睡困难为主诉的失眠以及昼夜节律失 调性睡眠觉醒障碍。
雷美替胺对于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的失眠患者安全有效,由于没有 药物依赖性,也不会产生戒断症状,故已获准长期治疗失眠阿戈美 拉汀既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也是5-羟色胺2C受体拮抗剂,因此具有 抗抑郁和催眠双重作用,能够改善抑郁障碍相关的失眠,缩短睡眠潜 伏期,增加睡眠连续性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可以作为不能耐受前述催 眠药物的患者和已经发生药物依赖患者的替代治疗国内使用较多的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是阿戈美拉汀,其销量和销售 额均爆发性增长从2013至2020年,阿戈美拉汀片销量年化复合 增速为100.61%,销售额年化复合增速为92.18%该药物即可治疗失 眠也可治疗抑郁症,在国人精神状态越来越差的现代社会大有可为3.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食欲素又称下丘脑分泌素,具有促醒作用针对食欲素双受体发 挥抑制作用的拮抗剂苏沃雷生(suvorexant),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失眠(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其发挥 催眠作用的靶点不同于其他催眠药,现有研究数据显示其具有较好的 临床疗效和耐受性不过该药物尚未在国内获批上市,这里不再赘述4. 抗抑郁药物:部分抗抑郁药具有镇静作用,在失眠伴随抑郁、焦虑心境时应用 较为有效。
1)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小剂量的多塞平(3〜6mg/d)因有特定的抗 组胺机制,可以改善成年和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具有临床 耐受性良好,无戒断效应的特点,近年已作为治疗失眠的推荐药物之 ―阿米替林能够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睡眠中觉醒、增加睡眠时间、 提高睡眠效率,但其同时减少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不良反应多 (如抗胆碱能作用引起的口干、心率加快、排尿困难等),因此,老年 患者和心功能不全患者慎用,不作为治疗失眠的首选药物2) 曲唑酮:小剂量曲唑酮(25 - 150mg/d)具有镇静催眠效果,可 改善入睡困难,增强睡眠连续性,可以用于治疗失眠和催眠药物停药 后的失眠反弹3) 米氮平:小剂量米氮平(3.75〜15.00mg/d)能缓解失眠症状,适 合睡眠表浅和早醒的失眠患者4)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虽无明确催眠作用,但 可以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而改善失眠症状部分SSRI能够延长 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中的觉醒,减少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减少慢 波睡眠,多用于治疗共病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SSRI可能增加周期性 肢体运动,某些患者在服用时甚至可能加重其失眠症状因此,一般 建议SSRI在白天服用。
5) 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包括文拉法 辛和度洛西汀等可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而改善失眠症状,更适用 于疼痛伴随失眠的患者,不足之处与SSRI相似6) 抗抑郁药物与BZRAs联合应用:慢性失眠常与抑郁症状同时 存在,部分SSRI与短效BZRAs(如唑毗坦、右佐匹克隆)联用,可以快 速缓解失眠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协同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因不良反应较多,且新生代抗抑郁药物兴起, 一般不作为一线药物使用,已经很难增长除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外, 其余兼具镇定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均保持稳步增长中国抑郁症群体日 益庞大,即使不考虑治疗失眠的应用,上述抗抑郁症药物也有较好前 景大部分失眠常用药物都是仿制药,在国内存在多家竞争对手,易 被纳入集中带量采购常用的安眠药中只有右佐匹克隆已被纳入集采, 其他竞品较多的药物不排除以后被纳入集采的可能三) 睡眠保健品市场初步发展,仍需培育消费习惯睡眠保健品成分多样,国产品牌占主导地位睡眠保健品有效成 分主要有植物提取物、褪黑素和氨基酸等,其中常见的植物提取物来 源有酸枣仁、缬草根和洋甘菊等,常见的氨基酸添加物有GABA、5HTP 和L-茶氨酸等。
国内睡眠保健品知名品牌主要有汤臣倍健、脑白金、 黄金搭档等国产睡眠保健品品牌有效成分主要包含褪黑素睡眠保健 品、草本睡眠保健品,相对于海外睡眠保健品品牌,国产保健食品品 牌睡眠保健产品选择更丰富此外,国产保健食品品牌对本土消费者 了解程度高,易通过各类营销活动打开产品市场海外保健品品牌则 主要强调品质,定价相对更高,大多通过电商销售,在高收入群体中 较受欢迎消费升级有望促进睡眠保健品发展睡眠经济消费层次从低到高 依次是器械用品、药品、保健品和服务四种消费类型,消费层次越高, 消费意识越弱,市场规模越小睡眠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水平依然较低, 主要还是家居用品等低层次的消费,保健品等较高层次睡眠消费渗透 率依然很低目前还是要培育消费者针对睡眠保健品的消费习惯,唤 起消费意识,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提升消费保健品的渗透率四) 睡眠保健品市场仍需规范,使用需要科学依据睡眠保健品使用经常缺乏科学建议如前文所述,失眠成因非常 复杂,甚至失眠是其他疾病的症状,因此改善睡眠应该对症下药,然 而大部分保健品销售渠道根本不会给予科学的指导意见消费者在缺 乏科学依据的情况下乱用保健品,只会导致改善睡眠效果不佳,甚至 延误病情。
目前通过保健食品解决睡眠问题的方案效果不明显,如褪 黑素及草本睡眠保健品在解决失眠问题方面效果不如安眠药显著,且 无法根除导致失眠症状的病因,其功效受消费市场质疑应当完善睡眠保健品使用的科学依据一方面,要大力培养睡眠 问题人才,在保健品销售时给予客户科学建议,指导客户选择产品; 另一方面,要积极验证睡眠保健品功效,明确其有效性以及适用情形, 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睡眠障碍有针对性的开发睡眠保健品只有在提 高保健品疗效的同时提升消费者选择产品的科学意识,才能有效提高 消费者对睡眠保健品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