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4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文档格式:DOCX| 9 页|大小 107KB|积分 16|2022-05-20 发布|文档ID:93361040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1.1地理位置祥云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地处东经100°25′~101°02′,北纬25°12′~25°52′总面积2498平方千米,其中坝区面积332平方千米,是云南省四大平坝之一地处滇中高原与滇西横断山脉交接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略成三级阶梯下降,地高山旷,河短流急境内最高海拔3241米,最低海拔1433米,坝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900—2000米祥云县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北为宾川县、西连弥渡县、西南接大姚、姚安,东南为南华县,东距昆明市282km,西距大理市46km县境南北最大2跨距71.5km,东西最大跨距62.5km,全县辖8镇4乡,国土面积2425km祥云坝子是2云南省四大高原平坝之一,坝区面积332km祥云是滇西的东大门,由东向西有楚大高速公路、广大铁路和320国道三条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向南有214国道和祥云至临沧二级公路,向北有祥云至宁蒗进四川三级公路,是通往滇西八地州及思茅部分地区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南亚、东南亚的交通枢纽禾甸位于祥云县境北部,东接东山乡,南连刘厂镇,西与祥城镇毗邻,北与米甸镇连接,国土面积305.88平方公里,境内四面环山,要紧河流禾米河横穿南北,要紧公路祥姚路直贯东西。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最高海拔2886米,最低海拔1946米,要紧山脉多集中在东部,境内属温带半干燥区气候,年均气温17.8℃,年均降雨量472毫米,冬春多风干旱辖区内有新兴苴、许长两座水库,可蓄水1890万立方米禾甸民族风情浓厚,民风纯朴,人民勤劳勇敢,坝子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境内有万寿寺、小鸡山、莲花湖等自然风景区,有检村西汉晚期石棺墓群遗址镇人民政府驻地禾甸街,距祥云县人民政府驻地22千米项目位于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禾甸镇新兴底行政村3组〔白沙箐自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0.778680°,北纬25.542072°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地理位置图4.1.2地形地貌祥云县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相接的西部,位于扬子准陆台和滇西横断山脉交接地域,海拔高于四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境内多山,要紧山脉属云岭山脉,南北走向地貌较为丰富,中山、河谷、盆地相间排列,形成“四山抱一坝,中间一条河”的高原中山断陷盆地境内地质地层发育较齐全,从古生代到新生代均有出露由于特定的地质条件和复杂的地形地貌,构成了不同的特定环境,砂页岩分布广、风化严峻,节理裂隙发育,加之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峻。

    禾甸镇境内四面环山,要紧河流禾米河横穿南北,要紧公路祥姚路直贯东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最高海拔2886米,最低海拔1946米,要紧山脉多集中在东部本项目位于禾甸镇东南部山区4.1.3气象及气候祥云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属北亚热带偏北高原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气候特点:一是四季变化不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二是干湿季分明,冬春恒温,夏秋多雨;三为年降雨量少;四是年日照时数长;五为海拔悬殊,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水平分布复杂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4.7℃,平均最高气温20.8℃,平均最低气温9.6℃,极端最高气温31.9℃,极端最低气温-6.5℃;年日照时数2030.2-2623.9小时;以祥城坝为代表,多年平均降雨量810.8mm,湿季为5—10月,干季为11—4月,湿季占年降水量的89%,年平均蒸发量1199.9mm;常年主导风向要紧集中在SW—SSW之间,最多为SSW、次多为SW,风向频分别为30.56%、22.38%,年平均风速3.8m/s,8月份平均风速2.1m/s,3月份平均风速5.0m/s,历年最大风速17m/s禾甸镇境内属温带半干燥区气候,年均气温17.8℃,年均降雨量472毫米,冬春多风干旱。

    项目区二十年一遇1小时最大暴雨量为67.00mm,6小时最大暴雨量为84.35mm,24小时最大暴雨量为99.9mm4.1.4水文、水系4.1.4.1地表水祥云地处澜沧江、金沙江分水岭,红河的东流源头之上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支流32条,箐沟131条以水系划分,金沙江流域有河流18条,箐沟105条元江—红河流域有河流14条,箐沟26条半封闭性的天然淡水湖有青海湖和莲花海两个湖泊、泉水:境内湖泊要紧有青海湖、莲花湖,青海湖位于祥城镇东南方向,因湖水清澈得名,湖长3公里,宽1.5公里,水深3米,湖区操纵流域96.8平方公里莲花湖位于禾甸镇西北方向,因湖内盛开莲花得名,湖长3.5公里,宽1.2公里,水深4米,湖区操纵流域20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小泉水17股出露,温泉两处,其中温水的温泉水温44℃,天马温泉水温51℃祥云境内河流分属长江上游金沙江和元江-红河两大水系要紧河流有金沙江流域的鱼泡江及其支流楚场河、格子河,元江流域的鹿窝河禾甸镇辖区内有新兴苴、许长两座水库,可蓄水1890万立方米本项目最近地表水为新兴苴水库新兴苴水库坐落于大理州祥云县城东部禾甸镇的新兴苴水库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总库容1832.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512万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4.1.4.2地下水地下水类型区域含水层要紧为第四系全新统〔Qh〕孔隙含水层、古生界二叠系下统玄武岩系一段〔P1β1〕玄武岩裂隙含水层及二叠系下统〔P1〕灰色厚层状、块状石灰岩岩溶含水层区内地下水按其含水介质类型和赋存条件,划分为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三类:< 1、孔隙水要紧赋存于第四系洪冲积堆积层的松散孔隙含水层中,该层厚度变化较大,要紧分布于区域南部沟谷地带据区调资料,其富水性弱,水量贫乏,单井涌水量100t/日2、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古生界二叠系下统玄武岩系一段〔P1β1〕玄武岩含水层中,出露于区域东部及其外围据区调资料,其富水性中等,地下径流模数1—2.5L/s·km2,泉流量1—10L/s3、岩溶水赋存于古生界二叠系下统〔P1〕灰色厚层状、块状石灰岩含水层中,该层分布于整个区域及外围该含水层岩溶较发育,为以岩溶裂隙为主的岩溶含水层,据区调资料,暗河、溶洞中等发育,其富水性强至极强,单井涌水量>100t/日地下水含水层区内的含〔隔〕水屋要紧为第四系全新统〔Qh〕碎石土孔隙含水层、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玄武岩系一段〔Pβ1〕玄武岩裂隙含水层及二叠系下统〔P1〕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现将各含水层的含水性由新到老简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h〕碎石土孔隙弱含水层:为洪冲积堆积层,要紧分布于区域南部沟谷地带,厚度一般为0~5m。

    其富水性弱,要紧为孔隙水,水位和水量随季节变化2、古生界二叠系下统玄武岩系一段〔P1β1〕玄武岩裂隙中等含水层:出露于区域东部及其外围为灰绿色、黄褐色角砾状、致密状、杏仁状玄武岩,及少量凝灰质砂岩,厚度1139m区域一带无泉点出露,据区调资料,其地下径流模数1—2.5L/s·km2,泉流量1—10L/s,富水性中等3、古生界二叠系下统〔P1〕灰岩岩溶裂隙强含水层:灰色厚层状、块状石灰岩,分布于区域内,厚度514m为以溶蚀裂隙为主的岩溶含水层,面岩溶率14.1%区域一带无泉点出露,据区调资料,暗河、溶洞中等发育,其周边大泉流量21.73—106.50L/s,最大暗河流量914.94L/s,富水性强至极强本含水层要紧同意大气降雨补给,地下水要紧运移于溶蚀裂隙中,向南部沟谷排泄水质类型及含水层的补给排泄补给条件:地下水靠大气降雨补给降雨不均,地形坡度较大,不利于地下水的入渗补给,地下水的补给条件一般径流及排泄条件:含矿层岩溶裂隙发育,有利于地下水的运移,径流及排泄条件较好地下水动态:大气降雨是区域地下水的要紧补给水源区域的地下水位和水量是随季节变化的水文地质类型区域范围内二叠系下统〔P1〕灰岩虽为强含水层,但在地下水位线以上是透水层。

    区内地形坡度较大,有利于自然排水,地下水补给条件一般第四系覆盖层较薄区内岩溶较发育地表水体对矿床充水妨碍较小断层破碎带富水性不强区域水文地质边界简单综上所述,区域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属二叠系下统〔P1〕灰岩溶蚀裂隙强含水层直截了当充水为主的简单类型依照对附近井深的测量,估算出地下水位在1945m4.1.5地质地震项目区地处中低侵蚀地貌,地形开阔、地面较平坦,总体上新构造运动、深部构造变形、断裂活动、现代地壳形变等均较强烈,属于构造稳定性较差的地区,工程建设时应考虑其不利妨碍除上述不利因素之外,场地及周围未发明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场地差不多稳定,差不多适宜建筑按国家抗震设防烈度区划,祥云县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第三组,设计差不多加速度值0.20g,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4.1.6土壤、植被及生物多样性祥云县境内土壤包含9个土类,17个亚类,31个土属,51个土种2017年末,全镇有耕地面积27770亩,其中:水田15524亩,占耕地55.9%,旱地12246亩,占44.1%;人均占有耕地0.76亩土壤结构要紧以红壤土为主,成土固岩要紧是砂岩、石灰岩、页岩及玄武岩,红壤土板结、腐殖质层薄,保水保肥能力差。

    项目区土壤有黄壤、红壤、紫色土、水稻土四个土类,呈垂直分布规律项目占地区土壤以黄壤为主祥云县属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的中山纵谷区,气候属于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柔,有效性高,多年平均气温14.7℃〔除半山区、山区、高寒山区外〕,平均降雨量810.8mm,雨量在季节上分布不均,干湿季分明祥云县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可分两个垂直带:〔1〕山麓山地植被带〔2000-2600m〕包括以云南松为主,次有华山松、滇油杉、黄毛青冈、多变石栎、白穗石栎、麻栎、高山栲、水冬瓜混生,灌木有水马桑、昆明山海棠、杨梅、火把果等,草本植物有金茅、刺忙野古草、白茅,小营草、青蒿等〔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200-2000m〕包括杜鹃花类、石栎、青冈、高山栲、旱冬瓜、苍山越桔、高山柳、黄花木、小檗、矮杨梅、箭竹等经实地调查与踏勘,项目建设评价区范围内没有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未发明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4.2环境保护目标调查〔1〕村庄调查项目位于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禾甸镇新兴底行政村3组〔白沙箐自然村〕项目设计的保护目标为新兴底村村民委员会村民新兴底村民委员会,属于山区距离镇10.00公里,国土面积17.11平方公里,海拔2000.00米,年平均气温14.81℃,年降水量793.2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大麦等农作物。

    有耕地785.00亩,其中人均耕地0.80亩;有林地23980.00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60户,有乡村人口1002人,其中农业人口990人,劳动力54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89人全村经济总收入301.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5.00元农民收入要紧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依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8〕中环境空气功能区二类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新兴底村民委员会所处区域属于农村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二类区标准,适用二级浓度限值依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17〕中乡村声环境功能的确定:村庄原那么上执行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工业活动较多的村庄以及有交通干线通过的村庄〔指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以外的地区〕可局部或全部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新兴底村民委员会属于有交通干线通过的村庄,故声环境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2)新兴苴水库调查本项目最近地表水为新兴苴水库新兴苴水库坐落于大理州祥云县城东部禾甸镇的新兴苴水库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总库容1832.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512万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4.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背景情况,祥云县旺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托付云南精科环境监测有限公司于2019年6月23日—29日对项目区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声环境进行了监测依照监测结果,项目区环境质量如下:4.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4.3.1.1监测内容(1)监测因子:SO2、PM10、PM2.5、NO2、CO、O3、硫化氢、氨〔2〕监测点位:在项目区内设1个监测点〔3〕监测频率:连续监测7天SO2、NO2、NH3和H2S监测1小时均值,SO2、NO2、CO、O3、PM2.5、PM10监测24小时均值〔4〕监测时间:2019年6月23日-2019年6月29日〔5〕监测及分析方法:参照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方法〔6〕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8〕二级标准、《环境妨碍评价技术导那么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标准〔7〕评价方法:本次评价采纳占标百分比的方法进行评价,依照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对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析评价因子日均值、小时值浓度值变化范围、最大浓度占标准限值的百分比,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Ci100%PiCoi式中:Pi:最大浓度占标准限值的百分比%;Ci:i污染因子监测浓度〔mg/m3〕;C3〕。

    i污染因子标准浓度〔mg/m0i4.3.1.2监测结果及评价监测结果统计及评价见表4.3-1表4.3-1养殖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统计结果污染物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现状浓度最大值最大浓度占超标达标33ug/m3标率%率%ug/mmg/m情况SO21小时平均5000.037377.400达标24小时平均1500.0151510.000NO21小时平均2000.0222211.000达标24小时平均800.0131316.250CO24小时平均40000.5454013.500达标PM1024小时平均1500.0575738.000达标PM24小时平均750.0262634.6702.5O3日最大8小时平均1600.0343421.250达标硫化氢1小时平均100.008880.000达标氨1小时平均2000.0262613.000达标监测结果说明,SO2、PM10、PM2.5、NO2、CO、O3监测值均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8〕中二级标准;NH3、H2S监测值小于《环境妨碍评价技术导那么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的标准限值要求4.3.2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4.3.2.1监测内容〔1〕监测因子:pH、SS、DO、高锰酸盐指数、COD、BOD、NH-N、总磷、总氮、石53油类、粪大肠菌群数、汞、镍、铬〔六价〕、砷、铅、铜、锌、硫化物。

    〔2〕监测点位:新兴苴水库,共1个检测点位〔3〕监测频率:采样3天,每天1次〔4〕监测时间:2019年6月27日—2019年6月29日〔5〕监测及分析方法:参照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方法〔6〕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7〕评价方法:采纳水质指数法:式中:S—评价因子iSi,j=Ci,j/Csi的水质指数,大于1说明该水质因子超标;i,jci,j—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csi—评价因子i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pH的标准指数为:7.0pHjpHj≤7.0SPH,j7.0pHSdSPH,jpHj7.0pHj>7.0pHsu7.0式中:SpH—pH值的指数,大于1说明该水质因子超标;pHj—pH值实测统计代表值;pHsd—评价标准中pH值的下限值;pHsu—评价标准中pH值的上限值4.3.2.2监测结果及评价对新兴苴水库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监测结果统计及评价见下表表4.3-2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单位:mg/L,pH除外〕断面项目浓度范围浓度均值标准值标准指数达标情况水温20.3~2120.70//达标pH7.62~7.687.646~90.32达标悬浮物6~97.33//达标溶解氧6.2~6.56.3350.68达标高锰酸盐指数1.2~1.41.3060.22达标化学需氧量10~1211.00200.55达标五日生化需氧量1.6~2.11.8340.46达标氨氮0.441~0.4450.441.00.44达标总磷0.02~0.0220.020.050.42达标新兴苴水库总氮0.854~0.8650.861.00.86达标0.01L0.01L0.05/石油类达标汞0.00004L0.00004L0.0001/达标镍0.01L0.01L0.02/达标铬〔六价〕0.004L0.004L0.05/达标砷0.0004~0.00060.000.050.01达标铅0.01L0.01L0.05/达标铜0.001L0.001L1.0/达标锌0.05L0.05L1.0/达标硫化物0.005L0.005L0.2/达标粪大肠菌群460~630520.00100000.05达标备注:“L”表示未检出或小于检出限。

    标准指数≤1时,说明该水质因子在评价水体中的浓度符合水域功能及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依照项目监测结果分析,新兴苴水库水质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项目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4.3.3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4.3.3.1监测内容〔1〕监测因子:①八大离子:++2+2+32-3--42-;K、Na、Ca、Mg、CO、HC、Cl、SO②差不多水质因子: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共29项,同步监测流量;③特征因子:COD、BOD5、SS〔2〕监测点位:项目区上游1个点位,项目区下游2个点位,共3个监测点位〔3〕监测频率:采样3天,每天1次〔4〕监测时间:2019年6月27日-2019年6月29日〔5〕监测及分析方法:参照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方法〔6〕评价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7〕评价方法:地下水评价采纳水质指数法,水质指数(Sij)计算公式与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相同。

    4.3.3.2监测结果及评价地下水监测结果见下表表4.3-3地下水评价结果一览表单位:mg/L点位上游1#下游2#指标平均值浓度范围标准值标准指数达标情况平均值浓度范围标准值标准指数达标情况平均值总磷0.040.041~0.04///0.0540.051~0.05///0.04358氨氮0.160.153~0.160.50.32达标0.1660.163~0.160.50.332达标0.1478硝酸盐0.490.487~0.49200.0245达标0.4750.471~0.47200.024达标0.48448pH7.777.74~7.826.5~8.//7.637.47~7.816.5~8.//7.57755亚硝酸盐0.003L0.003L1//0.003L0.003L1//0.003氰化物0.004L0.004L0.05//0.004L0.004L0.05//0.004砷0.0003L0.0003L0.01//0.0003L0.0003L0.01//0.0003汞0.00004L0.00004L0.001//0.00004L0.00004L0.001//0.0000总硬度252.9251.9~254.4500.562达标253.967252.9~254.4500.56达标25138铬〔六价〕0.004L0.004L0.05//0.004L0.004L0.05//0.004挥发酚0.0003L0.0003L0.002//0.0003L0.0003L0.002//0.0003铅0.01L0.01L0.2//0.01L0.01L0.2//0.01L氟化物0.070.06~0.0810.07达标0.060.05~0.0710.06达标0.067镉0.001L0.001L0.005//0.001L0.001L0.005//0.001铁0.03L0.03L0.3//0.03L0.03L0.3//0.03L锰0.01L0.01L0.1//0.01L0.01L0.1//0.01L溶解性总固体357.33316~38410000.357达标380.667348~40010000.381达标345.33细菌总数66.6760~701000.667达标6050~701000.6达标56.66CODcr10.339~12///1110~12///9.667BOD51.631.5~1.8///1.51.4~1.6///1.667SS87~9///76~8///8高锰酸盐指数1.21.1~1.330.4达标1.31.2~1.430.433达标1.1总大肠菌群3L3L3//3L3L3//3L钙离子4.434.3~4.6///4.9334.3~5.4///5.533钠离子17.0315.5~18.32000.08515达标23.522.5~24.42000.1175达标23.6镁离子9.39.2~9.5///10.53310.1~10.9///11.83钾离子14.6312.3~18.7///12.66711.9~13.1///12.62-245.67245~247///253.333251~256///254CO3-16.315.7~17.2///17.36716.6~18.5///16.9HCO3氯化物27.6727.1~28.4///28.326.4~29.8///28.3硫酸盐9.379.2~9.62500.03748达标8.78.5~8.92500.0348达标8.4备注:标准指数≤1时,说明该水质因子在评价水体中的浓度符合水域功能及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依照监测结果分析,监测项目各指标均可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4.3.4声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4.3.4.1监测内容〔1〕监测项目:等效声级值dB(A)〔2〕监测点位:项目区北面〔1#〕、西面〔2#〕、南面〔3#〕、东面〔4#〕1m外各设一个监测点,共4个点;〔3〕监测频率:采样2天,昼夜各一次〔4〕监测时间:2017年6月23日-2017年6月24日〔5〕监测及分析方法:参照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方法〔6〕评价标准:GB3096-2017《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4.3.4.2监测结果及评价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如下:表4.3-4环境背景噪声监测结果表单位dB〔A〕监测监测点位昼间噪声值〔dB〔A〕〕夜间噪声监测〔dB〔A〕〕日期监测结果标准值达标情况监测结果标准值达标情况厂界东侧1#51.260达标44.850达标2019年6月23日厂界南侧2#53.760达标44.950达标厂界西侧3#53.860达标44.250达标厂界北侧4#53.560达标44.250达标厂界东侧1#53.460达标44.750达标2019年6月24日厂界南侧2#53.260达标44.550达标厂界西侧3#53.560达标44.550达标厂界北侧4#54.160达标44.850达标依照声现状监测统计结果,采纳与评价标准直截了当比较的方法,对项目区声环境进行评价。

    经现场监测分析,监测点昼间、夜间背景噪声值均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17〕2类区标准综上,项目区声环境质量良好4.3.5生态环境现状4.3.5.1动植物现状评价区域可能受妨碍的周边区域调查方法采纳现场调查、访问林业部门和查阅资料方法相结合评价区包括项目周边外延200m的范围,要紧分布于祥云县禾甸镇新兴底行政村,现状地类要紧为一般林地、草地及坡耕地,占地面积为7.1hm2,为一般林,没有占用公益林和差不多农田项目所在的位置依照《云南植被》的森林类型划分,其自然植被是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II),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IIA),高原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地带(IIAii),滇西横断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区(IIAii-2),滇西中山山原高山栲、石栎林、云南松林亚区(IIAii-2c)依照实地调查,在评价区范围内现存的植被中,目前保留的自然植被为云南松林和多变石栎次生林,取而代之的是人工种植的云南松,在部分区域那么是华西小石积、火把花、小铁仔、野丁香、硬秆子草、丝茅、紫茎泽兰、蒿类等作为要紧种类组成的次生性灌草丛;局部出现旱冬瓜、西南粗糠树等次生性的落叶阔叶林人工种植的森林类型要紧为核桃等经济林木。

    农地中人工植被要紧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要紧农作物有玉米、稻谷;要紧经济作物有大白芸、板栗、泡核桃、亚麻、树头菜;水果类有柑桔、佛手柑、梨、梅子、木瓜、花椒树;茴心草、香椿经济林木多在村庄周围、田边地埂有零星种植常见的动物有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昆虫类,要紧为麻雀、野鸡、鲤鱼、田鸡、青蛙、青蛇、白花蛇、蚕、螳螂、蚯蚓、蜜蜂等评价区域内未发明有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别保护目标4.3.5.2水土流失现状依照全国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划分,项目区位于西南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同意值为500t/km2?a据现场调查,项目现状占地类型为林地、荒坡地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结合现场调查,分析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4.3-5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地类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土壤侵蚀模数林地要紧为灌木有少量云南松,覆盖度较好480t/km2·a荒坡地水土流失现状为微度流失450t/km2·a据现场调查,项目区范围内无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但占用的林地有一定水土保持功能的植物措施4.4区域污染源调查项目位于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禾甸镇新兴底行政村村地区。

    项目评价区内无其他污染源3组〔白沙箐自然村〕,属于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dlmus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