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规划用电指标

文档格式:DOCX| 3 页|大小 10.40KB|积分 20|2022-09-18 发布|文档ID:153291656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规划用电指标第4.3.1条当编制或修订各规划阶段中的电力规划时,应以本规范制定的各项规划用电指 标作为预测或校核远期规划负荷预测值的控制标准本规范规定的规划用电指标包括:规划 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规划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规划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和规划单 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四部分第4.3.2条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当采用人均用电指标法或横向比较法预测或校核某城市的 城市总用电量(不含市辖市、县)时,其规划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的选取,应根据所在城市的 性质、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地区动力资源和能 源消费结构、电力供应条件、居民生活水平及节能措施等因素,以该城市的人均综合用电量 现状水平为基础,对照表4.3.2中相应指标分级内的规划人均综合用电量幅值范围,进行综 合研究分析、比较后,因地制宜选定规划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不含市辖市、县)表4.3.2指标分级城市用电水平分类人均综合用电量(kWh/(人.a))现状规划I用电水平较高城市3500-25018000-6001II用电水平中上城市2500-15016000-4001III用电水平中等城市1500-7014000-2501IV用电水平较低城市700-2502500-1000注:当不含市辖市、县的城市人均综合用电量现状水平高于或低于表中规定的现状指标最高 或最低限值的城市。

    其规划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的选取,应视其城市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确定第4.3.3条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当采用人均用电指标法或横向比较法,预测或校核某城市 的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不含市辖市、县)时,其规划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的选取,应结 合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人口规模、居民收入、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水平、居住条件、家庭能 源消费构成、气候条件、生活习惯、能源供应政策及节能措施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 以该城市的现状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水平为基础,对照表4.3.3中相应指标分级中的规划人 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幅值范围,因地制宜选定规划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不含市辖市、县)表4.3.3指标分级 城市用电水平分类 人均综合用电量(kWh/(人.a))现状规划I用电水平较高城市400-2012500-1501II用电水平中上城市20-1011500-801III用电水平中等城市100-51800-401IV用电水平较低城市50-20400-250注:当不含市辖市、县的城市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现状水平高于或低于表中规定的现状指标 最高或最低限值的城市,其规划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的选取,应视其城市的具体情况, 因地制宜确定。

    第4.3.4条城市电力总体规划或电力分区规划,当采用负荷密度法进行负荷预测时,其居 住、公共设施、工业三大类建设用地的规划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的选取,应根据三大类建 设用地中所包含的建设用地小类类别、数量、负荷特征,并结合所在城市三大类建设用地的 单位建设用地用电现状水平和表4.3.4规定,经综合分析比较后选定规划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表4.3.4城市建设用地用电类别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kW/ha)城市建设用地用电类别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kW/ha)居住用地用电100-400工业用地用电200-800公共设施用地用电300-1200注:1.城市建设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和特殊用地八大类不包括水域和其它用地; 2.超出表中三大类建设用地以外的其它各类建设用地的规划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的选取, 可根据所在城市的具体情况确定第4.3.5条城市电力详细规划阶段的负荷预测,当采用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法时,其居 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三大类建筑的规划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的选取,应根据三大 类建筑中所包含的建筑小类类别、数量、建筑面积(或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标准、功能 及各类建筑用电设备配置的品种、数量、设施水平等因素,结合当地各类建筑单位建筑面积 负荷现状水平和表4.3.5规定,经综合分析比较后选定。

    规划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表4.3.5建筑用电类别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W/m2)建筑用电类别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W/m2)居住建筑用电 IR 60W/m2 |工业建筑用电 L0-80((1.4-4kW/户)公共建筑用电 30-120注:超出表中三大类建筑以外的其它各类建筑的规划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的选取,可结合 当地实际情况和规划要求,因地制宜确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dajiefude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