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范文.doc

文档格式:DOC| 17 页|大小 26KB|积分 15|2020-02-25 发布|文档ID:6416758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范文  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1、组织教师、学生、古美街道社区居民过端午节,庆祝中国传统节日,了解端午节有关知识,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2、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互动,促进三为一体的共建  二、活动主题  “一街粽情”xx社区平阳小学端午节----“快乐家庭日”系列活动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8:30-11:00  四、活动地点  xxx小学  五、活动内容  (一)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端午节小调查问卷”  (二)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x月7日“一街粽情”主题活动  1、粽子擂台赛  2、慈善义卖  3、民间技艺展示  4、弄堂游戏  5、亲子游戏  6、团队展示:  (1)猜谜廊  (2)穿珠表演及招募  (3)编结展示、丝网花  (4)旗袍沙龙展示  (5)智障人士表演  (6)献血志愿者招募、流动采血车  7、亲子特色推荐  8、其他项目:放映厅,乒乓室,广播  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范文(二)  一、活动目的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2、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纪念秋瑾借端午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义感和爱国情操,激发每位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  3、端午节也是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体验亲情的魅力  二、活动时间  6月xx日至6月xx日  三、活动安排  1、举行一次有关端午节的主题班会  (1)同学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识  (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进行古诗文的交流或赏析  (3)讲解有关屈原的故事和诗歌,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4)为学生讲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  2、我向长辈学一技主题活动  (1)在家里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尝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感受粽子的香甜  (2)和家长共同动手制做香囊,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3、体验端午情怀  (1)同学们将制作好的香囊送给家人,表达对家人的爱,让孩子学会感恩,感谢他们平日为同学们的辛劳  (2)同学们将自己包好的粽子带到学校来与朋友、同学、老师一起分享,培养孩子之间、师生之间的友情  (3)能够背诵有关端午的诗词名句,或介绍屈原的故事。

      四、活动要求  1、班主任认真组织,查找相关资料,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作好记录  2、各班也可自行设计活动内容做好资料收集  五、背景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这个古老的节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屈原先生的故事了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目睹自己的祖国被侵占,心如刀割,但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无奈之下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写下 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他人们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  是怎样的精神促使这位伟大诗人纵身跃入滔滔江水呢?是那颗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心  祖国母亲用她的身躯为我们支撑了一片晴朗的天空,开辟出了一片成长的沃土今天的我们无需用舍弃生命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我们只需把热爱祖国这一信念落实到自己日常的行动上:努力学习,尊敬师长,遵守公德,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今天的我们重拾起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也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吗?  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范文(三)  一、相关资料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有关传说和习俗  2、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让队员了解屈原的故事,培养他们爱国进取的精神  3、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等活动,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明端午历史”端午节知识竞赛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其独特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活动,因此了解端午节蕴含的相关知识,这是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首要内容全体队员要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去认识和了解端午节,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来源、传说故事、习俗活动都能了如指掌,争取更多的队员成为端午节知识的“小专家”。

      具体安排:  第一步:活动准备阶段  各中队有效利用这一段时间之内的晨会课、班队课,通过有效的形式组织队员主动了解端午节的来源、习俗活动等相关知识,同时认真部署好本中队开展现场知识竞赛准备工作  第二步:三到六年级开展各年级段端午节知识竞赛活动(每个中队由2名队员参加比赛)  时间安排:5月xx日下午第三节课  奖项设置:  中年级:一等奖2名 二等奖3名 三等奖3名  高年级:一等奖2名 二等奖4名 三等奖6名  (二)活动二: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  各中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搜集有关诗篇,先在本中队进行诗歌朗诵会,然后选派一名代表参加学校的赛诗会  比赛时间:5月25日下午第三节课  比赛地点:四楼多媒体教室  奖项设置:  低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1名 三等奖2名  中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2名  高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三)活动三: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活动  在临近端午节期间,各辅导员布置学生在家与妈妈共同包粽子,并写一篇日记,在班队课上与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活动四 长命缕  四、目标  1、知道我国有在端午节给儿童戴长命缕的习俗,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

      2、学习搓线的技巧  3、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捏泥、建构、绘画等手段创作龙舟  4、增强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  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四)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通过“走近端午节,感受节气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和节气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崇尚自然、强身健体,培养“团结合作,锐意进取、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队员们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端午节,你好”学科拓展、主题教育、感官体验等活动  1、学科拓展  将端午节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把传统节日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纳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体系,推动民族文化,使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  形式:品德与社会、语文、历史等课程的拓展活动  (1) 品德与社会课程拓展:《端午节与粽子》  (2) 语文拓展:《屈原的故事》  (3)历史探究:端午节的由来  2、主题教育  形式:运用三课三阵地对学生进行气节教育三课指午会课、班会课、班队课,三阵地指黑板报、班级橱窗、教室人文环境布置。

      (1)讲述古代名人气节故事比赛  (2)各中队出一期有关端午节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  (3)围绕端午节,以此为主题布置教室和班级橱窗  (4)以中队为单位,每个中队上一堂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主题教育课  3、感官体验  形式:通过影视、网络等创新教育形式和手段,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节日的教育方式,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彰显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1)利用影视观看各种赛龙舟的影片录像  (2)利用网络查找端午节的由来、别称和习俗  (3)寻找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并进行吟诵大赛  4、综合活动  形式:小品、征文、文艺汇演等活动  (1)组织学生搜集端午节的有关知识,出一期黑板报  (2)写一篇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  (3)有关端午节的小品比赛  (二)开展“独特的端午节,我能行”系列活动  民族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能仅仅停留在节日来历、传统风俗等“静态”的课堂传授,而是要根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适时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形式:“粽子系列”和“龙舟系列”活动  1、让孩子在“学奶奶包粽子、画粽子、品尝粽子”的过程中体验“端午”这一传统节日的特色,体验民俗文化独特的魅力,同时通过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提高队员们的表现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等。

      (1)“我学奶奶包粽子”  (2)我们一起来品尝粽子  (3)我们来画粽子  2、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当今,赛龙舟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有关龙舟的传统  (1)组织学生观看各国赛龙舟的录像  (2)我来说龙舟  (3) 我能画龙舟  (三)开展“端午节主题探究”活动  该活动主要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能力的方法探究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为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  具体做法:我们引导学生围绕端午节,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带着问题走进书店、走进电脑房、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有针对性地广泛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端午节主题探究活动,使学生产生探究心理,增强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五)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本校彩豆文化特色,通过“彩豆情怀,端午显爱”主题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节气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活动设计  (一)找一找  对象:1—5年级学生  要求:从阅览室或网上找一找关于端午节这一节气的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  (二)说一说  通过午会课、班会课、班队课,组织学生说说相关的知识  1、对象:1—2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  2、对象:3—4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  3、对象:5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说说屈原的诗词  (三)画一画  对象:3—5年级学生  要求:以“走近端午”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报,能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3—4年级为手抄报,5年级为电脑小报  (四)写一写  通过黑板报、班级橱窗等阵地,进行环境布置设计  对象:3—5年级学生  要求:以“端午情怀”为主题出好一期黑板报4年级学生以写信的方式为“512”灾区的的小伙伴写封信,说说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和小伙伴分享端午的快乐5年级学生进行屈原诗词钢笔书写比赛  (五)学一学  对象:1—5年级学生  要求:以“我向奶奶学一技”为主题,学习粽子的名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偿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六)比一比  对象:3—5年级学生  要求:以“六一我作主、端午我进步”为主题,进行故事演讲比赛故事内容可以是学习屈原的小故事、可以是反映端午民俗气息的生活故事、可以是自己在端午学习一项技能的小故事第 17 页 共 17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wxq362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