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力资源/企业管理 > 营销/企划/方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财务管理公式大全

文档格式:DOCX| 25 页|大小 33.08KB|积分 20|2022-09-26 发布|文档ID:156173094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2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层管理》49套讲座+116388份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院》46套讲座+6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院》56套讲座+227123份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院》53套讲座+ 17945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院》56套讲座+ 14350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份资料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层管理》49套讲座+116388份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院》46套讲座+6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院》56套讲座+227123份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院》53套讲座+ 17945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院》56套讲座+ 14350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份资料第二章 预算管管理目标利润预算方方法(1)量量本利分析法法:目标利润润=预计产品品产销数量××(单位产品品售价-单位位产品变动成成本)-固定定成本费用(22)比例预算算法:销售收收入利润率法法:目标利润润=预计销售售收入×测算的销售售利润率成本本利润率法::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成本费用×核定的成本本费用利润率率投资资本回回报率法:目目标利润=预预计投资资本本平均总额××投资资本回回报率利润增增长百分比法法:目标利润润=上期利润润总额×(1+利润润增长百分比比)(3)上上加法:企业业留存收益==盈余 公积金+未未分配利润净净利润=本年年新增留存收收益/(1--股利分配比比率)或=本本年新增留存存收益+股利利分配额目标标利润=净利利润/(1--所得税税率率)预期目标标利润=预测测可实现销售售×(预期产品品售价-预期期产品单位成成本)-期间间费用主要预预算的编制(11)销售预算算编制:现金金收入=本期期现销收入++收回以前赊赊销(2)生生产预算的编编制:预计生生产量=预计计销售量+预预计期末结存存量-预计期期初结存量期期末结存量==期初结存(上上期期末结存存)+本期增增加-本期减减少(3)材材料采购预算算编制:某种种材料采购量量=某种材料料耗用量+该该种材料期末末结存量-该该种材料期初初结存量某种种材料耗用量量(生产需用用量)=产品品预计生产量量×单位产品定定额耗用量材材料采购支出出=当期现购购支出+支付付前期赊购(4)直接人工工预算:某种产品直接人人工总工时==单位产品定定额工时×该产品预计计生产量某种产品直接人人工总成本==单位工时工工资率×该产品直接接人工工时总总数(5)制造费用用预算:制造造费用总额==变动制造费费用+固定制制造费用某项项目变动制造造费用分配率率=该项目变变动制造费用用预算总额//业务量预算算总额(6)单单位生产成本本预算:单位位产品预计生生产成本=单单位产品直接接材料成本++单位产品直直接人工成本本+单位产品品制造费用期期末结存产品品成本=期初初结存产品成成本+本期产产品生产成本本-本期销售售产品成本(77)现金预算算:可运用现现金合计=期期初现金余额额+经营现金金收入现金支支出合计=经经营性现金支支出+资本性性现金支出现现金余缺=可可运用现金合合计-现金支支出合计=期期初现金余额额+经营现金金收入-经营营性现金支出出-资本性现现金支出期末末现金余额==现金余缺±±现金的筹集集与投放第三章 筹资管管理租金的计算每年年租金=[设设备价款-残残值×(P/F,ii,n)]//(P/A,ii,n)(后后付年金)可可转换债券转转换比率(股股数)=债券券面值/转换换价格资金需需要量预侧(11)因素分析析法:资金需需要量=(基基期资金平均均占用额-不不合理资金占占用额)×(1±预测期销售售增减率)××(1±预测期资金金周转速度变变动率)(22)销售百分分比法:外部部融资需求量量=敏感性资资产/基期销销售额×销售变动额额-敏感性负负债/基期销销售额×销售变动额额-销售净利利率×利润留存率率×预测期销售售额(3)资资金习性预测测法:资金总总额(需要量量)(y)==不变资金(aa)+变动资资金(bx)回归直线法:a=    b=      高低点法:某项目单位变动资金(b)=(最高收入期资金占用量-最低收入期资金占用量)/(最高销售收入-最低销售收入) 某项目不变资金总额(a)=最高收入期资金占用量-b×最高销售收入或=最低收入期资金占用量-b×最低销售收入个别资本成本(1)一般模式:资本成本率=年资金占用费/(筹资总额-筹资费用)=年资金占用费/[筹资总额×(1-筹资费用率)](2)贴现模式:筹资净额现值-未来资本清偿额现金流量现值=0得:资本成本率=所采用的贴现率(3)银行借款资本成本:一般模式:银行借款资金成本率=筹资总额×利率×(1-所得税税率)/[筹资总额×(1-手续费率)]=年利率×(1-所得税税率)/(1-手续费率)贴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

    4)公司债券资本成本:一般模式:公司债券资本成本率=年利息×(1-所得税率)/[债券筹资总额×(1-手续费率)]贴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5)融资租赁资本成本:只能采用贴现模式现金流入现值(租赁设备原值)=现金流出现值(各期租金现值+残值现值)(6)普通股资本成本:①第一种方法——股利增长模型法:股利固定增长的情况下:普通股资本成本=预计第一期股利/[股票发行价格×(1-筹资费用率)]+预期股利年增长率每年股利固定的情况下:普通股资本成本=每期支付的固定股利/[股票发行价格×(1-筹资费用率)]②第二种方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普通股资本成本=无风险报酬率+贝塔系数×(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7)留存收益资本成本:与普通股成本相同但不考虑筹资费用平均资本成本加权平均=Σ(个别资本成本×个别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杠杆效应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S-变动成本V-固定成本F=边际贡献M-固定成本F边际贡献M=销售收入S-变动成本V=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Q(1)经营杠杆系数(DOL):定义公式: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 (简化)计算公式: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基期息税前利润(2)财务杠杆系数(DFL):定义公式: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简化)计算公式:财务杠杆系数=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3)总杠杆系数(DTL): 定义公式:总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简化)计算公式:总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边际贡献-基期固定成本-基期利息)资本结构优化方法(1)每股收益分析法:每股收益=(息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普通股股数计算公式: = (2)公司价值分析法:公司市场总价值V=权益资本的市场价值S+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B权益资本(股票)的市场价值=(息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权益资本成本=净利润/权益资本成本第四章 投资管管理项目计算期(nn)=建设期期(s)+运运营期(p)投入类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建设投资的估算——第一个投入类要素1.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1)建筑工程费的估算。

    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建筑工程费=同类单位建筑工程投资×相应的建筑工程总量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建筑工程费=预算单位实物工程投资×相应的实物工程量(2)设备购置费的估算狭义设备购置费的估算如下:国产设备购置费的估算:设备购置费=设备购买成本×(1+运杂费率)进口设备购置费的估算:设备购置费用=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设备到岸价+进口从属费+国内运杂费在估算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设备到岸价时,如按到岸价结算时: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设备到岸价=以外币标价的进口设备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按离岸价结算时: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设备到岸价=(以外币标价的进口设备离岸价+国际运费+国际运输保险费)×人民币外汇牌价其中:国际运费(外币)=离岸价(外币)×国际运费率国际运输保险费(外币)=(以外币标价的进口设备离岸价+国际运费)×国际运输保险费率在进口设备不涉及消费税的情况下,进口从属费的计算公式为:进口从属费=进口关税+外贸手续费+结汇银行财务费其中:进口关税=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设备到岸价×进口关税率外贸手续费=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设备到岸价×外贸手续费率结汇银行财务费=以外汇支付的进口设备货价×人民币外汇牌价×结汇银行财务费率国内运杂费=(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设备到岸价+进口关税)×运杂费率工具、器具和生产经营用家具购置费=狭义设备购置费×标准的工具、器具和生产经营用家具购置费率设备购置费(广义)=(狭义)设备购置费(国产+国外)+工具、器具和生产经营用家具购置费(3)安装工程费的估算。

    安装工程费=每吨安装费×设备吨位=安装费率×设备原价安装工程费=单位实务工程安装费标准×安装实务工程量(4)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5)固定资产原值=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建设期资本化利息+预备费2.预备费的估算基本预备费=(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形成其他资产的费用)×基本预备费率流动资金投资的估算——第二个投入类要素1.分项详细估计法的基本公式:本年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额-截至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或=本年流动资金需用额-上年流动资金需用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额=该年流动资产需用额-该年流动负债需用额2.周转天数、周转次数、周转额与资金需用额的概念及其关系周转次数=360/周转天数1年内最多周转次数=360/最低周转天数某一流动项目的资金需用额=该项目的周转额/该项目的最多周转次数3.流动资产项目的估算某年流动资金需用额=该年存货需用额+该年应收账款需用额+该年预付账款需用额+该年现金需用额存货需用额=外购原材料需用额+外购燃料动力费需用额+其他材料需用额+在产品需用额+产成品需用额外购原材料需用额=年外购原材料费用/外购原材料的最多周转次数外购燃料动力需用额=年外购燃料动力费用/外购燃料动力费的最多周转次数其他材料需用额=年外购其他材料费用/其他材料的最多周转次数在产品需用额=(年外购原材料费用+年外购燃料动力费用+年职工薪酬+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在产品的最多周转次数产成品需用额=(年经营成本-年销售费用)/产成品的最多周转次数应收账款需用额=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的最多周转次数预付账款需用额=外购商品或服务年费用金额/预付账款的最多周转次数现金需用额=(年职工薪酬+年其他费用)/现金的最多周转次数其它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上三项费用所含职工薪酬、折旧费、摊销费和修理费流动负债需用额=应付账款需用额+预收账款需用额应付账款需用额=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材料费用/应付账款的最多周转次数预收账款需用额=预收的营业收入年金额/预收账款的最多周转次数经营成本的估算——第三个投入类要素某年经营成本=该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该年职工薪酬+该年修理费+该年其他费用某年经营成本=该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该年折旧额-该年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摊销额某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该年固定成本(含费用)+单位变动成本(含费用)×该年预计产销量运营期相关税金的估算——第四个投入类要素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营业税+应交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营业税+应交消费税+应交增值税)×城建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应交营业税+应交消费税+应交增值税)×教育费附加率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测算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现金流入量-该年现金流出量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原始投资额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该年流动资金投资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利息)×所得税税率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确定方法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息税前利润+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折旧+该年回收的固定资产净残值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息税前利润-利息)×所得税税率静态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及特征如果运营期内前若干年某年净现金流量相等,且其合计大于或等于原始投资,则: ①公式法: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运营期发生的原始投资合计/运营期内前若干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建设期(s)①列表法: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对应的年数+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下一年度净现金流量或=累计净现金流量第一年出现正值的年份-1+该年初尚未回收的投资/该年净现金流量总投资收益率(投资报酬率)=年息税前利润或年均息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动态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及特点净现值(NPV)=(各年净现金流量×各年复利现值系数)之和特殊方法一:当建设期为零,投产后的净现金流量表现为普通年金形式时,公式为:NPV=NCF0+NCF1~n×(P/A,ic,n)特殊方法二:当建设期为零,运营期第1~n每年不含回收额的净现金流量相等,但终结点第n年有回收额Rn(如残值)时,可按两种方法求净现值。

    ①将运营期1~(n-1)年每年相等的不含回收额净现金流量视为普通年金,第n年净现金流量视为第n年终值公式如下:NPV=NCF0+NCF1~(n一1)×(P/A,ic,n-1)+ NCFn×(P/F,ic,n)②将运营期1~n年每年相等的不含回收额净现金流量按普通年金处理,第n年发生的回收额单独作为该年终值公式如下:NPV=NCF0+不含回收额NCF1~n×(P/A,ic,n)+Rn×(P/F,ic,n)特殊方法三:当建设期不为零,全部投资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运营期每年净现金流量为递延年金形式时,公式为:NPV=NCF0+NCF(s+1)~n×[(P/A,ic,n)-(P/A,ic,s)]或=NCF0+NCF(s+1)~n×(P/A,ic,n-s)×(P/F,ic,s)特殊方法四:当建设期不为零,全部投资在建设起点分次投入,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量为递延年金形式时,公式为:NPV=NCF0+NCF1×(P/F,ic,1)+…+NCFs×(P/F,ic,S)+NCF(s+1)~n×[(P/A,ic,n)-(P/A,ic,S)]净现值率=项目的净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P/A,IRR,n)=建设起点一次投入的原始投资/每年相等的现金流量投资项目决策的主要方法某方案年等额净回收额=该方案净现值×回收系数=该方案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第五章 营运资资金管理目标现金余额的的确定随机模模型H(最高高控制线)==3R-2LL现金收支管管理现金周转转期=存货周周转期+应收收账款周转期期-应付账款款周转期存货货周转期=平平均存货/每每天的销货成成本应收账款款周转期=平平均应收账款款/每天的销销货收入应付付账款周转期期=平均应付付账款/每天天的购货成本本信用政策决决策收益的增增加=增加的的销售收入--增加的变动动成本=增加加的边际贡献献=销售量增增加×单位边际贡贡献应收账款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信用期间或或平均收现期期应收账款占占用资金=应应收账款平均均余额×变动成本率率应收账款占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应收账款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应收账款平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率×资本成本==日销售额××信用期间或或平均收现期期×变动成本率率×资本成本==全年销售额额/360××信用期间或或平均收现期期×变动成本率率×资本成本==(全年销售售额×变动成本率率)/3600×信用期间或或平均收现期期×资本成本==全年销售变变动成本/3360×信用期间或或平均收现期期×资本成本存货货管理 订货成本==固定的订货货成本+存货货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量×每次订货变变动成本取得得成本=订货货成本+购置置成本=订货货固定成本++订货变动成成本+购置成成本储存成本本=储存固定定成本+单位位储存变动成成本×每次订货量量/2总成本本=取得成本本+储存成本本+缺货成本本变动订货成成本=年订货货次数×每次订货成成本=(D//Q)×K变动储存成成本=年平均均库存×单位储存成成本=(Q//2)×Kc年度最佳佳订货批次NN=D/Q 最佳订货周周期T=3660/N经济济订货量经济济订货模型::(D/Q)××K=(Q//2)×Kc 经济订订货量EOQQ=(2KDD/KC)11/2存货相相关总成本==(2KDKKC)1/22保险储备的的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求量+保险储储备流动负债债管理补偿性性余额实际利利率=名义利利率/(1--补偿性余额额比例)贴现现法实际利率率=名义利率率/(1-名名义利率)放放弃现金折扣扣的信用成本本率=折扣率率/(1-折折扣率)×360/(信信用期-折扣扣期)第六章 收益与与分配管理销售预测分析算算术平均法::销售量预测测值=(Σ第i期的实实际销售量)//期数加权平平均法:销售售量预测值==Σ(第i期的的权数×第i期的实实际销售量)移动平均法:Yn+1= (Xn-(m-1)+Xn-(m-2)+L+Xn-1+Xn)/mn+1=Yn+1+(Yn+1-Yn)指数平滑法:Yn+1=aXn+(1-a)Yn因果预测分析法(回归直线法):销售定价管理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成本利润率定价成本利润率=预测利润总额/预测成本总额单位产品价格=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1-适用税率)销售利润率定价销售利润率=预测利润总额/预测销售总额单位产品价格=单位成本/(1-销售利润率-适用税率)保本点定价法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1-适用税率)=单位完全成本/(1-适用税率)目标利润定价法单位产品价格=(目标利润总额+完全成本总额)/[产品销量×(1-适用税率)]=(单位目标利润+单位完全成本)/(1-适用税率)变动成本定价法(特殊情况下的定价方法)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变动成本×(1+成本利润率)/(1-适用税率)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E——某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P——价格变动量PO——基期单位产品价格△Q——需求变动量QO——基期销售数量成本性态分析高低点法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成本一最低点业务量成本)/(最高点业务量一最低点业务量)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成本一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或=最低点业务量成本一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点业务量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标准成本的制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Σ(价格标准×用量标准)直接材料标准成本=Σ(材料价格标准×单位产品材料用量标准)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总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用量差异+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总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实际人工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时×(实际工资率-工资率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总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工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其中,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两差异分析法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工时×预算产量×标准分配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三差异分析法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责任成本管理成本中心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责任成本(实际产量下的预算成本)-实际责任成本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成本×100%利润中心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可控边际贡献(也称部门经理边际贡献)=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部门边际贡献(又称部门毛利)=可控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投资中心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平均营业资产平均营业资产=(期初营业资产+期末营业资产)/2剩余收益=经营营利润-(经经营资产×最低投资报报酬率)第八章 财务分分析与评价财务分析的方法法定基动态比比率=分析期期数额/固定定基期数额环环比动态比率率=分析期数数额/前期数数额构成比率率=某个组成成部分数值//总体数值上上市公司特殊殊财务分析指指标基本每股股收益=归属属于公司普通通股股东的净净利润/发行行在外的普通通股加权平均均数每股股利利=普通股现现金股利总额额/年末普通通股股数(股股数为年末数数)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每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总额/发行在在外的普通股股股数(股数数为年末数)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企业综合绩效分析的方法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平均股东权益综合绩效评价基本指标计分基本指标总得分分=Σ单项基本指指标得分单项基本指标得得分=本档基基础分+调整整分本档基础分=指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系数调整分==功效系数××(上档基础础分-本档基基础分)上档基础分=指指标权数×上档标准系系数功效系数=(实实际值-本档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准值-本档标标准值)修正指标计分修修正后总得分分=∑各部分修正正后得分各部部分修正后得得分=各部分分基本指标分分数×该部分综合合修正系数某某部分综合修修正系数=∑∑该部分各修修正指标加权权修正系数某某指标加权修修正系数=(修修正指标权数数/该部分权权数)×该指标单项项修正系数某指标单项修正正系数=1.0+(本本档标准系数数+功效系数数×0.2-该该部分基本指指标分析系数数)某部分基本指标标分析系数==该部分基本本指标得分//该部分权数数管理绩效定性评评价指标分数数=∑单项指标分分数单项指标标分数=(∑∑每位专家给给定的单项指指标分数)//专家人数综综合绩效评价价分数=财务务绩效定量评评价分数×70%+管管理绩效定性性评价分数××30%绩效改改进度=本期期绩效评价分分数/基期绩绩效评价分数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gfhff213321df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