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2021《安妮日记》读书笔记范文多篇锦集

文档格式:DOC| 6 页|大小 28KB|积分 10|2021-11-02 发布|文档ID:37131068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2021《安妮日记》读书笔记范文多篇锦集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1  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刚过完13岁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随家人躲藏在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为了不惊动别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连上厕所和用水的时间都被控制,还常常担惊受怕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妮拿起笔记录顶楼内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渐由一个任性的女孩变为成熟的少女  “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在日记里写道  安妮是一个乐观的女孩,字里行间都透漏出她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她将温暖带给了周围的每一个人当人们都在黑暗中挣扎、绝望时,她正等待着黎明并鼓励别人,温暖别人  安妮想当一名记者,但这个简单的愿望被当时的黑暗笼罩和淹没,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远望而无法触碰但她依然怀着希望,用乐观的眼神观望现在,畅想未来。

      日记本该是少年少女记录日常,平凡而快乐的“流水账”,而随时受着死亡威胁的安妮却留下了一本不一样的日记!因为希特勒发动的战争,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纳粹集中营里,冰冷黑暗的集中营成了她人生的句点战争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战争来临,我只能敬佩和缅怀这位女孩,同时珍惜现在的时光  “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她做到了!1947年,幸免遇难的安妮的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后出版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5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三千万册,成为一笔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也许,在法西斯的疯狂怒吼中,还有许多孩子在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  我不敢去想象当时的情景,也无法可想,但日记里自始至终渗透出的一份温暖却让我无法忘记战争能摧毁一切,但它无法摧毁人的心灵,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记》,它寄托了一个少女的美好愿望,记录她对自己和社会的思考,感动和启迪着我和更多人  愿安妮能将这温暖永远留在人世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2  “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受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安妮弗兰克  总是想为这本书写点什么,却不知道怎么下笔我想我读这本日记的时候就是在读这个少女的人生。

    安妮有她的主见,有她独特的想法战争让这个十三岁的小女孩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有深度,对生命、对生命有追求的人不,其实更加准确的是……战争逼她成长  安妮在这间狭窄的藏身小屋里,借助对日记的倾诉,思考着人性,世界以及宗教一本日记,记录了她从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悲愤到最后的挣扎和死亡这本在黑暗中写成的日记,带给她自己的和全世界的则是温暖与坚强在困境中,每个人对死亡的态度可能都不一样而安妮选择的,是乐观与坚强这本细腻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一页页日记,犹如一串珍珠,串联起安妮的全部生活  战争可以摧毁一切,但唯独不能摧毁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这是对纳粹德国暴力的诉控!是对反法西斯的坚决抵抗!是犹太人民在二战期间艰难生活的一个缩影,是战争的罪恶,是人性的贪婪与挣扎  开头的那句话很显然地体现出了安妮对待黑暗生活的乐观安妮在这间秘密阁楼中的确度过了一个提心吊胆却又美好的25个月例如,她和皮特的初恋我想这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必不可少的经历,可惜常常不能如你所愿  “我觉得,不仅政府需要对他们的行为负责,普通公民也有责任人的心中藏有太多的欲望,总想驾驭别人,控制别人,否则只凭少数政客兴风作浪,是不会发起战争的。

    这是我从书上摘抄的一句话这句话很了然地说明了战争的原因不错,每个人心中都是有冲动,有欲望的这使他们不顾一切地满足自己或许,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会是激动人心的,但之后,将会是对和平的漫长而又痛苦艰难的等待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3  安妮弗兰克是个犹太少女,与父母,姐姐过着富裕安宁的生活从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证券执政后,对犹太人进行残酷地迫害,使安妮一家人移居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而在1942年6月12日,安妮过13岁生日,收到了一本日记本,从此与日记做朋友,名为“吉蒂”这时候,德国法西斯已侵占了荷兰,对犹太人进行更为残酷的迫害为了躲避,逃到了自己公司大楼的房屋里面,成为了他们隐蔽的“密室”,同样为犹太人的一些人也躲了进去……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他们在密室里整整生活了2年2年这可是什么概念哪,他们居然那么有毅力地生存了下来,我感到十分地感动详细地描写一下,为了躲避德国法西斯的攻击,他们不得不把密室盖得严严实实,窗户全部钉上了板子或者是厚厚的窗帘,挡住光亮白天,为了不让下面的人发现,只能轻手轻脚的,如果是现在的话,我们应该是很难办到的!  可世界还是存有一些极少的好心人,他们的食品就是从靠公司几位员工。

    这些人无私为他们奉献,给予他们食物,书籍,学习!可是……  可是,想想也是!密室的生活可不是好过的,在里面的生活不能看到阳光,不能触摸自然,是极其枯燥,烦闷的和无聊的!这里没有要好的朋友,没有良好的老师,没有无限的快乐,没有……而且再加上密室外的战争形势,不停地轰炸使他们烦躁!  安妮总说“纸比人更有耐心”,是的!这种说法我也感受得到,对人讲一些繁多的事情还不如跟纸对话!每天以日记为发泄,倾诉!她渴望自由,快乐在这本日记中,可以看出来安妮对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看法从13岁的黄毛丫头长到成熟的15岁姑娘,再次声明,很有毅力!  中间也有许多的人鼓励安妮,比如说她的姐姐玛戈,还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4  《安妮日记》是犹太人在二战时期写的一部日记体小说讲述了一名叫安妮的小女孩原本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因为二战期间在盖世太保的“召集令”下,他们为了防止被纳粹士兵发现躲进了一间狭小的密室,在密室的这段时间里,她通过写日记记录下了她与家人之间发生的事情  看完这本小说,我非常同情安妮,也憎恨那些德国士兵安妮是个活泼开朗,乐观的小女孩,并没有在如此恶劣的生活中变得气馁,虽然被迫生活在狭小的密室里,但她仍然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用精神食粮充实着自己的生活。

    这样的安妮让我很敬佩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很多可贵的品质:善良、乐观、勤奋好学和勇敢  在她1944年6月6日的日记中,写满了对解放的期盼,对和平的向往,对课堂的怀念可是谁又能想到呢?安妮在解放前的两个月被害了,她终究没有等到解放的那天,想到这,我不禁深深感到惋惜  看到安妮坚持读书学习,我感到很惭愧,说实话,一到放假,我一心就只想着怎么玩,去哪玩,把学习抛在脑后,没想过假期要好好看书学习,或许,我应该要改变一下学习态度了,向安妮学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xgx5959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