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阻抗测量与匹配实验报告

文档格式:DOCX| 6 页|大小 111.38KB|积分 20|2022-12-26 发布|文档ID:177538464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实验三、阻抗测量与匹配技术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1、掌握用测量线测量微波元件阻抗的方法;2、熟悉 Smith 圆图在阻抗测量中的应用;3、熟悉阻抗匹配技术;二、 实验原理1、阻抗测量的基本原理在微波测量技术中,微波系统的阻抗是微波工程中的重要参数微波元件的阻抗是微波 系统匹配设计的依据,也是研究复杂微波结构的微波网络中确定等效电路参数的依据阻抗 测量不仅应用于微波器件特性阻抗的研究及微波系统的阻抗匹配,同时也是一些复杂测量 (如微波网路参量的测量)的基础因而微波阻抗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测量根据传输线理论,传输线中驻波分布与终端负载阻抗直接相关,表征驻波特性的两个参 量,驻波比P及相位plmin与负载阻抗有如下关系:C4-1)式中,石为归一化负载阻抗,即单口微波器件输入阻抗;P为驻波比;是终端负载 至相邻驻波节点的距离,见图4-1由于B=纽,这样血、p、就是确定负载归一化阻抗 g 的三个参数,利用式(4-1)即阻抗测量就归结为对上述三个参量的测量2、驻波最小点位置lmin的测量原理由于测量线标尺的两端点不是延伸到线体的两端口,直接测量输入端口至相邻驻波节点 的距离有困难,但根据阻抗分布的务重复性原理,只要找到与待测阻抗相等的面作为等效参2考面即可,这就是在测量中常采用的方法“等效截面法”。

    首先让测量线终端短路,沿线驻波分布如图4-2 (a)所示,因而移动测量探针可测得某 一驻波节点位置,它与终端距离为半波长的整倍数吗(n=1,2,3…),此位置即为待测元件1 2输入端面在测量线上的等效位置T当测量线终端接上待测负载时,系统的驻波分布图如图4-2 (b)所示,用测量线测得左边(向波源方向)的相邻驻波节点位置dmin即为终端相邻 驻波节点的等效位置,所以有:2 . =|d . -dT|o由公式4-1可以计算待测元件的输入阻抗石驼逆节丘齣』丘离在工程设计中为简便起见,负载阻抗也可由Smith圆图进行求解图4-3为导纳圆图, 图中A点即为归一化导纳巳,B点的读数即为归一化阻抗石3、 感性膜片和容性膜片料性膜片 总性胆片昂44感此、容慢R4片在波导中放置如图 4-4 所示的开有窗口的全金属片称为膜片,当膜片的厚度满足6<

    4、阻抗匹配匹配是微波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微波源的匹配,二是 负载的匹配通常微波系统中微波源都采用匹配源,因此,微波系统中的匹配技术如果不特 别说明通常就指的是阻抗匹配技术阻抗匹配不仅广泛地应用在微波传输系统中,用以获得 良好的工作性能及传输效率,如传输效率高,系统能传输的功率容量最大,微波源工作也较 稳定等,而且对于微波测量,也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测量数据的准确度,在精密测 量中,往往对阻抗匹配提出很高的要求从传输线理论可知电压反射系数与负载阻抗Z厶的关 系为:当Z厶丰—时,即阻抗不匹配,就会产生反射,所以掌握匹配的原理和技巧,对分析和解 决微波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功率时,构成微波匹配源的最简单的办 法是在信号源的输出端口接一个衰减器或一个隔离器,使负载反射波通过衰减进入信号源后 的二次反射已微不足道,可以忽略匹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个调配器,使它产生的附加反 射波,其幅度和失配元件产生的反射波幅度相等,而相位相反,抵消失配元件在系统中引起 的反射从而达到匹配阻抗匹配的装置与方法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要求灵活选用对 于固定的负载,通常可以在系统中接入隔离器(主要用于微波源端匹配)、膜片、销钉、谐 振窗等以达到匹配目的;而在负载变动的情况下,可接入单螺钉调配器,EH阻抗调配器等 类型的调配器,这里仅就实验室常用的一种介绍。

    5、单螺钉调配器在一段开槽波导段宽边中心装置一个位置可移动的螺钉,而螺钉伸入波导里的深度可调 就构成可移动的单螺钉调配器,它是利用螺钉产生适当的电纳达到匹配目的,其调配原理由 下图说明假设系统终端的归一化导纳为;,在圆图上处于位置A点,移动单螺钉,要找到 这样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参考面上,向负载端看去的输入导纳为Yin = 1±jB在圆图上 相当于从A点沿等P圆移动距离d到等P圆与G =1圆的交点B(图上B点导纳值为1-丿方), 在这个位置上改变螺钉深度,在螺钉插入深度t〈右/4时,其作用相当于在传输线上并联了 g一个正的电纳(为容性的)再改变螺钉的深度,即能改变容性电纳值jB,这相当于在输入 端并联一电纳值,使之与原来的电纳值相加抵消此参考面上总导纳为1,实现匹配在圆 图上相当于从B点沿G=1的等G圆移动到原点,即匹配点,从而使系统达到匹配如果滑动单螺钉调配器的长度可以半波长范围内变化,同时调节螺钉深度提供的并联电纳可以0〜8之间任意调节,则该调配器能对任何有耗负载调配,在理想情况下没有禁区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1、 调整微波测量系统(a) 参照图 4-6 接线,在测量线后接匹配负载调整测试系统,用数字频率计测量并 记录工作频率(建议调到9.3GHz)。

    b) 测量线后接短路板,用交叉读数法测量波导波长右,并确定测量线标尺中间部位的 一个驻波波节位置记录测得的数据实验中在取数时要注意微波输出频率保持稳定2、 测量感性、容性膜片和晶体检波器输入阻抗(a) 取下短路板,测量线后接“感性膜片(或容性)+匹配负载”测出吟左边(向波源 方向)的相邻驻波节点位心n,计算lmin = ldmin-dTl,记录测量数据b) 用直接法(或等指示度法)测量驻波系数p (注意输出功率电平不要超过平方律检 波范围)c) 根据P、仁淤、召应用导纳圆图计算“感性膜片(或容性)+匹配负载”的归一化导 纳巳将步骤(a) ~(c)的数据列成相应的表格3、 用滑动螺钉进行调配(a)测量线后接“膜片+匹配负载”,用直接法(或等指示度法)测量其驻波系数P]b) 测量线后换接“单螺钉调配器+匹配负载”,调节螺钉深度,使其驻波系数仍等于P]c) 保持单螺钉调配器的螺钉深度及其位置不变,在单螺钉调配器与匹配负载之间接 入膜片,移动单螺钉调配器的螺钉位置,使其驻波系数p〈1.05四、 实验数据及处理1、 调整微波测量系统工作频率:9300.28MHz 电压最小值:O.lmV 电压最大值:17.5mVdiid12d21d22位置/mm88.5491.80111.28114.50电表读数/mV1.01.01.01.0由此测出的导波波长知=2 (十-于)= 45.44mm驻波波节位置召=90.17mm2、测量感性、容性膜片和晶体检波器输入阻抗(a)测量驻波相位由于驻波比较小,波节位置不好确定,这里同样采取交叉读数法测量此“,数据记录如下:d11d12位置/mm92.4098.04电表读数/mV3.23.2=“诚九-d」= 5.05^^。

    由此得出d • = 95.22mm,(b)测量驻波系数电表最大值为4.8mV,最小值为3.0mV,(c)计算归一化导纳由此计算出驻波系数p =1.2649将测得的驻波系数、驻波相位和导波波长代入公式4-1可以计算出归一化导纳为1 =1.094 0.161/与用Smith圆图计算的结果一致Smith 圆图的计算方法如下:在导纳圆图上先找到驻波比为1.2649的等p圆,然后向电源方向旋转5.05/45.44=0.1111 的电长度即可得到归一化导纳的位置,读数与计算结果一致3、 用滑动螺钉进行调配上一步测得驻波系数为1.2649,接下来调整螺钉深度,使得驻波系数仍为1.2649,经过调整,当螺钉深度为4.61mm时,驻波比仍为1.2649,此时电压最大值为4.0Mv,最小值为2.5mV接下来调整螺钉位置,当螺钉位置为39.6mm时,驻波比小于1.05,此时电压最大值为3.3Mv,最小值为3.1mV,驻波系数为1.0318,达到要求五、思考题(1)测量阻抗时,驻波节点的位置%如何确定?为什么能用测等效参考面阻抗的方法确定待测阻抗?答:测量线后接短路板,先将测量线的探针移到最右端,然后向左移动,找到的第一个波节点即为的位置。

    由于阻抗分布的细重复性原理,所以可以用等效参考面阻抗的方法确1 2定待测阻抗2) 测量膜片电纳时,为什么后面要接匹配负载?答:接匹配负载时,从膜片左端看的归一化输入导纳为Y=l+jB,从而得到膜片归一化电纳3) 测量待测元件波节点位置dmin时,是否必须在“等效截面” 左边?为什么?答:必须在等效截面左边,因为之前找到的是右端第一个波节点,接待测元件后, 的右端不可能再有一个波节点,所以这个波节点一定是在等效截面的左边4) 通过实验,总结调匹配的技巧答:当固定了螺钉插入深度的时候,先测量波节和波腹处的电压值,然后找到一个驻波 波节点,然后向一个方向调节螺钉位置,使波节点的电压逐渐升高,当波节电压升至接近之 前测得的波节波腹电压的平均值的时候,移动测量线探针,找到波腹,测量波节和波腹的电 压值,计算驻波比,如果未达到匹配状态,则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匹配为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dlmus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