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电梯安装过程检验规程

文档格式:DOCX| 18 页|大小 26.09KB|积分 20|2022-12-23 发布|文档ID:176599487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电梯安装过程检验规程一、目的安装过程检验合格的电梯、自动扶梯必须到达技术标准、图样及技术文件 的允许范围和产品买卖合同中的要求,保证产品应有的性能,满足用户需 求 检验中的让步、返工必须符合产品适用性要求,遵守一切为用户着 想的原那么,维护公司产品质量信誉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电梯安装过程检验、修理完工检验和其它情形的检 验三、编制依据GB7588-2003/XG1-2021 ?电梯制造与安装平安标准?GB/T10058-2021?电梯技术条件?GB/T10059-2021?电梯试验方法?GB 50310-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四、检验规程〔一〕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安装1. 设备进场检验1.1. 主控工程1.随机文件必须包括以下资料:〔1〕土建布置图;〔2〕产品出厂合格证;〔3〕门锁装置、限速器、平安钳及缓冲器的型式试验证书复印件1.2. 一般工程1.2.1. 随机文件还应包括以下资料:〔1〕装箱单;〔2〕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3〕动力电路和平安电路的电气原理图〔4〕设备零部件应与装箱单内容相符〔5〕设备外观不应存在明显的损坏2. 土建交接检验2.1. 主控工程2.1.1. 机房〔如果有〕内部、井道土建〔钢架〕构造及布置必须符合电 梯土建布置图的要求。

    2.1.2.主电源开关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主电源开关应能够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大电流; 〔2〕对有机房电梯该开关应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地接近; 〔3〕对无机房电梯该开关应设置在井道外工作人员方便接近的地方,且 应具有必要的平安防护2.1.3. 井道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当底坑底面下有人员能到达的空间存在,且对重〔或平衡重〕上未 设有平安钳装置时,对重缓冲器必须能安装在〔或平衡重运行区域的下边 必须〕一直延伸到巩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上;〔2〕电梯安装之前,所有层门预留孔必须设有高度不小于1. 2m的平安保 护围封,并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3〕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必须设置井道平安门, 井道平安门严禁向井道内开启,且必须装有平安门处于关闭时电梯才能运 行的电气平安装置当相邻厢间有相互救援用轿厢平安门时,可不执行本 款2.2. 一般工程机房〔如果有〕还应符合以下规定:2.2.1. 机房内应设有固定的电气照明,地板外表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1xo 机房内应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源插座在机房内靠近入口的适当高度处应设 有一个开关或类似装置控制机房照明电源2.2.2. 机房内应通风,从建筑物其他局部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排入机房 内。

    2.2.3. 应根据产品供给商的要求,提供设备进场所需要的通道和搬运空 间2.2.4. 电梯工作人员应能方便地进入机房或滑轮间,而不需要临时借助 于其他辅助设施2.2.5. 机房应采用经久耐用且不易产生灰尘的材料建造,机房内的地板应 采用防滑材料注:此项可在电梯安装后验收2.2.6. 在一个机房内,当有两个以上不同平面的工作平台,且相邻平台高度差大于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并应设置高度不小于的平安防护栏杆当机房地面有深度大于的凹坑或槽坑时,均应盖住供人员活动空间和工 作台面以上的净高度不应小于2.2.7. 供人员进出的检修活板门应有不小于X的净通道,开门到位后应能 自行保持在开启位置检修活板门关闭后应能支撑两个人的重〔每个人按 在门的任意X面积上作用1000N的力计算〕不得有永久性变形2.2.8. 门或检修活板门应装有带钥匙的锁,它应从机房内不用钥匙翻开 只供运送器材的活板门,可只在机房内部锁住2.2.9. 电源零线和接地线应分开机房内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Q机房应有良好的随渗、防漏水保护2.3. 井道还应符合以下规定:〔1〕井道尺寸是指垂直于电梯设计运行方向的井道截面沿电梯设计运行 方向投影所测定的井道最小净空尺寸,该尺寸应和土建布置图所要求的一 致,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1) 当电梯行程高度小于等于30m时为0~ + 25mm;2) 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30m且小于等于60m时为0〜+ 35mm;3) 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60m且小于等于90m时为0〜+ 50mm;4) 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90m时,允许偏差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2〕全封闭或局部封闭的井道,井道的隔离保护、井道壁、底坑底面和 顶板应具有安装电梯部件所需要的足够强度,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且 应不易产生灰尘〔3〕当底坑深度大于且建筑物布置允许时,应设置一个符合平安门要求的底坑进口;当没有进入底坑的其他通道时,应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且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空间〔4〕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 井道可装设采暖设备,但不得采用蒸汽和水作为热源,且采暖设备的控制 与调节装置应装在井道外面〔5〕井道内应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井道内照度应不得小于501x,井道 最高点和最低点以内应各装一盏灯,再设中间灯,并分别在机房和底坑设 置一控制开关〔6〕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内各电梯的底坑之间应设置最低点离底坑地面 不大于,且至少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高度的隔障,在隔障宽度方向上 隔障与井道避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 150mm〔7〕当轿顶边缘和相邻电梯运动部件〔轿厢、对重或平衡重〕之间的水 平距离小于时,隔障应延长贯穿整个井道的高度隔障的宽度不得小于被 的运动部件〔或其局部〕的宽度每边再各加〔8〕底坑内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底坑内不得有积水。

    〔9〕每层楼面应有水平面基准标识3. 驱动主机 主控工程3.1.1. 紧急操作装置动作必须正常可拆卸的装置必须置于驱动主机附 近易接近处,紧急救援操作说明必须贴于紧急操作时易见处3.2. 一般工程3.2.1. 当驱动主机承重梁需埋入承重墙时,埋入端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至 少20mm,且支承长度不应小于75mm3.2.2. 制动器动作应灵活,制动间隙调整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3.2.3. 驱动主机、驱动主机底座与承重梁的安装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3.2.4. 驱动主机减速箱〔如果有〕内油量应在油标所限定的范围内3.2.5. 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边间隙应为20〜40mm,通向井道的孔洞四 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50mm的台缘4. 导轨主控工程4.导轨安装位置必须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4.2 一般工程4.2.1. 两列导轨顶面间的距离偏差应为:轿厢导轨0〜+ 2mm;对重导轨0〜+3mm4.. 导轨支架在井道壁上的安装应固定可靠预埋件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 求锚栓〔如膨胀螺栓等〕固定应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其连接 强度与承受振动的能力应满足电梯产品设计要求,混凝土构件的压缩强度 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4.2.3. 每列导轨工作面〔包括侧面与顶面〕与安装基准线第 5m 的偏差均 不应大于以下数值:轿厢导轨和设在平安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为;不设平安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为。

    4.2.4. 轿厢导轨和设有平安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 连续缝隙,导轨接头处台阶不应大于如超过应修平,修平长度大于 150mm4.2.5. 不设平安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接头处缝隙不应大于,导轨工作 面接头处台阶不应大于5. 门系统5.1. 主控工程.1.层门地坎至轿厢地坎之间的水平距离偏差为0〜+ 3mm,且最大距离严禁超过 35mm5.1.2. 层门强迫关门装置必须动作正常5.1.3. 动力操纵的水平滑动门在关门开场的1/3 行程之后,阻止关门的力 严禁超过 150N5.1.4. 层门锁钩必须动作灵活,在证实锁紧的电气平安装置动作之前,锁 紧元件的最小啮合长度为 7mm5.2. 一般工程5.2.1. 门刀与层门地坎、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间隙不应小于5mm5.2.2. 层门地坎水平度不得大于2/1000,地坎应高出装修地面2〜5mm5.2.3. 层门指示灯盒、召唤盒和消防开关盒应安装正确,其面板与墙面贴 实,横竖端正5.2.4. 门扇与门扇、门扇与门套、门扇与门楣、门扇与门口处轿壁、门扇 下端与地坎的间隙,乘客电梯不应大于6mm,载货电梯不应大于8mm6. 桥厢6.1. 主控工程6.1 当距桥底面在以下使用玻璃轿壁时,必须在距轿底面〜的高度安装 扶手,且扶手必须独立地固定,不得与玻璃有关。

    6.2. 一般工程6.2.1. 当轿厢有反绳轮时,反绳轮应设置防护装置和挡绳装置 .1.当轿顶外侧边缘至井道壁水平方向的自由距离大于时,轿顶应装设防 护栏及警示性标识7. 对重〔平衡重〕7.1. 一般工程7.1.1. 当对重〔平衡重〕架有反绳轮,反绳轮应设置防护装置和挡绳装置7.1.2. 对重〔平衡重〕块应可靠固定8. 平安部件8.1. 主控工程.1 限速器动作速度整定封记必须完好,且无拆动痕迹当平安钳可调节时,整定封记应完好,且无拆动痕迹8.2. 一般工程8.2.1. 限速器张紧装置与其限位开关相对位置安装应正确8.2.2. 平安钳与导轨的间隙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8.2.3. 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的缓冲器撞板与缓冲器顶面 间的距离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轿厢、对重的缓冲器撞板中心与缓冲器 中心的偏差不应大于 20mm8.2.4. 液压缓冲器柱塞铅垂度不应大于 0.5%,充液量应正确9. 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9.1. 主控工程.1.绳头组合必须平安可靠,且每个绳头组合必须安装防螺母松动和脱落 的装置钢丝绳严禁有死弯9.1.3. 当轿厢悬挂在两根钢丝绳或链条上,且其中一根钢丝绳或链条发生 异常相对伸长时,为此装设的电气平安开关应动作可靠。

    9.1.4. 随行电缆严禁有打结和波浪扭曲现象9.2. 一般工程.每根钢丝绳张力与平均值偏差不应大于5% .随行电缆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 随行电缆端部应固定可靠2) 随行电缆在运行中应防止与井道内其他部件干预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随行电缆不得与底坑地面接触9.2.3. 补偿、链、缆等补偿装置的端部应固定可靠9.2.4. 对补偿绳的张紧轮,验证补偿绳张紧的电气平安开关应动作可靠张紧轮应安装防护装置10. 电气装置主控工程10.1.1 电气设备接地必须符合以下规定:.所有电气设备及导管、线槽的外露可导电局部均必须可靠接地〔PE〕;10.1.3. 接地支线应分别直接接至接地干线接线柱上,不得互相连接后再接地10.1.4. 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必须大于1000Q/V,且其值不得小于:10.1.5. 动力电路和电气平安装置电路:Q;10.1.6 .其他电路〔控制、照明、信号等〕:Q一般工程主电源开关不应切断以下供电电路:〔1〕轿厢照明和通风;〔2〕机房和滑轮间照明;〔3〕机房、轿顶和底坑的电源插座;〔4〕井道照明;〔5〕报警装置10.2.2. 机房和井道内应按产品要求配线。

    软线和无护套电缆应在导宇航 局、线槽或能确保起到等效防护作用的装置中使用护套电缆和橡套软电 缆可明敷于井道或机房内使用,但不得明敷于地面10.2.3. 导管、线槽的敷设应整齐结实线槽内导线总面积不应大于线槽 净面积 60%;导管内导线总面积不应大于导管内净面积 40%;软管固定间 距不应大于lm,端头固定间距不应大于10.2.4. 接地支线应采用黄绿相间的绝缘导线10.2.5. 控制柜〔屏〕的安装位置应符合电梯土建布置图中的要求11. 整机安装验收主控工程平安保护验收必须符合以下规定:必须检查以下平安装置或功能;(1) 断相、错相保护装置功能 当控制柜三相电源中任何一相断开或任何二相错接时,断相、错相保护装 置或功能应使电梯不发生危险故障注:当错相不影响电梯正常运行时可没没有错相保护装置或功能2) 短路、过载保护装置动力电路、控制电路、平安电路必须有与负载匹配的短路保护装置;动力 电路必须有过载保护装置3) 限速器 限速器上的轿厢〔对重、平衡重〕下行标志必须与轿厢〔对重、平衡重〕 的实际下行方向相符限速器铭牌上的额定速度、动作速度必须与被检电 梯相符平安钳必须与其型式试验证书相符5) 缓冲器 缓冲器必须与其型式试验证书相符。

    6) 门锁装置 门锁装置必须与其型式试验证书相符7) 上、下极限开关 上、下极限开关必须是平安触点,在端站位置进展动作试验时必须动作正 常在轿厢或对重〔如果有〕接触缓冲器之前必须动作,且缓冲器完全压 缩时,保持动作状态8) 轿顶、机房〔如果有〕、滑轮间〔如果有〕、底坑停顿装置位于轿顶、 机房〔如果有〕、滑轮间〔如果有〕、底坑的停顿的动作必须正常以下平安开关,必须动作可靠:(1)限速器绳张紧开关;(2)液压缓冲器复位开关;(3) 有补偿张紧轮时,补偿绳张紧开关;(4) 当额定速度大于时,补偿绳轮防跳开关;(5) 轿厢平安窗〔如果有〕开关;(6) 平安门、底坑门、检修活板门〔如果有〕的开关;(7) 对可拆卸紧急操作装置所需要的平安开关;(8) 悬挂钢丝绳〔链条〕为两根时,防松动平安开头11.1.3. 限速器平安钳联动试验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限速器与平安钳电气开关在联动试验中必须动作可靠,且应使驱动主 机立即制动;(2)对瞬时式平安钳,轿厢应载有均匀分布的额定载重;对渐进式平安钳, 轿厢应载有均匀分布的 125%额定载重当短接限速器及平安钳电气开关, 轿厢以检修速度下行,人为使限速器机械动作时,平安钳应可靠动作,轿 厢必须可靠制动,且轿底倾斜度不应大于 5%。

    11.1.4. 层门与轿门的试验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每层层门必须能够用三角钥匙正常开启;(2)当一个层门或轿门〔在多扇门中任何一扇门〕非正常翻开时,电梯严 禁启动或继续运行曳引式电梯的曳引能力试验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轿厢在行程上部范围空载上行及行程下部范围载有 125%额定载重下 行,分别停层 3 次以上,轿厢必须可靠地制停〔空载上行工况应平层〕 轿厢载有 125%额定载重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时,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 电,电梯必须可靠制动2)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且驱动主机按轿厢上行方向连续运转时, 空载轿厢严禁向上提升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试验(1)轿厢在井道上部空载,以型式试验证书所给出的试验速度上行并触发 制停部件,仅使用制停部件能够使电梯停顿,轿厢的移动距离在型式试验 证书给出的范围内;(2)如果电梯采用存在内部冗余的制动器作为 制停部件,那么当制动器提 起(或者释放)失效,或者制动力缺乏时,应当关闭轿门和层门,并且防止 电梯的正常启动11.2.1. 曳引式电梯的平衡系数应为~11.2.2. 电梯安装后应进展运行试验;轿厢分别在空载、额定载荷工况下, 按产品设计规定的每小时启动次数和负载持续率各运行 1000 次〔每天不 少于8h〕,电梯应运行平稳、制动可靠、连续运行无故障。

    噪声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1〕机房噪声:对额定速度小于等于 4m/s 的电梯,不应大于 80dB(A); 对额定速度大于 4m/s 的电梯,不应在于 85dB(A)〔2〕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运行中轿内噪声:对额定速度小于等于4m/s的 电梯,不应大于55dB(A);对额定速度大于4m/s的电梯,不应大于60dB(A)〔3〕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的开关门过程噪声不应大于65dB(A) .平层准确度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1〕额定速度小于等于且小于等于的交流双速电梯,应在土30mm的范围 内;〔2〕额定速度大于且小于等于的交流双速电梯,应在土30mm的范围内; ⑶其他调速方式的电梯,应在土 15mm的范围内11.2.5. 运行速度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 当电源为额定频率和额定电、轿厢载有 50%额定载荷时,向下运行至行程 中段〔除去加速加减速段〕时的速度,不应大于额定速度的105%,且不应 小于额定速度的 92%观感检查应符合以下规定:〔1〕轿门带动层门开、关运行,门扇与门扇、门扇与门套、门扇与门楣、 门扇与门口处轿壁、门扇下端与地坎应无刮碰现象;〔2〕门扇与门扇、门扇与门套、门扇与门楣、门扇与门口处轿壁、门扇下端与地坎之间各自的间隙在整个长度上应根本一致;〔3〕对机房〔如果有〕、导轨支架、底坑、轿顶、轿内、轿门、层门及门 地坎等部位应进展清理。

    二)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1. 设备进场检验主控工程1.1. 必须提供以下资料:1.1.1. 技术资料1.1.2. 梯级或踏板的型式试验报告复印件,或胶带的断裂强度证明文件复 印件;1.1.3. 对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应有扶手带的断裂强度证书复 印件1.1.4. 随机文件〔1〕土建布置图;〔2〕产品出厂合格证一般工程1.2.1. 随机文件还应提供以下资料:〔1〕装箱单;〔2〕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3〕动力电路和平安电路的电气原理图设备零部件应与装箱单内容相符 设备外观不应存在明显的损坏2. 土建交接检验2.1.1. 自动扶梯的梯级或自动人行道的踏板或胶带上空,垂直净高度严禁 小于2.1.2. 在安装之前,井道周围必须设有保证平安的栏杆或屏障,其高度严 禁小于一般工程2.1.3. 土建工程应按照土建布置图进展施工,且其主要尺寸允许误差应 为:提升高度一15~ + 15mm;跨度0~ + 15mm2.1.4. 根据产品供给商的要求应提供设备进场所需的通道和搬运空间2.1.5. 在安装之前,土建施工单位应提供明显的水平基准线标识2.1.6. 电源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4 Q。

    3. 整机安装验收主控工程3.1.1. 在以下情况下,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必须自动停顿运行,且第4 款至第 11 款情况下的开关断开的动作必须通过平安触点或平安电路来完 成〔1〕无控制电压;〔2〕电路接地的故障;〔3〕过载;〔4〕控制装置在超速和运行方向非操纵逆转下动作; 〔5〕附加制动器〔如果有〕动作;〔6〕直接驱动梯级、踏板或胶带的部件〔如链条或齿条〕断裂或过分伸 长;〔7〕驱动装置与转向装置之间的距离〔无意性〕缩短;〔8〕梯级、踏板或胶带进入梳齿板处有异物夹住,且产生损坏梯级、踏 板或胶带支撑构造;〔9〕无中间出口的连接安装的多台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中的一台停顿 运行;〔11〕扶手带稿保护装置动作;〔12〕梯级或踏板下陷〔13〕应测量不同回路导线对地的绝缘电阻测量时,电子元件应断开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0Q/V,且其值必须大于:〔14〕动力电路和电气平安装置电路Q;〔15〕其他电路〔控制、照明、信号等〕Q〔16〕电气设备接地必须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规定3.2. 一般工程3.2.1. 整机安装检查应符合以下规定:〔1〕梯级、踏板、胶带的楞齿及梳齿板应完整、光滑;〔2〕在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入口处应设置使用须知的标牌;〔 3 〕内盖板、外盖板、围裙板、扶手支架、扶手导轨、护壁板接缝应平 整。

    接缝处的凸台不应大于;〔4〕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的啮合深度不应小于6mm;〔5〕硫齿板硫齿与踏板面齿槽的间隙不应小于4mm;〔6〕围裙板与梯级、踏板或胶带任何一侧的水平间隙不应大于4mm,两边 的间隙之和不应大于7mm当自动人行道的围裙板设置在踏板或胶带之上 时,踏板外表与围裙下端之间的垂直间隙不应大于4mm当踏板或胶带有横向摆动时,踏板或胶带的侧边与围裙板垂直投影之间不得产生间隙〔7〕梯级间或踏板间的间隙在工作区段内的任何位置,从踏面测得的两个相邻梯级或两个相邻踏板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6mm在自动人行道过渡曲线区段,踏板的前缘和相邻踏板的后缘啮合,其间隙不应大于8mm;〔8〕护壁板之间的空隙不应大于4mm性能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1〕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梯级、踏板或胶带沿运行方向空载时的 速度与额定速度之间的允许偏差为±5%;〔2〕扶手带的运行速度相对梯级、踏板或胶带的速度允许偏差为0〜+ 2%3.2.3.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制动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 〔1〕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应进展空载制动试验,制停距离应符合表的规定表制停距离额定速度(m/s)制停距离范围〔m〕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r-',r-',r-',r-',—r-',注:假设速度在上述数值之间,制停距离用插入法计算。

    制停距离应从电气制动 装置动作开场测量〔2〕自动扶梯应进展载有制动载荷的制停距离试验〔除非制停距离可以 通过其他方法检验〕,制动载荷应符合有规定,制停距离应符合表-1 的规 定;对自动人行道,制造商应提供按载有表规定的制动载荷计算的制停距 离,且制停距离应符合表的规定表制动载荷梯级、踏板或胶带的名义 宽度(m)自动扶梯每个梯级上的 载荷(kg)自动人行道第长度上的载荷 (kg)zW6050VzW9075VzW120100注:1.自动扶梯受载的梯级数量由提升高度除以最大 试验时允许将总制动载荷分布在所求得的2/3的梯纟 2•当自动人行道倾斜角度不大于6°,踏板或胶带的 力口,制动载荷应在每长度上增加25kg;3•当自动人行道在长度范围内有多个不同倾斜角度 仅考虑到那些能组合成最不利载荷的水平区段和倾夯t可见梯级踢板咼度求得,在 及上;勺名义宽度大于时,宽度每增〔咼度不同〕时,制动载荷应 科区段3.2.4.电气装置还应符合以下规定:1〕主电源开关不应切断电源插座、检修和维护所必需的照明电源2〕配线应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规定3.2.5. 观感检查应符合以下规定:〔1〕上行和下行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梯级、踏板或胶带与围裙板之间应无刮碰现象〔梯级、踏板或胶带上的导向局部与转裙板接触除 外〕,扶手带外外表应无刮痕。

    〔2〕对梯级〔踏板或胶带〕、梳齿板、扶手带、护壁板、围裙板、内外盖板、前沿板及活动盖板等部位的外外表应进展清理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lisuyan210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