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母猪各种不可忽略的生产指标

文档格式:DOCX| 3 页|大小 13.36KB|积分 20|2022-11-13 发布|文档ID:168944951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母猪各种不可忽略的生产指标作者:黎先伟译 来源:《兽医导刊》 2017年第10期对于一个规模化的养猪场来说,精准的收集和分析一些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将可提供大量有 价值的信息这不仅有助于猪场管理者深入了解如何改进养猪生产管理的一些环节,而且也有 利于发现其他一些问题的相关性那么,对于影响猪场生产效益众多因素,哪些才是真正需要 关注的指标呢?一般情况下,母猪年断奶仔猪数(PWSY )作为一个比较不同母猪群间的生产性能的基准指 标母猪年断奶仔猪数(PWSY)除了重点关注断奶仔猪数以外,另外还需要重视母猪年产胎次在本文中,我们将阐述母猪其他值得关注的指标,如活出生仔猪数(PBA)、断奶前死亡率 和母猪的非生产天数(NPD)假设一个母猪群的年断奶仔猪数(PWSY)为30,那么1个非生 产天数(NPD)相当于0.08PWSY一、 非生产天数(NPD)母猪非生产天数(NPD )包括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返情至再配种间隔天数和淘汰间隔天数 其中3〜6 d的断奶至配种间隔是必须的,在此期间母猪要准备发情,这可叫做必需非生产天 数而如果一些母猪在怀孕过程中出现流产、因为疾病死亡、停止妊娠或者是淘汰,之间的这 段时间也属于非生产天数。

    母猪哺乳期间,采食量下降也会降低产仔率特别是对于第1 胎母猪,哺乳期间的低采食 量对于产仔率是一个不利的因素此外,后备母猪第一次出现发情表现后立即配种,其产仔率 要比推迟配种的产仔率降低8% 以上因此,人工配种的时间是决定母猪产仔率的关键因素之 一,特别是对于后备母猪二、 返情至再配种间隔天数一般情况下,母猪配种后约10% 的比例会出现返情,过几天又会正常发情再配种母猪返 情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正常返情(18〜24 d)、非正常返情(25〜38 d)和推迟返情(39 d 以上)后备母猪要比经产母猪具有更高比例正常返情,而经产母猪要比后备母猪具有 更高比例的非正常返情那么随之而来的是,在返情方面,后备母猪有一个与经产母猪不同的 问题如果母猪在配种后18 〜 24 d 内返情(正常返情),可能是由于配种过早或过晚;如 果母猪25 〜 38 d 内返情(非正常返情),在正常范围之外母猪怀孕但不能怀胎,可能是 由于应激、发霉的饲料、有怀孕能力的卵子太少或者是子宫感染等;而母猪配种后39 d 以上 返情(推迟返情),一方面可能是错过了上一次发情周期,需对返情检测的方法进行检查,另 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流产、发霉的饲料、疾病、应激或打架等。

    此外,在第一次返情的母猪中,其中 33% 会在相同或以后的胎次中出现第二次返情例如 第一次返情的后备母猪21% 会在第0 胎次出现第二次返情,而另外20% 的后备母猪会在以后 的胎次(第1 至6 胎以上)出现第二次返情因此,为了降低母猪的非生产天数,其中重要的 一项就是需要关注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返情对于后备母猪,夏季配种可能会增加母猪返情 的风险此外,过度增加第一次配种的后备母猪的日龄可能会增加推迟返情的风险相反,对 小日龄的后备母猪进行配种则可能会增加正常返情的比例,但与非正常返情无关而对于经产 母猪,夏季配种、低胎次、产死胎多和断奶至配种间隔 7 d 以上等因素会增加母猪返情的风险 在母猪的一生中,33.5% 的母猪会出现一次或以上的返情这些返情母猪要比没有出现返情母 猪的非生产天数多41.5 d养猪生产者需要密切监测处于高风险的母猪群,以减少返情至再配 种间隔的非生产天数三、 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第1胎母猪的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WMI)会延长同时,气温升高也会增加母猪断奶至 发情间隔天数(WMI)°WMI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猪的胎次和季节例如,当最高气温从 25°C升高到25°C时,第1胎母猪要的WMI要增加0.8 d ;而2胎以上母猪的WMI则仅增加 0.3 d。

    简单来说,在高气温的条件下,第1胎母猪对WMI的敏感性要比后备母猪和2胎以上 母猪的敏感性高出3 倍第1 胎母猪的这种敏感性似乎与其哺乳期间的低采食量有很大的关系 如产仔率,母猪哺乳期间低采食量对WMI来说是一种不利的因素,特别是对于第1胎母猪此外,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WMI)可以用来预测母猪其他类型的繁殖性能例如,母 猪WMI天数延长将会降低其产仔率和活出生仔猪数另外,WMI天数延长意味着母猪发情的持 续时间短,以及开始发情和排卵之间的间隔时间更短上述这样的结果使得母猪在次优时期人 工授精的风险增加,这是导致母猪产仔率低和活出生仔猪少的一个主要原因四、 淘汰间隔天数母猪淘汰间隔天数在非生产天数中约占40% 的比例对于高性能的母猪群体来说,经产母 猪断奶至淘汰和后备母猪首次配种至淘汰的指导方针和实际淘汰间隔天数,要比低性能的母猪 群体至少高出10 d此外,经产母猪断奶至淘汰的天数和后备母猪首次配种至淘汰天数,在任 何繁殖性能的母猪群体中都没有严格遵循的淘汰准则五、 母猪断奶仔猪数断奶仔猪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出生仔猪数和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如图1所示六、 活出生仔猪数(PBA)活出生仔猪数取决于出生仔猪、死胎和木乃伊的数量。

    出生仔猪的数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母 猪的胎次和季节例如,第3〜5胎母猪的活出生仔猪数(PBA)最高,其要比第1胎母猪的 PBA大约多10%另外,当气温从25C升高至30C时,第1胎母猪比其他胎次母猪的PBA降低 0.6头,而对于怀孕的后备母猪(第0胎)来说,其PBA仅减少0.2头;第2胎及以上母猪, 其PBA降低0.4头因此,在活出生仔猪数方面,第1胎母猪要比其他胎次母猪对高温的敏 感性高出3倍;同样,第1胎母猪的这种敏感性似乎与其哺乳期间的低采食量有关冬春季节 出生的后备母猪延迟其首次配种时间,可提高其活出生仔猪总数不过,这种程度的增幅较小, 最多仅0.4头,即便后备母猪的首次配种日龄从200 d增加到300天因此,提高后备母猪的 首次配种日龄对于提高PBA效果来说是有限的而对于夏秋季节出生的后备母猪来说,日龄和 PBA 之间并未发现任何直接的关系目前,后备母猪的首次配种最通用的日龄是约240 天,这 主要是为了增加其体重和身体储备此外,第1胎母猪的活出生仔猪数(PBA)可作为一项指标,以帮助养猪生产者在早期确 定高产母猪第1胎母猪的PBA较高通常在后续的胎次中也会具有较高的PBA同时,这些高 产能的母猪也会表现出很好的繁殖性能。

    后备母猪的培育对于获得更多高性能的母猪来说是至 关重要的此外,良好的蹄部护理也是管理好母猪群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七、断奶前死亡率在过去的十年间,许多不同国家的养猪场的活出生仔猪数(PBA)都有显著的提升其中, 遗传改良在提高活出生仔猪数方面起到很大的驱动因素不过,活出生仔猪数增加的同时,仔 猪断奶前死亡率也有所增加通过收集众多猪场的生产数据发现,影响仔猪断奶前死亡率的危 险因素包括母猪分娩过多活出生仔猪、高胎次的母猪、母猪在夏季或冬季分娩、刚出生仔猪(0〜1日龄)的哺乳以及过长的哺乳时间等除了疾病因素以外,创伤和先天遗传因素(弱 仔、体重过轻等)占仔猪断奶前死亡数的80%总的来说,对于母猪管理的建议,需要精细管 理和辅助分娩的同时,在哺乳早期需要提供加热器八、 出生体重和断奶前增长出生体重和断奶前增长并不在生长率这棵“大树”的范围之内这两项指标表明的是仔猪 的品质,影响仔猪断奶后的生长性能和母猪的繁殖性能仔猪断奶前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受母猪 产奶量的影响,而出生体重较轻的仔猪与窝产仔数较多有关系仔猪断奶前增长可通过遗传和 管理措施来提高,如使用代乳品和两步法护理九、 母猪的使用性能母猪年断奶仔猪数(PWSY )并不是对母猪使用性能的最好评价指标。

    母猪的使用性能应以 母猪繁殖潜能的最大化和节约猪场资源为目标母猪的使用性能包括母猪淘汰时的胎次(即使 用时间)、终身活出生仔猪数(PBA)和终身非生产天数(NPD)其中,终身非生产天数(NPD) 包括流产至再配种间隔天数和淘汰间隔天数,这占了非生产天数的70%此外,这还会增加死 亡率,降低母猪的使用寿命和终身PBA,以及增加母猪死亡间隔天数和终身NPD以母猪的终身性能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人员把年终身活出生仔猪数(PBA)定义为终身PBA 除以母猪的繁殖天数其中,母猪的繁殖天数则定位为母猪第一次配种的日期至母猪淘汰日期 之间的天数因此,年PBA意味着母猪的年繁殖效率十、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死亡率母猪的死亡率增加会导致非生产天数增加和活出生仔猪数减少分娩对于不同胎次的母猪 和季节来说都是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数据显示,约68% 的母猪会在围产后期(产前6 周)内 出现死亡此外,随着母猪胎次的增加,母猪的死亡风险也会随之增加6 胎或以上的母猪在 围产后期死亡的风险最高因此,在分娩舍内,加强围产后期母猪的保健和护理措施可有效降 低母猪的死亡率在亚热带气候地区,低胎次母猪在夏季的死亡率会增加,而高胎次母猪则在冬季的死亡率 会增高。

    例如,当夏季外界温度增加10°C时,第0胎和第1胎母猪的死亡率会增加0.3% ;而 当冬季外界温度下降10C时,第6胎或以上母猪的死亡率则会增加1%十一、母猪的使用寿命母猪的使用寿命通常以淘汰时的胎次来衡量母猪的使用寿命越低,后备替代母猪的成本 越高,而且第0胎和第1 胎母猪的抗病免疫状态越差在繁殖母猪群中,高繁殖性能和高使用 寿命往往呈正相关例如,母猪的返情再配种比例越少,其断奶仔猪数(PWSY)和淘汰的胎次 也会越高因此,提高母猪的分娩率和降低母猪返情再配种的比例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十二、密切监测的必要性综上所述,养猪生产者需要密切监测高风险的母猪群体,以降低母猪的非生产天数和仔猪 断奶前死亡率,同时增加活出生仔猪以提高群体的生产性能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母猪的 繁殖性能受母猪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和营养因素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总而言之,数据分析 对于不同的养猪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suijia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