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楼孝廉会文堂碑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昌楼孝廉会文堂碑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昌楼孝廉会文堂碑记书院之设,所以佐郡县学校,为国家育人才也维扬为东南人文林薮,其巡差使者所辖那么有安定、梅花、乐仪三书院余以嘉庆戊辰秋奉命莅扬,政事之暇,进诸生而校试之既第其甲乙,复优加奖赉,以激劝之既乃增广旧额,益加月给为膏火资每课期必亲莅,竟日见诸生以文行相勖于是士争劝学,来者日众因推是意于郡属之广陵书院,而亦捐资益额焉会明年,值礼部试,士之登贤书诣公车者,皆来就决科盖斯事前所未有余乃就梅花书院聚而课之,初至才三十人,其继也,他省郡县有闻风至者,渐增至百余人余窃喜其慕学之勤,各给以资,送之京师迨榜获隽四人,与馆选者二,授中书、学正者各一,而洪生莹竟以第一及第十月初,余入京祝厘,蒙询洪莹家世甚悉,并有真才实学之谕,斯亦为国植才之一效矣考梅花书院在前明为湛尚书甘泉行窝,后乌程吴公秀守扬,浚漕渠,积土成山,环树以梅,因名曰“梅花岭〞中构堂宇,为属县期会之地,已又改为崇雅书院,经遂废国朝乾隆初,郡人马君曰琯始重构之,运使朱公孝纯又增葺之,额以“梅花书院〞虽由岭得名,实取宋广平独步之祠,王沂公和羹之语,期学者之由名状元至贤宰相也兹洪君既已崛兴,斯名为不负矣。
余因欲广其舍为孝廉会文之所,相院后尚有隙地,遂创构文昌楼五楹,每月集多士校艺于此,就其左为使者临莅时所暂息,其右即名状元厅,使与试者皆观感而兴起焉计捐廉四千余金,用犹缺乏,那么洪君之父恒裕又佽办二千金,其费六千余缗,凡三月告成余曩在淮安尝建文津书院及诸义学,后于九江复新白鹿、濂溪两大书院,并建文昌宫及昭忠祠在粤海那么增给粤华、粤秀两书院膏火费,然校课孝廉实自扬始院之左偏旧有李、姜二公及萧孝子祠,其右为史忠正衣冠墓,姚秋农殿撰题状元厅楹帖,用宋神宗思得忠孝状元故事,其言约而意备诸子果能敦行绩学,继洪君为举首,他日黼黻皇猷,以成昭代太平之盛,岂非余之所大愿也哉!既落成,因记此以谂多士焉清嘉庆十四年 阿克当阿10.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竟日见诸生以文行相勖 勖〔竞争〕B.迨榜获隽四人 迨〔等到〕C.后乌程吴公秀守扬,浚漕渠 浚〔挖掘疏通〕D.其言约而意备 约〔简约〕11.以下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余乃就梅花书院聚而课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余以嘉庆戊辰秋奉命莅扬故为之文以志C.环树以梅,因名曰“梅花岭〞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D.政事之暇,进诸生而校试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12.以下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文昌楼孝廉会文堂是扩充了梅花书院场地而建,目的是为孝廉提供进行文学交流的场所。
B.碑记作者把希望取得功名的士子召集起来给他们授课,刚开始就有一百多人,后来,别的郡县的应试者听到此消息后也蜂拥而至C..碑记作者资助士子到京师加入考试待到出榜之日,有四人才智出众,其中入馆选者二人,被授予中书、学正者各一人,而洪莹以第一名的成绩高中状元D.碑记作者最为期盼的是诸士子能勤奋好学,以洪莹为典范,日后能辅佐朝廷,以昭显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