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物理公式

文档格式:DOC| 15 页|大小 490KB|积分 10|2022-10-09 发布|文档ID:159400807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        物 理 量主 要 公 式主要单位长度(L)(1) 用刻度尺测(2)路程 (3) 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4) 力臂=(5)液体深度 (6)物体厚度h= a=Km 、m、dm、cm 、mm等1km=1000m1m=100cm面积(S)(1) 面积公式 S=ab S=a2 S=πR2 = πD2  (2) 体积公式 (3) 压强公式 1m2=102dm21dm2=102cm21cm2=102mm2体积(V)(1) 数学公式V正=a3 V长=Sh=abh V柱=Sh V球=πR3 (2) 密度公式 (3)用量筒或量杯V=V2-V1 (4) 阿基米德原理 浸没时V=V排=F浮/ρ液g部分露出时V排=V物-V露1m3=103dm31dm3=103cm31cm3=103mm3时间(t)(1)速度定义(2)功率 (3)用钟表测量1h=60min1min=60s速度()(1)  (2) 则1m/s=3.6km/h质量(m)(1)重力公式 (2)功的公式 (3)密度公式 (4)用天平测量1t=1000kg1kg=1000g1g=1000mg密度(ρ)(1) 有 (2)压强公式  (3)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则ρ液=1g/cm3=1000kg/m3合力(F)(1)同方向F=F1+F2 (2)反方向F= F1-F2(F1>F2)N压强(p)(1) (适用于一切固体和液体)(2)适用于一切液体和侧面与底面垂直的固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1Pa=1N/m2浮力(F浮)(1) 称重法 F浮=G-F示 (2)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不作要求)(3) 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ρ液gV排 (4) 漂浮或悬浮法F浮=G动力、阻力 则  与单位相同即可功(W)(1)定义W=Fs 重力做功W=Gh=mgh 摩擦力做功W=fs(2)总功W总=F动s  W总=W有+W额有用功=Gh  W有=W总-W额(3)η= W有=ηW总  W总= (4) W=Pt1J=1N.m=1w.s机械效率(η)(1) η==(2) η==(3) 对于滑轮组 η=(n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4) η==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η总小于1拉力(F)(1)不计动滑轮和绳重及摩擦时,F=(2)不计绳重及摩擦时(3)一般用(n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4)物体匀速运动,一般F=f (f 一般为摩擦力)功率(P)(1)P=   (2) P==   (3)从机器的铭牌上读出1w=1J/s=1N.m/s比热(c)(1) Q吸=cm(t-t0) Q放=cm(t0-t) 可统一为Q=cm△t 则(2) Q放=qm(q为J/kg m用kg)(3) Q放=qV (q为J/ m3  V用m3)(4) 不计热量的损失时 Q吸=Q放(热平衡方程)C的单位为J/(Kg.℃),水的比热为4.2×103J/(Kg. ℃)物理意义为1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103J电荷量(Q)(1)定义 则Q=It (2) W=UIt=UQ 则Q=(Q为电荷量) Q的单位为C电流(I)(1) 定义 (Q为电荷量)(2)(3)W=UIt 则(4)P=UI 则(P为电功率)(5) 焦耳定律Q=I2Rt 则(6) 纯电阻电路W=UIt=I2Rt 则(7)P=UI=I2R 则(8)串联:I=I1=I2 并联:I=I1+I2 (9)从电流表上读出1A=1000mA电压(U)(1) (Q为电荷量)(2)U=IR (3) (4)(5)焦耳定律(Q为产生的热量)则(6 )串联:U=U1+U2 并联:U=U1=U2  (7)从电压表上读出1KV=1000V,1V=1000mV。

    家庭电路为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超过36V电阻(R)(1)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2)W=UIt=I2Rt= (3) (4)焦耳定律Q=I2Rt 则(Q为产生的热量)(5)串联:R=R1+R2 则R1=R-R2  R2=R-R1(6)并联:  (7)从欧姆表上读出或从铭牌上读出如滑动变阻器上的“10Ω 1A”等字样1Ω=1V/A1MΩ=106Ω1KΩ=103Ω电功(W)(1) W=UIt=UQ(Q为电荷量)(2)W=Q=(3)P=则W= (4)当无热量损失时W=Q=(5)从电能表上读出(其单位为KWh)国际单位为J,电能表上常用单位为KW.h1KW.h=3.6×106J电功率(P)(1) (2) P= (3)从用电器上读出1Kw=1000w1马力=735w电热(Q)(1) 当不计热量损失时,Q=W= (2)热平衡方程Q吸=Q放其单位为J通电时间(t)(1) (Q为电荷量) (2)W=UIt 则(3) P= 则 (4)Q= 则物理公式详解汇总一、密度(ρ):Vmρ=Vmρ=ρmV=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 变形m为物体质量,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v为物体体积,主单位cm3 m33、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 kg/m3 常用单位g/cm3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二、速度(v):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vts=tsv=vst=2、计算公式: 变形 , S为物体所走的路程,常用单位为km m;t为物体所用的时间,常用单位为s h3、单位:国际单位制: m/s 常用单位 km/h 换算:1m/s=3.6km/h 三、重力(G):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2、计算公式: G=mg m为物理的质量;g为重力系数, g=9.8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3、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四、杠杆原理1、定义: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其中F1为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动力;l1为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动力臂; F2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阻力;l2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阻力臂五、压强(P):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P=F/S F为压力,常用单位牛顿(N);S为受力面积,常用单位米2(m2)3、单位是:帕斯卡(Pa)六、液体压强(P):1、计算公式:p =ρgh其中ρ为液体密度,常用单位kg/m3 g/cm3 ;g为重力系数,g=9.8N/kg;h为深度,常用单位m cm2、单位是:帕斯卡(Pa)七、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计算: F浮  = G排 =ρ液V排g G排 为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常用单位为牛(N);ρ液为物体浸润的液体密度,常用单位kg/m3 g/cm3 ;V排为排开液体的体积,常用单位cm3 m3 ;g为重力系数,g=9.8N/kg 3、单位:牛(N)八、功(W):1、定义: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2、计算公式: W=FS其中F为物体受到的力,常用单位为为牛(N);S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常用单位为m3、单位:焦耳,1J=1N·m九、机械效率(η):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计算公式:η= W有用/ W总W有用为对人们有用的功,即有用功;W总为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即总功。

    单位都为焦耳(J)3、单位: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十、功率(P):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公式: P=W/t W为所做的功,单位焦耳(J);t为做功的时间,单位s h3、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 换算:1kW=103W  1mW=106 W  初三物理计算公式汇总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条件公式的变形:要熟练运用的公式:1.密度公式:密度相关运算中,“kg”“m3”“kg/m3”是国际单位,而“g”“cm3”“g/cm3”是另一常用单位要注意当中的换算 记住水的密度为ρ水=1×103 kg/m3 或 1g/cm31000 kg/m3 =1g/cm3密度公式的变形: 对于同一物体,在知道了m、ρ、V当中的任意两个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2.速度公式:速度的相关运算中,“m”“s”“m/s”是国际单位,而交通运输上常用“km”“h”“km/h”为单位要注意当中的换算1km=1000m 1h=3600s 1m/s=3.6km/h记住光速 c=3×108 m/s 声速v=340m/s速度公式的变形: 对于同一物体,在知道了“S”“v”“t”中的任意两个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3.重力公式:变形公式: 利用这几个公式,知道了质量就可以求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反之知道了所受的重力也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4.杠杆的平衡条件: 知道其中的任意三个物理量,就可以求出第四个有些时候,F1、F2或L1、L2也可能给出比例,这时也一样可以求出余下的那个物理量杠杆平衡条件公式的变形:例:已知某杠杆平衡时,动力也阻力的比为3:4,若动力臂为40cm,求阻力臂解:因为杠杆平衡所以: 5.压强计算公式: (1Pa=1N/m2)在压强计算公式中,所采用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如果题目所提供的单位是其它单位,那就要先进行单位换算常用的转换为:1m2=10000cm2 1cm2=1×10-4m2压强公式的变形: 对于某一受力过程,知道了“P”“F”“S”当中的任意两个物理量,我们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了6.液体压强计算公式:注意:(1)所有单位都采用国际单位(2)深度:从液面到该处的竖直距离液体压强公式的变形: 知道了“”“”和“h”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余下的那一个7.浮力计算的四种方法:(1)测量法: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物,然后把物体浸入液体中,再读出测力计减少后的示数F示,则 F浮= G物 - F示 (2)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4).二力平衡法:当悬浮或漂浮时,物体分别静止在液体内部或液体表面,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和物体的重力作用相抵消,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此时 F浮=G物 (G物=m物g=ρ物gV物),注意与阿基米德原理的区别8.功的计算公式:注意:“S”必须是在“F”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9.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10.功率的计算公式:例:小明用了1min把600N的货物抬上了2m高的货架上,求小明的功率老李在搬另一件300N的货物上6m高的货架时,共用了2min,请问谁的功率大?解:W明=G1×h1=600N×2m=1200J W李=G2×h2=300N×6m=1800J P明= W明/t1=1200J/60s=20W P李= W李/t2=1800J/120s=15W因为 P明 >P李 ,所以小明做功快11.热传递热量的计算公式: 通用公式:例:妈妈把一壶2kg的水烧开,已知水的初温为20℃,求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解:Δt=(t-t0)=100℃-20℃=80℃Q=cm×Δt=4.2×103J/kg·℃×2kg×80℃=6.72×105J12.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例:在前面的例子中,如果总共用了0.8kg干木材,请问木材完全燃烧可以放出多少热量?在烧水过程中,燃料利用的效率是多少?(q木材=1.2×107J/kg)解:Q=qm=1.2×107J/kg×0.8kg=9.6×106J η=有效利用的热/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6.72×105J÷9.6×106J=0.07=7%电学公式详解1、 欧姆定律:电流= (变形公式:U=IR 即伏安法求电阻原理)2、 电功率:电流做功(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越大,则灯泡越亮。

    A、 (注意两套单位不要混淆 8.21表格)B、电功率=电压×电流 P=UI 注意:电学基本公式只有上面三个,其他的全部为导出公式,也就是说,你可以用这三个公式做所有题目,只是过程稍微复杂.(电功率的推导公式: )3、电功、电能:由得W=Pt,所以、、、(适用于给出实际圈数、和电能表参数N的 例如8.21:5题)(用电能表测用电器功率,注意单位换算成统一的)4、电热: 热量=电流的平方×电阻×时间 在纯电阻电路中(如电灯电热器等)即电流做的功(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电功(电能)=电热 W=Q 可推出:Q=Pt、、注意:应用公式时注意:以上所有公式只适用与同一段电路中,不同电路中,不可生搬硬套! (对应) 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首先,要学会区分串联、并联电路判断方式:看电流路径,如果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则为串联;如果有两条或者多条电流路径,则为并联串并联电路特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关系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I = I1 = I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I = I1+I2电压关系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U = U1+U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 = U1 = U2电阻关系串联电路的总电阴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 = R1+R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分配规律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U1:U2 = R1:R2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I1:I2 = R2:R1上述特征的推广推论A、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计算公式的推广 当只有两个电阻时,上式可化为:(最常用,初中阶段,电阻基本不超过两个)当电阻大小均一样时,上式可化为:(n为并联的电阻个数)推论B、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即串联电路中,除了电流处处相等之外,电压、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均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即并联电路中,除了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之外,电流,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均成反比解题小技巧 1、串联电路意味着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如果能求电流,就先把电流求出。

    电流是连接各用电器之间的纽带2、并联电路意味着各支路电压相等,所以能求电压,就先把电压求出电压是连接各用电器之间的纽带3、从上述推广中,可以看出与电有关的量和电阻(之比)关系密切一个计算题,只要知道电阻或者电阻之比,那这个题目就基本可以做出了 任何题中,电阻、电源电压永远不变我的意思是它俩什么时候都能用 随便用!)4、利用铭牌所能获取的信息:A、滑动变阻器“”: ;B、小灯泡等电器“”: ;;;C、电能表: “”“” “” 5、 例如:实际电压为额定电压的一半,则实际功率为额定功率的四分之一6、两灯泡串联(P=I2R),电阻大的灯泡亮;两灯泡并联(P=),电阻小的灯泡亮7、两灯泡串联时求电路两端能加最大电压,电路电流应取两灯泡中额定电流较小的电流值,计算U=IR总;两灯泡并联时求干路电流最大值,电路两端电压应取两灯泡中额定电压较小的电压值8、计算电流、常用,计算电阻、常用9、电学相关物理量有:电压(U),单位:伏特(V) 电流(I),单位:安培(A) 电阻(R),单位:欧姆(Ω) 电功(W),单位:焦耳(J) 电热(Q),单位:焦耳(J) 电功率(P),单位:瓦特(W)有关用电器(灯泡)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电流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实际电流间的关系的判定例(8.24:3题) 灯L1(220v 100w)和灯L2(220v 40w)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实际功率的大小 ,功率越大,灯泡越亮)1、求额定电流:I额=P额∕U额 I1额 =(5/11)A=0.45A I2额=(2/11)A=0.18A2、求电阻:R=U额2∕PR1 = 484Ω R2=1210Ω (R1﹤R2)3、正常发光时:L1比L2亮(因为P1>P2)4、串联在电路中时,L2亮: 因为:P1实=I2R1 P2实=I2R2 且R1﹤R2 所以:P1实 ﹤ P2实 即L2亮5、并联在电路中时,L1亮: 因为:P1实=U2∕R1 P2实=U2∕R2 且R1﹤R2 所以:P1实> P2 即L1亮6、P实︰P额 = U实2︰ U额2 即,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n时,实际功率为额定功率的1∕n2 。

    电动机问题: 消耗的电能W=UIt; 产生的热能Q= I2Rt; 得到的机械能W=UIt- I2Rt(U为电动机两端的电压,I为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R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精品教学资料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