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得kr说明书

宾得 kr 说明书宾得 kr 说明书ZT细说人眼与相机
利用角度来表征这个问题就会简单很多 1897年的时代,像素这个概念并不普及,所以 Konig 给出的是线对(line pair) 的数据 , 也就是说人眼可以分辨张角为 0.59 角分的明暗相间的线条对,因为表示一个明暗相间的线对至少需要两个像素,那么换算成像素就是:人眼上的一个像素相当于 0.3 个角分为了让大家对于 1 度或者 1 分的张角对应的细节有一个直观的概念,这里给大家几个例子:太阳和月亮的张角大致都是30 个角分,也就是半个角度的张角,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在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对应的张角是47 个角秒,也就是一个角分不到一点点 ( 为何人的肉眼看不见环形山 , 因为在你的视网膜上月亮形成的图像其实不过就是一个100 个像素左右的图片而已 ) 人眼的作用更类似于一台视频摄像机,而非静态的照相机人的眼球反复转动,持续接受外界的光信号,并随时“更新”大脑内的图像细节同时,大脑将双眼得到的不同信号组合起来,也可增加图像的分辨率而且,我们经常会转动眼球或者转动脖子,以接受更多的信息因此,眼球和大脑的有机结合,使人眼的分辨率不仅仅由虹膜上的光受体决定根据以上的观点,假设前方有一个四方形的视野,比如一扇开着的窗户。
像素值相当于A2=324000000,即3亿2400万像素但是你其实不会意识到如此多的像素值,仅仅是大脑根据需要,获取“有用”的细节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人眼的可视范围非常宽,几乎达到 180 度如果以此计算,即使仅以 120 度计算,像素就可达到 5 亿 7600 万像素如此高的像素值,确实不是现有的数码相机可以相比的飞思的P45数码后背,有效像素高达3900万,每张照片的文件大小达到110M劭上,售价更是超过20万元,但是仍旧和人眼有较大的差距知道了人眼的分辨率细节的能力,再来探讨一下人眼的视野大小,正常视力的人的视角超过150 度,但是人眼分辨率细节的能力并不是均等的,和相机一样人眼中间分辨率细节的能力强于边缘部分,所以当一个人看到感兴趣的目标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把头或者眼睛转过来,让自己视网膜的中心对准目标所以我们这里先假设人眼中间的 90 度具有最高的分辨率那么人眼中央部分的就相当于一个X (90X600.3)=3.24亿像素的相机再说人眼的ISO,也就是灵敏度天文学家 R. N. Clark为了探讨这个问题作了一个实验,在同一个望远镜上分别用佳能10D 的相机和人眼 观察14等星,当把10D的ISO设到400的时候通过12秒的曝光时间可以达到和人 眼观察数秒钟后相似的观察效果, ( 人眼的光积分时间,也就是曝光时间,根据生理学家研究,可以长达15 秒。
有些吃惊,是吧不过这15 秒的时间需要一个人在黑暗的环境中待上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于是Clark推论人眼的最高ISO大概 相当于800左右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人眼的ISO就低很多,在晴朗的室外,人眼的 ISO大概只有1左右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人眼在调节ISO方面的巨大潜力,从最低的ISO到最高的ISO,调节范围高达800倍而今日所谓的NB单反不过从 ISO100至ij ISO6400任意,不过区区的64倍说说人眼的动态范围动态范围简而 言之,就是在同一个视野中能够看到的最亮的细节和最暗的细节在亮度上的比值一般的单反采用12bit的精度来输出RAWB像,能够输出的最大的到动态范围是4095:1,当让由于噪声的存在,其实际的动态范围还要小一些我们来看一下Kodak生产的CCD勺性能:很多数码后背使用的1600万像素的CCD勺像素尺寸是9个微米见方,对应的动态范围是76dB, 也就是 6309:1, 43阵营广泛使用的830万像素的CCD生能就要差一些,只有64.4dB, 相当于 1659:1. 相对来说人眼就要强很多,根据一般的估计,人眼能够在同一个场景中分辨出 10000:1 的细节当然在某种情况下这个范围可能会更高 ( 或许是依仗人脑智能调节的因素 ,) ,天文学家说,人眼可以同时观察满月和 3 等星,对应的亮度差异为 100万 倍。
另外一个常常被引用的例子是这样的 :不少人攻击阿波罗登月造假的论据是照片上没有星星,摄影专家会指出,如果要拍摄出来星星,那么照片中的人和月面背景肯定会过曝光,变成白花花一片片这个说法对于有摄影经验的人来说非常容易理解,但是对于没有类似的经验的大众来说并不容易理解,因为他们觉得同时看清楚月亮和天空中的星星其实是很容易的事情 (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还是挺复杂的,可能不单单和人眼的动态范围有关,跟人眼的分辨率也是大大相关的 ) 另外一个引人争议的问题是人眼的焦距如果你去搜索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发现很多,从17 毫米到 50 毫米当然 50 毫米这个答案最为荒谬,因为没有任何人的眼球里面会长出 35 毫米胶片来其实很早以前这个问题既有明确的答案 :68 年的“ Light, Color and Vision ”一书中就给出了结果,对于成年欧洲人来说 :物方的焦距是16.7 毫米,像方的焦距是23 毫米参照人的最大瞳孔的直径7 毫米,也可以算出人眼的光圈数就是3.比各家看家表头动辄1.0 甚至 0.9 的参数逊色不少不过又有那家的标头可以看到 120度的视野呢 ,最近几年防抖功能成为单反DC最有号召力的卖点之一。
不过人眼 ( 当然不光是人眼,任何一种高等动物都有) 早就在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造就了了这个功能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试着检查一下自己的防抖功能是否依然工作正常方法很简单:你首先用每秒一次的的频率在眼前晃动你的手指,正常人会发现根本无法看清楚,然后保持手指不动,利用同样的频率晃动你的脑袋,你会发现手指就清晰多了人类视觉防抖的机理可能比任何一种DC单反都要复杂一些,大脑利用耳朵中的传感器判断头部晃动的方向和速度,利用这些信息控制眼球的光轴尽量集中在手指上,同时这些信息还会用来对输入的图像进行处理,这个处理的过程或许就跟计算机视觉上使用的利用维纳滤波去除图像中运动导致的模糊的原理类似简单地概括一下人眼的光学指标
资料】模糊摄影独特魅力(转) 由于能产生不同程度的,相应的节奏信息和旋律信息,便能提高画面的审美品级,具备诗情的韵律可以造成人们的多种联想( 接近、类似、对比、因果、自由、控制 ) ,即形成观众的心理复合感模糊摄影的“模糊”有深化作品主题内涵、抒发情感、喧染氛围以及强化形式感的作用有人说风和日丽阳光灿烂才是拍照的好时光,其实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云腾雾绕的天气反而更能使画面情趣盎然模糊摄影借助云雾的作用,来突出画面的韵味,拉近摄影与艺术的距离雨后的雾景是摄影者深化意境的拿手好戏之一,也是模糊摄影造型的常规手段,机会不容错过,更确切地说,是一钱不花练手的好时机 ="MARGIN-BOTTOM:0px" align=left>模糊法拍摄的作品法代表的是一种艺术意境,这犹如一杯平淡无奇的白开水,虽然给人一种清彻透明的感觉,一览无余,却没有任何回味和幻想,而梦幻之所以美和神秘,是因为它朦胧,人们无法将它看透,而事后醒来总是竭力去想透它,模糊摄影之所以美和迷人,其道理亦是给人们留下了理解和补充的想象空间二、模糊摄影的艺术规律切莫把虚的随意性当成模糊摄影的艺术规律来看待,两者不应混为一谈虚的随意性,既是自在具备的,又是人为造成的它是人的视觉本能直觉的模糊对象,本身所产生的无规则或有规则的随意变化,这种变化多样而复杂,不能说都能成为模糊摄影所取的对象,它同样也有一个选择和提炼的过程,这就涉及到了模糊摄影的艺术规律。 其基本规律是:首先是摄影创作者对生活感受和提炼生活的结晶,它既是美的多样体现,也是形象思维的变异再现,从美和变异中,表达摄影创作者对待生活的看法和思想"MARGIN-BOTTOM: 0px" align=left> 要依据生活的真实为基础,并通过创作者的感觉、感受和经验,把生活的真实上升到艺术的真实不同的是,它是以虚见长要强调摄影创作者的题材选择和构图处理不同的是,选择的题材必须适于模糊摄影的特点,而不能任意滥用题材; 而构图的处理,又必须跟具体选定的画面内容相适应三、模糊摄影的表现形式有人把模糊摄影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主题模糊摄影,一种是画面模糊摄影模糊影像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单纯的只把虚影图像作为模糊影像的唯一形式,实际上艺术作品画面中空白、色块、浓影等都应视为是模糊影像的表现形式只有对模糊影像的表现形式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宽泛的、确切的了解和认识,才有可能在摄影创作中掌握和应用,充分发挥其造型作用和艺术表现力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艺术形式也可视为是展现模糊影像的一些方式虚影模糊拍摄出的影像是虚糊的影子这种形式既包括虚的看不出形象的大虚,也包括可看出形象的轻虚,其缥缈的视觉效果会让观赏者产生虚幻的感觉。 空白模糊空白就是没有图像在摄影画面中留出一定的空白,看起来空白处没有影像,实际上是一种引起读者模糊思维、导引读者联想的艺术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绘画上叫“留白”在摄影创作中,留白的手法在构图中经常运用,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高调作品隐匿模糊隐匿模糊有人也称之为掩隐模糊,这一形式在画面中的表现正好与 空白模糊相反, 它是用浓重的色彩或浓黑的影调,把影像隐匿起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由读者的模糊思维产生联想,与空白模糊是异曲同工在摄影作品中,低调作品就是最好的例证省略模糊省略模糊与隐匿模糊形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同样是用浓重的色块与影调,把景物的部分影像隐匿起来,所不同的是,省略模糊是把景物的细节省略掉,全部被隐匿起来,成为剪影效果,而隐匿模糊隐匿的是被摄景物的一部分,不管是大部分还是少部分,总之不是全部 ="MARGIN-BOTTOM: 0px" align=left> 杂乱模糊杂乱模糊是指画面中景物影像杂乱无章,在读者视觉中画面分不出头绪,看不清你我,有一种模糊一片的感觉,照片“天女散花”式的构图就属于这一形式,也包括重叠模糊影像杂乱模糊的特点是每个个体影像和未重叠的影像还较清晰,甚至很清晰,但所组成的画面却分不出每个个体,其突出的视觉效果就是模糊。 重影模糊重影模糊就是影像边缘有重影,影像失去了锐度,带有了影子有的是整幅画面的影像都有重影,原因是拍照时相机颤动所形成,有的是主体影像或其中有的影像有重影,形成的原因是主体或其他影像在曝光时位置有移动这种形式的特点是看起来影像有一定的清晰度,但又较模糊,似乎有某种动感,特别是当照片放大到一定程度时,模糊的重影更为明显重叠模糊重叠模糊是指两幅以上画面重叠起来,无序或有序地重叠成模糊影像四、模糊摄影的几种处理方法用大光圈快速度:能产生局部虚效应,由于大光圈景深很小,焦点以外的就会出现虚效应运用这种方法可造成主体以外的虚化效果( 如背景、副体) 用大光圈慢速度:能产生总体虚效应,大光圈造成的虚效应,与慢速度(130 以下 ) 造成的虚效应,双向套成运用这种方法,会使你所表达的内容具有较深程度的虚化效果利用软焦点 :拍摄对焦时,有意虚焦点,能造成虚效应使用这种方法要具体根据拍摄对象的造型要求,来确定虚焦程度利用变焦距镜头推拉和扭旋:先将拍摄对象的焦点对实,然后再根据艺术处理的需要,进行快速或慢速推拉、扭旋利用 B 门、 T 门慢拍 :将照相机的快门调至B 门或 T 门,架稳三角架,可拍摄出虚动的艺术效果。 ="MARGIN-BOTTOM: 0px" align=left> 利用自然环境和器材:如水面倒影或花纹玻璃等等,所产生的虚效应,都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利用小光圈慢速度:虽然小光圈的景深很大,但是由于采用慢速拍摄,比如运动中的人和物,运用这种方法拍摄运动中的主体,都可以造成虚动的艺术效果,而背景和不处于运动中的主体的某个局部都是实的利用柔光器:由于柔光器具有柔化拍摄对象的作用,如果处理得当,也同样可以产生虚化效果以上各法,在于创作者善于运用,而并不需要我们去生搬硬套要掌握其法,巧用其法模糊摄影中所造成的丰富多彩的虚化效果,它可以更新现代人的摄影造型语言而更为重要的是汇流这种造型语言,需要摄影创作者具备多方面的艺术修养虚的幻化,应成为当代摄影美学,值得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领地201X再谈CC必CMOS-转 如有纰漏,还望斧正现象:CCD:匕CMOSF,〜一般现在很多朋友总是在讨论单反相机的d与mos的差别,甚至一致偏执的认为d才是王道,才是最好的,而 mos很差劲,对于一些mos传感 器的机器拍出的不错的片子总是嗤之以鼻,认为那是偶然现象更有甚者买了新的mos机器以后,还要花钱去收一台已经淘汰的d传感器的机器那么,d真的有神奇吗,mos又真的那么不堪吗 , 科普 :什么是d,mos与d的区别其实:CCD1只是一个泛称,即电荷耦合元件(Charged-Coupled Devie)我们通常 所说的CCD1指的使用TTL加工工艺的CCD 而CMOS使用CMOS口工工艺的 CCD在光电转换(由爱因斯坦在1921年提出)获取图像的原理上并无不同在拾取 信号的时候,CCDW时读取所有信息,CMO是按行滚动读取的,ROLLING EFFECT 就是由这种滚动读取的特点所造成的TTL是低阻器件,抗干扰特性好,电流控制,所以电流大,耗电多,发热也严重,因此高感光度的噪声会非常多 ; 而CMO是高阻器件,电压控制,易被干扰,不过电流小,很省电;TTL类似二极管,而CMOS!似场效应管TTL的运行速度比CMO缺,因为比CMOS:明的更 早,技术积累上CC段更深一些;在CMO孩术不完备的情况下,以前的 CCDffiB质 上比CMOSH艮多,所以那时候舆论普遍认为CCDt更好的影像质量。 如果我们搜 索各种d与mos相比较的文章,一般说d好的文章,其时间都定格于201X年从 市场看未来,为什么 d 逐渐消失了 , 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现在流行的数码单反相机,凡是201X年以后出品的,几乎是全部清一色的CMOS而d去哪里了,如果按照以前所说的 d 优势明显,那么为什么这些光学厂家一律都将眼光注意在了 mos上,反而“表现良好”的d却像是被遗忘了一 样,SONYT照式CMOS术201X年6月,索尼公司发布了背照式 CMOS称为Exmor R,并首先用在数款DV产品上背照式CMO影像从此开始快速发展,至今已有多 个芯片厂商发布了该类型的产品,越来越多数码影像设备采用了此技术〜 align=enter>="MARGIN-BOTTOM: 0px" align=left> 左边的传统式,明显看到光线通过微透镜后还需要经过电路层才能到达受光面,中途光线必然会遭到部分损失背照式CMOSI感器的元件则不同,在改变了结构后,光线通过微透镜后就可以直接到达感光层的背面,完成光电反应,从进光量上改善了感光过程并且在对比装备了背照式CMO浅感器的相机和其他d与传统mos相机的各档位ISO画质,大体的结论是在低ISO的时候,两者相差不大,但在高 ISO 时候的确有一定的提升另外值得提及的一点就是,装备了背照式CMO滕感器的相机在低光环境的对焦能力大大加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升 2、采用“相对补光”,进行光的转变,来控制现场的自然光W使在强烈的日光下,也可通过“相对补光”进行光的转变,营造最好光线,控制现场的自然光,延长拍摄时间,而不必等一天中那段完美时刻【三字经】1、背景亮,闪光灯2、主体明,挡板用3、反光板,位置清4、光束少,塑料顶 < 解释1、背景亮,闪光灯:背景过于明亮而主体过暗时,使用闪光作补偿,闪光灯照亮主体,就要相应地提高快门速度,而在闪光灯照明范围以外的所有区域就自然而言被压暗快门速度越高,背景中能被相机感应器感应的光越少,因此背景就有效地压暗,从而产生一幅整体曝光平衡的作品 但有人说那不是在阴影中吗 , 只要调整光圈和速度就会得到来自被压暗的主体更多的光,同时就自然而然地提亮背景,如果身边没有工具,可以让主体站到门廊下,树下或能遮挡直射光的物体下方1点:这一技术是用来提亮主体和背景在内的整个场景,简单调整曝光量,就能使画面明亮 3、反光板,位置清:如果你希望通过反光板把自然光反射到构图中较暗的区域,反光板的位置是离主体不远的地面阴影处,在这里补主体背光,光的方向最合适如果给脸部补光要使用白色的织物,白色的 T 恤衫也是很好的选择 ; 而给头发或胳膊边缘补光用银色金属类 2、不要花大把时间去寻找完美的拍摄点,不要让背景束缚,背景不能喧宾夺主通过使用长焦稍微改变手段,你家房后可能就是绝妙的地点,只要把它虚化掉,处处都是形形色色不可言的背景在某些场景拍摄时不要不舍得扔掉一些背景,应清楚拍摄的主体是什么【三字经】1、光照脸,再选景2、交界光,见佳境3、反射区,影鲜明4、曝光准,光干净5、寻机会,稳操控6、光线佳,转选景7、轮廓清,方向正< 解释1、光照脸,再选景2、交界光,见佳境3、反射区,影鲜明 二是一条真理,所有物体都反光,就看自己能否发挥创意4、曝光准,光干净5、寻机会,稳操控6、光线佳,转选景7、轮廓清,方向正!找拍摄地点时,除了有光能照到人物的脸部之外,最好能有光照到人物的头发、背景和画面的边缘,不要只满足人物脸部的不错的光感要找到一个能为你被摄主体提供优美的轮廓光、背光的地方,让这道光为你的PP漂亮的绘上一笔同时,自然光线下人像摄影最易犯的错误是所用光方向不对如看到树干周围的光很美,你就立即在对面架起相机拍人像但你要知道包围树干的光也包围被摄者的脸,有可能从他的后脑勺照过来,这就是用错了光的方向【总结陈词】
子啦,哥们姐们,在这春风荡漾的季节,你就往草地、花丛、树荫、房前、屋后冲啊,, ?!俗越好记再整几何,喜欢哪个看哪个
宾得的劣势在于售后服务,宾得全国保修的都没几个,基本上买了没人管修,虽然淘宝店家说管修,毕竟不是官方的,不过正好可以买水货,还便宜是不是这里没有门派之见,你问我入 kr 后悔不,不后悔,因为它比 kx 强不少,强的不在于画质,而在于易用性,小红点和高像素屏幕对使用起来是莫大的方便要是我入 550d 就悔死了,因为后来出的 600d 更好,而且带翻转屏,这样不用趴地下照特殊角度了,好在99%的时间我都不是趴着拍照,所以也算了宾得售后少,也没看多少人抱怨骂街的,依照以往惯例,用的爽的人不一定会说自己用的爽,用的不爽的人一定要说不爽来让自己爽,所以看到一些负面消息很正常的,你看看那个相机没负面消息,苹果四代还有啥信号门呢,是不是 有人在乎这些么,单反相机没那么容易坏,而且宾得的旗舰机型k7 k5 都是出了名的三防机器,卖家把相机直接丢水里来显示这相机的防水性 能,可见相机的质量,总而言之,单反没那么容易坏,你正常使用没那么容易坏,要非得拿来当球踢,没那么容易不坏,放心大胆买吧关白平衡 强烈大家在正式拍照之前设置好白平衡,宾得有个很人 性化的设置,就是在选择白平衡的时候可以试着照一张,也就是说你先照一张,然后设置白平衡的时候可以在原图上直接观察效果,加上 kr 屏幕给力,很方便的。 关于 AE-L 锁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握机器大拇指的位置有个AE-L 锁定键,这个键在菜单里面可以设置成锁定对焦或者锁定曝光,我目前是这样设置的,因为我有个手动头,而且不是a 头,只能用 m挡,所以用手动头的时候我放在锁定对焦位置上,这样配合陷阱对焦,按照 AE-L锁定键可以平移构图,而用自动头的时候设置在锁定曝光,这样方便在光变比较大的地方使用,比如舞台双击俩次info 可以关闭屏幕街拍美女对焦模式用连续自动对焦,对焦优先夜景用 iso200 f8-f11 av 上架子拍人用人像模式 -1 饱和 -1锐度人像外拍宝典转 另外请大家不要点软件中的 Shutter 来拍照,如果用软件拍了照片后不使用delete 删除的话,照片信息会放在相机缓存里,这时不管怎样关闭相机后正常使用相机都会显示图片数9999,拍了照片后无法回放、无法 LV等等如果使用了,那么请必须删除照片,这是我测试遇到的,至于调焦有效性我没作测试。 人像摄影用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