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师生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实验小学师生员工健康管理制度一、学生管理制度1、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方针2、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完成各项预防接种工作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并把检查情况及时用书面形式告知家长3、广泛开展形式灵活的健康教育,利用广播、橱窗等宣传形式对学生进行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宣讲4、及时处理意外伤害事故,必要时立即护送至医院诊治5、掌握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平衡膳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食品卫生的管理,教育学生合理营养,平衡膳食6、科学制定作息时间充分利用大脑的活动特点,合理安排研究方法,注意用脑卫生,提高研究效率7、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工作定期组织卫生检查评比,使学校环境整洁美观,学生人人讲卫生8、认真组织学生做好两操,每个科任老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坐、立、读、写的姿势及眼保健操的穴位,定期开展两操评比活动9、建立《预防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发现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刻上报卫生院预防保健科、市疾控中心和加强晨检考勤,宣传防护知识,及时做好消毒隔离、转诊工作,严防扩散感染二、教师员工健康管理制度1、学校为每位教职工建立健康档案,教职工健康档案属个人隐私,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为其保密,不得泄露,违者将根据情节追究其相应责任。
2、学校安排教职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3、新参加工作的教职工,在市的统一安排下进行健康检查,患《教师资格条例》中所列疾病者(传染性疾病、精神病史),一律不能录用4、教职工要按防疫部门要求,及时预防接种5、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培训、疗愈等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对有需要的教师进行心理关怀6、教职工家人中如有新冠、麻疹、水肿、红热、流行性腮炎、小儿麻痹、传染性肝炎、肺结核、艾滋病等传染病者时,必须报告保健室或学校负责人,再酌情处理7、教职工若本人有病,应立即报告负责人如患传染病应立即停止工作,按照疾控部门要求进行隔离治疗,待身体痊愈后经医学检查符合要求再返岗小学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我校师生的生命财产等一切安全,保证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特制定如下安全管理制度:一、课堂教学制度1、每堂课的科任教师是当堂课的安全第一责任人2、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把学生赶出教室3、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检查教学设备设施4、严禁迟进课堂或擅自脱离课堂二、课间管理制度1、值日教师必须加强课间巡视工作2、各班配备安全巡视员,监管同学的课间行为3、教育学生课间不攀高、不跳台阶、不追跑,上厕所不拥挤、不做危险性游戏等。
三、集体活动安全制度1、学校举行大型校内外活动,要有安全措施2、班级举行校外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得到校长审批同意3、开展大扫除、义务劳动等活动时,班主任必须在场参与,布置学生力所能及的工作4、学校举行远距离或重大师生活动,必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批四、门卫安全管理制度1、严守校门,严禁闲人自由进出校园,不得无故脱离岗位2、注意观察进出校园人员情况,严禁学生课间出校门3、及时关锁教学楼及大门,经常巡视校园,确保校内财产安全4、如发现安全隐患及发生意外情况,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和联系5、节假日和放学后不准本校教师之外的一切人员进入校园五、路队安全制度1、每天上午、下午放学时,路队辅导员及时清点人数,整理路队2、要放学补课,需得到家长的同意,谁补课谁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并整好放学路队3、辅导员必须准时到岗,严禁擅自脱离岗位4、教育学生遵守交通法规5、班主任如发现学生无故不上课,应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学生家长六、设备设施检查制度1、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2、学校值月、值日领导要每天检查设备设施情况3、全体教职工要关注身边的安全隐患,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4、总务人员要及时维修、维护学校设施设备七、饮水安全制度1、保证水源安全卫生。
2、经常给饮水设备清洗、流毒3、教育学生有秩序地饮水八、物品放置安全制度1、严禁学生携带锐器、危险器具进校园,一经发现立即没收2、严禁学生携带如剪刀、小刀等锐器上体育课或活动课3、学校综合实验等可能涉及的一些有毒药物注意保管和使用九、用电安全制度1、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常识教育,不准随意触摸电源和线头等2、班内要指定专人开关电源3、教师在使用电器前必须检查电源、线头等4、电源总闸安装的办公室人员在到校和放学时,及时开关闸刀十、组织保障制度1、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安全工作2、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安全工作落实到人,每学期要签订各类安全责任书3、每学期对安全工作有明确分工,责任到人4、定期排查不安全隐患十一、突发灾害安全防护工作制度1、学校应在各类灾害发生前做好信息收集和预测工作,化被动为主动,实行全员监控2、在遭遇不可预见的火灾、地震等灾害时,应有序组织学生紧急疏散和撤离现场,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3、加强对学生进行防灾、抗灾的教育,传授遇灾后的自救、互救办法,培养学生的自救能力4、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有关部门和社会的援助,全力保护学生的安全5、未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救火、救灾等。
6、实行全员参与安全工作制度,不得回避安全工作责任小学预防及处理学生欺凌制度为深入贯彻落实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切实有效的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工作制度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我们校园应该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深入贯彻落实等九部门关于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打造平安、和谐校园为目标,切实有效的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二、成立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组长:XX职责:1、学校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工作2、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作出重大决策,督促各相关应急处置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副组长:XX职责:1、负责校园欺凌事件处置工作的具体落实2、负责与公安、等部门沟通、协调3、负责防治校园欺凌教育宣传督促检查工作成员:各学校中层和各班班主任职责:1、学校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制度、应急预案的制定2、负责防治校园欺凌宣传教育工作3、负责突发校园欺凌事件临场处置及上报工作4、负责突发事件临场医疗处置救护工作5、负责突发重点校园欺凌事件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6、负责防治校园欺凌技防设施采购和维护保养工作及后勤保障工作三、工作措施1、加强教育,预防为主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中小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的发生1)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2)是加强法治教育扎实开展“法德共进,建设文明和谐学校”、“法治进校园”等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3)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心理品质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对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4)是加强家庭教育落实《家庭教育工作五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指导家长科学理性地开展家庭教育,做好家校共管,共同助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2、完善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加强校园安全管理1)加强学校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按要求配备安保人员和安保器械,加强课间以及放学后的安全巡视,落实门卫登记管理、行政值班值勤等制度,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针对重点学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开展防治工作2)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
3)完善发现机制要加强师生联系,密切家校沟通,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特别要关注学生有无研究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对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4)公布学生救助或者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发生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学校要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确保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理3、加强合作,齐抓共管(1)学校应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根据职能分工,密切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做到联防联动加强校园周边的治安治理,预防和制止侵害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2)加强对教职工培训,使教职工研究和了解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预防和处理的政策、措施和方法等,提高学校处理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3)加强对反校园欺凌和暴力的宣传力度,营造反校园欺凌和暴力的良好社会氛围4、保护遭受欺凌和暴力学生身心安全建立欺凌和暴力事件及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欺凌和暴力,学校和家长要及时相互通知,对严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
报告时严格保护学生隐私,防止泄露有关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信息特别要防止网络传播等因素导致事态蔓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使受害学生再次受到伤害5、强化学校周边综合治理加强学生上下学重要时段、学生途经重点路段的巡逻防控和治安盘查,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欺凌和暴力问题,要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并通知学校和家长,及时干预,震慑犯罪实施科学有效的追踪辅导欺凌和暴力事件妥善处置后,学校要持续对当事学生追踪观察和辅导教育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要充分了解其行为动机和深层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和帮扶,给予其改过机会,避免歧视性对待对遭受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及其家人提供帮助,及时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家庭支持,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树立自信,恢复正常研究生活对确实难以回归本校本班研究的当事学生,学校要妥善做好班级调整和转学工作要认真做好学生欺凌和暴力典型事件通报工作,既要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又要注意不过分渲染事件细节中心小学实验室使用管理制度一. 实验室由科学教师任管理员,并承担相关责任二. 使用实验室,应提前一天通知管理员,以便做好准备三. 进入实验室,应有良好的秩序,防止碰撞,应保持安静,严禁打闹喧哗四. 实验前,检查本组仪器,物品是否齐全完好,如有问题,由实验组长提出,经核实后,给予调换或补发。
五. 听到信号方可开始实验,严格按科学程序和方法操作,严禁擅自操作,实验时不影响他人操作,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六. 实验结束,学生必须整理桌面和仪器,经验收后方可离开七. 自觉爱护设备、仪器,如有损坏,视情节按规定处理八. 保持室内整洁,不乱扔物品和垃圾,及时打扫九. 节约用电用水,注意操作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教师十.管理员做好防火、防电、防尘、防盗等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