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船舶与海洋装备制造技术水平

高端船舶与海洋装备制造技术水平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总经理李长印提案名:关于全面提升高端船舶与海洋装备制造技术水平 船舶工业发展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肩 负着重大使命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高端船舶与海洋装备制造技术水平还存在 明显差距,尤其是创新能力不强,在核心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高端船舶与海洋装备智能制造水平明显落后系统化、集成化水平不高,对大数 据、工业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不足为此,提出如下四点建议:一是加大投入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研发,稳步推进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建设,逐步打造高 端船舶与海洋装备的智能制造工厂,占据世界制造业的前沿二是促进军民融合 深度发展重点推进军民融合的制造能力体系建设,为相关领域产业发展提供强 有力支撑三是加强示范工程建设以用户为龙头,以装备制造单位为主体,落 实产学研用相结合,推进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创新发展四是深化国际合作 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多种方式,与国外研发机构和制造企业开展合作,提高发展起 点;支持有条件的国内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培育国际化品牌,参与高层次国际 合作,提咼国际影响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用一段文字讲述今后我国在建设海洋强国方面的规 划和战略,更加突出了建设海洋强国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我 国今后开发和利用海洋总的指导方针在接受采访时,参加全国两会的海事界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纷纷表示,国家对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视,将会给船 舶工业等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我国船舶工业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 发展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为实现海洋强国梦作出更大贡 献机遇多空间大当前,全球航运市场处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低迷的时期,“举步维艰”是 国内航运企业和造船企业目前处境的真实写照因此,代表、委员纷纷表示,政 府工作报告提出向海洋强国目标迈进,给国内航运业和造船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 的机遇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认为,政府工作 报告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船舶和海洋工程,但实施国家海洋战略、维护国家海洋 权益和建设海洋强国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目标十分明确要实现这些 目标,打造一个强大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至关重要的他表示:“中 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作为发展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海 洋科考装备,推动国家海洋战略实施的国家队,应该责无旁贷地履行好保障海疆 安全、引领中国海洋装备产业发展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使命与责任。
江南造船 是国内少数几家同时涉及四大海洋装备领域的大型骨干船企之一,在发展海洋装 备方面也理应承担更多、更重要的责任,发挥先锋作用,为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 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可靠的装备支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长金东寒表示,此次政 府工作报告对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规划体现出了我国今后在开发、利用海洋时, 一方面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坚持可持续开发的理念;另一 方面要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海洋合作,拓展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空间不论是从 提高海洋科技水平,还是从拓展海洋战略空间来说,都需要有先进的海洋装备来 支撑,这给我国船舶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极大的战略机遇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原安全总监宋家慧认为,这将极大促进我国海洋装备 制造业的发展,对相关企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缓解造船产能过剩矛盾具 有重要指导作用责任重使命强建设海洋强国给船舶工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赋予了船舶企业更重的责任和更强 的使命不过,在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方面,目前我国与先进造船国 家还存在不少差距要满足建设海洋强国对装备的需求,船舶工业还面临不小的 挑战我国船舶工业如何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进一步做强,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 更大力量?胡可一表示,船舶和海洋工程制造是重大装备制造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面对航运 市场疲软、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造船企业必须彻底改变高要素 投入、低效率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展的发展方式,推动造船产业迈向中高端;要 和“中国制造2025 ”战略的实施同步,坚持市场需求和绿色环保为先导、工业化 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船型产品和造船过程创新双驱动、业务多板块智能转型、强 化并夯实关键核心技术工艺基础,加快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李绍德表示,相关企业要认真 研究并把握好重大机遇,主动作为,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谋求新发展,带动相关产 业转型升级宋家慧也认为,我国船企要抓住机遇,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 着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为推动我国从造船大国转向造船强国、 实现海洋强国梦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国船国 造”是实现“国船国旗”的有效途径他指出,船籍外移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某些国家允许外国所有的船舶悬 挂其旗帜,有些外国船舶为了逃避本国的税务和其他强制措施而往往购买这些国 家的旗帜,这种船旗被称为方便旗据联合国贸发会(U NCTAD )的统计数据, 截至2014年,世界1000总吨及以上吨位的方便旗船舶共计121942万载重吨, 以载重吨计,占世界商船队船总保有量的72.9%。
在世界十大航运国中,有七个 国家的方便旗船比例超过了 70%,其中挪威最高,高达94%,日本其次,达到 92%我国船东商船队悬挂方便旗(包括中国香港旗)的比例为63%从实际来看,我国方便旗船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进口关税国内船东在国外购置 的船舶,回国注册登记要缴纳进口关税及增值税,从而选择到方便旗国家登记 如果国内船东所需船舶在国内建造,方便旗的问题就不易产生,而且还支持国内 的造船工业目前有关专家和部门提出在上海自贸区建立国际船舶保税登记制度其核心是采 用保税的方式,对国际航运船舶不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以吸引中资 方便旗回国登记但是从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国家来看,效果不大,反而可 能会影响国内造船市场,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国船国造”才是实现“国船国旗”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