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

文档格式:DOCX| 7 页|大小 18.97KB|积分 5|2023-09-09 发布|文档ID:231841480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在浴火中涅槃——解读李白〔?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说明:在上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充分预习了文本我的授课思维是把相关的东西放在一起,以求形成系统、加深理解这是一节尝试课,帖出来供朋友们批评第一课时实录:师:我们刚刚学习过了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大家还记得哲学研究最根本的三个问题是什么?生:〔异口同声的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师: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间的应该是什么呢?生:1七嘴八舌)是睡眠,是时间,是生活……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那么时间和生活对于一个人来说又是什么呢?生:1出奇地一致)人生这是一个男生做老和尚状,口里念念有词:阿弥陀佛,苦海无边,回头是Uu月我心头一喜:这不就是我要等待的东西吗?于是就追问:为什么说苦海无边呢?生:嘿嘿一笑:我胡乱念的师:大家想想,还有没有人说过类似的话?学生相互交流了一会儿,学生甲站起来说:雨果说过:我们都是罪人,我们都是被判了刑的师:还有吗?学生沉默于是我只有自己接着说:好,今天我们来借助?蜀道难?和?将进酒?两篇文章来解读一下李白,看他这个潇洒飘逸的才子有没有愁和苦?话刚落音,就有学生站了起来:有,你看?将进酒?的开头几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会,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孔子也说过:逝者如斯夫,说明李白意识到了人生的短促,时光容易流逝,也应该有人生苦短的感慨该生的发言引起了阵阵掌声,我也即使予以了鼓励:你能引经据典的答复以下问题,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希望其他同学也学习一下师:那这句话我们朗读时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么样的呢?生:应该是一种无奈和悲凉师:为什么呢?生:因为在感慨人生的苦短啊!师:大家说的不错,我听过一些录音带,都把这几句读得非常的高昂,看来他们还不如我们于是我找了两个同学读这几句,然后找几个同学进行了点评师:李白还有苦吗?生甲:有师:在哪里?生甲:我也不确定,不过我们先前的语文老师曾经讲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我觉得“蜀道难〃不应该仅仅理解为“到四川的路比较难走〃,而应该理解为“人生之路的艰辛〃师:同学们同意他的看法吗?生:〔一致)有道理!师:是啊,“蜀道难〃我一直以为就是到西蜀去路比较难走的意思,现在听了甲的解说,我突然有了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生:那是,那是,“师不必贤于弟子〃嘛!很多学生露出骄傲状师:呵呵,是啊,很多东西我还是需要大家来教我哟!这时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上来了,课堂气氛也格外的活泼起来了生乙:还有,还有!师:1紧追问):你说说生乙:我觉得?将进酒?的第二段作者引用曹植的典故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失落。

    师:为什么?生乙:因为我听说过“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是说曹植的,曹植才华出众,却被曹丕忌妒,于是百般加害,以致曹植一生郁闷生丙:我们还学过?七步诗?,也是关于这方面的问题生丁:李白也是怀才不遇,所以引用曹植的典故也应该是李白的苦的表达师:大家找得非常的准确和全面,确实,,人生苦短还记得伏尔泰那句话吗: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一一希望和梦一一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那么当我们真正面对人生苦痛和不幸的时候,我们除了做梦和梦想希望外,还有别的什么方法减轻我们的苦痛吗?学生七嘴八舌地乱说,什么自杀了,什么旅游了,当有人提到喝酒的时候我及时接过话题:师:是啊,李白不但有人称他为“诗仙〃,还有人称他为“酒仙〃呢!这时候学生不由自主地朗诵起来“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师:呵呵,“人生得意需尽欢〃,好啊!现在我们再看?将进酒?的第一段,看后三句我们应该怎样读?学生各自都比较投入地吟诵起了课文,我这里用了“吟诵〃一词,确无自夸之意,孩子们确实在摇头晃脑地读大约过了2分钟我请学生A朗读生A:"人生……三百杯〃师: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A的朗读情况生B:缺少音调的变化生C:不能表达出李白的那种快乐劲儿师:为什么要读出快乐劲儿呢?生C:因为头两句是写悲凉的,而后三句是对前两句的转折,应该读出李白的豪放味。

    同学们都表示同意,然后我们集体齐读一下这一段师:你们在这一段中最喜欢的是哪几句?学生几乎同时读出了“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师:谁能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喜欢这两句?生:感觉师:“人生得意需尽欢〃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句话呢?生:是李白逃避现实的一种选择生:是李白解脱痛苦的一种方式……师: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呢?应该是有一个积极入世的心态吧,二者不是矛盾吗?师:你还能从?蜀道难?中找到表达李白积极入世的地方吗?学生马上讨论了起来,这个问题难度可能大了一些,确实费了一会儿时间生1:有的!师:(眼前一亮):哪里?生1:最后一段的前两句“剑阁峥竦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我的理解是这么重要的关口,如果是敌人占据了,就会化为豺狼,危害自己这里可以说可能会危害朝廷,我觉得是李白关心国家大事的表现生2:对,这就是积极入世的表现师:大家看小黑板:李白,字太白5岁诵六经,十岁观百家〃,青年时期师从经世致用思想的隐士赵蕤,隐居深山刻苦读书两年这段经历对李白思想影响很大后来他经常以管仲、诸葛亮自许,畅谈王霸之道、纵横之术这种性格的内核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青年时期的李白就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心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目标。

    而赵蕤思想中的到家意识,韵语了他崇高坦荡的性格,带有强烈的避世心态儒道思想构成了他矛盾的内心世界,影响着他的一生生3:(哦!做恍然大悟状)是“进亦忧,退亦忧〃啊!学生3的话让我一惊,我突然意识到他还没有明白“进亦忧,退亦忧〃的含义,没有真正理解“出世〃和“入世〃的含义于是就接着问道:范仲淹“忧〃的是什么呢?大家再背一下?岳阳楼记?中的相关句子学生都大声地背诵着相关段落师:范仲淹忧什么呢?生4:是“忧其民,忧其君〃师:那么“忧其民,忧其君〃是一种什么心态?生3:是入世的心态师:明白了吧?李白的儒道矛盾并不等于范仲淹的“忧〃师:大家再思考一下,李白尽管入世遭遇困难就想借酒出世,他真的能出世吗?就象我所写的课题,他能涅槃吗?生5:不能师:说说你的理由生5: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里有一句歌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说明了借酒根本不能消愁师:呵呵,那句可不是黄安的原创,那是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师:记得我们在学习?人生的境界?一文中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哲学既是入世又是出世的〃这是受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影响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大都是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忍受煎熬的大家还能举出一些人,并说说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在这里列举了陶渊明、苏轼、韩愈等人的故事。

    我没有去认真评价孩子们的观点是否完全正确与否,只要孩子们古代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也就够了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我做了两件事情,第一是师生合作解决语,鉴赏写法上的一些特征第二是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站在作者的立场上读出时代,读出作者本课时比较零散,没有记录,就此作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功夫足球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