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牡丹皮汤的功效

大黄牡丹皮汤的功效大黄牡丹皮汤大黄牡丹皮汤出自张仲景《金贵要略》由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味药组 成,具有泻热破瘀,散结消肿的功效组成:大黄(18g)牡丹皮(9g)桃仁(12g)冬瓜子(30g)芒硝(9g)用法:前四味药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加芒硝,再煎数沸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缩足肠痈(阑尾炎)专方主要功效1•清热解毒:本方有较强抗菌作用尤以大黄(含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及牡丹皮 (含牡丹皮酮,苯甲酸)等对多种球菌杆菌均有杀菌和抑菌作用2•行气散瘀:有行气镇痛、散瘀解痉和消炎作用,阻断病灶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使症状 减轻3•通里攻下:增强阑尾蠕动和增大阑尾容积,改善阑尾壁血液循环,消除肠道的运动障 碍,有利于解除阑尾腔梗阻,排出腔内炎性渗液,从而使局部炎症吸收临床应用本方以泻疲热、消痈肿为主但清热解毒之力不足,治疗肠痈时应按其辨证类型和病理变 化,酌加银花、公英、白花蛇舌草、川株子、红藤等效果更好临床常用治未成脓的肠痈(相 当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瘀滞型阑尾炎)效果最好右下腹痛拒按,肌紧,压痛反跳痛、 发热、恶寒,脉弦数或滑数或无发热,脉迟紧,小便无特殊变化(主要提示与尿道结石绞痛 鉴别),为大黄牡丹汤的适应症。
但根据临床实践,除治疗有上述症状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外,对阑尾脓肿、急性胆囊炎等,亦收到一定疗效1•治慢性闲尾炎本症表现为发作性右下腹隐痛,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大便次 数增多等胃肠功能障碍,阑尾点有固定压痛,脉弦紧,舌苔白、厚,中医辨证属湿郁气滞. 血瘀可用大黄牡丹汤加苡米、木香、白芍、甘草,如脉数再加蛇舌草;大便次数多,则去 芒硝,大黄改同煎而不后下2•治急性阑尾炎(缩脚肠痈)腹痛从上腹或脐周开始,逐渐转为右下腹持续性疼痛,腹 痛拒按,有反跳痛,轻度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塘泄苔多薄 腻或微黄,脉多滑数中医辨证属湿热郁结大肠,气滞血瘀(瘀滞型),宜用大黄牡丹汤加减, 热毒炽盛加公英、苗米、黄芬、蛇舌草等3•治阑尾周围脓肿(肠痈成脓期)除具急性阑尾炎征象外,右下腹痛剧烈,拘急拒按,触及包块•,高热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或白,脉洪数或滑数、白细胞增高湿热之毒 甚盛,使气血瘀滞不通,肉腐成脓,脓液浸淫而成肿块常用大黄牡丹汤加公英、银花、白 芍、苡米等治之4•治阑尾穿孔合并腹膜炎(肠痈成脓已溃出现阳明腑实证)此类病人有肠痈初起的典型 病史,紧接着有痞满燥实之阳明腑实证。
高热,口渴喜饮,面红且赤,全腹压痛及反跳痛, 以右下腹明显,•腹壁拘急拒按,恶心呕吐,不欲饮食,尿赤便秘,舌红苔黄或老黄而干, 脉弦滑而数此时治则和次序应优先解决阳明腑实证问题,急则治其标,投以大承气汤加减 好转后就要治病求本,用大黄牡丹汤,才能最后解决问题故本方对肠痈成脓已溃穿孔者也 可慎重酌情运用5•治急性胆囊炎右胁持续胀痛,伴有右肩放射痛,口苦咽干,恶心,不思饮食,发热 畏寒,或寒热往来,目黄或轻度黄染,尿黄短赤,便结舌红苔黄腻或厚腻,脉滑数属肝 胆湿热,用大黄牡丹汤洁热解毒化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