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重点: 1. 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2.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难点: 酸碱中和的反应的探究过程【学习目标集成】 1.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 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 会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 中和反应 1. 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 反应实质: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相互“中和”生成了中性的水表达式为:H+ + OH-=H2O 3. 现象:有些中和反应进行时有明显的现象,生成的盐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有些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所以要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或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要点诠释】 1. 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直到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否则非常容易使稀盐酸过量,从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分析,当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说明中和反应常常伴随溶液酸碱性的改变,因此,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2. 注意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才叫中和反应,如果只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2NaOH+CO2=Na2CO3+H2O,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知识点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 应用于医药卫生 (1)人的胃液呈酸性,当胃液的pH为0.9~1.5时,有助于食物消化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的胃酸,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使碱和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俗语“烧心”其实是“烧胃”也就是胃酸过多了,一般服用小苏打或胃舒平,它们均可以降低胃酸的浓度,但一旦并发有胃溃疡或胃穿孔症状,那么用小苏打就不合适了,因为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刺激胃粘膜,反而使胃酸分泌更多;气体的存在也有加剧胃穿孔的危险.氢氧化铝一来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来生成具有收敛作用的氯化铝,治疗效果好一些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我们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会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上一些碱性的物质的药水,就可以减轻痛痒。
例如涂牙膏、肥皂水或医用氨水等 2. 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根据土壤的酸碱性和植物生长的需要,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原理,向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把土壤的pH控制在适宜庄稼生长的范围之内,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生长,于是人们就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3. 处理工业废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如果酸性或碱性超出环保部门的规定,必需进行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例如,当污水中的含酸量超标时,可以利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想一想为什么不用别的碱?除了降低成本的原因,还因为熟石灰的溶解度很小,能溶解在水中的量很少,即使施用过量,未反应的熟石灰也不会大量溶于水造成水的再次污染例如用熟石灰中和含有硫酸的废水,其相关反应为 Ca(OH)2 + H2SO4=CaSO4+2H2O 【要点诠释】 1. 根据土壤的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2. 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3. 服用某些碱性药物,可中和过多的胃酸,涂抹一些含碱性的物质(如氨水)的药水,可减轻蚊虫叮咬后所产生的痛痒感,但注意选择碱性物质时要选择弱碱,以防碱性物质腐蚀皮肤。
知识点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pH 1. 溶液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 2. pH的取值范围 pH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14: pH<7时,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pH>7时,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pH=7时,溶液显中性 也可用坐标来表示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要点诠释】 1. pH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但不能确定是酸的溶液或碱的溶液 2. 注意酸(碱)、酸性(碱性)和酸碱度的区别和联系 3. pH是溶液中所含H+的浓度或OH-浓度大小的一种表示方法,溶液中H+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OH-的浓度越大,则碱性越强,pH越大;当溶液中H+浓度与OH-浓度相等时,则溶液的pH=7,呈中性 4. 碱性溶液中一定含有OH-,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H+,但不一定是酸的溶液知识点四:测定溶液pH的方法 测定溶液的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测定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待测溶液的pH值要点诠释】 1. 不能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因为用试纸直接蘸待测溶液会使待测溶液受取污染。
2 . 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溶液,如果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溶液就被稀释了,所测得的pH就不准确了 3.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比较粗略,一般读数为整数 4. 检验气体的酸碱性,可将试纸润湿后使用知识点五: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溶液的酸碱度对工农业生产和生命活动的影响是很大的,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科学实验及化工生产有许多反应必须有一定pH溶液中才能进行 2.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接近或等于7的土壤中才能生长 3. 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值小于5.6)能了解空气的污染程度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的健康状况[规律方法指导] 1. 正确区别酸碱性和酸碱度 酸碱性指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可以用指示剂来鉴别,用石蕊或酚酞 酸碱度指溶液酸碱的程度,定量的表示溶液酸碱程度的大小,可以用pH试纸来测定 2. 溶液的稀释与溶液pH的关系 酸性溶液pH小于7,向其中加入水稀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液的pH增大,但不会增大到7(酸性溶液加水还是酸,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增大到7)。
碱性溶液pH大于7,向其中加入水稀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溶液的pH减小,但不会减小到7(碱性溶液加水还是碱,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减小到7) 3. 中和反应用于医疗 利用中和反应来减弱病痛,但要注意所用的酸或碱必须是弱酸或弱碱,如果用的是强酸或强碱,中和相应的碱或酸后剩余的酸和碱会对人体产生腐蚀例如:治疗胃酸过多可以用氢氧化铝,而不能用强碱氢氧化钠[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 考查中和反应概念 例 1. 图28-2表示的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请回答: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解 析】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盐酸中存在H+和Cl-,NaOH溶液中存在NaOH溶液中存在Na+和OH-,当两溶液混合后,H+和OH-反应生成H2O,溶液中还存在Na+和Cl-,又多出了H2O分子,因而中的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水。
【答 案】 (1)HCl + NaOH=NaCl + H2O 复分解反应 (2)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总结升华】从微观角度进一步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注意分析图中反应前后溶液中粒子的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物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 硝酸钠溶液 B.二氧化碳 C. 稀硫酸 D. 硫酸铜溶液 【变式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B. CaO + 2HCl = CaCl2 + H2O C.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D. Cu(OH)2 CuO + H2O 类型二: 考查中和反应实验 例2:在实验室用15mLNaOH稀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该实验必须使用的仪器有: ______________ (2)为判断氢氧化钠是否恰好被盐酸中和,在滴加稀盐酸前,需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______________,当恰好中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当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是常加入酚酞来指示反应的进行 【解析】在进行酸碱中和实验时,用量筒取一定量的溶液,在烧杯中进行反应,滴加液体时要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确保物质充分反应应先在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使溶液变为红色,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颜色变为无色 【答案】 (1)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酚酞试液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总结升华】中和反应的实验在烧杯中进行,反应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滴加盐酸前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便于观察反应是否发生 【变式3】小静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才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为了证明这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静从烧杯中取出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你变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可以另外选择试剂或药品)并填写下表试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变式4】化学课上,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能否发生反应的实验中,小宇同学发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当向该溶液中连续滴加稀硫酸,溶液红色又褪去 (1)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理由是有______________ (2)针对上述实验,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有______________类型三: 考查中和反应的实际中的应用 例3:下列物质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思路点拨】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解析】该考题考查了一些常见的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熟石灰是显碱性的物质,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故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B答案不正确 【答案】B 【总结升华】熟石灰是常见的价格低的碱性物质,与酸性土壤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中性物质,改良酸性土壤。
【变式5】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变式6】(2011.湖北咸宁)种植下面几种农作物对土壤pH的要求是:大豆6.0~7.0,茶5.0~5.5,玉米7.0~8.1,马铃薯4.8~5.5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A.大豆 B.茶 C.玉米 D.马铃薯类型四:考查溶液的pH 例4:小阳取下列生活中的物质,测得其pH如下表所示: 物质肥皂水雨水食盐水柠檬汁洗涤剂pH10.25.97.02.512.2 由此判断:(1)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填一种物质即可) 【思路点拨】溶液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碱溶液的pH大于7 【解析】:pH的范围是0~14,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所以酸性最强的物质应该是数最小的柠檬汁;能使酚本溶液变红的是碱性的溶液,即pH大于7的溶液,所以肥皂水或是洗涤剂都符合要求。
【答案】:(1)柠檬汁 (2)肥皂水(或洗涤剂) 【总结升华】:识记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是解决这道的关键 【变式7】如图28-3表示的是常见物质的近似PH这些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 图28-3 A.醋 B.苹果汁 C.西瓜汁 D.肥皂水 【变式8】 向10mLpH=4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试剂,混合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 A.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pH为4的溶液 D.稀硫酸参考答案 举一反三 【变式1】C 【变式2】C 【变式3】 (1)不正确 如果盐酸滴加过量,滴入酚酞试液也不会变色 (2)NaOH+ HCl=NaCl + H2O (3)以下方法供参考,任答出其中一种即可①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盐酸过量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不变红恰好中和②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盐酸过量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没有气泡产生恰好中和③取样加入锌粒或其他活泼金属有气泡产生盐酸过量取样,加入锌粒或其他活泼金属没有气泡产生恰好中和 【变式4】 (1)能,因为红色褪去,说明溶液不再显碱性,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发生了反应。
(2)氢氧化钠与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或硫酸是否过量;溶液呈中性还是酸性) 生成的产物是什么?为什么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变红? (注:答出2点即可) 【变式5】C 提示: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A中熟石灰中和土壤中的酸,使土壤得到改良;B中氢氧化铝与胃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可减少胃酸;D中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以上都是中和反应,而C中硫酸铜为盐,熟石灰与硫酸铜反应不属于中的反应,故答案为CD中氢氧化钠与硫酸中和生成硫酸钠和水 【变式6】提示:C 【变式7】:A 提示: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 【变式8】:B 提示:酸溶液的pH小于7,酸和碱反应生成中性的水,溶液的pH会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