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增养殖学复试重点
1、 广义、狭义的渔业、重要养殖方式?广义:是指捕捞、养殖、水产品的深加工、渔需如网具、渔具、饵料、药物、渔船等、渔业环保、渔业管理如规章法规、渔业管理、技术;狭义;是指捕捞如海洋捕捞、淡水捕捞;养殖如海水养殖、淡水养殖;重要养殖方式:池塘养殖、大水面养殖、淡海水养殖、海岸、滩涂养殖、工厂化养殖2.选择养殖种类的根据?①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需定产,订单渔业;其中市场涉及;国内外市场,目前市场与潜在市场;②经济效益:养殖成本,销售价格,赚钱水平,现时效益,长远效益;③生产性能:生产速度,食性,饵料转化率,抗病以及对环境的适应;④食品价值:规格大小、营养价值、食用感等;⑤ 苗种来源:引进“自繁、自育、自养”三自方针的苗种供应条件;⑥饵料供应保障和肥料来源;⑦社会、生态效益:均衡上市、充足运用自然资源、节省能源、水域生态平衡等3高产池塘基本条件、池塘种类、按用途分类、池塘“五改”? 基本条件①水源:良好而可靠的水源,是加强和发展池塘养殖的最基本的条件;②面积:养殖面积适中,宽水养大鱼;③水深:水深合适,一寸水一寸鱼(在一定范畴内,单位面积放养量与产量是随着水深的增长而提高的,深水如高楼,层层有鱼游)④形状:地形规定东西走向;长方形,规格整洁(长宽之比2:1,3:2,5:3)⑤土质和底质要好;⑥池埂结实,稳水,坡度合理,埂宽恰当,一般边坡斜坡高度与水平距离之比为1:1.2~3;⑦环境,一般规定向阳安静、无污染,过排水系统整套,埂道畅通,健全防逃设施,渔业机械配套;池塘种类:按用途分类:池塘“五改”:①挖心子:清淤,铲平,小改大,浅改深,不规则改规则;②砌坎子:低埂、窄埂改高埂、宽埂,增长蓄水保水,便于管理;③堵漏子:整治漏水同、裂缝,稳水,保肥,防逃;④理肠子:死水改活水,进排水渠道、涵洞、泄洪渠道少;⑤拦口子:过排水安装控鱼设备,避免逃鱼;4池塘养殖生产过程水产养殖三要素、鱼类生长三要素、“八字精养法”?水产养殖(池塘)三要素:水、种、饵鱼类生长三要素:水温、溶氧、饵料八字精养法:水、种、饵、密、混、轮、防、管水:养鱼的环境条件,涉及水源、水质、池塘面积和水深、土质、周边环境等,必须符合鱼类生活和生长的规定,且对鱼的品质没有负面影响;种:要有品种丰富、数量充足、规格齐全、体质强健、符合养殖规定的优质鱼种;饵:养殖对象要有数量充足、营养全面企鹅鹅鹅鹅不对鱼肉品质产生影响的适口饵料供应;密:合理密养,鱼种放养密度维持在比较合理的高水平;混: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与规格的鱼类在同一池塘中同步养殖;轮:轮捕轮放,在饲养过程中始终保持池塘中鱼类较合理的密度,鱼产品均衡上市;防:重要是指及时做好鱼类病害的防治工作;管:精细、科学的池塘管理措施。
5.饵料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饵料系数是指在饲养期所投饵料总量与鱼体增重量之比; 影响因素:原料质量、营养成分及量比、加工技术、水温、DO等水环境、投喂技术、鱼类种类大小6.人工繁殖及其阶段、亲鱼哺育阶段? 人工繁殖是指在觉得控制下促使鱼类繁殖后裔的生产过程; 其阶段分三个:亲鱼哺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亲鱼哺育阶段:1)冬季培养:保温、增温;2)春季哺育:营养、加水;草鱼青料,鲢鳙鱼肥水,青鱼:螺蚌肉+精料;3)产后哺育:防病、调水、营养;4)夏秋哺育:营养、调水;7.苗种哺育以及中心环节? 苗种哺育:1)鱼苗哺育:从水花饲养到寸片的生产过程; 2)鱼种哺育:从寸片养至可供食用鱼生产放养的幼鱼的过程; 中心环节:1)提高成活率; 2)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所需规格;8.合理密养、轮捕轮放(p175)?合理密放:即充足运用水体又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鱼从而获得最大利润的放养密度;其根据:池塘条件(良好的水源、池水深度、稳水塘等);饵料质量和可供量;鱼类种类、规格来源;养殖技术,管理水平;每年收获放养状况分析;市场需求规格及其变化;轮捕轮放:是指在养殖水体中分期捕捞食用鱼并适时补放鱼种的养殖方式,是建立在密、混的基本上的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搞好轮捕轮放:1)周密筹划安排,采用合适的措施;2)因地制宜,拟定重要轮捕对象(鲢、鳙、草、鲂、罗非鱼)3)提早放养,合理密放,品种配比,放养规格与轮捕轮放协调;4)加强饲养,增进迅速生长; 5)适时捕捞,规定捕捞次数与措施合理;9、饵料选择、投饵基本规定、五定投饵? 选择:1)品牌选择(经济水平、养殖种类、人缘习惯、养殖效果);2)营养水平(达到生理需求,全价、平衡、安全); 3)粒径(养殖对象口径纵向长度为2/3,料长度为粒径的1.5—2.5倍,粉料<1%;4)规格种类:不同食性,不同规格的鱼对饲养蛋白的需求不同;不同季节,不同水温,放养密度对饲料营养的需求不同; 基本规定:1)保证迅速生长; 2)减少饵料成本;3)生产安全优质水产品; 五定投饵:1)定人:充足调动积极性(责、权、利、奖、惩) 2)定质:草类鲜嫩无污染、泥沙;贝类鲜活,适口无杂质;颗粒营养全面、平衡、适口、无霉变、过期等,动蛋白比例等合适;先青粗,后精料;3)定量:根据鱼体大小、个体大小、水温、饵料种类、生长状况等; 4)定期:“一天不吃,三天不长”“一天不投,三天白投”;5)定点:选择安静、向阳、硬底、埂固的地方投饵;10、浮头因素及避免解救?(p182) 因素:1)水体缺氧:四人们鱼DO<2mg/L,呼吸困难;2)水质污染:酸性、氨氮、H2S、其她因素如农药、重金属、生活工业废水等。
3)大量鳃病; 避免:清塘、合理密放、水质管理、科学投饵施肥、适时捕捞、增氧机合理使用等; 解救:1)及时适量加注新水或原塘上层水抽取,向塘中心扬水增氧; 2)立即开增氧机,直到恢复正常;(引申内容:“三开三不开”) 3)合理使用增氧剂,如复合增氧剂,过氧化钙,过二硫酸钠等 4)减少投饵或不投饵; 5)改良水质,减少或消除有害呼吸浓度,如二氧化碳、NH3等11、稻田养鱼类型及重要技术措施? 类型:①稻鱼兼做:种稻养鱼同步进行; ②稻鱼轮作:收稻蓄水放养至次年; ③稻鱼连作:种稻放养、带水收稻、养鱼至次年; ④休稻养鱼 重要技术:①选择好养鱼稻田是基本; ②拟定合适的养殖品种及水稻品种是重点;③稻田养鱼工程设施建设是高产高效的核心;④科学合理的苗种放养;⑤加强平常管理:施肥、用药、灌水、投饵、巡视等;⑥适时捕捞销售;12简述目前亲鱼成熟度的常用鉴别措施1)鉴别亲鱼成熟度的措施:综合为“一看、二摸、三挤、四挖”。
看:看亲鱼腹部大小,卵巢在体内流动状况和生殖孔形状及颜色等;摸:摸腹部柔软限度、腹壁厚薄和卵巢的弹性;挤:用手挤腹部,看生殖孔有否精液往外流,肛门有否粪便(有粪便阐明鱼还在摄食,应晚几天摧产);挖:挖卵器挖卵观测2)家鱼成熟良好,可以摧产的重要原则:雄鱼:用手轻轻挤压后腹部,从生殖孔有较浓的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雌鱼:(鲢、鳙)腹部膨大,后腹部(腹鳍至肛门)柔软,腹壁薄且有弹性,倒立鱼体卵巢向前(头部)流动,头部向下时卵巢下垂,生殖孔略突出并呈粉红(草鱼生殖孔开放微红或不红)13池塘养鱼中心环节《饲养管理》?(p162)14国家保护鱼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56种;其中水生47种;I类:中华鲟、达氏鲟、白鲟;II类:胭脂鱼、川峡哲罗鲑、大鲵、水獭等;15.简述池塘溶解氧的变化规律由于溶解氧补偿和消耗的特点,导致池塘溶解氧在分布上有其独特的变化规律:(1)水平变化由于风力的作用,池塘下风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比上风处多,因此,白天下风处浮游植物产生的氧气和大气溶入的氧气都比上风处高但夜间由于集中在下风处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在夜间的耗氧比上风处高,溶氧的水平分布白天相反2)垂直变化由于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均有垂直梯度变化,使溶氧分布很不均匀,特别是夏秋季节的晴天白昼,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白天,上层辐照度大,浮游植物数量多,光合伙用产氧量多;下层正相反,产氧少而有机物耗氧量大辐照度越强,水温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导致上层氧盈越大,下层氧债越高,中层氧跃层越为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夜间,由于池水密度流,溶氧的垂直变化并不明显3)昼夜变化白天与夜间的溶氧差别较大白天辐照度强,浮游植物光合伙用产氧量高,往往在晴天下午溶氧超过饱和度;夜间浮游植物光合伙用停止,池水中只进行多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而大气溶入表层水的氧气又不多,致使池水溶氧明显下降,至黎明前下降到最低4)季节变化夏秋季节水温高,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强,生物繁殖快,水质肥,耗氧因子多,溶氧的水平、垂直和昼夜变化十分明显冬春季节,水温低,则产生相反的成果16简述淡水鱼卵孵化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措施1)孵化容器的清洗和消毒放卵前把孵化器洗刷干净,彻底消毒,并仔细检查,严防漏水跑苗放卵后常常洗刷筛绢网,特别是在鱼苗出膜前更要及时洗刷,以免卵膜附着在筛绢上2)定期检测水温、水质和胚胎发育状况着重避免水霉和敌害等3)卵化期间,根据不同的胚胎发育期分别予以不同的水流量从卵裂到鱼苗出膜前,流速控制在不使卵粒、仔鱼下沉堆集为度,流量一般为7.5L~12L/min;鱼苗出膜后至平游前,流量可合适增大,平游后又合适减低约至5L/min,避免水流过大,使鱼苗顶水游泳而消耗体力。
4)停水溶膜当约有5%的卵已经孵出时,即将进水阀门关闭,使孵化器中的水停止流动,鱼卵下沉一般通过15min左右就有95%的鱼苗孵出,这时立即打开阀门,冲起鱼苗17简述目前淡水鱼类室外土池哺育鱼苗的重要技术环节淡水鱼类室外土池哺育鱼苗的重要技术环节涉及:(1)鱼苗池选择规定:接近水源,注排水以便,水质良好;池形整洁,面积和水深合适;池底平坦,淤泥适量;土质好,池堤牢固,不漏水;通风向阳,光照充足2)整塘与清塘整塘一般在鱼苗下塘前一种月左右进行3)适口饵料生物培养其技术要点是:①选择有足够休眠卵的池塘(老塘)或人工接种②根据鱼苗下塘时间施肥③根据水温提前清塘4)生态适时下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适口饵料适时,在轮虫繁殖高峰期使鱼苗下塘;二是鱼苗生理适时,在鱼苗生长适时和成活适时下塘5)鱼苗放养鱼苗放养前试水,选择优质鱼苗,运送达到后先暂养鱼苗,调节温差,再饱食下塘,溶氧好放养密度注意同一池塘应放同批(相似规格)鱼苗,鱼苗放养时间最佳在晴天无风的上午进行6)饲养管理重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投饵或施肥;二是分期注水;三是平常管理7)拉网锻炼夏花鱼种在出塘分养前必须进行2次~3次拉网锻炼,重要是为夏花鱼种长途运送作准备。
8)出塘出塘前要进行过筛、计数和质量鉴定18简述鱼类育苗的基本设施及规定1) 育苗车间重要有砖混构造温室和简易塑料大棚温室两种可以是单栋温室和连栋温室2) 鱼池系统是育苗场的主体部分鱼池按型可分为亲鱼池、产卵池、育苗池和养殖池等3) 进排水系统分为进水系统和排水、排污系统两部分进水系统涉及从水源进水的设施、通往养鱼车间的多种明暗沟渠或管道、沉淀贮水池和进入鱼池的进水设施等排水、排污系统重要涉及鱼池排水、排污构造和室内外排水、排污沟渠两部分4) 水解决系统涉及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解决设施及消毒净化设施开放流水式工厂化繁育系统,常以天然水体作蓄水池和净水池,水经沉淀池、生化解决和过滤器的解决后,输入育苗池,水质恶化时及时排放,同步不断补充经沉淀、生化解决和过滤后的新鲜水排出的水不反复使用,缺少专用水解决设施,对环境的污染较大半封闭式的工厂化繁育系统有较好的水解决设施,但注重育苗或养殖前期用水的解决,养殖废水部分排掉,水的使用效率较低,对环境的污染限度仍较大;封闭式工厂化繁育系统,养殖用水封闭循环,只加水不排水,水的使用效率高,可以做到零排放5) 充气供氧系统目前重要应用的是空气充气增氧技术,设施较为简朴,一般由罗茨鼓风机、输气管道和气石构成。
6) 调温系统涉及制热和制冷系统两部分调温方式涉及水体调温和空气调温7) 供电系统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8) 饵料培养系统分为植物性饵料的培养(如单胞藻的培养)和动物性饵料的培养(如轮虫、卤虫、枝角类、桡足类、双壳类幼虫等)培养方式为水泥池培养、水槽培养、玻璃柱培养、塑料袋培养等19简述鱼苗的生物学特点鱼苗指孵化脱膜后的仔鱼和稚鱼,处在生命的初期,具有许多不同于成鱼的生物学特点1)形态和生理特点①身体幼小、嫩弱,体表无鳞片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敌害生物的抵御能力均很低②口裂小,取食器官还没有完全形成取食能力弱,食谱范畴狭窄,对饵料的规定高在一定发育期内,多种鱼苗摄食饵料种类相似,一般均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轮虫、枝角类等)③新陈代谢水平高,个体生长快是生命周期中生长的高峰期2)营养特点①内源性营养阶段以卵黄为营养的阶段刚孵出的仔鱼口、咽、食道、胃、肠等消化管刚形成,构造不完善,肝和胰脏等消化腺初步形成,分泌机能很弱②混合性营养阶段当鱼苗体内鳔充气后,一面吸取卵黄,一面摄食外界食物(开口饵料)的阶段③外源性营养阶段卵黄囊消失,完全摄食外界食物的阶段3)食性特点对滤食性、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摄食方式和食物构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人工培养条件下,一般先摄食桡足类无节幼体、轮虫,转而摄食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成体和枝角类等,最后摄食鱼糜或人工颗粒饲料对肉食性鱼类的鱼苗,单以其她鱼苗为食4)游泳特点 淡水重要养殖鱼类卵黄囊仔鱼多沉于水底,作垂直游动,待鳔充气后浮起平行游泳;海水鱼类的卵黄囊仔鱼大多靠身体含水量的增长而浮起20简述鱼种质量“四看一抽样”鉴别原则的内容及优质鱼种规定一看出塘规格重要是规格的均匀性同一口鱼池同一种鱼的出塘规格应整洁、均匀,体长、体重相差无几二看鱼种体色优质鱼种体色鲜艳而富有光泽三看体表光泽强健的鱼种体表有一层粘液,呈一定光泽而病弱受伤鱼种则缺少粘液,体表无光泽四看鱼种游动状况强健的鱼种游动活泼,集群性、逆水性抢食性强,受惊时迅速成群潜入水底体质较差的弱鱼苗或病鱼行动缓慢,不集群,独游,抢食力弱,逆水性差一抽样就是随机抽样检查鱼种的优劣目前重要养殖鱼类中有诸多已制定了有关的鱼种质量原则,可以一般通过随机抽样0.5kg,计数尾数,然后核对优质鱼种规格鉴别表来拟定鱼种的优劣优质鱼种规定规格整洁,肌肉丰满,色泽鲜艳,在离水时剧烈跳动,个体肥壮,头小背厚,体色光润,肌肉润泽,鳞片、鳍条完整无损,鳃盖不张,尾不弯曲,体表无寄生虫和伤痕,体形正常无畸形。
21.简述池塘养鱼中对池塘的基本规定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池塘的基本条件和规定涉及池塘位置、水源和水质、土质和底质、面积和深度、形状与周边环境等规定面积适中,10亩左右;池水较深,2.5m左右;水源和水质良好,注排水以便;池形整洁,堤埂较高较宽;池形呈龟背型或倾斜型放养前的准备重要涉及整塘、清塘、注水和施肥培养饵料生物22简述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与老式养鱼技术的区别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收获时80%的产量来自主养鱼类,此外20%产量来自于配养鱼类任何一种能摄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的杂食性鱼类都可作主养鱼类,配养鱼类一般为滤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与老式的混养技术相比较,80:20养鱼技术简朴、实用,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两者的差别重要在于:①老式混养品种常多达6~7种,主养品种不明确,搭配混养的目的是为了充足运用水体,较为复杂;80:20养鱼技术则是从市场需求多且价值高的鱼类中选择一种进行较为简朴的养殖,配养鱼类的作用重要是为主养鱼类服务,搭配简朴,管理以便②老式混养技术追求产量高,但鱼的市场价值较低;80:20养鱼技术追求高利润,主养鱼的市场价值高③老式混养技术常以半精养为主,鱼病多,劳动强度大;80:20养鱼技术是精养方式,主养鱼类采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鱼病少,劳动强度小。
23简述池塘水质调节措施(1)常规改良法①适时适量进行追肥②常常加注新水目的是增长水深,增长池水透明度,增长水中溶氧③定期搅动底泥导致池水上下混合,恢复营养物质在上下水层中的平衡 (2)机械改良法①合理使用增氧机起增氧、搅水、暴气作用②根据水质状况使用水质净化机等设备3)化学改良法①定期泼生石灰直接增长营养物质,中和酸性淤泥等,使池水吴微碱性,有助于硝化细菌和浮游生物的繁殖,也有助于鱼类的生长,并可起防病的作用 ②使用水质改良剂、增氧剂等24简述池塘养鱼过程中如何合理使用增氧机?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曝气的作用,能有效的改善水质,对避免浮头、提高鱼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增氧机的开机时机和运转时间不是绝对的,需要看天气、水温、池塘条件、投饵施肥量、增氧机的功率大小等根据池塘溶氧状况灵活掌握开机原则:“六开三不开”原则六开”:①晴天中午开目的是增长全池溶氧储藏②阴天次日清晨开因前日光合伙用弱,溶氧量低③阴雨连绵半夜开④下暴雨时上半夜开⑤温差大时及时开⑥特殊状况随时开三不开”:①早上日出后不开溶氧上升②傍晚不开避免饱和氧溢出和池水过早混合,加深底层缺氧③阴雨天白天不开光合伙用弱,表层溶氧不会过饱和,开机无意义。
运营时间:一般30~60min施肥后、天气热,养殖密度大,开机时间长;不施肥、天气凉爽,养殖密度稀,开机时间短25简述池塘养鱼中鱼类浮头发生的因素、轻重的判断、预测的措施及发生浮头后应采用的相应措施1)浮头发生的因素:浮头指鱼类因水中缺氧而浮到水面的现象由于池塘混养密放,投饵施肥多、密集的鱼类和大量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好气性细菌等呼吸及它们排泄的粪便和其实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氧,遇天气闷热、气压低、持续阴雨天或天气突变等,常导致鱼池溶氧局限性,而使鱼类发生浮头2)浮头轻重的判断: 轻重浮头时间黎明前后半夜前后或白天浮头位置池中央池边浮头品种野杂鱼(麦穗鱼等)和虾类,中上层鱼类对缺氧适应性差)底层鱼类鲢鳙:一般性浮头草鱼:严重鲤鱼、青鱼:危险鲫鱼:泛池浮头面积小大受惊反映迅速下沉反映迟钝,不下沉或无反映(3)浮头预测的措施:①看天气:夏季遇天气闷热,气压低;持续阴雨天;无风或风力弱;大雾;傍晚天气转阴、下雷阵雨;久晴未雨;天气忽然变化(如气温大幅下降)等状况翌晨均也许浮头②看季节:夏季水温高,最易发生春、秋两季遇天气突变,也易发生⑧看水色:池水肥,透明度小,水色浓遇天气突变,水质忽然变清,易发生。
④看鱼类吃食和活动:忽然减少摄食或活动异常4)发生浮头后应采用的相应措施:①加注新水和打开增氧机②施放速效化学增氧剂26简述池塘养鱼中巡塘三查和投饵四看四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巡塘三查:早上查鱼苗与否浮头,午后查鱼苗活动状况,傍晚查鱼池水质投饵四看四定:四看,看水温,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类吃食状况;四定,定质、定量、定期、定位27简述八字精养法的重要含义及其互相关系水、种、饵、混、密、轮、防、管八字精养法是池塘养鱼技术的总结和概括水:指养鱼池的环境条件,涉及水源、水质、水深和周边环境等,必须适合鱼类生活和生长的规定;种:是鱼种,涉及数量(充足)、规格(合适)、体质(强健)等,优良品种;饵:指饵料和饲料,营养完全,适口,量足;混:指根据生态学原理实行不同种类、不同年龄与规格鱼类的混养;密:是合理密养;轮:是轮养与轮捕轮放,使养殖过程始终保持较合理的储存量;防:是做好鱼类病害的防治和防逃、防盗工作;管:是实行精细的科学管理工作水、种、饵是养鱼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池塘养鱼的物质基本,一切养鱼技术措施,都是根据水、种、饵的具体条件来拟定的混、密、轮是池塘养鱼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混是巧妙地运用鱼与鱼之间互相有利的一面,尽量限制或缩小其矛盾的一面,以充足发挥水、种、饵的生产潜力。
密是根据混养的生物学基本,运用多种鱼之间的关系,根据水、种、饵的具体条件,充足运用池塘水体和饵料,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轮是在混和密的基本上,进一步延长和扩大池塘的运用时间和空间,即进一步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同步提高了经济效益防和管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综合运用多种条件和技术,是达到高产、高效的保证28简述网箱养鱼的重要技术措施1)养殖水域的选择一般多应设立在交通以便但要避开航道或交通要道,避风条件良好风浪不不小于1米,水深5~40米左右,流速为1.0米/秒如下,硬砂泥或泥砂底质,水质良好无污染,透明度在1.5~3米以上的水域2)养殖方式重要是单品种、半精养、肉食性鱼类的鱼种和成鱼养殖3)放养规格,一般产出规格在500~1000g左右较为合适,以个体增重6~9倍计算,入箱尾重以80~150g为宜4)放养密度常根据水温、Do、水流、网箱设立位置、苗种种类与规格、收获规格、网箱规格、网目大小,饵料,技术及管理水平等条件来拟定,目前国内大多浮动式网箱一般以10Kg/m3左右为度来投放5)投饲技术投饵种类:重要有鲜活饵料、冷冻饵料、配合饲料三种投饵措施有自动投饵机投饵和人工手撒两种方式人工手撒时,一般应掌握“慢、快、慢”三步节奏,掌握“八分饱”的投饲量措施。
日投饵量的拟定大多由当天养殖对象的群体重量与投饵率决定,即:日投饵量=鱼体重量×投饵率(6)平常管理重要有分级疏养和进出箱,投饵、巡箱检查和记录测量、网位调节、网箱的清洗和换网、设施修补、隐蔽物和遮阴物的投放、鱼病防治、水质监测及防灾防盗等29简述人工放流技术(1)放流品种的选择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生物安全原则、技术可行原则、兼顾效益原则2)放流水域进行放流增殖的水域一般是湖泊、水库、大江、大河等大水面和港湾、近海等但严禁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经济鱼、虾、蟹类的产卵场等敏感水域进行放流3)放流前的准备重点是进行放流品种和水域的放流可行性研究一是放流水域生态系的构造和环境容纳量调查二是拟定周密的放流工作方案根据放流水域的生态环境规定,拟定合理的放流鱼种构造搭配和数量及苗种供应单位和放流水域;制定放流标志和放流时间、地点、规格、运送、计数验质、暂养和放流措施等具体的放流操作技术方案4)放流过程管理放流过程实行监理、验收和公证、公示制度5)放流后期管理重要是跟踪调查和效果评估30如何加强池塘饲养管理? 四早、四勤、五定、三看、七防 ①坚持四早:早清整鱼塘、早放养、早驯化开食、早驻守鱼塘; ②做到四勤:勤巡塘、检查、消毒、分析研究; ③三看施肥,五定投饵; ④加强七防;病、泛塘(泛池)、逃、害、盗、洪、旱;31.如何加强池塘水质管理? 答:①合理选择养殖场,保护水源生态环境; ②曝(冻)晒并彻地清整鱼塘; ③投放优质强健鱼种,合理密放,科学混养; ④控制养殖池富营养化,减少养殖自身污染,三看施肥,五定投饵;⑤适时适量加注新水和及时换水;⑥定期搅动底泥;⑦推广和科学使用增氧机,水质改良机等渔业机械;⑧合理施用微生态制剂、增氧机、生石灰等;⑨水生浮游生物构成的控制;⑩科学合理安全施用渔药;32避免池水氨氮过高的重要措施? 答:①彻底清塘,挖出过多的淤泥,曝(冻)晒池底 ②合理的放养和科学的饲养及混养;③选择优质(营养全面、配方科学、消化率高)的饲料,做到“五定”投饵;④“三看”施肥,少施勤施,推广生物肥,铵态氮肥、(NH4)2SO4慎用;⑤定期排污换水;少加或不加原水,避免pH偏高;⑥合理使用增氧机、增氧剂,改善水体,增长DO,增进氨氮、亚硝态氮转化为低毒的硝态氮; ⑦夏季高温慎用生石灰,保持池水pH稳定; ⑧脱氮解决; ⑨对的使用微生物制剂、净水剂,如光合细菌、EM菌、复合芽孢菌(提前使用,用量和时机把握合适,避开抗生素和消毒剂) ⑩合适培养水生植物,如水花生等等; 11)慎用化学措施除氨氮(碱性水体慎用过碳酸钠;中酸性水体慎用氯化聚合铝)33.如何提高池塘的综合效益?(此题答案把握性不大) 答:1)选择好养鱼稻田是基本;2)拟定合适的养殖品种及水稻品种是重点 3)搞好养鱼工程设施建设; 4)科学合理的苗种放养;5)加强平常管理; 6)适时捕捞销售 34如何提高鱼苗哺育成活率? 答:①选购优质足量的的水花,有生产许可证,符合规定,同步水花要开口; ②彻底清整池塘:清是指用药物(如生石灰、漂白粉等)在放苗前7-15天进行清理消毒,其用量:干法:水较浅3—5cm,生石灰150—400斤/亩③施足基肥:肥水下塘,放苗前5—7天,平缓加肥;④合理放苗,饱食下塘:单养,试水,调温,数量,地点,向阳,背方,底质硬⑤科学定期追肥,静心饲养:如加水、豆浆饲养,草浆饲养;⑥勤除防害,抓好鱼病避免;⑦拉网锻炼,增强体质,便于长途运送;35、 对青、草、鲢、鳙进行人工催产的机制是什么?(12分)四人们鱼人工催产机制:ﻫa 催产原理:①对于雌鱼,在性腺胚胎发育至Ⅳ期卵巢,但尚未过渡到Ⅴ期卵巢这段时间内进行催产;②对于雄鱼,精子成熟时(即能挤出精液)即可。
ﻫb对于四人们鱼一般采用蛋白质多肽性激素进行催产,一系列催产流程:①外界因素刺激(水流、水温等)→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脑垂体→GTH激素→性腺{♀滤泡、♂精巢}→{♀激素、♂激素}→产卵、排卵ﻫ②一方面是GTH-鱼类促性腺激素:它是一种糖蛋白,功能:具FSH与LH协能作用,能增进精子、卵子发育及排卵、排精,增进性腺发育并控制它,亦能产生某些副性征③另一方面是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蛋白质类激素,功能:增进性腺的发育和产生性腺激素④最后是LRH-A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多肽类激素,功能:刺激性腺合成FSH、LH;刺激性腺释放FSH、LH;能增进性腺发育c四人们鱼一般采用上面所述的GTH-HCG、LRH-A、类进行人工催产,有时也可综合使用ﻫd四人们鱼在野生环境下,一般为自然产卵,由于在野外生活中,雌雄鱼活力很强,加之许多生态控制即自然环境的刺激,十分利于亲鱼自身的性腺成熟,利于其发情产卵,而目前四人们鱼一般为池塘养殖,许多有利的外界因素不再存在因此须采用生理控制即药物催产的措施来进行人工的催晴产卵e四人们鱼卵膜构造:卵黄膜、包膜,包膜易吸水,则形成围卵周隙,形成半漂浮性卵,对其进行催产时正好位于卵黄积累完毕但未到成熟期这段阶段,生态药物控制易使滤泡膜提早破裂。
36、 试分析名特水产品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14分)ﻫ现今养殖产业,着重名特优的养殖,如近年来的鳗鱼、龟、鳖等养殖,虽获得一定经济效益,但后来却日益衰退,因素多种多样一方面例如养鳗、对虾等,由于最初刚发展起来时形势机运较好,后来导致广大养殖户争相养殖同类产品,使刚热起来的市场慢慢跌至低谷一系列的泛养导致一系列问题:水质污染,鱼、虾类疾病流行,因此这些问题都是人环绕市场,而不是人在决策市场一窝蜂成果是一团糟我们应按一定比例分散养殖发展名特优优,但注意其的健康状况,避免流行病蔓延和爆发,注意水质控制,避免因养殖而导致无法挽回的环境污染要尽量保持一种生态养殖模式,使之均衡发展ﻫ我们也须留意市场变化,要因地制宜决定自己的养殖模式、养殖对象,同步要须注意避免鱼、虾类的病害发展37鱼的定义(2分)及其反映出的特点(5分)以及其特点决定的鱼类养殖技术的特点鱼的定义: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反映出的特点:鳃呼吸;鳍游泳;变温动物;水生环境;脊椎动物的特点等鱼类养殖技术的特点:养殖技术要考虑鳃呼吸的特点;鳍游泳的特点;变温动物的特点;水生环境的特点等38简述网箱养鱼的重要技术措施。
1)养殖水域的选择一般多应设立在交通以便但要避开航道或交通要道,避风条件良好风浪不不小于1米,水深5~40米左右,流速为1.0米/秒如下,硬砂泥或泥砂底质,水质良好无污染,透明度在1.5~3米以上的水域2)养殖方式重要是单品种、半精养、肉食性鱼类的鱼种和成鱼养殖3)放养规格,一般产出规格在500~1000g左右较为合适,以个体增重6~9倍计算,入箱尾重以80~150g为宜4)放养密度常根据水温、Do、水流、网箱设立位置、苗种种类与规格、收获规格、网箱规格、网目大小,饵料,技术及管理水平等条件来拟定,目前国内大多浮动式网箱一般以10Kg/m3左右为度来投放5)投饲技术投饵种类:重要有鲜活饵料、冷冻饵料、配合饲料三种投饵措施有自动投饵机投饵和人工手撒两种方式人工手撒时,一般应掌握“慢、快、慢”三步节奏,掌握“八分饱”的投饲量措施日投饵量的拟定大多由当天养殖对象的群体重量与投饵率决定,即:日投饵量=鱼体重量×投饵率(6)平常管理重要有分级疏养和进出箱,投饵、巡箱检查和记录测量、网位调节、网箱的清洗和换网、设施修补、隐蔽物和遮阴物的投放、鱼病防治、水质监测及防灾防盗等39如何搞好池塘鱼类混养?(p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