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黄恕伯)ppt课件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年版),以下,以下简称为简称为“新课标新课标”或或“17版版”课标,课标,2003版的高中物版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简称理课程标准简称“原课标原课标”或或“03版版”课标17版课标的必修课程由必修版课标的必修课程由必修1、必修、必修2、必修、必修3共三共三个模块组成,内容包括高中物理力学和电磁学的基础个模块组成,内容包括高中物理力学和电磁学的基础知识,其对应的课程内容,大体上相当于知识,其对应的课程内容,大体上相当于 03 版课标版课标的必修、必修和选修的必修、必修和选修3-1课程,是在这课程,是在这 三个模块三个模块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03版必修、必修和版必修、必修和3-1模块,是模块,是3系列的必修系列的必修课程一、必修课程内容结构主主 题题说说 明明 1.1 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 1.2 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 大体和大体和03版课版课标的必修相同标的必修相同必修必修1:主主 题题说说 明明 2.1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2.2 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 2.3 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论初步 大体和大体和03版课版课标的必修相同标的必修相同必修必修2:一、必修课程内容结构主主 题题说说 明明 3.1 静电场静电场 3.2 电路及其应用电路及其应用 3.3 电磁场与电磁波初步电磁场与电磁波初步 3.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静电场和电路,大体与静电场和电路,大体与03版的选修版的选修3-1相同;相同;电磁场和电磁波初步,由电磁场和电磁波初步,由03版选修版选修3系列的磁场、电磁系列的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波中最基础的内容感应、电磁波中最基础的内容组成。
组成必修必修3:一、必修课程内容结构17版课标的选择性必修课程(相当于原来的选版课标的选择性必修课程(相当于原来的选修课程)共由三个模块组成,内容包括高中物理力修课程)共由三个模块组成,内容包括高中物理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原子与原子核等知识,学、电磁学、光学、热学、原子与原子核等知识,其对应的课程内容,大体上相当于其对应的课程内容,大体上相当于 03 版课标的选修版课标的选修3-2、3-3、3-4、3-5共四个模块课程在这四个模块共四个模块课程在这四个模块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课程都是高考选考物理学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课程都是高考选考物理学生的必修课程生的必修课程二、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结构二、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结构主主 题题说说 明明 1.1 动量与动量守恒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定律 1.2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1.3 光及其应用光及其应用 动量和动量守恒的内容大体动量和动量守恒的内容大体跟原跟原3-5相同;相同;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在原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在原3-4基基础上删去了础上删去了费更斯原理费更斯原理;光及其应用在原光及其应用在原3-4的基础上的基础上删去了删去了全息照相全息照相。
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1:主主 题题说说 明明 2.1磁场磁场2.2电磁感应及其应用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2.3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2.4传感器传感器磁场为原磁场为原3-1的定量内容;的定量内容;电磁感应及其应用包括原电磁感应及其应用包括原3-2的电磁感应和交变电流,删的电磁感应和交变电流,删去了去了电容和电感对交流电的电容和电感对交流电的作用作用;电磁振荡与电磁波、传感器电磁振荡与电磁波、传感器大体跟原大体跟原3-2内容相当内容相当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2:二、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结构主主 题题说说 明明3.1固体、液体固体、液体和气体和气体3.2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3.3原子与原子原子与原子核核3.4 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固体、液体和气体包括原固体、液体和气体包括原3-3的分子动理的分子动理论和固体、液体和气体两部分内容删去论和固体、液体和气体两部分内容删去了了液晶、饱和汽和未饱和汽液晶、饱和汽和未饱和汽;热力学定律在原热力学定律在原3-3基础上删去了基础上删去了熵熵;原子与原子核在原原子与原子核在原3-5基础上删去了基础上删去了解释解释轻核和重核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比例原轻核和重核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比例原因、裂变反应条件和反应堆。
因、裂变反应条件和反应堆增加了增加了四种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基本相互作用;波粒二象性在原波粒二象性在原3-5基础上删去了基础上删去了康普顿康普顿效应、概率波、电子云、不确定关系效应、概率波、电子云、不确定关系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3:二、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结构删去的知识删去的知识移出的知识移出的知识移进的知识移进的知识探究做功与动能变化探究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关系多用电表原理多用电表原理门电路门电路逻辑电路基本原理逻辑电路基本原理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安培力的方向安培力的方向和大小和大小洛伦兹力的方洛伦兹力的方向和大小向和大小电子束的磁偏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转原理光能量光能量的的不连续不连续性简介性简介微观世界的量子微观世界的量子化特征化特征简介简介初步了解相对论初步了解相对论时空观时空观三、知识点的变化1.必修课程知识点的变化必修课程知识点的变化删去的知识删去的知识增加的知识增加的知识惠更斯原理惠更斯原理用激光观察全息照相用激光观察全息照相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认识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认识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液晶的微观结构、主要性质及技术应用液晶的微观结构、主要性质及技术应用饱和汽、未饱和汽,相对湿度饱和汽、未饱和汽,相对湿度熵熵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效应概率波概率波电子云,不确定关系电子云,不确定关系解释轻核与重核中子、质子数具有不同比例原因解释轻核与重核中子、质子数具有不同比例原因链式反应条件,反应堆、核电站工作模式链式反应条件,反应堆、核电站工作模式了解发电机和电动机工了解发电机和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初步了解场的统一性和初步了解场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多样性,知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知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的物理意义图像的物理意义知道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知道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三、知识点的变化2.选择性必修课程知识点的变化选择性必修课程知识点的变化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质疑创新质疑创新科学论证科学论证科学推理科学推理模型建构模型建构交流交流解释解释证据证据问题问题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科学态度科学态度科学本质科学本质物质观物质观运动与相互作用观运动与相互作用观能量观能量观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观念形成观念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学业质量学业质量物理观念两种描述物理观念两种描述要素列表要素列表一、必修教材的章结构新教材原教材必必修修1 1第第1 1章章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第第2 2章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第3 3章章 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力力第第4 4章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运动和力的关系第第1 1章章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第第2 2章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第3 3章章 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第第4 4章章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必必修修2 2第第5 5章章 抛体运动抛体运动第第6 6章章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第第7 7章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第第8 8章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第第5 5章章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第第6 6章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万有引力与航天第第7 7章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必必修修3 3第第9 9章章静电场及其应用静电场及其应用第第1010章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静电场中的能量第第1111章章 电路及其应用电路及其应用第第1212章章 电能电能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第第1313章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第第1 1章章 静电场静电场第第2 2章章 恒定电流恒定电流第第3 3章章 磁场磁场一、必修教材的节结构 第一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1.1.质点质点 参考系参考系2.2.时间时间 位移位移3.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速度4.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 第二章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匀变速直线运1.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4.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第三章第三章 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力力1.1.重力与弹力重力与弹力2.2.摩擦力摩擦力3.3.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4.4.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5.5.共点力的平衡共点力的平衡 第四章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运动和力的关系1.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2.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3.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4.4.力学单位制力学单位制5.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6.6.超重和失重超重和失重保留原四章结构和内容不变。
保留原四章结构和内容不变第一章:原来第一章:原来“速度速度”和和“测速度实验测速度实验”两节并为一节两节并为一节第二章:原第二章:原6 6节现并为节现并为4 4节位移与时间关系位移与时间关系”“”“速度与位移速度与位移关系关系”合并;合并;“自由落体自由落体”与与“伽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合并第三章:仍然为第三章:仍然为5 5节原“重重力力”与与“弹力弹力”合并;原合并;原“力的合力的合成成”“”“力的分解力的分解”合并;增加合并;增加“牛牛顿第三定律顿第三定律”;增加;增加“共点力的平共点力的平衡衡”第四章:原第四章:原7 7节变为节变为6 6节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移至第三章原移至第三章原“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改为改为“超重和失重超重和失重”第五章第五章 抛体运动抛体运动1.1.曲线运动曲线运动2.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4.4.抛体运动的规律抛体运动的规律 第六章第六章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1.1.圆周运动圆周运动2.2.向心力向心力3.3.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4.4.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七章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1.1.行星的运动行星的运动2.2.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3.3.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4.4.宇宙航行宇宙航行5.5.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第八章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1.1.功与功率功与功率2.2.重力势能重力势能3.3.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和动能定理4.4.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5.5.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原原“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五章曲线运动”拆成两章拆成两章“抛体运动抛体运动”和和“圆周运动圆周运动”。
第五章:原来第五章:原来“曲线运动曲线运动”一节,一节,拆拆“曲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两节原“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改为改为“抛体运动抛体运动的规律的规律”第六章:保持原来第六章:保持原来4 4节课内容不节课内容不变,把变,把“向心力向心力”改放在改放在“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前面第七章:原第七章:原6 6节课并为节课并为5 5节课原“行星的运动行星的运动”与与“太阳与行星运动的太阳与行星运动的引力引力”合并第八章:原第八章:原1010节并为节并为5 5节删去“追寻守恒量追寻守恒量”;把;把“功功”和和“功率功率”合并;删去合并;删去“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删去删去“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删去删去“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第九章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静电场及其应用1.1.电荷电荷2.2.库仑定律库仑定律3.3.电场电场 电场强度电场强度4.4.静电的防止与利用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第十章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静电场中的能量1.1.电势能和电势电势能和电势2.2.电势差电势差3.3.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4.4.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的电容5.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电路及其应用1.1.电源和电流电源和电流2.2.导体的电阻导体的电阻3.3.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4.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5.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电能电能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1.1.电路中的能量转化电路中的能量转化2.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3.3.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4.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1.1.磁场磁场 磁感线磁感线2.2.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磁通量3.3.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4.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5.5.能量量子化能量量子化原原“静电场静电场”一章一章9 9节拆成两章,总节拆成两章,总共还是共还是9 9节。
节9 9节课的内容没有变,第节课的内容没有变,第9 9章内章内容比较少,容比较少,“静电现象防止和应用静电现象防止和应用”提前放提前放在第在第9 9章,其他顺序没有变章,其他顺序没有变原原“恒定电流恒定电流”一章一章1111节拆成两章,节拆成两章,总共为总共为9 9节删去了节删去了“多用电表原理多用电表原理”“”“简简单的逻辑电路单的逻辑电路”两节的内容删去两节的内容删去“欧姆定欧姆定律律”;原;原“电动势电动势”一节并入一节并入“闭合电路欧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姆定律”;把;把“焦耳定律焦耳定律”节标题改为节标题改为“电电路中的能量路中的能量”;把;把“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量”单独设为一节课补充单独设为一节课补充“能源与可持续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发展”删去原删去原3-13-1“磁场磁场”一章中的一章中的“安培安培力力”计算和计算和“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移至选择性必(移至选择性必修);把修);把“电磁感应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定性的定性知识编为第知识编为第3 3节节“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把把“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的定性知识编为第的定性知识编为第4 4节节“电磁波的发现与应用电磁波的发现与应用”;把能量量子;把能量量子化的定性知识编为第化的定性知识编为第5 5节节“能量量子化能量量子化”。
1.:促进物理观念的形成;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促进物理观念的形成;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不唯知识目标究能力;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不唯知识目标2.:体现习题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提升素养的功能从:体现习题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提升素养的功能从核心素养各个方面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核心素养各个方面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3.:在同一:在同一“节后题节后题”、同一、同一“章后题章后题”中,按知识内中,按知识内容的逻辑编排,帮助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在不同章节中,重视容的逻辑编排,帮助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在不同章节中,重视解题素养水平的循序渐进,促进能力发展的合理进阶解题素养水平的循序渐进,促进能力发展的合理进阶4.:发挥不同题型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各自作用发挥不同题型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各自作用杜绝重结果、轻过程、危害教学的选择题杜绝重结果、轻过程、危害教学的选择题5.:先全面规划各个题目的内容概要,再按内容概:先全面规划各个题目的内容概要,再按内容概要选用习题或创编习题,确保全书习题具有优化的结构要选用习题或创编习题,确保全书习题具有优化的结构。
练习题设计的总思考练习题设计的总思考一、把提升素养作为练习题的重要目标一、把提升素养作为练习题的重要目标1.“提升素养提升素养”跟跟“知识应用知识应用”的练习题大不相同的练习题大不相同 练习是知识在具体问题上的应用过程,会把知识练习是知识在具体问题上的应用过程,会把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上,并不是练习的目的,通过这个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上,并不是练习的目的,通过这个知识应用的过程,提升学生的素养,这才是目的应用的过程,提升学生的素养,这才是目的以以“应用知识应用知识”为目标的练习题,和以为目标的练习题,和以“提升素提升素养养”为目标的练习题,其编写思路是完全不同的下面为目标的练习题,其编写思路是完全不同的下面两个都是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列车加速度的练习题:左两个都是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列车加速度的练习题:左边练习题的设计目的,仅仅是为了学会知识的应用,这边练习题的设计目的,仅仅是为了学会知识的应用,这是通常练习册中的题目;右边练习题的设计目的,是为是通常练习册中的题目;右边练习题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提升素养,这是本教材创编的章后练习题了提升素养,这是本教材创编的章后练习题一、把提升素养作为练习题的重要目标一、把提升素养作为练习题的重要目标1.“提升素养提升素养”跟跟“知识应用知识应用”的练习题大不相同的练习题大不相同知识应用知识应用如右图所示,如右图所示,地铁列车在起动地铁列车在起动后的某段加速过后的某段加速过程中,悬吊在车程中,悬吊在车上的重垂线偏离上的重垂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竖直方向的夹角 等于等于30,请,请计算此时地铁加计算此时地铁加速度的大小,并速度的大小,并判断加速度的方判断加速度的方向。
向提升素养提升素养(新教材题)(新教材题)某人把一根细绳的某人把一根细绳的下端绑着一支圆珠笔,下端绑着一支圆珠笔,上端临时固定在地铁竖上端临时固定在地铁竖直扶手上地铁起动后直扶手上地铁起动后的某段加速过程中,细的某段加速过程中,细绳偏离了竖直方向,他绳偏离了竖直方向,他用手机拍摄了当时的照用手机拍摄了当时的照片,拍摄方向跟地铁前片,拍摄方向跟地铁前进方向垂直请根据照进方向垂直请根据照片估算此时地铁加速度片估算此时地铁加速度大小,并判断加速度方大小,并判断加速度方向,写明解答过程向,写明解答过程一、把提升素养作为练习题的重要目标一、把提升素养作为练习题的重要目标1.“提升素养提升素养”跟跟“知识应用知识应用”的练习题大不相同的练习题大不相同知识应用知识应用提升素养提升素养(新教材题)(新教材题)情境是理想模型情境是理想模型情境由生活中的真实物体构成,有利情境由生活中的真实物体构成,有利于利用现实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于利用现实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角数据是题目直接给角数据是题目直接给的,会应用知识就行的,会应用知识就行自己建立坐标系(寻找证据);自行自己建立坐标系(寻找证据);自行设计测量方案;经历测量和解释过程设计测量方案;经历测量和解释过程(涉及测量技能、减少误差的方法)(涉及测量技能、减少误差的方法)数据数据3030是杜撰的,理是杜撰的,理论与实际脱节论与实际脱节数据是真实的,能了解地铁运行的实数据是真实的,能了解地铁运行的实际情况,理论与实际相联系际情况,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对两道练习题特点的分析:对两道练习题特点的分析:一、把提升素养作为练习题的重要目标一、把提升素养作为练习题的重要目标1.“提升素养提升素养”跟跟“知识应用知识应用”的练习题大不相同的练习题大不相同提升素养提升素养(新教材题)(新教材题)情境由生活中的真实物体构成,有利情境由生活中的真实物体构成,有利于利用现实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于利用现实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自己建立坐标系(寻找证据);自行自己建立坐标系(寻找证据);自行设计测量方案;经历测量和解释过程设计测量方案;经历测量和解释过程(涉及测量技能、减少误差的方法)(涉及测量技能、减少误差的方法)数据是真实的,能了解地铁运行的实数据是真实的,能了解地铁运行的实际情况,理论与实际相联系际情况,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对两道练习题特点的分析:对两道练习题特点的分析:培养用物理观念解培养用物理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证据意识;提增强证据意识;提升设计方案、数据升设计方案、数据解释等科学探究能解释等科学探究能力力养成联系实际、务养成联系实际、务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真求实的科学态度1.“习题习题”跟跟“试题试题”的功能不同的功能不同(1)试题(高考、中考题)的功能试题(高考、中考题)的功能甄别(招生选拔)甄别(招生选拔)引导(指导教学)引导(指导教学)(2)习题的功能习题的功能建构(完善知识建构,学会知识应用)建构(完善知识建构,学会知识应用)培养(培育各种能力、养成良好态度)培养(培育各种能力、养成良好态度)二、充分发挥习题的二、充分发挥习题的“建构建构”和和“培养培养”功能功能2.“习题习题”跟跟“试题试题”编写思路的区别编写思路的区别区别点试 题习 题总思路考你考你“会不会会不会”?怎样怎样“让你会让你会”!设问相互相互 割裂 地问地问让你让你 不会做相互相互 关联 地问地问让你让你 学会做综合性重视知识的覆盖重视知识的覆盖争取考查更多知识点争取考查更多知识点突出个别知识和素养突出个别知识和素养防止干扰核心主题防止干扰核心主题过程和结果选择题只重结果选择题只重结果通过结果判断素养通过结果判断素养重视经历解答过程重视经历解答过程素养在过程中提升素养在过程中提升二、充分发挥习题的二、充分发挥习题的“建构建构”和和“培养培养”功能功能3.习题的编写要领习题的编写要领二、充分发挥习题的二、充分发挥习题的“建构建构”和和“培养培养”功能功能(3)综合:综合:节后题不进行知识综合,章后题一般不跨章综合节后题不进行知识综合,章后题一般不跨章综合。
2)素养:素养:把核心素养可纸笔测验评价的部分,细化为具体把核心素养可纸笔测验评价的部分,细化为具体的的“解题素养解题素养”,布局在相关习题中;但习题的总体编排不局限,布局在相关习题中;但习题的总体编排不局限于仅提升纸笔测验能力于仅提升纸笔测验能力4)难度:难度:分为三个层次:节后题、章后分为三个层次:节后题、章后 A 组题、章后组题、章后 B 组组题章后章后 B 组题尽量以组题尽量以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学业质量水平的学业质量水平 4 要求但节后题、章后但节后题、章后A组题的难度不一刀切,也有意安排少量有思考组题的难度不一刀切,也有意安排少量有思考性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有进一步思考性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有进一步思考1)知识:知识:节后题根据本节知识点布局,确保知识点不遗漏节后题根据本节知识点布局,确保知识点不遗漏3.习题的编写要领习题的编写要领二、充分发挥习题的二、充分发挥习题的“建构建构”和和“培养培养”功能功能(5)份量:份量:为适应为适应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关于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关于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和等级考)的要求,新教材的习题份量比现行教材增加了很多和等级考)的要求,新教材的习题份量比现行教材增加了很多。
但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确保知识和素养在有良好但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确保知识和素养在有良好覆盖的情况下,对练习题总量做了合理控制,使学生有一定的时覆盖的情况下,对练习题总量做了合理控制,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仔细审题和深入分析,为此,教材对练习题进行了严格的筛选,间仔细审题和深入分析,为此,教材对练习题进行了严格的筛选,杜绝简单重复的机械训练题杜绝简单重复的机械训练题6)题型:题型:题型是指答题行为,不同能力种类对应着不同学题型是指答题行为,不同能力种类对应着不同学习行为新教材的题型设计注重培养全面的能力:有计算、有说习行为新教材的题型设计注重培养全面的能力:有计算、有说理,有作图,有设计,学生在表达解题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理,有作图,有设计,学生在表达解题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新教材杜绝了选择题,选择题是很好的考试题类型,但把它作为新教材杜绝了选择题,选择题是很好的考试题类型,但把它作为练习题,助长了师生练习题,助长了师生“重结果、轻过程重结果、轻过程”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3.习题的编写要领习题的编写要领二、充分发挥习题的二、充分发挥习题的“建构建构”和和“培养培养”功能功能(7)编排:编排:同一同一“节后题节后题”和和“章后题章后题”,按知识内容的,按知识内容的逻辑编排,帮助构建合理知识结构;不同章节,重视素养水平逻辑编排,帮助构建合理知识结构;不同章节,重视素养水平的循序渐进,促进能力发展的合理进阶。
的循序渐进,促进能力发展的合理进阶同一知识内容,通过同一知识内容,通过前后呼应、螺旋上升、深度伏笔,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拓展前后呼应、螺旋上升、深度伏笔,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拓展8)和高考题的关系:和高考题的关系:高考题和练习题和功能不同,原则上高考题和练习题和功能不同,原则上不把高考题放进教材作为练习题满足以下条件的高考题,可以不把高考题放进教材作为练习题满足以下条件的高考题,可以通过改编,变为练习题:题目所涉及知识内容比较单一,与教通过改编,变为练习题:题目所涉及知识内容比较单一,与教科书相关内容很贴切;试题的解答难度,跟练习题的阶段性目科书相关内容很贴切;试题的解答难度,跟练习题的阶段性目标相吻合;试题体现的核心素养正是练习题需要布局的内容;标相吻合;试题体现的核心素养正是练习题需要布局的内容;试题解答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学,属于选择题的试题应择其有效试题解答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学,属于选择题的试题应择其有效选项把它改为简答题或计算题选项把它改为简答题或计算题三、基于提升素养的高中物理练习题举例三、基于提升素养的高中物理练习题举例1.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3.认识物理模型特点,会把现实原型转换为理想模型认识物理模型特点,会把现实原型转换为理想模型4.经历多种思维形式的科学推理过程经历多种思维形式的科学推理过程5.用证据表达观点和证明物理结论用证据表达观点和证明物理结论6.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乐于发明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乐于发明7.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检验猜想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检验猜想8.合理设计研究方案合理设计研究方案9.用恰当形式对事实进行解释用恰当形式对事实进行解释10.正确认识物理学,增强掌握科学知识的责任感正确认识物理学,增强掌握科学知识的责任感 内容提要(按核心素养排列)必修第必修第10章第一节章第一节“电势能和电电势能和电势势”:1.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3.回答下列题目后小结:如何根据回答下列题目后小结:如何根据试探电荷的电势能来判断电场中两点电试探电荷的电势能来判断电场中两点电势的高低?势的高低?(1)q在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大,点的大,A、B两点哪点电势高?两点哪点电势高?(2)q在在C点的电势能比在点的电势能比在D点的大,点的大,C、D两点哪点电势高?两点哪点电势高?(3)q在在E点的电势能为负值,点的电势能为负值,q在在F点的电势能是负值,点的电势能是负值,E、F两点哪点电两点哪点电势高?势高?4.根据下图解答以下题目,然后进行小结:根据下图解答以下题目,然后进行小结:如何根据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来判断两点电势的高如何根据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来判断两点电势的高低?低?(1)M、N是匀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两是匀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哪点电势高?点,哪点电势高?(2)M、P是匀强电场是匀强电场中不在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中不在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两点,AB是过是过M点与电点与电场线垂直的直线,则场线垂直的直线,则M、P两点哪点电势高?两点哪点电势高?MNEPAB例例对小范围内的问题情境进行概括和小结,形对小范围内的问题情境进行概括和小结,形成局部的知识架构。
成局部的知识架构必修第必修第6章章 A组题组题1.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例例对跨章节的知识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对跨章节的知识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分类,在大范围内搭建物理知识的框架,为形成物分类,在大范围内搭建物理知识的框架,为形成物理观念打下基础理观念打下基础1.请根据加速度的特点,对以下七种运动进行请根据加速度的特点,对以下七种运动进行分类,并画出分类的树状结构图分类,并画出分类的树状结构图: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平抛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平抛运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必修第必修第11章第四节章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构建知识:分压电构建知识:分压电路路1.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例例A分压电路在教材中有广泛应用,教材限于篇分压电路在教材中有广泛应用,教材限于篇幅未能介绍,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建构关于幅未能介绍,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建构关于分压电路的知识。
分压电路的知识选择性必修第选择性必修第1章章A组题组题1.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例例B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动量定理问题,对学生正确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动量定理问题,对学生正确理解动量定理公式具有重要意义教材限于篇幅未理解动量定理公式具有重要意义教材限于篇幅未能介绍,通过以下练习题,让学生完善关于动量定能介绍,通过以下练习题,让学生完善关于动量定理公式矢量性的知识建构理公式矢量性的知识建构4.质量为质量为 0.5 kg 的金属小球,以的金属小球,以 6 m/s 的速度水平抛出,抛出的速度水平抛出,抛出后经过后经过0.8 s落地,落地,g 取取 10 m/s 21)小球抛出时和刚落地时,动量的大小、方向如何?小球抛出时和刚落地时,动量的大小、方向如何?(2)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动量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如何?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动量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如何?(3)小球在空中运动的小球在空中运动的 0.8 s 内所受重力的冲量的大小和方向如内所受重力的冲量的大小和方向如何?何?(4)说出你解答上述问题后的认识说出你解答上述问题后的认识必修第必修第2章第三节章第三节“匀变速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4.滑跃式起飞是一种航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
飞机跑道的滑跃式起飞是一种航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飞机跑道的前一部分是水平的,跑道尾段略微向上翘起飞机在尾段翘起前一部分是水平的,跑道尾段略微向上翘起飞机在尾段翘起跑道上的运动虽然会使加速度略有减小,但能使飞机具有斜向跑道上的运动虽然会使加速度略有减小,但能使飞机具有斜向上的速度,有利于飞机的起飞假设某飞机滑跃式起飞过程是上的速度,有利于飞机的起飞假设某飞机滑跃式起飞过程是两段连续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一段的加速度为两段连续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一段的加速度为7.8 m/s2,位,位移为移为180 m,后一段的加速度为,后一段的加速度为5.2 m/s2,路程为,路程为15 m,求飞机,求飞机离舰时的速度有多大?离舰时的速度有多大?“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的运动模型是学生的运动模型是学生难懂的知识以下练习题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科技难懂的知识以下练习题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科技视野,同时为建构该运动模型做了具体解读视野,同时为建构该运动模型做了具体解读例例C必修第必修第5章第二节章第二节“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1.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为构建平抛运动的有关知识,在为构建平抛运动的有关知识,在“运动的合成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解”练习题中,提前设计了平面坐标系匀速运动与练习题中,提前设计了平面坐标系匀速运动与匀加速运动合成的练习题,为学习平抛运动伏笔。
匀加速运动合成的练习题,为学习平抛运动伏笔4.在课本图在课本图 5.2-1实验中,假设从实验中,假设从t0开始,开始,红蜡块在玻璃管内每红蜡块在玻璃管内每1s 上升的距离都是上升的距离都是10cm,与此同时,玻璃管向右沿水平方向匀加速平移,与此同时,玻璃管向右沿水平方向匀加速平移,每每1s 内的位移依次是内的位移依次是4 cm、12 cm、20 cm、28 cm在右图坐标系中,在右图坐标系中,y表示蜡块在竖直方向的表示蜡块在竖直方向的位移,位移,x表示水平位移,表示水平位移,t0时蜡块位于坐标原时蜡块位于坐标原点请在图中标出点请在图中标出 t 等于等于 1 s、2 s、3 s、4 s 时蜡时蜡块的位置,并用平滑曲线描绘蜡块的轨迹块的位置,并用平滑曲线描绘蜡块的轨迹例例A1.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把费懂的光电效应实验原理,提前在把费懂的光电效应实验原理,提前在“带电粒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在电场中的运动”练习题中进行布局,用刚学的物理练习题中进行布局,用刚学的物理规律进行分析,为构建光电效应知识进行深度伏笔规律进行分析,为构建光电效应知识进行深度伏笔。
必修第必修第10章第五节章第五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2.某种金属板某种金属板M受到紫外线照射时会不停地发受到紫外线照射时会不停地发射电子,射出的电子速度大小和方向并不相同在射电子,射出的电子速度大小和方向并不相同在M旁放置一个金属网旁放置一个金属网N如果用导线将如果用导线将M、N连起来,连起来,从从M射出的电子落到射出的电子落到N上便会沿导线返回上便会沿导线返回M,从而,从而形成电流现在不把形成电流现在不把M、N直接相连,而按右图那直接相连,而按右图那样在样在M、N之间加电压之间加电压U,发现当,发现当U12.5 V 时电流时电流表中就没有电流问:被这束紫外线照射出的电子,表中就没有电流问:被这束紫外线照射出的电子,最大速度是多少?最大速度是多少?例例B必修第必修第10章第四节章第四节“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的电容”1.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例例A新授课的节后练习题,重视知识的有序建构例如新授课的节后练习题,重视知识的有序建构例如电容器的充、放电,练习题从电流方向、电流大小变化、电容器的充、放电,练习题从电流方向、电流大小变化、电压变化、能量转换等各方面完善关于电容器充、放电电压变化、能量转换等各方面完善关于电容器充、放电的知识建构。
的知识建构1.用右图电路给电容器充、放电开关用右图电路给电容器充、放电开关 S 接通接通 1,稳定后改接稳定后改接 2,稳定后又改接,稳定后又改接1,如此往复下表记录,如此往复下表记录了充、放电过程中某两个时刻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了充、放电过程中某两个时刻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试根据该信息,在表格内各空格处填上合理答案试根据该信息,在表格内各空格处填上合理答案必修第必修第10章章B组题组题1.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4.如右上图,单刀双掷开关如右上图,单刀双掷开关S原来原来跟跟2相接,从相接,从t0开始,开关改接开始,开关改接1,得,得到流过电路中到流过电路中P点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点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 图像(下图甲)和电容器两极板的图像(下图甲)和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势差电势差UAB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图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图乙)t2s时,把开关改接时,把开关改接2,请在,请在I-t图像和图像和UAB-t 图像中画出之后图像中画出之后 2s 时间内时间内图像的大致形状图像的大致形状章后题,根据学习水平的循序渐进,提升对知识的章后题,根据学习水平的循序渐进,提升对知识的建构要求。
例如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方向、电建构要求例如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方向、电流变化、电压变化等情况,让学生作出大致图像把新流变化、电压变化等情况,让学生作出大致图像把新课练习时的定性文字描述上升为半定量图像表达课练习时的定性文字描述上升为半定量图像表达例例B1.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必修第一章必修第一章A组题:组题: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以下对话,其含义是指时刻还是指时间间隔?写在括号内以下对话,其含义是指时刻还是指时间间隔?写在括号内问问:这车什么时候开?:这车什么时候开?()答答:过一会儿就要开了过一会儿就要开了问问:我离开一下,:我离开一下,10 min 就赶回来,行不?(就赶回来,行不?()答答:你不能晚过车票上的开车时间你不能晚过车票上的开车时间物理知识和日常语言的关联物理知识和日常语言的关联例例 必修第必修第11章第一节章第一节“电源和电流电源和电流”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3.右表标明了某手机的产品右表标明了某手机的产品规格。
请估算:规格请估算:(1)该手机待机电流有多大该手机待机电流有多大?(2)说明书还标明,用该手机说明书还标明,用该手机播放视频的时间是播放视频的时间是 17 h,请估,请估算播放视频的电流大约是待机算播放视频的电流大约是待机电流的几倍电流的几倍例例 物理知识和产品规格的关联物理知识和产品规格的关联AB一台空调外机用两个三角形支架固定在外一台空调外机用两个三角形支架固定在外墙上,空调外机对其中一个三角形支架的压力墙上,空调外机对其中一个三角形支架的压力恰好作用在支架横梁和斜梁的连接点恰好作用在支架横梁和斜梁的连接点O上,大小上,大小为为 200 N横梁 AO 水平,斜梁水平,斜梁 BO 跟横梁的夹跟横梁的夹角为角为 37,sin 370.6求:(1)横梁所受拉力和斜梁所受压力有多大?横梁所受拉力和斜梁所受压力有多大?(2)如果把斜梁加长一点,仍保持连接点如果把斜梁加长一点,仍保持连接点O的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这时横梁和斜梁的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这时横梁和斜梁所受的力如何变化?所受的力如何变化?O必修第必修第3章章 B 组题组题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例例 物理知识和生活器具的关联物理知识和生活器具的关联必修第必修第5章章A组题组题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1.右图是中国象棋棋盘,相当于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横坐标标有数右图是中国象棋棋盘,相当于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横坐标标有数字,纵坐标标有字母。
利用它可以记录各棋子的位置和位移例如,棋子字,纵坐标标有字母利用它可以记录各棋子的位置和位移例如,棋子“帅帅”位于位于 yJ、x5 的位置,可以简述为的位置,可以简述为 J5;棋子;棋子“象象”从从yA、x3 的位置运动到的位置运动到 yC、x5 的位置,就可以简述为的位置,就可以简述为 A3C5物理知识和文体活动的关联物理知识和文体活动的关联例例(1)还未开局时,甲方的马在还未开局时,甲方的马在 J2 和和 J8 位置、位置、炮在炮在 H2 和和 H8 的位置,请你在棋盘上标明这四的位置,请你在棋盘上标明这四个棋子的位置个棋子的位置2)甲方开局用甲方开局用“当头炮当头炮”,即,即H8H5,而,而乙方的应变则是乙方的应变则是“马来跳马来跳”,即,即A2C3请你用带箭头的线段画出这两个位移,并指出这两个位带箭头的线段画出这两个位移,并指出这两个位移在移在 x、y 方向上的分位移各是多少?已知每个方向上的分位移各是多少?已知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小方格都是边长为3 cm 的正方形的正方形右图是某市喷泉群中的一个右图是某市喷泉群中的一个主喷泉喷出水柱的场景从远处主喷泉喷出水柱的场景从远处看,喷泉喷出的水柱超过了看,喷泉喷出的水柱超过了40层层楼的高度,从近处看,主喷管的楼的高度,从近处看,主喷管的直径约为直径约为10cm。
由此请你估计:由此请你估计:用于给主喷管喷水的电动机输出用于给主喷管喷水的电动机输出功率至少有多大?功率至少有多大?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物理知识与旅游观光的关联物理知识与旅游观光的关联必修第必修第8章第四节章第四节“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例例2.某某环保人员在一次检查时发现环保人员在一次检查时发现有一根排污管正在向外满口排出大量有一根排污管正在向外满口排出大量污水这根管道水平设置,管口离开污水这根管道水平设置,管口离开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如图所示现在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如图所示现在环保人员只有一根卷尺,请问需要测环保人员只有一根卷尺,请问需要测出哪些数据就可大致估测该管道的排出哪些数据就可大致估测该管道的排污量?写出测量每秒钟排污体积的表污量?写出测量每秒钟排污体积的表达式必修第必修第5章章B 组题组题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物理知识和节能环保的关联物理知识和节能环保的关联例例必修第必修第4章第五节章第五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知识与情境的关联是提升知识与情境的关联是提升审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的重要途径审题的关键,是把题目文字转化为物理情境,再把审题的关键,是把题目文字转化为物理情境,再把物理情境转化为物理条件物理情境转化为物理条件例例4.货车运载着圆柱形光滑空油桶车厢底的一层油桶相互紧贴并牢货车运载着圆柱形光滑空油桶车厢底的一层油桶相互紧贴并牢牢固定,上一层只有一只桶牢固定,上一层只有一只桶 C,摆放在桶,摆放在桶 A、B 之间,桶之间,桶 C 受到桶受到桶 A 和和桶桶B的支持,和汽车一起保持静止,如图所示的支持,和汽车一起保持静止,如图所示1)(2)当汽车向左运动的加速度增大到多大当汽车向左运动的加速度增大到多大时,桶时,桶 C 就会脱离就会脱离 A 而运动到而运动到 B 的右边?的右边?桶桶C就会就会脱离脱离A到到B的右边的右边桶桶C刚刚刚刚脱离脱离A的的当时情境当时情境C仅和仅和B接接触,只受触,只受一个弹力一个弹力此时弹力此时弹力方向沿方向沿BC中心连线中心连线C受重力和弹力作用受重力和弹力作用,弹力与竖直成弹力与竖直成30,加加速度向左,可列方程速度向左,可列方程题目文字解题条件必修第必修第1章章 A 组题:组题:3.认识理想模型特点,把现实原型转换为理想模型认识理想模型特点,把现实原型转换为理想模型例例认识理想模型特点。
认识理想模型特点通过解答本题,认识质点模型,领悟现实物体通过解答本题,认识质点模型,领悟现实物体是否可以看成质点,是由所研究的问题决定的是否可以看成质点,是由所研究的问题决定的1.以下情景中,哪些带下划线的物体可看成质点,哪些不以下情景中,哪些带下划线的物体可看成质点,哪些不能看成质点?将结果填入括号内能看成质点?将结果填入括号内1)观察蚂蚁拖动饭粒时,蚂蚁的肢体是如何分工的观察蚂蚁拖动饭粒时,蚂蚁的肢体是如何分工的2)测算蚂蚁拖动饭粒时,蚂蚁测算蚂蚁拖动饭粒时,蚂蚁1 min爬行的路程爬行的路程3)在跳水比赛中,裁判员给跳水运动员评分在跳水比赛中,裁判员给跳水运动员评分4)教练在训练中观察跳高运动员的跳高动作教练在训练中观察跳高运动员的跳高动作必修第必修第3章章 B 组题组题3.认识物理模型特点,会把现实原型转换为物理模型认识物理模型特点,会把现实原型转换为物理模型例例7.国际拔河比赛规定,每个队由国际拔河比赛规定,每个队由8名运动员组成,按名运动员组成,按8名运动员体重名运动员体重的总和,分成若干重量级别,同等级别的两个队进行比赛还规定,运的总和,分成若干重量级别,同等级别的两个队进行比赛。
还规定,运动员必须穿动员必须穿“拔河鞋拔河鞋”或没有鞋跟等突出物的平底鞋,不能戴手套或没有鞋跟等突出物的平底鞋,不能戴手套1)竞赛为什么要作出上述规定?试从物理学的角度进行说明竞赛为什么要作出上述规定?试从物理学的角度进行说明2)专业的拔河运动员在拔河时身体向后倾倒,跟地面的夹角很小,专业的拔河运动员在拔河时身体向后倾倒,跟地面的夹角很小,为什么要这样做?请从物理原理上分析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请从物理原理上分析说明本题旨在让学生会把现实原型转换为物理模型本题旨在让学生会把现实原型转换为物理模型本题要求把运动员视为受三个共点力作用的平衡物体,本题要求把运动员视为受三个共点力作用的平衡物体,即运动员受重力、绳的水平拉力以及地面对脚的作用力(水平即运动员受重力、绳的水平拉力以及地面对脚的作用力(水平分量为静摩擦力、数值分量为弹力)的作用基于这种模型的分量为静摩擦力、数值分量为弹力)的作用基于这种模型的分析,得出运动员身体向后倾倒可以增大静摩擦力的结论分析,得出运动员身体向后倾倒可以增大静摩擦力的结论自由落体运动第自由落体运动第2 2题:题:2.2.跳水运动员从跳水运动员从5m 跳台双跳台双脚朝下自由落下,某同学利用脚朝下自由落下,某同学利用手机的连拍功能,连拍了多张手机的连拍功能,连拍了多张照片。
测得其中两张连续的照照片测得其中两张连续的照片中运动员双脚离水面的高度片中运动员双脚离水面的高度分别分别为为 3.4 m 和和 1.8 m请估算手机连拍的时间间隔手机连拍的时间间隔自由落体运动第自由落体运动第4 4题:题:4.4.某照相机光圈会自动调某照相机光圈会自动调节,其曝光时间被设定固定不节,其曝光时间被设定固定不变某人从砖墙前离地变某人从砖墙前离地 2.5m 高处使一石子自由落下,拍摄高处使一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石子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石子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径迹每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径迹每块砖的平均厚度块砖的平均厚度为为 6 cm,请估,请估算所设定的曝光时间算所设定的曝光时间现实原型应转换为哪种模型要根据具体问题而定现实原型应转换为哪种模型要根据具体问题而定以下两个挨着的习题,题目情境和所求物理量都十分以下两个挨着的习题,题目情境和所求物理量都十分相似左题两照片之间人的运动不能看成匀速运动,而右图曝光相似左题两照片之间人的运动不能看成匀速运动,而右图曝光过程石子的运动却需要看成匀速运动过程石子的运动却需要看成匀速运动3.认识物理模型特点,会把现实原型转换为物理模型认识物理模型特点,会把现实原型转换为物理模型例例必修第必修第11章章 A 组题组题4.经历多种思维形式的科学推理过程经历多种思维形式的科学推理过程概括高中物理课程中的所有电路,两相联电阻的概括高中物理课程中的所有电路,两相联电阻的关系只有串联和并联两种。
无论串联还是并联,一个电阻关系只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无论串联还是并联,一个电阻增大而另一电阻不变时,两电阻的总值总是增大的再把增大而另一电阻不变时,两电阻的总值总是增大的再把两电阻的串(并)联部分等效为一个可变电阻,它跟其它两电阻的串(并)联部分等效为一个可变电阻,它跟其它电阻的关系也只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如此等效下去,整个电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