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壶口瀑布》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文档格式:DOCX| 2 页|大小 12.56KB|积分 19|2022-08-26 发布|文档ID:143680179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壶口瀑布?阅读练习及答案〔三〕二、阅读理解(44分)(一)阅读?壶口瀑布?选段,完成题目14分)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沉着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旋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确实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受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10.作者在枯水期观壶口瀑布的感受如何?又是怎样表现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着力描摹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的壶口,又说它“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的句子3分)“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纵观全文,文章绝大部分是围绕着水来写的,而选文第三自然段却写脚下的石头,请问这样写是何道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感受:宏伟、壮阔,既壮美又优美,刚柔并济表现:上游的水势;龙槽的水势;河水的力量11.作者写黄河并不仅仅将它作为黄河来写,更是赋予它情感,将它当作人来写12.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黄河坚忍坚强、一往无前的气势。

    13.用石头来衬托水与命运抗争的意志力之坚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lisailp666
    资质:实名认证